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2)(高三总复习 )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年高考语文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宋)蒋兴祖女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
试题预览
2022年高考语文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宋)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驿:古代专供递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1)“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渲染了作者北上时的氛围,也点明了出发的时间是在________,词的上阙主要用了________的抒情手法。   
(2)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此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请结合下阙内容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苜蓿:植物名。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天马:骏
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
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联中“绝域”指极远的地域,“胡烟”“塞尘”点明此去的前方是边塞,那里路途遥远,寂寞荒凉,环境恶劣。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抬头偶见归雁,前方路上极少行人,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哀伤与压抑之情。
C.尾联言此去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既是对友人的希望,也寄寓诗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情。
D.全诗熔写景、说史、抒情于一炉,从写景到说史,再从说史到抒情,曲折有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联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王沂孙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注释】①草窗:周密。南宋亡后,周密与王沂孙等过从甚密,并结成诗社,互相唱和、赠答,写了些慨叹亡国之作。后隐居不仕,归隐山林。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
谱》。②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③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
(1)“几番”二句是怎样状友人身世和才思的?   
(2)前人论及本词是说,“风月”、“山川”二句倜傥而凝重,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  , 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释】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注]吴融,晚唐诗人。此诗作于诗人被贬荆州的第二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万里投荒”从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贬谪之地的遥远;“哀”字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诗沉郁哀伤的感情基调。
B.第二句“徘徊”为动作描写,透露了诗人沉重愁苦的情绪;“更”与首句的“已”呼应,将这种情绪表达得更为浓重。
C.颈联妙用意象,“戎马”写出了国家战乱不息的时局,“塞鸿”则寄托了身处异乡的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D.尾句中的“下楚台”,与杜甫《登高》中的“独登台”,都呈现了饶有意味的场景,蕴含着相同的情感。
(2)诗歌颔联“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古行宫
杜牧
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
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
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鬟空断肠。
(1)首联中“参差”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颔联中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古
行宫规模庞大、殿宇林立。   
(2)古人评价本诗颈联“技法高妙”,请简要分析。 .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

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
回”。④去:作“来”讲。⑤浑:简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
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
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
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 
识见。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谒文山祠
边贡
丞相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湖。

祠堂亦有西湖树  , 不遣南枝向北朝。
【注】①文山:文天祥的号。②“黄冠”:即道士之冠,指道士生活。据说元统治者曾以高
官厚禄劝降,文山不从,请求出家为道士,保全自己的名节。③西湖树:《西湖志》记, 
“岳王坟上古木,枝皆南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红色的帷帐在寒风里飘动,旨在暗示文山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场面。
B.颔联概括了文山欲“黄冠”度余生而不得后慷慨就义、终未能挽救国家败亡的事实。
C.诗人接连引用神话故事,意在表现文山死后英灵未消,赞扬了他志不可夺的坚强毅力。
D.诗歌运用浪漫手法,回顾了文山生平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精神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商山富水驿
杜牧
②③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释】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
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②汲黯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戆,愚
直。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吊屈原。④朱云因吁请尚方
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借汲黯之事赞颂阳城的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忠奸,视忠臣为戆夫。
B.诗人借贾谊凭吊屈原之事写阳城,“终须”二字暗含着对他忠而被贬的惋惜。
C.与邪佞者的尖锐对立反映阳城的嫉恶如仇,借酒浇愁又表现他遭贬后的郁闷。
D.全诗叙议结合,结尾认为不改阳城驿名能警醒为官者,点明诗人的写作目的。
(2)这首诗的颔联写法巧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10.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 
渊明携酒图①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
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
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咸淳四年
(1268)进士。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
又隐居在大茅山中。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
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
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
趣。
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
的的孤寂感。
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曾于此筑室而居,后改冉溪为“愚
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②簪组:古代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
绶带。③榜(bàng):船桨。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与陶渊明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面意思相近,
实则情味不同。
B.颔联作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着笔,“闲依”与“偶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醉心田园,隐逸闲适
的诗人形象。
C.全诗结构严谨,文脉晓畅,诗歌以“溪居”为题,首联即点明“溪居”原因,后三联具体写溪
居生活。
D.全诗语言不假雕琢,自然恬淡而又含蓄深沉,作者身处贬谪困厄之境,发出的却是清夷
淡泊之音。
(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此诗为“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请结合全诗谈谈
你的理解。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二句采用拟人手法,写燕舞莺啼与“我”毫不相关,作者没有意绪欣赏暮春美景,
照应了首句中的“懒”字。
B.颔联借“日长”“花老”点出暮春时令,“多得睡”“不供诗”表现了作者无意赏春的颓废情绪。
C.颈联“吾衰久矣”化用了《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中的句子,
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D.尾联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想象竹篱东面明年春天花草繁盛的场景,情意表 
达委婉含蓄。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 题。 
永遇乐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
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
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
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手法。   
(2)下阙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

