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以及试卷讲评课件(11.1)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2届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以及试卷讲评课件(11.1)(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考试时间:2021年11月1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是自非物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传承什么?如何传承?都是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问题。就传统艺木而言
试题预览
【考试时间:2021 年11月1日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是自非物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传承什么?如何传承?都是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问题。就传统艺木而言,技艺是其核心,如果一门艺木的技艺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门艺木已经消亡了。所以,技艺是保障一门艺术存在和延续的关键。因此,以技艺为视角讨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永远是以作品形式存在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才意味着艺术的存在。但保障艺术作品  存在的核心因素,不是表达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固体、夜体、气体、光等,而是将这些  物质材料按照特定结构组织成艺术作品的技艺本身。正是艺木家对技艺的掌握,才让一件件  生动的艺木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艺术是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之所以给  人带来美感,是因为艺术是以作品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又是有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而这  种特定结构则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技艺。
艺术的技艺是人类从实践中摸索和感悟到的,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实践涉及生产和生活  两大领域,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存之需。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一部分曾用于满  足生存之需的经验不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了,但人类把其中可以表达情感、获得愉悦的事  物用于艺术创作。这些事物包括人类曾在物质实践活动中因警示而发出信号的声音、因交流  而使用的语言、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的经验、捕获猎物的装扮、庆祝丰收仪式中的肢体  动作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从人类学文献中找到很多。而当人类将这些从生产和生活中所获  得的经验用于艺术创作,使其结构成以情感人的艺术作品时,这些实践经验就逐步演化为艺  术创作的技艺,进入艺术这个专门领域。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较为普遍,如用于造  型的石器、壁画、岩画以及用于表演的歌舞、戏剧。当最初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出现之后,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显,一部分人成为身怀创作技艺的艺术家,以具体生动的艺术作品作  为生产目标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中华传统艺术也不例外。
中华传统艺术大致可以归入两大类:一是造型艺术,二是表演艺木。造型艺术主要包括  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七大门类;表演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  蹈、戏曲、曲艺、杂技等五大门类。前者偏静态,后者偏动态。这十二个艺术门类凝结了中  华民族在创造艺术的历史上所积累的众多智慧和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的核心就是各个艺
术门类的创作技艺。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艺术门类有的传承得较好,有的则不尽如人意。
相当一部分技艺因未能妥善传承而濒临灭绝甚至消亡。创作技艺的消失就意味着艺术的消失。所以,我们今天才对传统技艺进行挖掘、抢救、保护,进而传承。
中华传统艺术是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时期生长起来的。进入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  的艺术随着其文明形式对中国的影响而涌入中国的大门,强烈改变着中国人的审美风尚,进  而从整体上威胁着中华传统艺术。当中国自己的传统艺术不再“为时所尚”,乃至为人遗弃  时,创造传统艺术的技艺也就失去用武之地。只有当中国国力变得强大,当我们有时间、有  精力对中国和西方的艺术特性进行充分地了解,才会意识到每个民族在艺术创作上积累的技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华传统艺术创作技艺的价值才会被我们重新审视。而当我们发现  这一点时,却也发现我们数千年积累的许多创作技艺正在或已经消失。因此,我们认为从技  艺的角度来探索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是最为有效的。
(摘编自王廷信《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以作品的形式存在,需以技艺和表达作品的材料为核心保障,其中技艺又重于材料。
B.实践包括生产和生活,生产实践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生活实践则满足人的艺术需求。
C.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偏静态的石器、壁画等造型艺术和偏动态的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
D.当我们意识到每个民族的技艺都具备独特价值时,那些优秀的技艺都已消失,无法挽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技艺是传承传统艺术的核心,文章紧紧围绕为什么重视技艺和如何传承技艺展开论述。
B.文章分析了艺术、艺术作品和技艺的关系,便于读者了解技艺对一门艺术的重要作用。
C.作者善用因果论证这一论证方法,在提出观点时,先阐述得出观点的原因,具有说服力。
D.文章多维度分析了从技艺的角度研究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必要性,论述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技艺的支撑,才能够产生艺术作品;有艺术作品的存在,也才意味着这门艺术的存在。
B.以情感为内核的艺术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是因为艺术作品是有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
