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1年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
试题预览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1年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来说,一个词牌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B.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C.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
D.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词的异同作了辨析。
B.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论词》中的话,可以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
C.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
D.文中论述诗与词的形式差别时,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句式都是整齐的,隔句押韵,停顿上有固定的节奏;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不尽相同,较之于诗更富于变化。
B.诗与词的停顿是不一样的,如杜甫的《春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五字句,前者是二三的节奏,后者则是三二的节奏。
C.一首词其中可以融合单式和双式的句法变化,而一首诗,却往往只有二三、二二一或四三、二二三等的单式停顿,变化少。
D.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是完全不自由的,因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方兴未艾,让“家教机器人”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如今的“家教机器人”具有备种各样的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回答孩子不少疑问。在选购智能“家教机器人”的受访家长中,看重其定制化、私人化配套学习方案的有50.20%,重视解答多学科问题的有50%,认为它能够实现家庭内部教育、足不出户、方便家长的有34.6%,喜欢它拥有海量教育资源的占30.8%。“家教机器人”也已经出现在农村家庭。即使要花费几千元钱,一些农村家长也不吝付出。
尽管“家教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辅助学习的功能,但它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家教机器人”功能再强大,科技再发达,也仍然需要家长用灵魂和爱为孩子的教育注入生命力。
再高明的“家教机器人”,和孩子们之间也只是一种人与工具的关系,孩子们的情绪、情感,“家教机器人’’难以感同身受,只能机械化、模式化地进行反馈,做不到“想孩子们所想,急孩子们所急”。更何况,“家教机器人”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沦为一个高级玩具,这一点在乡村家庭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代化的进程让一些人患上了“技术依赖症”,什么问题都指望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光有知识的学习,还有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位。
(摘编自杨朝清《“家教机器人”不能替代父母陪伴》,《北京日报》2018年12月19日)
材料二:
为弄清楚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的机器人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影响,英国、德国等国研究人员采用‘‘艾氏范式”测试法让参与者独自或者在有3个人或3个社交机器人在场的情况下判定屏幕上四条线中哪两条长度相同。
一般来说,在“艾氏范式”试验中,当人们独自做出判断时,基本不会出错。但当有其他人参加时,他们倾向于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即便其他人出了错。这就是所谓的“同伴压力”。
在最新的“艾氏范式”试验中,有2/3的“人类同伴”或“机器人同伴”会首先有意地给出错误答案。结果显示,成人参与者通常给出与人类同伴一样的答案,但不会受到机器人答案的影响。不过,儿童明显会受机器人同伴的影响。当儿童独立做判断时,正确率为87%;有机器人加入后,其正确率降为75%,且错误的答案中有74%与机器人相同。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指出,机器人作为儿童教育助手或儿童治疗师广泛应用的时代并不遥远。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机器人提供的信息有可能对儿童造成显著影响,所以可能需要讨论是否应该出台诸如监管框架之类的保护措施,积极发挥机器人对儿童的正面影响。
(摘编自周舟《机器人或对儿童思维影响大》,《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8月18日)
材料三:
此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调研组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因为亲子关系存在四类问题:一是“不了解”,即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网上干什么;二是“差关系”,即父母在线上和线下都没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三是“缺引导”,即父母放任孩子玩手机或电脑,没有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约定引导;四是“坏示范”,即父母自身也是个沉迷网络的“低头族”。
因此,对于孩子玩网络游戏,家长一定要避免两个极端:一种认为网游是洪水猛兽,家长把持网络的控制权,绝对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这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二是听任“电子保姆”控制孩子,直接把手机、电子产品扔给孩子。实际土,过度控制和过度放纵,都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都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更加严重。更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首先自己不能当网络游戏沉迷者。
(摘编自付丽丽《长期玩手机影响大脑发育?》,《科技日报》2018年12月2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教机器人”功能齐全,知识渊博,家长乐于选购是因为它能辅导孩子学习,方便家庭教育,二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B.尽管一些农村家长不吝付出,为孩子购买智能“家教机器人”,但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让机器人沦为孩子的高级玩具。
C.在最新试验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同伴”或“机器人同伴”会首先有意给出错误答案,目的是测试参与者受同伴影响的情况。
D.在“艾氏范式”试验中,儿童会受机器人同伴影响,比做独立判断时,正确率下降,且错误的答案大部分与机器人相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般来说,人们独自判断时,基本不会出错;当有其他人参加时,则会因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而可能出现错误。
B.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相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往往是由存在多种问题的家庭亲子关系造成的。
C.家长完全掌控网络,把网游当洪水猛兽,绝对不让孩子越雷池一步,这反而会适得其反,促使孩子更加沉迷网游。
D.三则材料都谈了人工智能对儿童的影响,材料一强调家长不可缺位,材料二、三则表明人工智能对儿童思维影响大。
6.面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网络游戏带来的新问题,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何处是归宿?
