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静海一中2021-2022第二学期高二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4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10分)两部分,共150分。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学法)内容 基础 阅读 鉴赏 写作 方法规律易混易错关键环节分数 40 38 6 68 17第Ⅰ卷基础题(共40分)一、简答题。(12分)阅读《长征胜利万岁》和《大
试题预览
静海一中2021-2022第二学期高二语文(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4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10分)两部分,共150分。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 基础 阅读 鉴赏 写作 方法规律易混易错
关键环节
分数 40 38 6 68 17
第Ⅰ卷 基础题(共40分)
一、简答题。(12分)
    阅读《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回答下面问题。
1.《长征胜利万岁》中是如何描写我军部队到吴起镇的欢乐热烈场面的?有什么作用?(4分)
十月十八日这一天,进吴起镇之前,我们刚翻过一个小坡,带路的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个村庄,说那就是吴起镇时,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
“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
是的,我们红四团的指战员和整个红军一样,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我们现是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
啊,原来这里挂的是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子啊!见了她,象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苦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
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2.请概括《长征胜利万岁》中下面文段写了几件事,有什么作用?(4分)
    就在我们回击二马(指马鸿逵、马鸿宾)骑兵的同时,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也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原来那里有一股反动民团,经常下山来作恶,当地老百姓恨之人骨,这次把他们消灭了之后,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拍手称快,他们欢天喜地,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
3.在《大战中的插曲》中,聂荣臻在统帅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争的间隙,以送还日本小女孩为契机,向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政治工作。那么你认为,在战争中,是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还是对敌人开展政治宣传更重要?说说理由。(4分)
二、课内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英国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5.第⑦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3分)
6.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课内基础题。(18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易混易错辨析题)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易混易错辨析题)
  A.何莫学夫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已
  C.天下归仁焉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治乱者何独不然                 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
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C.当察乱何自起                   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
D.子自爱,不爱父                 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     ②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③自是者不彰     彰:明显         ④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⑤复众人之所过   复:恢复         ⑥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⑦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拙:不善于     ⑧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实:充实,填塞
  A.①⑥      B.②⑦    C.③⑤    D.④⑧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
  ③吴王使之将                       ④不贵难得之货
  ⑤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⑥其坚不能自举也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3.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其“恕”乎!                 ,                 。《论语·卫灵公》
(4)欲修其身者,                 。《大学之道》
(5)故有之以为利,                 。《老子》
第Ⅱ卷 提高题(共110分)
四、课外阅读题。(39分)
(一)诗歌鉴赏。(6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什么?(2分)
(2)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4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寡,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鳌,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列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取材于《墨子·辞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则民费而不病                           病:困苦
B.强体适腹而已矣                         适:使……安适
C.故民归之                               归:归附
D.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恶:罪恶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B.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C.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D.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1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3分)
(2)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3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聆听井冈山
素素
井冈山,盈眼皆为绿色。我就想,如果绿色是井冈山的盖头,那么我们此行的目的,可能就是撩开它梢上的绿,去寻觅它蕊里的红吧。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无数个地方,无论山上、水边,还是村镇之畔,无处不踩着潮湿的绿意。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颜色斑驳而多样,或是红漆,或是白粉,或是黑墨汁;字迹也隐显各异,有的清晰可念,有的模糊难辨,有的影影绰绰。像一支支从不同方向赶来的队伍,个个张大了嘴巴,以默片的姿态呼喊着,而这一条条光影斑驳的拷贝,就悬浮在露天的墙壁上,眩晕了我的眼睛。
尽管有人告诉我,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我去过的地方叫宁冈,叫东固,不论是街巷、祠堂,还是照壁、屋前,一切可以书写的地方,几乎被标语给密集地覆盖了。也就是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出自红军之手的标语,把整个井冈山都染红了。
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胜其数,光是大规模的反围剿就有五次,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正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参加了红军,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
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
走在写有标语口号的村镇里,另一种景象曾出乎我的意料。井冈山现为吉安所辖,而吉安地区古称庐陵。这里是两宋宰相文天祥、胡铨的故里,也是文学家欧阳修、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的家乡。史上曾出21位宰辅、18位状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近3000名进士,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更荣享“金庐陵”之美名。岁月蹉跎,世态炎凉。庐陵光芒却至今仍闪耀在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我看到,国学经典和家教名句,隐约还留在书院或祠堂的门楣上,而这些书院或祠堂就是当年红军机关的所在地。在名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代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形成了既相冲突又相辉映的文化奇观。
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它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山歌的摇篮。山歌大概可算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他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曾经想模仿一下帕慕克,取“井冈山的名字叫红”。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标语,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歌谣。可是,我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抄袭帕慕克,还是决定以聆听的姿态,向我心目中的井冈山致意。
在此之前,与井冈山有关的歌曲,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可他们的嗓音就有这样的魔力,只要听到了这两支歌,心就随之飞往那片开满杜鹃花的山冈上,飞往那只顺江流而下的竹排上。
在井冈山采风,听山歌是一个重要内容。记得,在那天的见面会上,有一个女子竟唱着山歌从后排走上前台。唱山歌的女子叫江满凤。人长得并不漂亮,也可以说很老土,虽只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疲惫和操劳,满满地写在了那张被晒黑了的脸上。然而,就在我用都市的眼光打量她的时候,她的歌声就把我那点说不出口的优越给镇住了:
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哪头……
歌没听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知道,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理了许多红军歌谣。他的牺牲地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一个记录了30多首红军歌谣的本子。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这别具一格的山歌却成全了她,有一天,她正唱着《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被电视剧《井冈山》主创者无意中听到了,立刻就决定让她带着这支歌去北京,给他们在片中唱插曲。《井冈山》热播之后,江满凤和她的山歌出了大名,不少地方都来要她去工作,还给她更体面的活儿干。她却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烈。
仔细思量,这绝非是冠冕堂皇的套话。井冈山的山歌再多,也没有在井冈山牺牲的先烈多。不论在露天的陵园,还是在纪念馆的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曾让我不忍举目端看。记得,解说员曾反复地强调说: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光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多少多少……说是成千上万,其实何止是成千上万啊。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

