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三种类型主观题专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三种类型主观题专练(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高考论述文阅读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与专练考点:1.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节选)》2.《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节选)》3.《科举之前的选官史(节选)》4.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5.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6.王钢《文艺心理学研究》7.徐光炜《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8.薛
试题预览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高考论述文阅读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与专练
考点:
1. 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节选)》
2.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节选)》
3. 《科举之前的选官史(节选)》
4. 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
5.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
6.王钢《文艺心理学研究》
7.徐光炜《上工治未病,防癌于未然》
8. 薛潮《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节选)》

【考点研究】
1.概括理解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以明确筛选整合哪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依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以此筛选出重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在筛选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
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
③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
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2.原因分析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表原因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修改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3.比较材料异同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考题对接】   
一、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节选)》
“师”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在孔子和他的传人的努力下,“师”的群体,也就是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了。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古老民族唯一的历史不曾发生断裂的民族,“师”群体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就是以文化聚族,以文化立国的。
  “文化”这个词的本来意思,就是以“文”的手段来实施教化。但“师”这个群体产生之前,文化是由贵族来传承的;“师”群体产生以后,文化就由“师”来担当传承了。这个变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要紧的。贵族,本来属于统治阶级,是当时政治体制内的人,他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他们所强调的东西,有意无意地有利于统治者。而“师”独立于政权,保持了他们的民间立场,他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发扬的,都是对民族、国家的大多数人有利的。这样就使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源源不断地传承下来。
  孔子倡立“师”这一群体后,“士”这个群体就开始分化。“士”开始是以武士为主的,渐渐就以文士为主了。文士这个群体,有为“师”的,有出仕的,孔子以后就统称为“儒”;武士这个群体,以后就统称为“侠”。到了韩非子的时代,“士”民群体已明显分化成“儒”与“侠”两个群体,再不能将他们统而言之了。
  “儒”这个概念也不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但孔子对确立“儒”的概念有重大贡献,把“儒”作为“师”的代称,所以,后世就把“儒”认为是孔门弟子,孔子之道的传人。韩非子指的儒,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焚书坑儒”的“儒”,也是这个意思。
  据《说文解字》说,“儒”这个字的本初义,就是“柔”。说明“儒”是相对柔弱的文人。“亻”表示指的是某种人,“需”代表发音,也表示意义。“需”是什么意思?“待也”,引申为“做准备”,所以“儒”就是指有准备的人。准备什么?知识准备,道德修养准备。有准备的人,也可以帮助别人做准备,这就是“师”。为什么常称“儒”而不常称“师”?因为“师”本来是官办学校有一定地位的教育工作者,就像大学教授;“儒”的地位相对较低,就像讲师、助教。常称“儒”是谦称。为什么今天我要说孔子倡立的是“师”文化而不是“儒文化”?因为长期以来,“儒”的“师”的意义已经被湮没了,“儒”文化已经变成“臣”文化了,变成依附性的文化了。为了强调孔子当初倡立“师”文化、坚持独立性的本意,我要说“师”文化。
  “师”传的是游戏规则与对游戏规则的意识。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游戏规则,文明程度越高,游戏规则就越完善。在孔子的语汇里,游戏规则被称之为“礼”。《礼记•经解》中说:“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就是“义”。“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孔子进行礼的教育,重在阐发制这样的礼的意义,执行这样的礼的益处。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也就是文明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孔子倡立儒学、倡立“师”文化传统功垂千秋。
                                      (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有删节)
1.“儒”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儒”的不同内涵。(4分)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正因为有了“师”这个群体的诞生,中华民族才成为世界古老民族唯一的历史不曾发生断裂的民族。
B.贵族由于其阶层限制,传承文化时也有所限制,总是强调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无法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传承下来。
C.韩非子指的“儒”和“焚书坑儒”的“儒”,都是指“师”,也就是孔门弟子。
D.文中所说的“师”自身具有知识准备和道德修养准备,同时也能帮助他人进行知识与道德准备。
3.下列各项不能表现在孔子语汇里被称之为“礼”的“游戏规则”的一项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C.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D.觚不觚,觚哉!觚哉!一、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节选)》【答案】
1.①最初“儒”本是对文士的统称;②孔子把“儒”作为“师”的代称,后世把“儒”认为是孔门弟子,孔子之道的传人;③“儒”是古代官办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谦称;④后来“儒”作为“师”的意义湮没,成了“臣”文化的代称。
2.D【解析】A.“师”是其中之一的原因;B.表述绝对化,贵族在传承文化时有限制,但不能据此肯定他们所传承的文化都是糟粕;C.还包括“孔子之道的传人”。
3. C

