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2021年10月22日9:00~11:30)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2021年10月22日9:00~11:30)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奥瑟罗》的事迹比较晚。他于是把它的场合摆在意大利,用一个来历不明的黑面将军做主角。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你如果不相信这个道理,让孔明脱去他的八卦衣,丢开他的羽扇,穿西装吸雪茄烟登场!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们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们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如果你我是哈姆雷特,逞义气,就痛痛快快把仇人杀死。不逞义气,便低首下心称他做父亲,多么干脆!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他也无法让我们知道。看悲剧要带几分童心,要带几分原始人的观世法。狼在街上走,枭在白天里叫,人在空中飞,父杀子,女驱父,普洛斯彼罗呼风唤雨,这些光怪陆离的幻相,如果拿读《太上感应篇》或是计较油盐柴米的心理去摸索,便失其为神奇了。
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一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梅特林克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要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邓南遮的《死城》也是如此。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和人生之中本来要有一种距离,所以免不了几分形式化,免不了几分不自然。人事里哪里有恰好分成五幕的?谁说情话像张君瑞出口成章?谁打仗只用几十个人马?谁像奥尼尔在《奇妙的插曲》里所写的角色当着大众说心中隐事?以此类推,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戴面具,穿高跟鞋,拉了嗓子唱,以及许多其他不近情理的玩艺儿都未尝没有几分情理在里面。它们至少可以在舞台和世界之中辟出一个应有的距离。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文学及其他》)
材料二:
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然则正是在悲剧方面,我国古代并没有一位成功的剧作家。除了喜剧和闹剧外,我们那些严肃的剧目都应该被归为传奇剧。这种戏没有表现单一的主导激情,却表现出一串松散地连续着的激情。所搬演的多是因果报应,其中感伤与幽默的场景有规律地交相更替,借用《雾都孤儿》里一个家常比喻,犹如一层层红白相间的五花咸猪肉。对于悲剧的感觉,那种因崇高所致的痛苦,“啊!我胸中有两个灵魂!”的感觉和对小善翻成大恶的认识,在戏里都极少表现。确实有不少古代戏曲结尾的调子是悲哀的。但是敏感的读者极易将其与真正悲剧区以别焉:顾曲既毕,全无激情过后的平静,或者如斯宾诺莎所谓对内在命运的默许;与之相反,却被一种剧烈的、郁闷的、失落的甚至自身意欲隐藏的悲痛所折磨。为了感知其间的不同,不妨将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和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与白仁甫《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加以比较。两出中国戏曲所表现的唐玄宗、杨贵妃故事,就像是两出英国戏剧所表现的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的故事。并且两个故事都是由爱情而导致“穷途末路”。两出中国戏曲和《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有特别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放弃了舞台上时间与地点的一致性;并且在所有这些戏的前半场,完全没有悲剧场面和悲剧事件;它们都如田园诗那样开场,而结局竟如此不同!读两部中国戏曲,我们没有从个人同情上升到更高的体验层面。《梧桐雨》中敏锐的抒情性和《长生殿》中能激发美感的动人奢华,对其自身而言,都再好不过,但是未宜将其与悲剧力量混为一谈。它们在结尾留给我们的不是和谐与完成,而是因对剧中人遭际的同情而削弱了的隐隐心痛,和对一些如安慰、支持和更靠近精神需求的东西的呼喊。这确实远离了直接的悲剧体验。 
