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文强化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文强化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又因灾异言貂珰敛怨,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寻请追谥建文朝忠臣
试题预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又因灾异言貂珰敛怨,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寻请追谥建文朝忠臣。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归,请市火药,执不予。土鲁番贡玉,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织造中官刘成死,遣其党吕贵往护,贵嗾奸民留己督造。中旨许之,命草敕。道南偕从哲争,且询疏所从进,请永杜内降,弗听。鄱阳故无商税,中官为税使,置关湖口征课。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请罢关勿征,亦不纳。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第一,鸣阳亦中式,都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诏令覆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帝雅重道南,谪文炳外任,夺嵩等俸。御史韩浚、朱堦救文炳,复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选自《明史•卷二百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B.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C.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D.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一甲叫进士及第。
B.东宫,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专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授、进、历、擢、署、拜在文中都是和官职有关的词语。其中,进、擢指提升官职,署指代理官职。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往来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
B.吴道南趁着历城、高苑发生灾异,建议召回宦官,并乞求皇帝降下罪己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
C.吴道南敢于直谏,但他在朝廷任职时,却只被皇帝召见一次,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D.吴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但依旧得到皇帝的鼓励和挽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归,请市火药,执不予。
 
 
(2)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B.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C.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D.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族,一种说法是父族、兄族、子族的合称。夷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之一。
B.髡钳,古时的刑罚,髡是剃去头发,钳是用铁圈束颈。这里指扮作一个犯罪的囚徒。
C.郎中,本文中指帝王的侍从人员,俸禄只有三百石,级别虽然不高,但相当荣宠。
D.上客,这里指非常重要的客人或者地位很高的人;门客中地位最高的也称作上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布颇具才能,深得滕公好评。季布曾经率领军队多次使刘邦处于窘境。后来刘邦召见他,授予他官职,可以看出刘邦对季布的器重。
B.季布身处危难,得到众人保护。朱家给他穿上粗布衣服,用一辆运货的大车把他送到周氏那里。周氏把他买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
C.季布四处躲避,惨况堪比伍子胥。不同的是,伍子胥对迫害他的楚国报仇雪恨;季布则成为刘邦的手下,曹丘生让人写了推荐信才能见到他。
D.季布名闻天下,曹丘生出力不少。经过曹丘生的不断宣扬,楚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即得到季布应诺的一句话,比得到黄金百斤还要可贵。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2)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9.刘邦为什么会赦免原本是仇人的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①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①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②姮蛾:嫦娥,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辞章。
11.请赏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精妙之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南轩竹
曾 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 琅玕:翠竹的美称。
1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蕴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的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了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
1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在《竹石》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答案全解全析
古诗文强化练
1.B “去”作“求”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杜门逾年”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继母讣至”作“会”的宾语,“会继母讣至”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B。
2.B “东宫”除了指太子所居之宫和借指太子外,还可指皇太后所居之宫,借指皇太后。
3.C “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错,从“只被皇帝召见一次”中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4.答案 (1)吴道南遇事有操守,明通执政的根本。朝鲜入贡的使臣归附,请求购买火药,(吴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
(2)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臣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求立即被罢黜。
解析 (1)操执:操守。明达:明通。市:购买。执:坚持。(2)“台谏劾阁臣,职也”:判断句。肆:任意。辱:使动用法,使……遭受侮辱。
  [参考译文]
吴道南,字会甫,是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门事务。历城、高苑的牛生下的小牛犊,都是两个头两个鼻,吴道南建议全部减免山东的各种赋税,召回宦官;又趁着反常的自然现象的出现说宦官招惹怨恨,乞求皇帝降下罪己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皇帝)都没有批复。不久(吴道南)请求追谥建文朝的忠臣。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明通执政的根本。朝鲜入贡的使臣归附,请求购买火药,(吴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吴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他就认为边远险要之地应当注重武备,搁置不予实行。他被授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官职,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照先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当面感谢皇帝然后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宫当值。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下令先任职,吴道南上疏谢恩。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时,吴道南才得到机会当面感谢皇帝,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帝。
织造宦官刘成死去,派遣他的同伙吕贵前往护送灵柩,吕贵怂恿邪恶之人留住自己任督造。宫中下旨同意了,命令起草敕命。吴道南和方从哲据理力争,并且询问奏疏是从哪里来的,请求永远杜绝内部指定,(皇帝)不听。鄱阳本来没有商业赋税,宦官担任税使,就在湖口设置关卡征收赋税。吴道南尽力说明沿着湖泊(设置关卡)船没有地方停泊,大多倾覆沉没了,建议撤除关卡不要征税,(皇帝)也不采纳。
吴道南辅佐国家政务不会不顾是非而妄随他人,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没读过书,不识字,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首场的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第一,赵鸣阳也考中了,京城里喧闹起来。吴道南等屡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竟然一整天才写了一个字。(沈同和被)交付法官审讯,被流放到西南边远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宾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他们的同伙怨恨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名上奏章弹劾吴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厉害。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臣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求立即被罢黜。”皇帝很器重吴道南,将刘文炳贬至京城外任职,剥夺了李嵩等人的俸禄。御史韩浚、朱堦救援刘文炳,又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恰逢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皇帝)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他)回去。天启初年,因为皇帝广施恩惠,他在家中被晋升为太子太保。闲居二年后死去。