C.造型和表演艺术的出现使社会分工更加明显,一批人因此开始专门从事艺术作品创作。
D.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影响了国人的审美风尚,这对我国传统技艺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91年,位于赤道附近的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在热带东风的作用下,火山灰从菲律宾一直飘到印度。火山爆发形成了烟柱,它传播十分迅速,仅3周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宽广的烟柱带;火山爆发还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其中二氧化硫就超过
1500万吨。受此次火山爆发的影响,中东及南半球南部地区的气温下降明显,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天,1992 年的夏天,两地的气温比往年平均值低2°C。
为什么会产生火山爆发这一现象呢?这要从地球内部的结构说起。位于地壳固体岩石   下面的区域叫做地幔,这里的岩石密度比地壳岩石大,但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这里的岩  石变成一层厚厚的液态物。陆地地壳厚度约为35千米,海洋地壳厚度约为6千米, 地幔厚度比地壳厚得多,约为2900千米,地幔一直延伸到地核。位于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的流动的炙热岩石叫做岩浆。岩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地壳岩石出现裂缝,它就向上涌出,  这就是火山爆发的原因。
上升的岩浆堆积在地面以下很深的地壳空洞里,这里叫做初级岩浆室。越来越多的岩浆  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岩浆室里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最后岩浆冲破上面岩石,沿着阻力最小的  通道穿过上面的岩石上升,填充了更接近地表的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的压力逐渐升高  时,其顶部向上膨胀、使得上面的岩石凸起。在地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凸起部分——熔岩丘。它的出现说明岩浆室已满,火山即将爆发。
岩浆流动的通道叫火山管。火山的每个岩浆室都拥有火山管。岩浆最后沿火山管冲破上  面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从岩浆室上升的岩浆必须破坏上面的岩石,排除路障。这就会引  发许多震级较小的地震。
火山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倾空了距地面最近的岩浆室。室内压力下降,岩浆室最后因  无法承担上面岩石的重量而塌陷。地面上的塌陷处叫做火山口。
并不是所有的火山爆发都会影响气候。火山喷发时,必须向平流层喷出大量的微小颗粒,才能改变气候。在平流低层几乎不会出现空气垂直运动,但却会出现水平运动。这意味着喷射到平流低层的物质会沿水平方向散落,但降落速度很慢,因此它将在大气上层中停留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果火山位于赤道附近,那么它爆发后对气候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它会使喷入平流层  中的物质运动到另一个半球,一旦这样,它将影响到两个半球的气候。
反射也会影响气候。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线,表面反射光线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
不同物体因性质、形状、大小等因素的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有所不同。整个地球的平均反  射率大约是30%, 雪花的反射率约为80%, 黑色路面的反射率约为7%。一般说来,因为平流层中的空气是透明的,所以反射率几乎为零。然而微小的颗粒却能反射射入的光线,所以增加了平流层的反射率。这些微小颗粒还形成了一层簿雾,这层雾太高太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地表,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火山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自然污染源,它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我们看来,火山喷出的 熔岩流能破坏土地和村庄,没错,火山的确可以这样,但它们还会带来更加不幸的后果:火  山喷发释放到平流层中的气体和灰尘将会导致气候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饥荒,成千上万的人  可能因此而丧命。
(摘编自迈克尔·阿拉贝《明天的空气会怎么样》)
材料二:
超级火山是指比一般火山具有更大破坏力的火山。目前最大的超级火山就是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大约每隔60万年,就会进入周期性喷发,而现在已进入喷发周期。
如果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美国 3/4 的国土将受到影响。最大的危险在方圆1000公里的地区内,这里90%的人口无法幸免于难,大部分人会因为吸进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它也会威胁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安危。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之后,包括二氧化硫  在内的大量气体和火山灰会随着大气循环到很远的地方,这会对气候造成极大影响,根据推  算,如果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地球年平均气温将会下降10°C 左右。由此导致的寒冷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人类在面对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难时,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准确地预测灾难发生  的时间,然后撤离躲避,因为人类根本无法与之进行对抗。
(摘编自《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4.根据材料,下列对“火山爆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球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幔厚度远远大于地壳厚度,地幔岩石密度也大于地壳岩石密度,地球的这种结构特点是火山形成的重要原因。
B.位于地幔底层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开始从地幔底层流向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当地壳的岩石出现裂缝的时候,压力就会将岩浆涌向地表。
C.火山爆发前,岩浆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压力升高,岩浆将进入火山管,然后冲破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
D.火山爆发之后,距离地面最近的岩浆室的岩浆几乎会被倾尽,岩浆室内的压力下降,这会导致岩浆室因为无法承担岩石的重量而塌陷,从而形成火山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科学家们可以在他们认为很活跃的火山周围安装地震探测仪器,当这些仪器探测到有地震发生时,就说明岩浆可能正在上升。
B.本文详细介绍了火山形成和喷发的原因,并强调了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比熔岩破坏土地村庄更严重。
