《孔雀东南飞》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孔雀东南飞》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孔雀东南飞并序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C.《玉台新咏》是继《诗经》《
试题预览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
D.《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2.下列“相”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嬉戏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B.黄泉下相见    悔相道之不察兮
C.登即相许和    誓天不相负
D.叶叶相交通    儿已薄禄相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    白:告诉、禀告 B.君既若见录    见:看见
C.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作主张 D.感君区区怀    区区:情谊真挚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阁”,尚书省的别称,东汉以尚书直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
B.“城郭”,古代“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再”,第二次;“拜”,见面时的礼节。
D.“黄昏”,傍晚时分,一般指18点左右;“人定”,夜深人静的时候,指21点至23点。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是妇女们结伴嬉游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表示月建的地支与表示日辰的地支相合。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日断五匹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幸复得此妇  幸可广问讯
D.便言多令才  有此令郎君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府吏见丁宁  ②渐见愁煎迫
B.①君尔妾亦然  ②作计乃尔立
C.①会不相从许  ②叶叶相交通
D.①故作不良计  ②知是故人来
8.下列有关《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见识狭隘、浅薄,没出息”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徒留无所施(用)  大人故嫌迟(起得晚)
B.何意致(招来)不厚  卿但(只是)暂还家
C.红罗复(又,加上)斗帐  事事四五通(遍)
D.却(但是)与小姑别        逆(预想)以煎我怀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俜萦苦辛   伶俜:孤单的样子。
B.感君区区怀   区区:情意真挚。
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接,触连。
D.多谢后世人   多谢:多多致谢。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赍钱(赠送)    不堪(承受住)   徘徊(流连往复)
B.城郭(墙)      遗施(赠送)     槌床(敲)
C.令才(美好)    便言(言辞敏捷) 伶俜(孤单的样子)
D.否泰(坏运气)  白公姥(告诉)   踯躅(缓慢不进)
12.下列各句中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其日马牛嘶,新妇入青庐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④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
B.《孔雀东南飞》中有诗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指农历的每月二十九,在汉代,每月的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中的“公姥”在古代指公公和婆婆,句中专指“婆婆”;古代的“舅姑”也是指公婆。
D.“乐府”本指古代音乐机关,汉武帝时设立,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官署,除将文人诗章制成乐曲演唱外,兼采集民间诗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的诗(包括民间采集的和文人创作的)称为“乐府”,于是它又演变为一种诗体名称。
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与府吏要(约定)       ②可怜体无比(可爱)
③再拜还入户(又拜一次)   ④谢家来贵门(辞别)
⑤多谢后世人(感谢)       ⑥便言多令才(美好)
⑦始适还家门(适逢)       ⑧留待作遗施(赠送)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⑧
15.“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根据语境可译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下面句子中的“相”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
A.①⑤/②③⑥⑦/④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⑦/⑥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⑧/③⑦⑨ 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
16.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B.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人伤之            伤:哀悼
B.便可白公姥          白:告诉
C.留待作遗施          遗:遗留
D.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8.对作者在(甲)中着力描写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力表现太守的荣华富贵,侧面表现刘兰芝的受欢迎。
B.用太守家的热闹情景反衬刘兰芝和焦仲卿内心的痛苦。
C.反衬刘兰芝的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高洁品质。
D.突出太守对刘兰芝的重视和喜爱,反衬了焦母的暴戾专横。
19.对诗歌的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交映,鸳鸯在其中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诉。
B.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
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D.最后两句提醒以后的人不要忘记这家长制度所造成的悲剧,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观点,也反映了人民的感情、期望和意愿。
20.(乙)中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应如何理解?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
首先,他们为爱情而献身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追求爱情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但真正为追求爱情而献出生命的人却________,特别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渴望爱情,但往往面对困难和阻碍就会_____。而刘兰芝和焦仲卿却用他们的生命、热血和义无反顾的执着,谱写了一曲爱情壮歌。
其次,主人公反抗礼教的巨大勇气和行为极具意义。虽然他们夫妻恩爱,但是焦母偏要以一己之好恶拆散二人,礼教的荒谬性、片面性可见一斑。夫妇二人一开始并没有萌生反抗之念,而是试图________妥协。但礼教并不体恤他们,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其兄长逼迫她另嫁他人。二人的爱情无处可托,最终他们走向了死亡。他们用生命进行的反抗实现了对爱情的生死不渝,令礼教的荒谬性、残酷性、非人性得以________。
再次,《孔雀东南飞》所揭示的生存世界的深度,不亚于哲学对人类的存在的沉思。它形象地描绘了焦、刘殉情的悲剧,而悲剧的成因并非简单地指向某些人的人性之恶,而是直指人背后的历史文化弊病,展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噬人的本质。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B.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C.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D.《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曲有关爱情、婚姻、生存的悲歌。