(清)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
雨所阻时所作的。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
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
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
照。
B.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
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
奇。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  , 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注】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
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遂授印去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县南县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又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月挂山头,三星隐没,表明时已深夜;雪野千里,月光皎洁,意境空明,表明诗人心境
闲适。
D.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   
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月
苏轼
②③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
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
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
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
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
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 
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
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
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
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
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
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18.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令
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①②③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立春(节选)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⑤⑥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注】①幡儿胜儿:新年里的装饰品。②姑媂:整齐。③仡戏:可爱。④春盘:古代习
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⑤行:赐予。古代立春前皇帝会赐大
臣春盘。⑥青丝: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1)下列对赵词、杜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词以“笙歌间错华筵启”开篇,营造了新春时节笙歌高奏、宴席摆开的热闹气氛。
B.赵词中的“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化用了杜甫《立春》中的诗句,化用巧妙,自然得当。
C.“愿新春以后”等三句,是词人对天下苍生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祝福,感情真挚深沉。
D.从杜诗的第三句可以看出,春盘不但在民间成为一种习俗,而且在朝廷中也比较盛行。
(2)赵长卿的《探春令》是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1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谢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1)“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达技巧。    
(2)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
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
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
同,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
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
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
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
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
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2)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
由。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观夜潮
(清)吴锡麟
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
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涌到雪千盘。
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
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
【注】钱江潮为自然奇观,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记之。此诗为夜间观潮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观潮的时间、地点。楼髙方能极目,江宽才有大潮到来的壮阔恢弘。首联平
平而起为后文做好铺垫。
B.颔联,“如山涌到雪千盘”,正面写大潮初来时的形象,潮水如山,如盘中之雪,化动为
静,有声有色。
C.颈联,“鱼龙”状潮之形,“卷地”现潮之力,“星斗摇天”写出大潮的声威。
D.此诗“待”写出对大潮的期盼,“忽”表现了潮来时的惊喜,额联表现了观潮人心怀壮阔,景
中有情。
(2)此诗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隔岸忽沉灯数点”句。   
2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簿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诗歌开头两句描写暮春景物,富有动感和意趣。夜晚寂寞多情的诗人邀请明月共聚,月
亮为诗人的盛情所感。
B.“褰衣”二句是说诗人揽衣举足,移步户外,踱走在花影之中,静赏眼前月光清澈如流水的
夜晚景致。
C.“花间”两句与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
勃勃。
D.全诗紧扣题目,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人景情相互依存,于完美统一中
见错落之致,妙趣横生。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结合全
诗,在“杏花”与“月”中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野人饷菊有感

[明] 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注释】①瓦松:寄生在高屋瓦檐上的植物,“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②
张煌言:明末抗清英雄,他率众坚持抗清达十九年。③金心:菊的花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谷诗题为“菊”,虽通篇不着一个“菊”字,却每一句均不离菊花。
B.郑诗第三句的“满”字,形象表现出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绵绵不绝。
C.张诗第二句写居于乡野的百姓出于对诗人品格的敬佩,而赠予他菊花。
D.张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托物言志,全诗既是写菊,又是写人。
(2)同样是写菊,但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①
杜  甫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②,白首壮心违。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军阀混战,外族入侵。②阊阖:阊阖
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
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
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
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
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
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
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1)早晨;情融于景(借景抒情) 
(2)①“飞鸿过也”,写北雁南飞,反衬自己被掳北上,突出了对故乡的留恋。②“百结愁
肠无昼夜”,用夸张手法写北上途中的愁苦之深,突出了被迫远离故乡,前途难测的凄恻。
解析: (1)早晨;情融于景(借景抒情)
(2)①“飞鸿过也”,写北雁南飞,反衬自己被掳北上,突出了对故乡的留恋。②“百结愁 
肠无昼夜”,用夸张手法写北上途中的愁苦之深,突出了被迫远离故乡,前途难测的凄恻。
③“渐近燕山”,一个“渐”字既描写接近金人领土的过程,又突出了内心的煎熬,离故乡越
来越远,离敌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1)』  下一个『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3)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