这些中国戏曲留给读者的是对更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不是对万物有更悲惨结局的感觉。其戏剧结构加深了这种印象。大幕不在主要悲剧事件上落下,而落在悲剧事件所产生的后果上。悲惨时刻所产生的最高热情和最深痛苦,似乎在缓缓的落幕当中退去。这好比是颤音或呜咽的扩开,产生了奇特效果。意味深长的是,在《梧桐雨》中,杨贵妃在第三折已死,剩下整整一折来表现唐玄宗的哀诉、苦思和他那颗残破的心被无助的忧伤所吞噬;在《长生殿》里,杨贵妃死于第二十五出只是为在第五十出的重聚预做准备(多少与华兹华斯诗中普罗忒希勒和罗达米亚的方式一致)。更重要的是,人们无法从对悲剧人物的可怜的个人同情中升华。因为这些人物并未伟大到使我们与之保持相当的精神感应距离。悲剧性缺陷存在着,它并不刻意于与任何个性影响或人物力量产生鲜明对比。例如,两出戏中的唐玄宗本质上都是懦弱、失败、极度自私、好色的,不做任何抗争地随波逐流。他没有内心的冲突。他因宠爱杨贵妃而失去了江山,为夺回江山又抛弃了杨贵妃。他的个性不足以把爱与江山这两个方面紧紧地扯在一起,他甚至没有两全其美的意识。在白仁甫的剧里,他似乎是个懦夫和无赖。当叛军要求处死杨贵妃时,他说:“妃子不济事了,寡人自不能保。”杨贵妃哀求救命,他回答说:“寡人怎生是好!”杨贵妃最终被叛军带走时,他又对她说:“卿休怨寡人!”我们不爱夸口说大话,但这些话却是过于轻慢了,他自知有过,任何评论都是多余的。在洪昇的剧里,唐玄宗的态度更加无耻。杨贵妃勇敢赴死,但唐玄宗却不让,说为了爱宁可不要江山。可是,在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后,他还是把她交给了叛军。临别时却说:“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公正地说,唐玄宗讲这些话时含泪跺脚,是动了感情的。但是,把这些话与莎士比亚剧中安东尼的话比较一下: 
“让罗马在台伯河里融化吧,让宽敞的帝国拱门倒塌吧!这里是我的空间。”或与德莱顿剧中安东尼那更平实的话语比较:“带走一切吧,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一钱不值。”当然,把如此根本不同的东西拿来比较,简直是一种过失。遭遇灾难时对生活中的残忍还抱有希望,在不幸中还尽量享乐,这绝不是悲剧。我很清楚,按照历史事实,唐玄宗没有如安东尼一样死去。但我的看法是,即使他不死,也有许多悲剧因素,而剧作家们却未能据以创作出能够给我们以充分悲剧经验的剧作。
(摘编自公众号重庆一诊《戏曲中的悲剧》)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选材大多年代久远,既因为悲剧需远离现实,更因他对古典的偏爱。
B.悲剧注定不能用逻辑来进行合理的因果解释,因为其创造的世界本就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C.《红楼梦》的“金玉缘”、《水浒》的“伏魔之洞”都证明用神秘来包裹现实是一种惯技。
D.悲剧把现实的苦难与死的幻灭放大,放远,让人们获得了如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剧缺少对万物悲惨结局的表现,因而最高热情与最深痛苦也很难在其中感受得到。
B.真正的悲剧带给人的感受不应该是剧烈的、郁闷的、失落的、悲痛的,而是平静和默许。
C.《长生殿》和《梧桐雨》中的唐玄宗,因其性格特点,很难让读者获得真正的悲剧感觉。
D.某些中国戏剧哀伤的结尾或许令人同情、带来隐隐心痛,但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悲剧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之人受命运捉弄,生死相隔,化蝶双舞的巨大痛苦,是一种因崇高所致的巨大痛苦。
B.俄狄浦斯面对“弑父娶母”的悲剧预言,他若采用“绝不杀人,独身到老”的方式平静化解,便是一出以静默对命运抗争的悲剧。
