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之美学与审美类专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之美学与审美类专练(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高考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美学与审美类专练考点:1.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节选)》2.丰子恺《美与同情》3.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节选)》4.徐可《呼唤散文的古典美(节选)》5.言恭达《文化创意中的美育传承(节选)》6.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节选)》【考点研究
试题预览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高考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美学与审美类专练
考点:
1. 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节选)》
2. 丰子恺《美与同情》
3. 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节选)》
4. 徐可《呼唤散文的古典美(节选)》
5. 言恭达《文化创意中的美育传承(节选)》
6. 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节选)》

【考点研究】
一、阅读全文,整体把握
许多考生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由于对阅读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不是静下心来细致认真地阅读文本,而是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用这种方式解题,每做一道题目甚至是每看一个选项,都要把全文浏览一遍,希望从文本中检索到与本题、本选项有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做完整个阅读题可能要把全文浏览检索多遍,白费时间;此外,由于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难免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对选项判断的偏差,从而造成答题的失误。

二、两步完成读文过程
(一)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词句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类 型 阐 释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会在文中频繁出现)
(2)年代时间(多依次出现)、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及范围限定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几乎、凡、凡是、所有、全、都、仅仅等)
(3)重要的修饰、程度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十分、非常、总共等)
(4)已然与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现在、了、将等)、或然与必然(如:假如、可能、如果、或许、预计、一定、必然、肯定等)
(5)代词(这、那、它、其、此等)
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 (1)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
(2)转折(如:但是、反而、可是、却、然而、不过等)
(3)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
(4)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5)举例子(如:例如、如、比方说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类 型 阐 释
统摄全篇的句子 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用作论据的句子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揭示文章思路、结构的句子 (1)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总分、并列、对比、递进、点与面等)的标志性句子(如“首先……其次……”等)
(2)每段的开头句、结尾句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具有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做简短批注,为进一步阅读作准备。
(二)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为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及内容作准备。
1.理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厘清文章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某一重点段落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语句之间和段落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即使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也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
2.会文意,释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等等。
要注意的是,论述类文本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同观点、表明不同态度的句子。阅读时,要根据语境判断不同观点、态度的持有者,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观点、态度作比较分析(对立的作正误辨析,相近的作差异辨析),这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有效手段。
3.理材料,定意图
论述类文本中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征引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佐证作者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新见,有的用来反驳某种观点。论述类文本在引述材料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材料作出分析评价,这些分析评价通常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倾向。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考生应该首先在文中用醒目的记号标出这些材料以及作者对材料作议论评述的文字,或者根据作者的议论,摘录关键词句,在文本旁批注出作者运用这则材料的意图。

【考题对接】
一、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节选)》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时间与空间都可以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一定距离中来看。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审美观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B.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欣赏时可以暂时消除概念和功利等的影响。
C.拉开一定的距离,对幸福的回味、最切身的痛苦都可以成为如歌如诗的审美欣赏对象。
D.“心理距离”说认为,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获得审美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心理距离”的概念入手,逐层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分析了“心理距离”说存在的主要缺陷,同时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C.文章最后提出“审美视角”说,是对“心理距离”说及“无功利”观的缺陷的修正。
D.文章多次提到“海上大雾”这个经典例子,但表述方式不同,论证目的各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可能轻易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B.要避免美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指向性错误,最好的方法是以“审美视角”代替“审美距离”。
C.艺术教会我们发现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缺乏艺术素养,无法感受生活中的美。
D.摆出一种审美态度固然可以发现美,但对生活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态度。
一、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节选)》【答案】
1.B 【解析】A.“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错误。与“无功利”相反即“有功利”,“心理距离”说的观点是审美时不可能完全抛开功利,但在审美的那一瞬间要通过“心理距离”“暂时消除”功利,是“去功利”,“去功利”不是“无功利”。C.分析错误。痛苦本身不会成为诗一样的审美对象,原文第二段是说“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强调“成为诗”一样的审美欣赏对象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思痛”时获得的感悟或情感升华等。D.“‘心理距离’说认为”错误。该项表述的内容不是“心理距离”说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它推演出来用以指出其缺陷的观点。
2.C【解析】“审美视角”说并未涉及审美的功利问题,与传统的审美“无功利”的观点并无直接联系,更无修正其缺陷的表现。
3.D 【解析】A.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是说要避免“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因而“需要考虑审美对象和环境状况等因素”。B.“最好的方法”之说绝对化。C.夸大其词。艺术固然能教会我们发现美,但并非一定要接受艺术教育才能感受生活中的美。

