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⑤小吏如
试题预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⑤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注)①况:况钟,字伯律,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②府治:府街。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灾。④砾:小石,碎石。⑤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悉:    (2)舍:    (3)过: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2)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引裾①
帝②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裾:衣服的前后襟。②帝:魏文帝曹丕。③厕:安置。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实(_____)(2)俱(_____)(3)诚(_____)
5.将中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2)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
6.辛毗为什么据理力争不让魏文帝迁徙?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句段,完成下面小题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②,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文正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③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④,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ǎo jì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敖,同“廒”。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7.解释下列加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2)为术甚备 
(3)文正乃纵民竞渡
(4)发司农之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B.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C.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D.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10.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忘废。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中(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回答),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项措施(用文中语句回答),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为法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羲之①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②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③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④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⑤,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⑥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⑦视听之娱,信⑧可乐也。
(选自《晋书ꞏ王羲之传》)
(注释)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相互映衬。⑤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信:实在、确实。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茂林修竹(_____)      (2)讲信修睦(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3)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 (4)是金陵人(_________)(《湖心亭看雪》)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4.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①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②流者召③乃而至无讼④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⑤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子状而述曰:自有此山,便有此泉。山不过十仞,溪不袤数丈,怪石皑皑,涌湍潺潺;洞壑无底,云兴其间。仲春气至,万木华发。公登山乐,乐者毕同。无小无大,乘兴从公。公举觞酒,酒酣气振。舍瑟咏歌,同风舞雩⑥。时时醉归,与夕鸟俱。明月满山,石门松风。呜呼!人实弘道,物不自美。后之聆清风而叹息者,挹⑦我于泉乎而已。
(节选自《琅琊溪述》)
(注)①领:治理。②粒:有粮食吃。③召:召回。④讼:案件。⑤酾(shī):疏导。⑥同风舞雩(yú):与风共舞。⑦挹(yì):把液体盛出来。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 A故居多暇日(_______)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狼》)
(2)(发) A万木华发(_______)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_______)(《卖油翁》)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乃而至无讼以听。
B.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乃而至/无讼以听。
C.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乃而至/无讼以听。
D.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召/乃而至无讼以听。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
(2)公时举觞,酒酣气振。
18.选文中的李幼卿有着怎样的为官情怀,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③。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④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③馆:房舍,这里指“家”。④造朝:上朝。造,去。
19.解释下列加点字。
(1)田子为相(__________)    (2)子安得此金(__________)
(3)不食乎(__________)    (4)孝子之事亲也(__________)
20.用斜线“/”标出两处停顿。
王 贤 其 母 说 其 义 即 舍 田 子 罪
21.翻译下列句子。
①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2.“贤母使子贤”,请简要分析田子母亲的贤良体现在哪两方面。




阅读下面,完成小题。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①不群,征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②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后为司空③辅汉朝,乃谓承曰:“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承曰:“松柏之志犹存。”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命其子④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魏武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
(注释)①确然:刚强的样子。②魏武:曹操。③司空:官名,分掌宰相职能。④其子:指曹丕。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闻德而至者如林 (____________)          
②魏武弱冠(_____________)
③值宾客盈门(____________)               
④后为司空辅汉朝 (_____________)
24.下列各句与“薄其位而优其礼”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D.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2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命 其 子 修 子 弟 礼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7.借助刘桢的《赠从弟》(其二),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回答的妙处。




课外文言文
于仲文,少聪敏,髫[tiáo]龀[chèn]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曰:“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28.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
(1)其父异之曰 (____________)   (2)起家为赵王属(___________)
(3)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_____________)
2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长 倜 傥 有 大 志 气 调 英 拔 当 时 号 为 名 公 子。
30.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于仲文如何认定牛不是杜氏家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选自《高士传》[晋]皇甫谧著)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灾异数发(____________)           
②悉在党中(___________)
③诏下郡县(____________)           
④变服易形入山中(___________)
3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33.文中夏馥有何品格特点?请概括作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范滂传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①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②,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③,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④。”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释)①范滂,东汉名士。②督邮,汉代官名。闭传舍,(把自己)关在驿馆。③塞,遏制,平息。④感戚,伤悲。
3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滂闻之(_________) 
(2)引与俱亡(_________)
35.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希望县令能断绝这份深重的恩情 B.只要县令能断绝对我的知遇之恩
C.希望母亲您割舍难以割舍的亲情 D.只要母亲您割舍对我的养育之恩
36.范滂“即自诣狱”的举动是源自其“__________”的原则,这一举动也体现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的人生选择。
37.以下能够体现世人对范滂敬重的一项是(   )
A.诏下急捕滂等 B.(吴导)伏床而泣
C.其母就与之诀 D.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文言文阅读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3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与人期行(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
(3)咸不解其意(_____)
(4)值积雪始晴(_____)
39.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40.翻译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41.结合文章所写事情分析陶公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参考答案