C.《愚公移山》中若愚公未得到天帝相助,而受命运的安排,世世代代皆移山,且未果。《愚公移山》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悲剧。
D.法国剧作家拉辛选择土耳其近代的“巴雅泽”事迹进行创作,可见艺术家要获得有价值的灵感必须打破时间国别限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坝上(节选)
李凤群
开了年,唐松源整整七十四岁了,如果不是因为春节那个回乡的年轻人偶然尝到他的煎饼,并且把他的信息发到网上,关于他的姓名和年龄,知者甚寥。正月初五的傍晚,这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临时起意,到节制闸口来寻找童年的印记,他东走走、西逛逛,并用手机拍拍乡村风景。在闸口的水泥墩边,他遇到了一个煎饼摊。一桶面粉、一筐鸡蛋、一碟香菜、一瓶香油、一盘芝麻酱、一根木铲、一只煤气炉、一辆脚踏小三轮,以及它包裹得严实的主人静静地伫立在节制闸口。看到有客来,老人起身搓搓手,开始倒油做煎饼。年轻人尝了一口,直喊“童年味道”,他举起自拍杆,直播老人制作煎饼以及他本人品尝的全过程。就这样不经意地,这个年轻人用手机把寂寞安详的“闸口老汉”送上了全国数亿用户的某音热门。
小视频的传播速度简直难以估算,一个粉丝数只有三五千的小V,他无意的一次拍摄和记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仅仅两三天,从异地返乡的节制闸附近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他们把这里当成“打卡地”。拍摄技术高超的人,从各个角度展示:侧扫、俯拍、仰角。渐渐地,这座古老的、早就被弃之不用的节制闸,因其陈年无用、水泥斑驳带来的年代感和历史感,反而被镜头拍出了新鲜感和时髦感。拍完照,人们也想来一块煎饼尝尝。摊子周围的人气陡增。到了正月十五,简陋的节制闸附近被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堵住了,人们自觉地排起了长龙。这样的傍晚时刻,经过的汽车停下来,摩托车停下来,自行车也停下来,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老人的煎饼摊边,花二块五毛钱买一个热乎乎的鸡蛋煎饼,沐浴着暖洋洋的春日阳光,站在堤坝上三五口吃掉,顺便欣赏堤坝下面安详的青草地和江水,何其自在。
直到最后一枚鸡蛋用完,老人收拾好摊子,车轮滑动的声音响起来,人群才渐渐散去。
小视频拍摄者返回了上海,可是那些被闸口老汉吊起胃口的粉丝兴趣不减:这位老人有没有八十岁?为何大过年的摆摊?生活无保障?儿女不孝敬?有什么难言之隐?为了流量和情怀的年轻人不得不再次返回故乡寻找谜底。排长龙的热度在假期结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经全部消散,又下了一场雪,眼前长江里龟速的货轮,迷雾里单调的江岸,微微起皱的水面,草地、松枝、屋顶上缓慢融化的残雪,寂寥的瘠地上伫立的那个背影更加惹人爱怜。唐松源老人高个子,背有点儿驼,灰色的毛领羽绒帽裹住半个脑袋,脑门光秃秃的,他靠在水泥桥墩上,对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无惆怅之意,甚至几乎可以说完全无所谓。“老人家,对我们的观众说几句吧!”闸口老汉置若罔闻。“闸口老人对名利不感兴趣,完全置之不理。”年轻人用普通话一本正经地给画面配音,他还发现,闸口老人和面的动作十分教条,左十下、右十下,有人干扰的情况下多揉了一下,他又重新开始计数:左十下右十下。闸口老汉有强迫症嘛!这条新闻又到大城市遛了一弯。
“说说吧,老人家,缺钱吗?您的孩子们不赡养您吗?”年轻人问完,煞有介事地等着。老人嘴角轻微咧了咧,算是回答。现在,扫兴的是这个年轻人了。天色渐晚,老人家收拾起摊子,摇晃着骑上三轮离去了。
手机镜头里,他的车轮子很稳,但不快,不是因为他老,纯粹因为不赶时间。年轻人想从他的背影里得到些能让粉丝满意的重要信息,反反复复回放,真没有。镜头里的脸,苍老,但不凄凉;他的眼神是略有些浑浊的,但不悲伤;他的背影也是有点儿佝下去的,但车斗里的物品很稳,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粘在一起,难以掰开。总之,单靠他的模样,把他放到吵吵闹闹、真真假假的网络里,恐难大做文章。年轻人硬着头皮把材料剪接拼贴后发到网上,果然点击量极低,辜负了那么多眼巴巴等着大剧情的粉丝。
“为什么卖煎饼呀?”年轻人临走时最后一次对着逐渐消失的背影不死心地大喊一声。
“我高兴啊!”
