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基础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基础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9《迷娘》(之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柠檬(níng)橙子(chéng)凝望(níng)行藏(zàng)B.危崖(yá)鹪鹩(jiāo)啮草(niè)藓苔(xuǎn)C.偃卧(yán)蝮蛇(fù)麋鹿(mí)罅隙(xià)D.闪烁(shuò)喧声(xuān)徘徊(huái)喑哑(yīn)2.填入下面文
试题预览
19   《迷娘》(之一)
【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柠檬(níng)   橙子(chéng)   凝望(níng)   行藏(zàng)
B.危崖(yá)   鹪鹩(jiāo)   啮草(niè)   藓苔(xuǎn)
C.偃卧(yán)   蝮蛇(fù)   麋鹿(mí)   罅隙(xià)
D.闪烁(shuò)   喧声(xuān)    徘徊(huái)   喑哑(yīn)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   ①   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②   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   ③   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   ④   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   ⑤   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   ⑥   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淡雅 虽然 但是 / 忽视 因此
B 淡泊 然而 / 因为 忽略 /
C 淡雅 即使 但是 因为 忽略 因此
D 淡青 即使 而 由于 忽视 所以

A.A B.B C.C D.D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母校桃李林旁,一棵百年古槐静立,深情守望着林子中琅琅读书的少年。
B.雪花在天空中快乐地跳着舞蹈来到这个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关于童话的故事。
C.石老人如同一个有了生命的雕像,在海中一站就是千年,见证了这世事的沧桑。
D.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
【基础阅读】
4.歌德《迷娘(之一)》这首诗在表现手法或形式上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5.歌德《迷娘(之一)》三个诗节描写的意象众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点,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6.《迷娘》(之一)中,“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中“爱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有什么作用?



7.歌德《迷娘(之一)》中的哪些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其对诗歌主旨的表达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下
(俄)费特
我和你一道漫步,
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
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
小草在呜咽不息,
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
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
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
在月亮的清辉里。
8.题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你一道漫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能是“我”的恋人。
B.从“在神秘的沉默里”一句可看出诗人散步时环境静谧,他内心感到局促和紧张。
C.除了漫步的人,磨坊、小河等景物也都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这使诗意得到拓展。
D.由“我和你一道漫步”转为“我们静静地走着”,暗示两人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
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
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人的行为特征,情感凄凉,营造了忧伤的氛围。
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用反问语气改变了诗歌节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D.诗歌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
10.“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1.“在月亮的清辉里”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巷
苏金伞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娃,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12.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13.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
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
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
14.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15.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浮士德(节选)
歌 德
我面向大海,眼见洪波涌起,高耸入云
一转眼,又卷起波涛,冲上海岸
冲向远方的平原
但我对此感到厌倦
自由的精神,原本尊重一切权利
却受不了傲慢的强权
变得愤愤不平、郁郁寡欢
我本以为,这只是偶然
但后来才发现,
这就像冲上岸边的海浪一样
一遍又一遍,故伎重演

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计划
我享受这样的勇敢
那就是,我要把大海赶走
扩大被大海淹没的土地的边界
让大海回到它自己的归宿
我已经一步一步考虑好了
这就是我的任务,我的救赎

我开辟了广袤的土地
几百万人居住在那里
安居乐业,
只求平静自由的生活
那丘陵之上,田野之中
宁静的日子啊
如同天堂一般绽放
然而不远处,是肆虐的海浪
是一道巨大的堤坝保护着生活的安详
所以人们拼命地保护着这座堤坝
一旦堤坝被冲破,那就只有死亡

这就是我愿意为之献身的思想:
谁的生命都不会一无所获
走到终点,总会明白一些道理:
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才能享受生命
懂得了自由的可贵,才配享受自由
即使前路充滿艰难险阻
也值得这样去走过生命的长路
我真想看到他们——
自由的人们,在自由的土地上相会
这样,我才会对那个瞬间说
停下吧,你有多美!
(有删改)
16.莱辛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就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请结合本诗谈谈“浮士德精神”。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刘彻
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意象派”的诗歌,直接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阅读庞德的《刘彻》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要评析两首诗歌相似的意象组合手法,并说说这样组合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字数不少于100字。

【片断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鸡鸭。①   ,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肥料往坡上走。路边一头牛在犹豫着。蓦然响起叫卖声:“卖麻花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路,只一堆一堆的茅草。管草苫在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我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②   。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香气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河水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只这一条河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地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地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却听得清一支曲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引用、顶真 B.比喻、拟人、排比
C.排比、拟人、顶真 D.借代、引用、对偶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那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迷娘》这首诗的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行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加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请你运用反复的手法,描摹一种事物。150字左右。


22.在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结合了神话传说与诗人想象的诗性推理。
例如:
李商隐《嫦娥》中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提到了嫦娥偷吃灵药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之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的传说。诗人想象嫦娥在月亮上非常寂寞,因而推想她一定后悔吃药了。
请仿照以上示例,另找古诗,分析其中的诗性推理。
推荐诗句:
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选择性必修(中)《迷娘》《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群文联读』  下一个『《迷娘(之一)》基础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