张云飞
“我要在对面山坡上盖一栋房子。”老公站在老家河边神采飞扬地说。菊儿家最亲的一个叔叔也在旁边附和:“呢,老家空气好,我也有这个打算。”菊儿急得语无伦次:“我反对!看病不方便……没有网络……”
……突然从梦中惊醒。菊儿翻来夜去睡不着。菊儿和老公一直为将来的归宿争执不休。老公想回老家。
最初,老公想在老家盖房。老公说:“妳没看电视吗?一会儿说这个有害,一会儿说那个不能吃。我们自己种粮食和蔬菜,既能吃到绿色食品,又锻炼了身体,多好!”“你吃不吃得消哦?会不会干哦?”菊儿不无讥讽地说。老公很多年没有干农活了,有一次回老家帮忙挑谷子,不到一百斤,一段上坡路差点没有挑上来。老公不以为然地说:“慢慢来嘛!时间长了就好了!”
当老家的土地被征用,老公不甘心地在老家小镇上买了一套房子。老公说:“到时候我就回老家小镇开一个茶馆。茶馆里都是熟悉的乡邻,可以随意地谈天说笑。不像城里,关门闭产,门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老家小镇隔天赶场,而且赶半天。你想喝西北风吗?”菊儿揶揄道。老公沉默半响,不服气地说:“我也可以做小菜生意!小镇上那么多人都过得下去,我就不相信自己过不下去!”
菊儿十几岁就出来打工,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生活。菊儿畅想着有一天能够像城里老太太一样,打打太极拳、跳跳坝坝舞、隔一段时间就出去旅游拍照……
是的,老家一望无际的绿包裹城市的雾霾,异样的目光,漆黑的、疼痛的夜,潸然而下的泪滴……蜷缩这一望无际的绿,蜷缩母亲温柔的呢喃、父亲褶皱的笑,菊儿也真的很想就这样一辈子不离开,有那么一瞬间。
小时候和同村的翠儿,大热天穿着长腿袜,坐在老家堂屋门口的板凳上写作业的情景,菊儿还记忆犹新。多年之后,这些可恶的麦蚊依然阴魂不散。很多时候,菊儿不敢穿心爱的裙子回老家。
最重要的是老家太穷。菊儿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曾经在老家呆了两年。什么事情都卖谷子,一百斤谷子只有三十元,两千多斤谷子又禁得起几次卖?何况自己还要吃。婆婆拣别人的边边角角种了一些蔬菜。一次,菊儿馋得慌,摘了一点四季豆吃,婆婆就唠叨,说要拿到镇上换钱的!还记得一天婆婆背了一大背篼,有豇豆、茄子结果只卖了两元钱,还差点被汽车撞了。
后来,听人说种莴笋来钱,老公就种莴笋。起早贪黑,收获了,青幽幽的一大片,很是惹人爱。菊儿大着肚子也帮忙,老公一大早骑一辆破烂的三轮车到县城的批发市场卖,一斤才两毛钱。有一天早上天太黑,老公把车骑到了屋后的水田里,好在水不深,菊儿帮忙,好不容易才把车弄上来。看老公一身湿漉漉的歪歪倒倒地继续上路,菊儿哭了。
老公没好气地说:“看有一天你老了,谁还要你?你凭什么在城里生活?”“不是买了保险吗?以后我也可以像城里人领养老金。”菊儿满不在乎地说。“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开除了!生活都没有保障,你拿什么买养老保险?”老公的话虽然有些尖刻,却是不争的现实。菊儿有些恼羞成怒地说:“就算是这样吧!我也可以去扫地,捡垃圾……反正,我是不回老家的!”菊儿的眼里却滚出一串迷茫的泪……
“又失眠了?”老公心疼地把菊儿揽在怀里,笑道:“睡吧,不要想那么多,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说不定,我们再努把力就可以在城里买套房子,把家安在城里。嘿嘿,大不了以后我陪你捡垃圾!”