5.C “贵人赵同等”作“事”的宾语,句意完整,前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季布”作“闻之”的主语,“季布闻之”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
6.A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也可指父、子、孙。
7.B “朱家给他……耕作”错,应该是“周氏给他穿上粗布衣服,用一辆运货的大车把他送到朱家那里。朱家把他买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
8.答案 (1)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赞美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
(2)我周游天下到处宣扬您的大名,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解析 (1)多:赞美。摧刚为柔:变刚强为柔顺。(2)扬:宣扬。顾:难道。距:拒绝。
9.答案 (1)刘邦听取了滕公的进言。(2)季布为项羽卖力,是他的职责,是忠心的表现。(3)刘邦赦免季布,向天下显示自己胸怀宽广。(4)逼迫季布,会使季布为敌国所用。
解析 根据原文“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可知,汝阴侯滕公在刘邦面前阐述了朱家对他说的那段话的意思后,刘邦赦免了季布。因此,答案可以从朱家劝说滕公为季布说情的那段话中概括出来。从原文中找到这段话,即“臣各为其主用……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见义勇为,扶助弱小,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籍派他率领军队,屡次使汉王刘邦处于困境之中。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缉捕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诛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里。周氏说:“汉王朝悬赏缉捕将军您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您进献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氏便剃去季布的头发,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将他)安置在田地里耕作。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拜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趁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好几次替项羽使皇上处于困境之中,皇上怨恨他,因此一定要捉到他。”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滕公说:“他是一个贤能的人。”朱家说:“臣子各自替自己的君主效力,季布受项籍差遣,这是他的职责而已。项氏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况且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的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君主)怨恨壮士以致他去资助敌国,这就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坟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随口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心里知道朱家是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人,猜测季布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赞美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季布被皇上召见,认错,皇上任命他为郎中。楚地有个叫曹丘生的人,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多次用钱财攀附权贵。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说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生回家,想要窦长君写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生坚决请求窦长君写介绍信,便启程去了。曹丘生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生的到来。曹丘生到了,就向季布拱手行礼,说:“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您如何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周游天下到处宣扬您的大名,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生进去,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生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10.A “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错,“金波”描绘的是月亮金色的光波。
11.答案 (1)诗人运用想象,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光辉就会更多。(2)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暗指现实的黑暗(或指山河破碎的现实),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理想与情怀。
解析 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手法上看,这是作者依据传说进行的想象。从情感上看,需要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分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的夜晚,为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吕叔潜而写的。上片由写景而抒发自己的苦闷和感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借美好的月色来抒发心中的无限感慨:屡遭排斥和打击,多次被贬官,无法实现统一祖国的抱负。下片抒发了自己热爱祖国和铲除邪恶势力、恢复中原的强烈感情。下片的前三句用抒情的笔调,写作者幻想在中秋之夜,能长上翅膀,乘风直上万里长空,居高临下,好好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表现了作者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后两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是说,砍去月宫中遮住月光的桂树,月光会更加明亮。“桂婆娑”暗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词人力主抗金,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却遭投降势力的反对,只能无奈地通过词作表达愿望,抒发悲愤之情。
12.D 诗中有眼前的南轩竹,也有想象中雪后“色转明”的竹子,但没有回忆中的竹子。
13.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晴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仍坚劲挺拔。不同点:①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还是霜后,都呈现出潇洒的姿态;②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破岩”石缝中,尽管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
解析 《南轩竹》中,首联直接描写竹子亭亭玉立的柔美姿态,赞美了竹子高尚的情趣;颔联写竹子的作用,即驱除烦心事,养眼怡情,在“风吹”和“雨洗”过后,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新笋”生命力的强劲和竹影斑驳映照粉墙的摇曳姿态;尾联中,诗人由眼前的南轩竹写到想象中的南轩竹,由眼前南轩竹的柔美,想到南轩竹在“万物冰霜”后的“色转明”,表现了其坚忍不屈的品质,使南轩竹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这首诗中的南轩竹可以说是柔中有刚,柔中带韧劲,多姿多彩,高雅脱俗。郑燮的《竹石》主要是赞颂竹子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首句中的“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形象,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品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将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更进一步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即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作者借岩竹的坚忍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答题时,据此概括提炼其异同点即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中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群文阅读』  下一个『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第四单元经典朗读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