C.物体表面对光具有反射作用,作者列出地球的平均反射率、雪花与黑色路面的反射率,是为了说明不同物体的反射率存在差异。
D.如果美国的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将会导致全球各地区的气温下降10°C左右, 这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带来严重的影响。
6.为什么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会导致中东及南半球南部这两个地区的气温下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深巷里的老墙
梁衡
徽式民居总是窄窄的巷子,高高的墙,房与房的距离又近,一出门,迎面就是一堵墙, 一走路,人就夹行在两墙中间。每天出出进进,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
当地传统的砌墙方法是薄砖立砌、横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这样既节省材料又 可保温,而且土在墙中,寓田于墙。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  瓦的徽式格调。当初,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泥瓦匠断没有想到他竟为大自然提供了  一张作画的温床。
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洇 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齐子园画谱》。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
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  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 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  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墙,上面就爬满了积年生的薛荔果,果可生吃亦  可做成凉粉。这是一面既能看又能吃的墙。
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  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比画展更好看。这  是一面面实实在在的生态墙、文化墙。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  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草  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砖、突显一块青石或留  下一段粉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
一天,我偶然与儿子说起这几日读墙的感觉,他说:“你不知道咱们这房子的西边有一  面老墙,每当夕阳晚照时,那种感觉总让人心里发颤。我修这房子时专门为了它开了一扇西  窗,为了能最佳取景,还不厌其烦地改窗框、配窗帘。但突然有一天西边冒出了一座新房,  壁立眼前,挡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我就去寻访这堵老墙。原来它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 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墙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  和白色的灰缝,甚至你都能感觉到还有一位砖瓦匠正在工作。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  一条棱线,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错的砖块  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唯有那个高高的楼角还十分完整,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一个标准的  直角图形。楼角上方白云来去,一只孤雁在天际盘旋,风在轻轻地打着口哨。这时晚霞烧红  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我一时惊呆了,我知道严田这个村子是有来头的,岳飞曾在  这一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  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劣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长  满嫩绿的厚厚的苔鲜。现在这绿苔青瓦的矮房屋檐压得很低,直遮住了老土墙的额头。而墙  脚正绽放着一束灿烂的花。
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 体温、音容和身影。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  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  深深的街巷,唏嘘不已……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泥瓦匠断没有想到”说明他们在砌墙之初并未想到墙在风雨的侵蚀下,会产生艺术的美感,同时也引出了后文的叙写。
B.作者将风雨比作刀、将岁月喻为锥,并运用了“铲”“刻”等动词,写出它们对墙的“雕琢",让墙具有了立体的美感。
C.在作者看来,美需要发现,如夕阳晚照中的老墙就美得让人心颤;美也需要保护,如立在窗前的新房就破坏了老墙之美。
D.作者善于选取典型物象,“红土墙”“青瓦”“绿苔”“灿烂的花”等物象让被人遗弃的土墙矮房也具有了独特的美感。
8.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9.文章结尾处的“唏嘘不已……”,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也。父懋,光禄大夫、南乡僖侯。莹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 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抚军功曹,散骑侍郎,司徒左西属。齐高帝为骠骑将军, 引为从事中郎。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
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久之,为前军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大司马从  事中郎,未拜,丁母忧。服阕,为给事黄门郎,出为宣城太守,迁为骠骑长史。复为黄门侍
郎、司马、太子中庶子,仍迁侍中,父忧去职。服阕,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又为冠军将  军、东阳太守。居郡有惠政,迁吴兴太守。明帝勤忧庶政,莹频处二郡,皆有能名。甚见褒  美。还为太子詹事、中领军。永元初,政由群小,莹守职而不能有所是非。莹从弟亮既当朝, 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迁尚书左仆射,未拜。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慧景败,还居领军府。义师至,复假节,都督宫城诸军事。建康平,高祖为相国,引莹为左长史,加冠军将军,奉法驾迎和帝于江陵。帝至南州,逊位于别宫。高祖践阼,迁侍中、抚军将军,封建城县公,
邑千户。寻迁尚书左仆射,侍中、抚军如故。顷之,为护军将军,复迁散骑常侍、中军将军、丹阳尹。视事三年,迁侍中、光禄大夫,领左卫将军。莹性清慎,居官恭恪,高祖深重之。