“对不起,把你吵醒了……”菊儿歉意地说。菊儿喃喃道:“其实想想,有你和孩子在身边,去哪里都好!不是说有爱就有家吗?而家,不就是我们的归宿吗?”月光透过半开的窗帘照到床上,菊儿枕着老公的胳膊进入梦乡……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画线段落的语言简净跳跃,内容含蓄丰富,透露出菊儿老家的美好可亲,和他们在城里生活的诸多不适,这种对比使菊儿一刹那间也有了要回乡终老的想法。
B.菊儿的老公先是想在老家盖房,但老家的土地被征用,他只能在老家小镇上买房了。小说叙述的这些内容,透射出农村生活的变迁,也反映了农民们现实社会的困境。
C.小说结尾用菊儿的“不就是我们的归宿吗”这句话点了题,而题目“何处是归宿”,在疑问中有无奈和愤懑之情,表现出作者对城市中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
D.这篇小说以从梦中惊醒始,以进入梦乡终,首尾巧妙呼应,结尾描写的情境显得澄明宁静,和谐安详,给人一抹亮色一些希望,让入对未来有些许期盼,令人回味悠长。
8.小说中的“菊儿”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叙述菊儿小时候及后来她怀孕回乡、种莴笋等过去的事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迁左赞善大夫。淳化元年,丁外艰。二年,同知京朝官考课,迁中书舍人,充承旨。先是,曲宴将相,翰林学士皆预坐,梁迥启太祖罢之;又皇帝御丹凤搂,翰林承旨侍从升楼西南隅,礼亦废。至是,易简请之,皆复旧制。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帝尝以轻绡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简榜于厅额。易简会韩伾、毕士安、李至等往观。上闻,遣中使踢宴甚盛,至等各赋诗纪其事,宰相李昉等亦作诗颂美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问曰:“卿所玩得非欹器耶?”易简曰:“然,江南徐邈所作也。”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组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太祖同配从之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贿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扈蒙建议以宣袓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袓/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
B.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
C.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
D.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科,指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中的一种,北宋前期甲科通常优于乙科。
B.解褐,也称释褐,指脱去粗布衣服,喻指步入仕途,开始担任官职。
C.丁外艰,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文中指母丧,也可称为丁母忧。
D.谤书,指诽谤他人的书函,也指有毁谤内容的史传等作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易简才思敏捷,深得太宗赞赏。他参加贡士复试时,所试文章三千多字一挥而就,太宗观后大加赞赏,后被授予将作监丞等官职。
B.苏易简敢于上谏,力争恢复旧制。对于之前梁迥奏请太祖取消的翰林学士可以参加皇帝宴请坐席的事情等,他积极奏请太宗,并得以恢复。
C.苏易简善抓时机,借物以理规劝。在皇帝向他询问欹器一事时,他趁机以日、月、器、物的自然法则来劝谏皇帝要保持已有功业,谨慎从事。
D.苏易简秉公执法,事后难以释怀。何光逢之所以被逮捕并定罪诛杀,是因为苏易简告发他讥讽自己,事后,苏易简为此常常怏怏不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闻,遣中使赐宴甚盛,至等各赋诗纪其事,宰相李昉等亦作诗颂美之。
(2)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①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②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③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④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②莫,没有。③槎,木筏。④陶谢,指陶渊明、谢灵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海”表明江水的宽度和深度,且具有动感,是引发诗人灵感的重要原因。
B.首联是诗人对刻意求工的艺术追求的总结,此特点在《登高》诗中有所体现。
C.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江水,只用水槛垂钓、故着浮槎来暗示锦江的水势之大。
D.诗人行将衰老,春花美景已不能引起自己的深愁,转而追求陶谢的悠闲生活。
15.诗中的“短述”流露出作者对诗歌创作从执着到平和的心态变化。请结合全诗加以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共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
(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也曾出现过。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
(4)《陈情表》用“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三、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伟大的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但也应看到,决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赢主大攻坚战_,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进一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正因不进则退,更应非进不可——当此之时,唯有立足当下,着眼长远,_,苦干实干,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我们手中的这一捧。