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21年高一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济南市2021年高一学情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惩罚(chěng)         炽热(chì)          蓦然(mò)          汗流浃背(jiā)
B.倔强(jué)           筵席(yán)          拙劣(zhuō)        戛然而止(jiá)
C.祈祷(qí)            遒劲(jìng)         针灸(jiū)         信手拈来(niān)
D.翘首(qiáo)          周济(jì)           纤维(xiān)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辐射        挖墙角        形销骨立        格物致知
B.安详        孺子牛        走头无路        周而复始
C.座落        候车室        别出心裁        金榜题名
D.瞭望        顶梁柱        心无旁骛        根深蒂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宽厚里夜市一派繁荣的景象,各种摊位摩肩接踵,给济南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B.如果你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毫不惜力。
C.在飞速发展的电子行业,研发与生产、市场的紧密衔接程度可以说是间不容发。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潮头,只争朝夕,放飞青春梦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民族企业能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是其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肯定的关键。
B.我国高铁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据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济南的蓝天成了常态化。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到了唐代,拜师礼被归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
②据《礼记》记载,新生进入学堂,首先要双膝跪地叩拜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向老师叩拜,并赠送带有寓意的芹菜、桂圆等束脩六礼。
③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的必要环节。
④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须行“三揖礼”。
⑤在清代,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要“自东阶升堂”。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④⑤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文人作品集的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如以籍贯命名的《柳河东集》,以作者的字命名的《范文正公集》,以官职命名的《王右丞集》。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C.古代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山北为阴,水北为阳。
D.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志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轾、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广故数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
B.尉果笞广               笞:竹鞭,竹板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同“披”,穿着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B.夺而杀尉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C.祭以尉首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陈胜佐之                  吾妻之美我者
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吴广并杀两尉的描写非常精炼,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显示出陈胜、吴广的机敏勇敢。
B.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为坛而盟、并杀两尉、动员起义。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非凡抱负。
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策略的正确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8分)
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境埆①,以封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激,以曲隈深潭相予②。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③,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
(选自《淮南子·原道训》)
【注释】①境埆:土地贫瘠。②曲隈:水湾。③三苗:古代部落名,本在江淮、荆州一带,后作乱,被迁往西部。肃慎:古氏族名。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
12.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舜不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的原因。(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13题。(共7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①“造口”即造口镇。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②郁孤台,古台名。
1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提示:请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把眼前的清江流水和在兵荒马乱中逃难的人们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表现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
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抒发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壮志受到阻碍、无法实现的感叹。
C.“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了词人内心苦闷,只能寄情山水,逃避现实。
D.词人在上阔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中原论陷区的深切怀念;下阕词人目睹抗金事业受到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满怀。
(2)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表达效果。(4分)
14.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2)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崔颢在《黄鹤楼》诗中蕴含浓郁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7分)
15.学校开展《儒林外史》名著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品人物形象,赏讽刺笔法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作品中既有不慕功名富贵,成为全书的理想人物典型的      ①      ;也有迂腐愚昧、恪守礼教、支持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的      ②      和因中举而疯的      ③      等深受科举毒害的反面人物形象。
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人物名字。(3分)
(2)任务二:理故事情节,悟批判精神
鲁迅这样评价《儒林外史》“威而能谐,婉而多讽”。《儒林外史》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地叙述中,针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4分)
A.严监生          B.周进
