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邯郸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试题预览
邯郸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诞生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其没有儿时就开始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巨匠之师。
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谧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扎实、有力些。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孕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也正昭示着成功目标的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迭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
就像故官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所言:“干这一行要坐得佳,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是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看着这些故宫工匠那种宁静致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如果大家都多了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从容淡定、执着内敛;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飞得更高更远……
(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材料二: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断境界谓之“离”。我们由此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子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趕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有出神入化技艺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B.从容淡定、执着内敛的人生,更细致入微更高更远的工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工匠精神贵在淡泊。
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并开创自己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离”的重要意义。
D.齐白石认为,仅仅模仿别人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事业的灿烂春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天赋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
B.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而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却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
C.匠心之道“守”很重要,讲究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还要能超常吃苦,文中法拉第的例子很典型。
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
C.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4.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4分)
5.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及随后的心理描写,都表现了她面对自己的日渐衰老仍能淡然、乐观。
B.对老者拖锹、抽烟、吐痰的描写,表现老者粗犷豪放、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特点,为后文“她”误认做了铺垫。
C.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前后逆转,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效果,既符合人物生存艰辛的生活实际,又发人深思。
D.小说结尾她迎着鼓声回家的情节,写出她从中受到了警醒,感悟到生活应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态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儿子“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这一平常细节,把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B.小说运用暮色中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鼓声,烘托了母亲虽然已近暮年却仍然不屈服于现实的坚强品格,同时也使小说韵味无穷。
C.母子二人衣着寒碜、饮食粗陋、工作繁重,而她却“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对比中批判了她的奢华腐朽。
D.小说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文字也朴素平实、简约凝练,但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8.小说中多次写到路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贞观初,迁著作郎。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绊、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选自《旧唐书·姚思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B.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C.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D.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簿:古代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
B.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C.太宗:我国古代帝王庙号,开国皇帝的庙号常为“太宗”,第二代帝王多为“高祖”。
D.男:我国周代爵位大致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男”属于爵位中最低的一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思廉讲求孝道。他先后遭遇父亲与继母去世,父亲去世后退职奔丧,继母去世还在其坟墓旁造房子服丧,身体因而更加羸弱瘦削。
B.姚思廉十分忠勇。义军攻占代王杨侑的殿堂,作为其侍读的姚思廉不但没有逃离,反而斥责唐军的无礼行为,大家都十分敬服他的话。
C.姚思廉学识渊博。他年少时跟随其父学习汉史,能继承家业,勤学寡欲,从来没有谈到家里的财产;后来续成父书,完成其父的遗愿。
D.姚思廉深受信任。太宗当政时期,让姚思廉上奏国家政策上的过失及官员的隐私;对他的劝谏不但不治罪,反而是耐心地加以解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4分)
(2)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4分)
14.太宗对姚思廉的奖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开禧①纪事二首 刘宰
其一
“泥滑滑”,“仆姑姑”②,唤晴唤雨无时无。
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芦”。
年来米贵无酒沽!
其二
“婆饼焦”、“车载板”,
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
君③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
[注]①开禧:南宋宁宗以开禧为年号的三年(1205~1207)中,当权者苟安偷生,肆意搜刮,江南一带连年旱涝。②泥滑滑,仆姑姑:都是鸟名,根据鸟的叫声来给它们命名。下文“提壶芦”、“婆饼焦”以及“车载板”同此。③君,指鸟儿。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禧纪事》是禽言诗,其基础是联想,由鸟儿的名字引申生发,抒写感情。
B.诗歌由“泥滑滑”仆姑姑"联想到雨和晴,自然地同现实的涝和旱联系起来。
C.生而有饼可以充饥,死而有板可以入葬,这样的人在当时算是很幸运的了
D.诗人用较为客观的表现方法、形象贴切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
16.这两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         ▲          ,         ▲          ”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的感伤。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          ”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短暂,洒酒祭奠。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          ”两句写人们安于异族统治下的生活,与“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读书,属于一个人的寂静时光,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     ▲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了起来,独享其乐。读书让我们看见了天地间很多典秘,还有更多奥秘让我们知道,而且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     ▲    。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朝赏千篇,暮读万卷,     ▲    尽在心间。生命在书墨中渲染,这种随心惬意的时光,仿佛古人隐居一般悠闲自乐,沉醉不拔。
古人把书视为自己的情人、亲人,     ▲    ,时时相亲,成为他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如明代政治家于谦在《观书》一诗中所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阅读长相厮守。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聚精会神 口若悬河 古往今来 朝夕相处
B.敛声屏气 口若悬河 古今中外 朝朝暮暮
C.聚精会神 口出狂言 古今中外 朝夕相处
D.敛声屏气 口出狂言 古往今来 朝朝暮暮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奥秘,不曾被人揭露
B.读书让我们看见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奥秘,不曾被人揭露
C.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还有更多奥秘让我们知道,不曾被人揭露
D.读书让我们看见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还有更多奥秘让我们知道,不曾被人揭露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就越高吗?相对口感不甜的水果,①?