他的声音很细、很温柔,跟他的身板完全不搭,同时,他搓了搓手,眼睛调皮地眨了好几下。缺乏耐心的年轻人没有捕捉到这一幕,他的汽车已经瞬间离开了闸口。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闸口老汉的煎饼制作工具简单,工艺传统,口味独特,因此而具有“童年的味道”。
B.年轻人蜂拥来吃闸口煎饼,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还可以边吃边欣赏江景,非常自在。
C.面对年轻人的追问,老人通过“嘴角轻微咧了咧”作为回答,显示了他对问题的不屑。
D.信息量太小又辜负了网友的期待,因此老人傍晚骑车离去的背影影像在网上点击量很低。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连用八个“一”以白描的手法勾勒老汉煎饼摊的全貌,简明而清晰。
B.小说第四段通过“龟速的货轮”“单调的江景”“融化的残雪”来侧面烘托老人的形象。
C.小说中老人与年轻人,“毫无惆怅”“无所谓”与“缺乏耐心”的态度,这些对比暗示了小说主题。
D.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却于平淡的叙事中折射出人性的善恶美丑,不事褒贬而褒贬自明。
7.“我高兴啊!”这句话传递出闸口老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8.“鹅岭二厂”,曾经也只是一处被弃置的斑驳颓圯的旧厂房,因为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此拍摄取景而为世人所熟知,从而迅速晋升为重庆网红打卡地。请利用文中的信息,合理推测“鹅岭二厂”走红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唐安禄山为虏所败,张守珪奏请斩之。上惜其才,敕令免官。张九龄固争曰:“禄山失律丧师,于法不可不诛。且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有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竟以为节度使,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不之疑。时委政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排抑胜己,口有蜜而腹有刀,养成天下之乱。禄山以林甫狡猾逾己,亦畏服之。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然禄山虽蓄异以下待之厚欲俟上晏驾而后作乱。会国忠欲其速反以取信己,言于上,数以事激之,禄山遂反。
(摘编自微信“重庆一诊”《唐史作业题》)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然禄山虽蓄异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而后作乱
B.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然禄山虽蓄异/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而后作乱
C.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然/禄山虽蓄异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而后作乱
D.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然/禄山虽蓄异/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而后作乱
10.下列各个句子与文中画横线部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
D.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二)文言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汉司空汜乡侯武弟颍川太守显后也。父包,字休杨,察举秀孝,皆不行;除琅琊王中尉,不就。攀兄弟五人皆知名。攀少夙成,奇姿卓逸。弱冠,郡主簿、上计吏,州辟从事。
攀既至洛拜表献策因至荆州与刺史宗廷论宗未许乃见羊祜累日共画用兵之要。攀曰:“若令青、徐循海以趣京下,寿春、扬州直指秣陵,兖、豫逾淮并据桑浦,则武昌以东、会稽以西必然骇困。荆州、平南径造夏口,巴东诸军固守西陵,益、梁之众浮江东下,封乐乡,要巴丘,则武陵、零、桂、长沙、湘东从风而靡矣。但明信赏,首尾俱会,旌旗耀天,四面云合,乘胜席卷,传檄南极,吴、会不尽平者,未之有也。”羊祜大悦,遂表请伐吴。寻徵濬大司农,至晋寿,诏以濬为龙骧将军,除攀郎中,参濬军事。攀频奉使诣洛,时未婚,司空裴公奇其才,以女妻之。
太傅杨骏谋逆,请众官。攀与侍中傅祗、侍郎王恺等往。惠帝从楚王玮、殿中中郎孟观策,戒严,诛骏。外已匆匆,攀与祗逾墙得出侍天子。天子以为翊军校尉,领熊渠兵,一战斩骏,社稷用安。封西城公,邑万户。策曰:“于戏!在昔先王光济厥世,罔不开国列土、建德表功也。故逆臣杨骏谋危社稷,构兵,飞矢集于殿庭,白刃交于宫闱。攀受命奋讨,凶逆速殄,忠烈果毅,朕甚嘉焉。今以魏兴之西城为攀封国,锡兹玄社,苴以白茅,永为晋藩辅。往钦哉!敬乃有土,惠康黎元,无或以隳尔显烈。”又赏绢万匹,攀固辞,受五千匹。又锡拜弟逢平乡侯,兄子夔关内侯。迁宣城内史,不就,转东羌校尉。西虏寇边,遣长史杨威讨之。违攀指授,失利。徵还,领越骑校尉。武库灾,百官皆救火,攀独以兵卫宫,复赏绢五百匹。领河南尹,迁扬州刺史,假节。在职数年,德教敷宣。征虏将军石崇表东南有兵气,不宜用远人,徵拜大司农,兼二州都。自表以被疾错忘,不堪铨量人物。让都职于任熙、费缉,不听。迁兖州刺史,锡宝剑、赤舄,固辞不之官。时帝室政衰,多害忠直,又诸王迭起,好结党徒。攀阖门治疾,不与世务。朝议欲以为公,会薨,时年五十七。
(摘编自微信“重庆一诊”《文言文作业题》)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攀既至洛/拜表/献策因/至荆州与刺史宋廷论宋/未许/乃见羊祜/累日共画用兵之要。
B.攀既至洛/拜表/献策因/至荆州与刺史宋廷论宋/未许/乃见羊枯累日/共画用兵之要。
C.攀既至洛/拜表献策/因至荆州/与刺史宋廷论/宋未许/乃见羊祜累日/共画用兵之要。