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少数人在“个人跑”中跑得还算优秀,但在“接力跑”中,并没有认清自己在“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或是慵懒散漫、消极怠工,跑得“掉了棒”;或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脱了轨”,这些都是不为未来筹谋、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一切伟大梦想的实现,(    )。这启示我们:切勿丢掉团队精神。丢掉团队精神,失去奋进动力,踟蹰不前,得过且过,_,只会贻误发展时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怀抱的伟大梦想,要靠我们齐心来_实现。不求一时之功,不念眼前之利,多些家国情怀,多些责任担当,才能跑好自己这一捧,以行动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回答。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B.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水域,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C.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D.在伟大的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时不我待  宵衣旰食  一意孤行  鼎力
B.时不我待  兢兢业业  一意孤行  勠力
C.机不可失  宵衣旰食  一锤定音  鼎力
D.机不可失  兢兢业业  一锤定音  勠力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都不能有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
B.都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C.离不开的不仅有“接力跑”,还有“个人跑”
D.都是“个人跑”与“接力跑”的结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一年轻企业家驾驶电动汽车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发生车祸离世,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争论。自动驾驶技术并未发展成熟到大面积普及和商用的阶段,但在销售过程中,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力   ①   ,自动驾驶依托人工智能,(    ),而机器学习需要海量的数据样本。无论算法如何优化与先进,没有足够强大的硬件支持,也就意味着无法让量产车在自动驾驶时能够处理   ②   。
自动驾驶确实是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且可行的方向,但起码在当前,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必须保持足够的审慎。过往的案例已经能够表明,   ③   ,当前所谓的自动驾驶技术只能当作是给予驾驶员便利的辅助手段。人,仍然也必须是操控汽车驾驶的唯一主体。自动驾驶仍是新事物,只有对其保持客观冷静,才能促使这一新科技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人类想象。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内核
B.人工智能内核之一便是机器学习
C.人工智能是机器学习的内核之一
D.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内核之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宇,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刚”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坚定的信念、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如乌江自刎的项羽、豪放的苏轼、不屈于元兵的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谭嗣同;“柔”反映的是人良好的素养,表现为随和低调的处事风格、悲天悯人的细腻情怀、任劳任怨的生活态度、耐心细致的做事方法等,如忍辱负重的蔺相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受宫刑的司马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于“刚与柔”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小于800字。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1年秋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案
1.D【解析】以偏概全,D项由此推论出列举的五言诗“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们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表面上看没有瑕疵,但结合第三段段首句“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和第二段“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的表述,就会发现D项“以偏概全”,除了形式方面的原因,还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2.C【解析】“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错误。文中对应部分虽然有引用,但作者的目的是列举实例,引用的内容并不是重点,所以这部分采用的主要是例证法;且文中在论述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3.C【解析】A项,“诗的句式都是……”扩大范围,根据文章第四段可知,“句式都是整齐的……固定的节奏”指的是一般流行的五言诗和七言诗;B项,“诗与词的停顿是不一样的”说法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的内容,“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且分析可知,杜诗和苏词中的五字句都是二三的节奏;D项强加因果,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二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定时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