水果甜不甜,和含糖量有关。很多水果吃上去甜,实际含糖量也确实较高,比如香蕉、荔枝等。但相对口感不甜的水果,②。有些水果糖分高、口感甜度低,是因为它们含有很多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但几乎没有甜味。比如火龙果吃上去不是很甜,但实际上含糖量约为13%。
(    )。水果中的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糖甜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最甜的是果糖,其次是蔗糖,然后是葡萄糖,不同水果中这几种糖的成分比倒也不同。③,还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对甜度也有影响。比如柑橘、山楂等水果中富含的柠檬酸等会使水果吃起来有酸味;葡萄中含有的单宁等多酚物质会使其吃起来有涩味,这些成分都会让水果吃起来没有那么甜。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水果甜不甜,不仅要看含什么糖,还要看含糖多少
B.水果甜不甜,不仅要看含糖多少,还要看含什么糖
C.不仅要看水果含什么糖,还要看水果含糖多少
D.不仅要看水果含糖多少,还要看水果含什么糖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为你好”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并久盛不衰。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提优班”“兴趣班”,孩子课余一直奔波在路上,如有不满,家长就说“为你好”;不让孩子交友、看课外书或电影电视,给孩子的解释也是“为你好”;不让孩子参加学校任何社团、做任何家务,只一心想“学习”,理由还是“为你好”;……
以上内容引起你哪些联想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这证明工匠精神贵在淡泊”分析错误,应该是证明了坚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C(A项“天赋是至关重要的”“难补天赋不足”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内容可知。B项“一念之间,就再赶不上了”与原文不符。D项于文无据)
3.A(B项论证工匠的精益求精精神。C项论证卓越的创造精神。D项论证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
4.共同点:两则材料开头都写了名人小故事。(1分)作用:①引出论述的话题。(1分)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文章的观点。(1分)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5.①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不受外物诱惑;②要刻苦学习,能者为师,坚守不懈;③要深入思考,精益求精。(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A(“她面对自己的日渐衰老仍能淡然、乐观”理解错误,根据第二段内容和小说主题可知,应该是她为自己的日渐衰老而感到惶恐和焦虑)
7.C(“批判了她的奢华腐朽”过度解读,小说只是要表现母子二人的坚忍顽强,宁静平和,从容淡定,坦然乐观)
8.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等。②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如“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等。(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故事的见证者。小说的故事都是通过“她”的所见来叙述的,这就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小说的线索。小说的内容通过“她”的活动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③烘托主要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她”对衰老的焦虑与惶恐衬托打工母亲老当益壮的坚强品格。④揭示作品主题。小说通过“她”的内心感受揭示小说关注打工者,关注底层人生活现状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D(原文标点: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11.C(“开国皇帝的庙号常为‘太宗’,第二代帝王多为‘高祖’”错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
12.D(“官员的隐私”错误,文中“常造密奏之”是指让他秘密上奏)
13.(1)观看的人都赞叹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有勇气,这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吧!”(得分点:“咸”“仁者”“此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