天监十五年,迁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侍中如故。莹将拜,印工铸其印,六  铸而龟六毁,既成,颈空不实,补而用之。居职六日,暴疾卒。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  仪同三司。
(选自《梁书·卷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
B.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
C.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
D.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事务,具有较高实权。
B.服阕,指守丧期满,旧俗父母去世后,子女需要守丧三年,期间应停止娱乐活动。
C.践阼,也称“践祚”或“践胙”,指走上阼阶主位,一般用于表示天子登上皇位。
D.视事,指官员到地方任职之初,需考察当地政事和了解民俗民情,故称“视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莹娶临淮公主后,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等职,在被提拔为从事中郎后不久又被委以义兴太守之重任。
B.王莹曾因供养不足而被免职,过了一段时间才被重授官职,但未上任,直至为母亲守丧结束,才再次为官。
C.王莹在任东阳太守和吴兴太守期间都有较好的评价;永元初,小人把持政事时,王莹忠于职守,针砭时弊。
D.王莹在梁高祖时期,为官恭敬谨慎,深受高祖的器重,最后因为突然发病而死于任上,被追赠侍中等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5分)
(2) 莹从弟亮既当朝,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立春新晴
杨万里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句写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江面波光粼粼,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晴”字。
B.立春日又恰逢好天气,让人愉悦,但想到年华在不觉中逝去,诗人内心不免伤感。
C.诗人虽然身处山村但庆幸自己远离边地,不像边地那些牺牲的将士再也无法归家。
D.本诗语言平实自然,不刻意雕琢,但在这平实的语言中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15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2)《诗经·氓》中“     ,      ”表明了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
(3 )《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0 年前,清政府被迫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带着无尽的屈辱进入20世纪。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从未停止抗争,无数仁人志士     。但是,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挽救国家于危亡的重任。究竟谁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一百年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成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就毅然决然地扛起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历史重任。一百年已经过去,中华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     的变化,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百年的奋斗,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创造了许多别人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我们干成了许多别人干不成的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 到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410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增加数百倍;(  ),2020年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7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率先控制住疫情     ,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中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更是和睦团结。“人心齐,泰山移”,如今,56 个民族像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签订 前仆后继 翻天覆地 蔓延
B.签署 前赴后继 翻天覆地 曼延
C.签订 前仆后继 沧海桑田 曼延
D.签署 前赴后继 沧海桑田 蔓延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干成了别的国家干不成的事,创造了别的国家不可能创造的奇迹。
B.在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创造了别的国家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我们干成了别的国家干不成的事。
C.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干成了别的国家干不成的事,创造了别的国家不可能创造的奇迹。
D.在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我们创造了别的国家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我们干成了别的国家干不成的事。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B.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C.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D.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转变
20.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破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1小题,6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6分)
焦虑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长期失眠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健    康问题,其中就包括焦虑症。失眠会导致焦虑,  ①  ,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多项试验表明,进行户外活动有利于降低患焦虑症的风险。户外的自然光线会增强昼夜节律,  ②   。因此,户外活动时间越长,睡眠会越好,  ③  。
四、写作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阿拉比》小说阅读题』  下一个『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现代文阅读专练: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