1.悉:都;舍:家;过:过失,过错。
2.(1)这原本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2)况公的人品非普通人所能及啊!
3.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4.    (1)充实    (2)全、都    (3)确实、的确    
5.(1)魏文帝知道他们是来劝谏的,于是脸色阴沉地等着他们,(一些胆小的官员)都不敢说话。(2)我对陛下所说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国家大事,为什么还要怪罪于我呢(为什么要对我发火呢)?
6.因为当时正值大旱之年,蝗虫遍地,百姓忍饥挨饿,现在强迫移民,既失民心,又失道义。表现了辛毗正直无私、敢于直言、关心百姓、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7.(1)代词,这(2)完备(具备)(3)于是,就(4)发放
8.C
9.(1)又翻新了粮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得益于范仲淹的惠政(恩惠)。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发司农之粟    募民兴利    
11.    修长    培养    这    判断词,表肯定    
12.C
13.(1)即使(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说内心的情怀。
(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
14.①美丽的山水②游春活动③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④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⑤欣赏天地万物。
15.    所以    原来    开放    发射    
16.D
17.(1)在溪的左右建了(可供歇息的)上下坊,又建造禅堂、琴台环绕着它。
(2)公举起酒杯,酒喝得尽兴、畅快,气势豪放。
18.示例一:选文中描写了李幼卿公与百姓登山饮酒、与风同舞等其乐融融的画面,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示例二:选文中的李幼卿,使饥者有粮吃,召唤流亡者回乡的做法,表明治理者能够心系百姓疾苦,造福一方百姓。(意对即可)
19.    ⑴做,担任    ⑵怎么    (3)吃饭    (4)侍奉    
20.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
21.①像这样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②一国军队可以改变他的主帅,一个普通人却不可以改变的他的志向。
22.(1)(田子母亲面对儿子奉上的金子并未心动,而是追问金子的由来,并判断出儿子的俸禄除去吃饭不会有这么多,可见)她不贪图钱财,头脑清醒。(2)(田子母亲和田子讲道理层层深入,先指明“不义之物,不入于馆”,继而指出对国家不忠也就是对父母不孝,使田子内心惭愧,主动退还金子接受处分,可见她深明大义,教子有方。(能围绕“不贪钱财、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等方面分析出不重复的两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23.    听说    表示男子成年    满,充满    做,担任    
24.D
25.命 |其 子 修 子 弟 礼
26.(1)魏武很不高兴,(但)因为他是有名气的贤士,仍然敬重礼遇他。
(2)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下去,而山的高度固定不变,还愁山不能搬走吗?
27.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28.    对……感到奇异    作为    到达    
29.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
30.于仲文通过两点认定:一是牛跑进了任氏的牛群中,二是牛受伤后杜氏一点也不心疼。
31.    多次,屡次    全部,都    下达    改变    
32.馥独自叹息说:“早已被人所抛弃,不能再让乡里人笑话了。”留在山中不归,家人也找不到他。
33.性格耿直,刚正直言,遵循礼法。不与黑暗的朝廷势力同流合污。能屈能伸,顾及家小。固执己见,难以动摇。(答出三点,有道理即可)
34.    听说    拉/拉着    
35.C
36.    (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    舍生取义    
37.B
38.    约定    相比    都    适逢,恰巧遇上    
39.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40.(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2)(陶公就让人)都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不受到妨碍。
41.从积攒“锯木屑”和“竹厚头”,可见陶公是一位多思,善谋之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练习』  下一个『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