B.他们的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典型的现实意义。
C.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
D.后人因为他们的勇敢反抗而赞叹不已,并深受鼓舞。
2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寥寥无几    束手束脚    谋求    流露
B.微乎其微    束手束脚    追求    流露
C.微乎其微    畏葸不前    追求    暴露
D.寥寥无几    畏葸不前    谋求    暴露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错误,徐陵是南朝梁人。
故选C。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副词,偏指一方,指代“我”,指刘兰芝。
B.副词,彼此,互相/动词,观察、选择。
C.副词,偏指一方,指代他/副词,偏指一方,指代你,指刘兰芝。
D.副词,互相/名词,相貌。
故选A。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句意:既然如此记念我。
故选B。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 “黄昏,傍晚时分,一般指18点左右”解释不准确。“黄昏”,应为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时间,一般指19点至21点,也就是戌时。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可排列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错误,排列顺序应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故选C。
6.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织成一匹后截下来/回绝。
B.辞别/告诫。
C.有幸/希望。
D.美好。
故选D。
7.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见”,①第一人称代词,我;②表被动。
B.“尔”,都是代词,这样。
C.“相”,①副词,偏指一方;②副词,互相。
D.“故”,①副词,故意;②形容词,旧。
故选B。
8.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化常识以及实词用法的能力。
A.“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错误,《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故选A。
9.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起得晚”错误,应该译为慢。
C.“又,加上”错误,应该译为双层。
D.“但是”错误,应该译为退出来。
故选B。
10.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多多致谢”错误,应该译为多多告诉。句意:多多劝告以后的人们。
故选D。
1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B.槌床(敲)错误,“槌床”译为“用拳头敲着坐具”,故“槌”译为“用拳头敲”。
故选B。
1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马牛”偏“马”;③“父母”偏“母”,“弟兄”偏“兄”;⑤“作息”偏“作”。其他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
故选A。
1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下九’指农历的每月二十九” 错,“下九”应指“农历的每月十九”。
故选B。
1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③“再拜还入户”意思是“拜两次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再拜”意为“拜两次”。
⑤“多谢后世人”意思是“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谢”意为“告诉,告知”。
⑦“始适还家门”意思是“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适”指出嫁。
①②④⑥⑧解释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⑤都是第一人称,我;
②③⑥⑦都是第二人称,你;
④⑧⑨是第三人称,他,他们。
故正确分类为①⑤/②③⑥⑦/④⑧⑨。
故选A。
16.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把腰间带子的光彩比作水流晃动的光彩,把耳朵上戴的珍珠耳坠比作皎洁的明月。是比喻句。
B.把寿命比作“南山石”。是比喻句。
C.把眼泪比作成串的珠子。是比喻句。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意思是“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不是比喻句。
故选D。
17.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留待作遗施”意思是“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遗”,赠送,施舍。
故选C。

18.D
19.C
20.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D.“反衬了焦母的暴戾专横”理解错误,文段中的描写是在极力表现太守的荣华富贵和热闹情景,以此反衬刘兰芝的不慕富贵、忠于爱情。这段文字与“焦母”没有多大关系。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 “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表述错误。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乙)中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21.C
22.B
23.D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作为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语序不当,应将“最长的”放到“叙事诗”之前;二是“讲述了焦仲卿……”成分残缺,可在“讲述”前加“《孔雀东南飞》”。
A.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
B.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
D.“《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结构混乱,前一句还没有表述完,后一句就另起话头。
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首先看语境,前面概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由后文“首先”“其次”“再次”后面的内容可知,这三部分主要讲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反抗行为的现实意义。括号里的句子应该起到过渡作用,由二人的故事过渡到二人行为的现实意义。
然后分析四个选项。
A.“这是一曲有关爱情、婚姻、生存的悲歌”仅是对前面故事的概括,与下文的现实意义不衔接。
C.“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也是对前面的概括,与后文不衔接。
D.“后人……”和上文二人的内容不衔接。
B.“他们的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典型的现实意义”这一表述更能承上启下。
故选B。
2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寥寥无几”,形容为数很少,没有几个。“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这里说的是为爱情献出生命的人很少,应选“寥寥无几”。
第二处,“束手束脚”,形容做事顾虑多,不敢放手去干。“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这里说的是人们不敢追求爱情,应选“畏葸不前”。
第三处,“谋求”,设法寻求。“追求”,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也特指向异性求爱。这里说的是想方设法妥协,应用“谋求”。
第四处,“流露”,(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根据语境“令礼教的荒谬性、残酷性、非人性”得以显露出来,应选“暴露”。
故选D。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拓展练习』  下一个『《孔雀东南飞》基础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