二、丰子恺《美与同情》                             
美与同情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惟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选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博物家、园丁、木匠所见的是真善的世界,无法如画家一样看见美的世界。
B.具备深广同情心的画家和诗人,能够成为大艺术家。
C.儿童是最富于同情的,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D.感情移入就是将自我没入美的自然或艺术品中,体验到美的滋味,从而产生共鸣共感。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是(      )
A.如何成为大艺术家B.儿童的本质是艺术
C.美与同情D.论艺术与同情
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4分)
                                                             
                                                             
                                                             
二、丰子恺《美与同情》 【答案】                            
1.B【解析】A项“无法”过于绝对;C项与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D项与文意不符,应当是先“产生共鸣共感”,然后“体验到美的滋味”。
2.C【解析】A、B、D项都过于片面,只概括了文章一部分的内容,不能作为标题。
3.(4分)①艺术家所见的世界,是平等的世界。②艺术家须有深广的同情心。③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④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三、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节选)》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选自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严格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B.“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但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都没产生直接影响。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4.下图是当代中国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冷军的画作《肖像之像——小罗》的一部分(原图有颜色)。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有人则认为是一种继承,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说说你认同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三、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节选)》【答案】
1.C 【解析】A.“严格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没有“严格”的限定,选项曲解文意。B.“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都没产生直接影响”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可见“道法自然”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深远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错误。原文为“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而非直接“孕育”。故选C。
2.D【解析】D.“……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庄子只是将“道法自然”的思想阐述得具体生动。故选D。
3.C【解析】C.“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错误。根据原文“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可知,顺应自然规律是前提。故选C。
4.观点一: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冷军的画作非常注重细节,甚至被怀疑是照片。
观点二: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
中国古代艺术家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冷军的画中人小罗,清纯迷人、甜美无邪,有理趣。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材料中的理论分析画作。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背叛。根据原文“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中国古典艺术讲究“道法自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冷军的画作非常注重细节,无论是人皮肤上的细纹毛孔,还是衣服的褶皱纹路,都被他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画是照片。
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根据原文“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可知,冷军的画作细而不腻,真切自然。画中人小罗,也因其清纯迷人、甜美无邪的形象,令观赏者深受震撼,故能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



四、徐可《呼唤散文的古典美(节选)》
中国现代散文一方面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另一方面却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在此,我们要认真思考散文的振兴之道。当代散文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中国古代散文从上古延续到晚清,是一座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的文化宝库。那么,我国古典散文中有哪些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弘扬呢?
首先,散文须有“情”。真情,是散文的灵魂,奠定了中国散文古典美的基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代很多散文名篇,能流传千载,首要在于为文者有真情实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作品无不是以情动人的散文精品。莫言曾说:“关于散文的写法,说法很多,如果让我说,那就是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觉。有真乃大,有真乃美。”然而,现在很多散文没有感情。一些作家愿意炫技,但就是羞于谈“情”说“爱”。散文相对于其他文学门类,距离作者的本心最近,是人生境界的展示,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与审美情趣的呈现,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与潜心追求。散文要有真情实感,但是有真情实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散文。有两点应注意:其一,这种感情应该是健康积极的;其二,感情的表达,一定要内敛、节制、含蕴、引而不发,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其次,散文须有“识”。《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散文须有识,就是散文要有责任担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中国散文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以载道”乃散文之本。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重大的社会责任。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国语》中的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曹丕在《典论•论文》概括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散文要有开阔的胸怀、卓越的见识。作家对社会、对人类、对一切事物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明晰的、积极的价值观,他的作品不会有思想的力量,而没有思想的散文是速朽的。
最后,散文须有“学”。散文有学,指的是有文学素养和文学底蕴。散文被称作“美文”,应该是美的,这种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美是散文美的重要标志。古代文人特别重视语言,古典诗词和散文都有炼字的传统,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人反对雕琢文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过度的雕章琢句甚至以词害意,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必须重视语言。散文的语言应该是美的。但这种美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语言的有效运用营造出美的意境。同时散文的语言又要明白晓畅。韩愈说过:“文从字顺各识职。”现在不少散文的语言,要不苍白无味,要不雍容华丽,要不佶屈聱牙。我们提倡有难度的散文写作,这种“难度”体现为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但绝不要制造“有难度的阅读”。散文写作,光有漂亮的外衣还不行,还要有内在的品质。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词语、病句、连贯基础训练』  下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翻译六法解读与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