D.攀既至洛/拜表献策/因至荆州/与刺史宋廷论/宋未许/乃见羊祜/累日共画用兵之要。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B.檄,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本文指写给东吴劝其投降的文书。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物。“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因此古时执掌军队大权的臣子常被称为“社稷之臣”。
D.玄社,古代天子用五色土封五方诸侯。封于东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黄土。玄社指北方的封国。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攀出身名门、年少有为。他的先祖何显做过颍川太守,兄弟五人都是知名人士,年纪轻轻就担任过郡主簿、上计吏、从事等官职。
B.何攀晓畅军事、颇受赏识。他拜见羊枯,受到其赏识和推荐,此后二人共商攻打东吴的大计,皇帝也提拔他做郎中,并担任王浚的参军。
C.何攀忠心护主、勇气可嘉。太傅杨骏造反,他和傅祗敢于跳墙出去拥护皇帝,还率领熊渠军杀死了叛贼,武库着火也只有他带领军队保卫皇宫。
D.何攀注重德教、为人低调。他治理过河南、扬州等地,在任上多年,使德治教化都得到推广,他也多次拒绝皇帝的赏赐和任命,非常谦虚谨慎。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攀频奉使诣洛,时未婚,司空裴公奇其才,以女妻之。(4分)
(2)自表以被疾错忘,不堪痔量人物。(4分)

15.朝廷任命何攀担任大司农、三州都,是对何攀极大的重视和信任。为何何雠还要上表推辞?(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苏轼〔宋代〕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
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远灯明灭”,渲染了孤独冷清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
B.词人由实入虚,想要跨着“玉虹”去仙墙看那“洞天星月”,来摆脱现实的苦闷,也反映了他无可奈何的心境。
C.下阕作者借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也拥有如同张范二人般珍贵的友情,何况还可以与友人一品赏雪之乐。
D.本词文字洗练,寓意明确,以现实与历史相融会的笔调,塑造了仕途困顿却极力解脱内心烦恼的词人形象。
17.苏轼《定风波》中以“莫听穿林打叶声”起笔,本词以“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映”结尾。“莫听”与“莫问”都道出了作者的心境,请分析二者的异同。(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古时巴蜀、荆楚一带,地势险远,交通闭塞,曾被视作荒蛮之地,常有朝廷官员被贬谪至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可作印证。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农人五月收麦的忙碌情景: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地里干活,连妇女儿童也没闲着,他们当中“          ,          ”一派全家总动员的景象。
(3)“画角”(或“角”)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传自西羌,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画角”或“角声”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又如“          ”
(4)屈原《离骚》中“          ,          ”两句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楚国士大夫阶层背弃规矩与法度,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不良风气。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秋节,从城市、乡村到海岛边疆,人们用多彩方式尽享亲朋团聚,用良辰美景装点幸福平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月圆。
中秋佳节,共赏一轮明月。在云南大理洱海,1600多名游客在游船上,体验了白族八月十五泛舟赏月的习俗。在海南三亚大东海,三万多人结伴赏月,祈祷幸福平安。昨晚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变成了露天的音乐厅。(       )。
团圆中秋,明月花灯          。江苏泗阳的3000万盏彩灯把京杭大运河装扮的          ,古运河旁的山东台儿庄古城也在主题花灯的点缀下          。一轮明月清辉漫洒,丝绸古道上的月牙泉,越发凸显千年韵味。
中秋月下“烧塔仔”是客家人的习俗,在江西赣州,四面八方的人们          ,用这种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悠扬的乐曲让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别具风味,更让大家在中秋夜有了新的体验
B.悠扬的乐曲让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别具风味,也让大家在中秋夜有了新的体验
C.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在悠扬的乐曲中别具风味,也让大家在中秋夜有了新的体验
D.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在悠扬的乐曲中别具风味,更让大家在中秋夜有了新的体验
20.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交相辉映     金碧辉煌     流光溢彩     普天同庆
B.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灯火通明     普天同庆
C.交相辉映     美轮美奂     流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下一个『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