二、《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节选)》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
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吗?
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着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了。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
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
周:什么东西都是从没有规则到有规则的。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
我做了一次试验。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万一将来失传,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吴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每一句都有5个方法记录下来。隔了许多年以后,就算完全失传了,学者也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
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周:现在世界上的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
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
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
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摇,还是左右摇?
周:是很自然的。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是这个道理。他的语言、手和脚、身体的运动,是会发生共鸣的,都是自然的现象。
访:现在的老师教学生读书,已经没有这个姿态。已经不用了吗?
周:在课堂上面,老师念,很少摇。可是,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边念边摇头晃脑。所以这些都是自己表达的需要,自己发现里边情绪的需要,不是给人看的。
访:中国古代私塾的这种读的方法,只求把文章记熟,不去追求理解它的深意,就是您刚才说您小时候老师这样教你们读书的方法,您说好不好?
周:我们那时候念书就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是一笔糊涂账。那时几乎没听到教学法这个名字,反正是你跟着我学就是了。
还有个有趣味的事情。我们中学有个同学从小就读古书,会背许多古书。我很羡慕他,我家里没有古书,他会背,我不会。他很用功,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吟诵念书,我也五点钟起来跟着他学,我会背的好多古书就是跟他学的,现在也忘不了。
那时候的教育跟今天完全不一样。我们那时候中学上午上三节课,九点钟上课,每节课是五十分钟。下午没有正课,有许多课叫作游艺课,你可以去学,也可以不去学。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游艺课什么都有,有古文,有历史,有写字,有音乐。音乐有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还有打拳,打拳还有南拳和北拳。随便你去学,你高兴学什么都行。就这随便学的当中出了许多人才,有一个叫储师竹的,他就是把精力放在下午的游艺课上面,去学胡琴,变成“胡琴圣手”。还有一个叫刘天华,是音乐家,那时他已经在我们那里教书了,可是他下午还是上游艺课去学。
游艺课这个制度很有意思,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所以现在用强逼的方法叫学生考试,不一定好。随便他自己学,会学出好东西来。
(摘编自《我读书时如何学习中国古诗文——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
1.这篇访谈围绕“吟诵”这一话题展开,但最后周有光为什么会谈到“游艺课制度”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文学、音律和肢体语言的结合,为防止其失传,可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B.周有光读私塾时吟诵是没有规则的,也不用专门去学习,但他不反对给吟诵制定规则。
C.周有光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他认为记录一种文化可综合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手段。
D.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吟诵是给自己听的,完全可以自由表达。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围绕“吟诵”这一话题,从吟诵的规则、记录的方法、吟诵的调子、身体摇晃的姿势等方面提出问题。
B.吟诵这种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周有光认为今人可以自己为其创造规则,目的是将其规范化,更有利于传承。
C.周有光谈到用科学方法记录苏州评弹的一次试验,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这表明周有光保留传统文化的方法对采访者深有启发。
D.周有光发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念书时常摇头摆脑,而在课堂上就很少摇。长此以往,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以传承,学生在吟诵时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
二、《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节选)》【答案】
1.①两者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教育,周有光想借此说明传统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②吟诵是自由的,游艺课也是如此,说明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成才,启发大家对当今的教育进行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
答题时,仔细阅读“吟诵”和“游艺课制度”内容,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根据两者的共同点谈访谈围绕“吟诵”展开,但最后周有光为什么会谈到“游艺课制度”的看法,周有光由“吟诵”谈到“游艺课制度”的看法由什么目的。比如两者都属于中国教育,“吟诵”是自由的,游艺课也是这样自由的,“你可以去学,可以不去学。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可以学那个。游艺课什么都有,有古文,有历史,有写字,有音乐。音乐有中国音乐,外国音乐。还有打拳。打拳还有南拳和北拳。随便你去学,你高兴学什么都行”,可是“就这随便学的当中出了许多人才。有一个叫储师竹的,他就是把精力放在下午的游艺课上面,去学胡琴,变成‘胡琴圣手’。 还有一个叫刘天华,是音乐家,那时他已经在我们那里教书了,可是他下午还是跟游艺课去学”,再结合周有光的最后一句话“游艺课这个制度很有意思,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所以现在用强逼方法叫学生考试,不一定好。随便他自己学,会学出好东西来”,说明自由宽松的学习更容易成才,启发大家对当今的教育进行反思。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述,且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2.D【解析】D.“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曲解文意,原文为“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
3.B【解析】A.“从吟诵的规则、记录的方法、吟诵的调子、身体摇晃的姿势等方面提出问题”错,采访者没有就“记录的方法”提问。
C.“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理解有误,采访者说也可以做的工作泛指记录传统文化。
D.“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以传承,学生在吟诵时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曲解文意,文中周有光说在课堂上面,老师念,很少摇。可是常常听到老师一个人他在房间里边念,摇头摆脑的。是说吟诵的姿态都是自己表情的需要,自己发现里边情绪的需要。不是给人看的。