19.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井冈山的墙壁上之所以有数量极为可观的标语,是因为当年红军不但要用标语鼓舞战士,而且要用标语动员百姓,赢得拥护。
  B.当年红军在极端残酷的形势下还能一笔一画写标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
  C.江满凤作为老红军的后人,不图名利,为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和革命先烈,坚持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确实难能可贵。
  D.文章强调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之多,不仅表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是在警示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0.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点出“盈眼皆为绿色”,突出井冈山无处不在的绿意,巧妙地引出了井冈山满山的红。
  B.文中引用伟人和学者的话,突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
  C.“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顺畅自然。
  D.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了排比、比喻、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你认为本文的“神”是什么?文章是通过哪些“形”来突出“神”的?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22.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6分)                  
23.文章结尾的作用有哪些?(5分)(方法规律提炼题)
五、校荐素材题。(8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关键环节考核题)
    材料一:
    杜甫把李白作为自己追寻的偶像——“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为李白写了十几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热爱,同时也努力汲取李白的优点来丰富自己,于是他的诗在沉郁中添加了豪放,于悲怆中又展现了辽阔。
    材料二: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悲恸,世界哀思,长沙市花店一时告罄,人们说,他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8月,东京奥运会频频传来夺冠好消息,杨倩、全红蝉、巩立姣、谌利军等名字频频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他们一举成名背后是非比寻常的苦练,是对梦想始终如一的坚持。他们,是真正的偶像。
    材料三:
    偶像,本义是指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后来,人也可以成为偶像。在那些被树起来的偶像身上,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完美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人民日报》评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
     作为一名高二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结合材料精准立意,请完成一个议论段,谈谈你对“追寻偶像”的看法。   
要求:①有观点,有事例,有分析;②运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荒原林海创奇迹,塞罕坝带来怎样的启示?》《“人民英雄”陈薇——为国铸盾的巾帼院士》《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本着初心,继续努力》《巩立姣:21年,坚持只因梦想》《沈从文: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等典型事例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论证分析;③不少于150字。
六、写作(60分)
2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第二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阑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阐述你的认识,题目自拟。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致知在格物
    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⑦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6.卷面分。(3分)





静海一中2021-2022第一学期高二语文(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1.(4分)(留5行,间距大些)
2.(4分)(留5行,间距大些)
3.(4分)(留5行,间距大些)
5.(3分)(留4行,间距大些)
6.(5分)(留5行,间距大些)
13.(6分)
(1)留1行
(2)留2行
(3)留1行
(4)留1行
(5)留1行
14.
(1)(2分)留1行
(2)(4分)留5行。
18. 
(1)(3分)留两行
(2)(3分)留两行。
21. (6分)留六行
22. (6分)留六行
23. (5分)留四行
24.(8分)(不少于150字)











25.大作文。(60分)
26.(3分)卷面分













静海一中2021-2022第一学期高二语文(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段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文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作用。鉴赏场面描写方式主要从个体群体、动作语言等描写角度分析即可。
文段中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动词,“欢着冲着跑了下去”,“欢叫”“冲”“跑”,为动词,表现战士们知道到达吴起镇时激动急切的心情;“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同志们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形容词“沸腾”“欢乐”“热烈”,从整体上形象地描摹出指战员到达吴起镇后的激动场面,这是长征途中一个激动人心的节点,照应了标题“长征胜利万岁”,并为全文奠定豪迈、昂扬的情感基调。整体呈现了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兴高采烈的场面。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概括内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句段作用这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开头段的作用,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中间段的作用,一般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结尾段主要考查与上文和标题的关联。结尾的作用,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
文段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新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B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