三、《科举之前的选官史(节选)》
我们知道中国从隋唐起就盛行科举制,谁科举成绩好,谁就可以当官。对这个制度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科举制是相当奇怪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点“特殊”,在世界别的国家,权少见到这样选拔官员的。
    即便在中国,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也有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从最早的贵族、门客,到军功、推荐(察举、征辟、孝廉),最后是九品中正制,隋唐起,开启了科举制度。科举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国家治理复杂化与国家规模的超大化对现实政治的倒逼。
    如果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周朝,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社会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完全不同,在制度层面上,反倒更像《冰与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国。和七大王国一样,西周也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这里所说的“封建制”指的是其本义,就是“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而不是后来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孟子对这个社会有过一个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也好,诸侯也好,虽然是君主,但他们和卿、大夫相去并不远,只是在等级树上高了一点点而己。
     在这样的社会里,选拔官员自然倾向于世袭制。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推理。世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们得到一些好处后,会很自然地倾向于把这些好处传给后代。既然大家地位并没有本质区别,天子能世袭,诸侯能世袭,我们卿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大夫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呢?
    因此,在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这个制度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开始有所松动,但依旧占据主流位置。我们翻翻《左传》就会发现,许多家族都是世世代代为卿,比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国的高国,都是如此。这个时候也不太需要经常从外界选拔官员,让官员生官员就行了。
    世官制其实是个蛮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可预测性,减少了贵族内部的摩擦,很适合一个静态的社会。但是它没有能够永久持续下去。在春秋中后期,它就出现了崩塌的征兆。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周王朝不再能维持大一统局面,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静态社会变成动态社会,所有的政治实体都面临巨大压力。诸侯国必须追求军事和行政效率,内部也必须重新切割权力格局。最终的结果是权力越来越集中。而权力越集中,官职也就越不像贵族的固有权利,而越像是国君的额外赏赐。
    第二个变动来自民间。在西周的时候,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民间完全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国君即使想从民间选拔官员也无从选起。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知识开始普及,知识分子呈现爆炸式增长。一下子,官员潜在储备极大丰富。而且这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学了一肚子当君子的学问,怎肯老实待在家里浇粪种地?孔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学而优则仕”的理论,给不甘心在家种地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而这种来自民间的求职压力也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化。
到了战国时期,士官制度就整体性地崩溃了。
                                              (节选自《科举之前的选官史》,有删改)
1.简要概括世官制出现崩塌征兆的两点原因。要求,每点不超过20字。(4分)
                                                             
                                                             
                                                             
2.下列关于世官制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世袭是人类的本能,等级制度则给了天子、诸侯、大夫等阶层采取世袭制的借口。
B.世官制在春秋时期虽有所松动,但依然占据主流位置,这让平民百姓很难获得机会走上仕途。
C.世官制作为相对稳定的制度,具有可预测性,可以缓解贵族内部的矛盾,在政局稳定的社会,能够永久持续下去。
D.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整体性崩溃了,官员世袭现象消失,而代之以察举制度。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从隋唐起盛行的科举制,是我国独有的“特殊”制度,可以看作是国家政治复杂化与囯家规模超大化倒逼现实政治的产物。
B.不同于宋元明淸等时期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西周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
C.孟子对理想化社会的描述,明确了不同的阶层在等级树上相去不远的地位,为世袭制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D.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契合了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心理,给他们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也推动了西周选官制度的改革。三、《科举之前的选官史(节选)》【答案】
1.(1)大一统局面破坏后权力集中致使官职不固定,(答到“大一统局面破坏”给1分,答到“权力集中致使官职不固定”错给1分)(2)知识分子群体产生并渴望走上政治舞合。(答“来自民间的压力”只给1分,答“来自民间知识分子的压力”给2分)
2.B【解析】A“天子、堵侯”错,由原文第四段“既然大家地位并没有本质区别……大夫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呢”可知,没有包含天子、诸侯。C.“在政局稳定的社会,能够永久持续下去”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笫六段是“很适合―个静态的社会”。D“官员世袭现象消失,而代之以察举制度”无中生有。
3.B【解析】A“独有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一段是“在世界别的国家,极少见到这样选拔官员的”。C“为世袭制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无中生有。D“也推动了西周选官制度的改革”错,原文第七段是“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化.

四、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想到要把扇子折叠、缩小,只有日本人想到了。这源于日本特有的岛国文化心理和由此产生的缩小意识。那么,日本人是怎样发明折扇的呢?对此,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假说。有的认为,这是受到一种用棕榈叶做的团扇的启发。这种棕榈叶可以横握着扇风,受此启发把一些薄板用线穿起来,使之可以自由折合,从而发明出一种叫桧扇的板扇。有的认为,发明折扇是受“笏”的启发,最早的扇子是一种形状似笏、材料为桧板的桧扇。也有的认为,这一启发来自一种叫“拍”的古乐器,这种乐器是把许多板子开孔后再穿起来做成的。
上述假说哪种是准确的,至今没有人去切实探究过。事实上也是,这些假说跟万有引力法则的发现是受了苹果下落的启发、蒸汽机的发明是因为看到沸腾的水把药锅盖顶开等说法一样,没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些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在牛顿和瓦特之前肯定已经有许多人看到过,但都没有与万有引力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联系起来。因此,牛顿和瓦特所具有的对物理学的关注和洞察力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从苹果和药锅盖联想到的发现和发明,取决于他们的物理学意识,而这甚至比发现和发明本身更重要。
同样,无论是棕榈叶还是“笏”抑或“拍”,重要的都不是外形,而是意在缩小扇子的日本人的意识,这才是孕育扇子的母体。可以说,棕榈叶、笏、拍这些东西仅仅是使扇子诞生的父体。而我们关心的不是寻找父亲,而是打探孕育扇子并使它成长的母体。扇子是日本文化的一个原型表现,也是看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直截了当地说,折扇是团扇的缩小物,也就是把团扇改变成木棒的形状,以便人能够攥握。如果把折扇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作用实际与团扇没有什么区别。正如惠庆法师的和歌所唱“袖子里面隐藏的扇子是未满的月亮”,折扇是能藏在袖筒里的团扇。如果团扇是满月,那么折扇是半圆的月亮。
重次的俳句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这一心情:“修罗扇可把日月攥在手里。”惠庆的“袖中藏月”到重次这里就成了“手中握月”。 当然,这里的日月是画在扇子上的,而重次向我们展示的是把广袤的世界、抽象而遥远的宇宙一下子拉到自己身边,缩小至能攥在手里。用折扇缩小世界并不是一种平面的客观表现,而是出于具体、简单地握在手里的主观意识。这样,团扇的世界就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简单处理。因此,在缩小扇形的意识中同时包含三种因素:认识论、美学和实用性。
(节选自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1.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折扇”在认识论、美学和实用性上的内涵。(4分)
                                                             
                                                             
                                                             
2.下列关于日本人的“缩小意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源于其特有的岛国文化心理,渗透于折扇的发明中。
B.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比牛顿、瓦特具有的物理学意识更具根本性和内在性。
C.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使人们从棕榈叶、笏、拍中获取折扇灵感成为可能。
D.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可以将广袤遥远的世界缩小拉近为可攥在手里的物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关于发明折扇的三种假说至今没有确证,因而没有实质性意义。
B.文中强调物理学意识之重要,意在类比说明缩小意识之于发明折扇之重要。
C.惠庆“袖中藏月”和重次“手中握月”是通过化大为小的主观意识实现的。
D.本文透过“折扇”这一物象观察、探讨日本文化,揭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四、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节选)》【答案】
1.①认识论:指认识世界、表现世界、掌握世界的世界观以及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式。(2分) ②美学:以小为美。以自己审美的爱好,把扇子处理成半个月亮(折扇)或一轮满月(团扇)的样子。(1分)
③实用性:便于攥握,又不影响使用。(1分)
2. B【解析】原文只是以此类彼,并没有如B项那样对“缩小意识”和“物理学意识”进行直接比较,比较出一个高低来。
3. A【解析】A项相关的原文只说“没有确证”,“没有什么重要意义”,这跟“没有实质性意义”不是一回事,彼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六、王钢《文艺心理学研究》
从叙事角度出发,文艺文本既是时间性存在,也是空间性存在。作家和艺术家使用语言等媒介在逻辑关系中展开情节并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造就空间的过程,“语言之流最终产生某种空间”。文艺文本对空间问题的把握既包括物理性质的传统空间场域的展现,也包括心理空间的展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空间呢?心理空间是指主体的内在心理图式对客观空间的一种审美反映,是主体关于空间经验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心理空间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体心理对客观的物理空间的变形,二是主体心理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想象性空间。
     客观物理空间的方位、大小、形状等属性都是固定不变的,但空间的这种客观物理属性一旦透过主体的心灵渲染并带有主观色彩后,便会出现种种变形。这种变形的心理空间,又反向使主体的情绪感受更加鲜明地呈现于文艺文本之中。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诗句,相距千里是何等遥远,但由于心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之古琴与书法艺术类题材专练』  下一个『2022届高三语文新高考重点题型之标点符号运用题专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