四、(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18题。(共11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异流同源,中国传统食学和医学在不同层面有着相通之处。古人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性味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很多中药材与食物同源,如龙眼肉、枸杞、山楂、杏仁、赤小豆等。此外,中药材炮制与食材修治,方剂中的“九、散、膏、丹、汤”之分与烹饪中的“蒸、煮、煎、炒、炸”之异,以及中医学中的七情和食学中的合等,无不体现了“医厨同道”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谓药膳,简言之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成的美食。有着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药借食力、食助药功的特点。目前,在5000多种常用中药药材中,有500多种可用作药膳原料,而其中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不用炮制且味道可口的有60种左右。
材料二:北京市药膳文化研究项目组,对社区居民进行了药膳食疗相关内容认知度的调查。
表1社区居民对药食同源物品认知
[人(%)]
物品 人数 百分比 物品 人数 百分比
大枣 113 91.10 海参(非药食同源) 77 62.10
枸杞 93 75.00 燕窝(非药食同源) 74 59.70
桂圆 93 75.00 白果(小毒) 51 41.10
山药 92 74.20 芦荟(非药食同源) 48 38.70
山楂 92 74.20 何首乌(长期用有毒) 10 8.10
百合 84 67.70 全蝎(有毒) 7 5.60
莲子 77 62.10 蜈蚣(有毒) 7 5.60
表2对药膳和药物之间关系的认知情况
[人(%)]
选项 能否加入有毒中药 控制药物用量和频率 中药配伍原则
能 不能 不了解 都需控制 都不控制 不知道 严格遵循 不犯禁忌即可 不必遵循 不确定
频次 19 65 40 71 13 33 58 20 11 35
百分比 15.3 52.4 32.3 57.3 10.5 26.6 46.8 16.1 8.9 28.2
材料三: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而药膳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所谓因人,是指个体有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选用药膳时不可一概而论。
随着四季寒热的变化,施膳也有所区别。春宜升补,多食温补阳气、养肝护肝之物;夏宜清补,可食解暑利湿清心火之物;秋宜平补,应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物;冬宜温补,宜食温肾助阳之物。
我国地域宽广,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有不同,故药膳的使用也要有所区别。
药膳还应讲究药材、食材的合理搭配。所选原料应尽量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药物制作药膳。食物的搭配,其属性要与药物相一致。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药性,配制药膳必须根据药物的属性来定,不可随意,否则会降低药效或适得其反。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少量服食,久之定有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属于调理性饮食,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16.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按照“药食同源”的观点,很多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同样可以防治疾病。
B.药膳是一种特殊膳食,不能用不适合做药膳,甚至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制作药膳。
C.根据中医因时制宜的原则,寒冷季节施膳,宜多采用性质温热之物,少用性质寒凉之物。
D.制作药膳需要合理搭配药材和食材。食材的搭配属性要和药物一致,也要讲究寒、热、温、凉,不可随意。
17.材料二图表反映了北京市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的认知情况,请根据表1、表2概括两条主要信息。(4分)
18.药膳文化研究项目组计划提高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的认知度,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项目组提出三条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1分)

①看见这只手,他心里咯噬一下,尘封的记忆就像发黄的电影胶片,徐徐展开了。
②这只手不白,肤色还有些黝黑,想必这人小时候也是个“淘气鬼”吧。那时,村庄前流过一条河,每年一到暑假,吃过午饭,趁大人们午睡后,他和小伙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跳进河里抓鱼、嬉戏、游泳,不亦乐乎,玩到夕阳西落,一个个被晒成了一条条小泥鳅。母亲常被气得火冒三丈,一边拿鞋底追他,一边责骂:“我让你淘气!我让你淘气!
③这只手不大,食指明显要粗一些,这人大概曾经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吧。虽然顽皮,但他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尤其喜欢写作,作文屡屡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诵。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睡觉前,趴在床上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认真记录下来,先后写满了十多个笔记本。久而久之,他握笔的食指关节就显得有些突兀。
④这只手不滑,手掌上还有一层厚厚的茧子,看来这也是个吃过苦的人。上初一那年,母亲上山采药时,意外跌落山谷,不幸去世。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肩上。上有卧病在床的奶奶,下有弟弟妹妹,懂事的他每天放学后就飞奔回家,喂猪、放牛、劈柴、做饭,然后辅导弟弟妹妹做作业。他要用稚嫩的身躯,帮父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⑤这只手小心地向前游走,显得有些踌躇不定。高考后,他跟着村里的大人进城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又没有技能,找工作四处碰壁。在本家叔叔给包工头买了一包好烟后,他进了建筑工地做小工。第一天下来,他累得全身都快散架了。晚上,躺在工地简易的木板床上,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他想放弃……但一想到家人,他又咬牙告诉自己,要坚持!
⑥这只手轻轻一拉,慢慢打开了一个黑洞。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叫黑皮的老乡,黑皮开着豪车,穿着名牌衣服,问他想不想发财。他点点头。黑皮带他去了一个偏僻的小区,说是公司的“培训基地。听完第一堂课,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内心很挣扎,但讲台上那一叠叠厚厚的人民币,就像一个诱人的漩涡,把他的欲望搅得蠢蠢欲动……
⑦这只手缓缓伸进了黑洞,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第一次“执行任务”,他万分紧张,虽然身边站满了“同事”,但他还是害怕不已,仿佛周围有一万只眼睛在盯着自己。黑皮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深呼了一口气,借着公交车的颠簸走上前……没想到一切那么顺利,他成功了。“不错,是个好苗子!”黑皮拍拍他的肩膀,讪笑着把一叠钱塞进他手中。
⑧这只手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在黑皮的带领下,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他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渐渐地,黑皮开始不满足于街头巷尾的小“业务”了,而把目光盯向了别墅区。最后一次行动,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收获丰厚。可刚出小区,就被埋伏的警察一网打尽——原来警察早就盯上了他们,人赃俱获,无可狡辩。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他猛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
⑨这只手开始慢慢抽出,一个黑色的皮夹露了出来。三年后,他出来了。回到老家,父亲朝他叹气,弟弟妹妹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亲朋好友们也都有意无意地疏远他。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一个月后,他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又返回城里,从最初的搬远工、泥瓦匠,到酒楼洗盘子工、销售员,再到如今,自考本科,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了家庭和孩子,他才更真实地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和脚踏实地的珍贵。
⑩这只手继续往外抽,皮夹的大半个身子都出来了……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⑪“嘿,兄弟,真是你啊!”突然,他一把抓住这只手,假装寒暄道。
⑫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表哥啊!”话音刚落,车到站了,他拉着这只手飞快地下了车。
⑬“大哥,我是第一次,真的!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了……求你千万别报警!”他感觉这只手在颤抖。
⑭“好好做人,人生的路还长!”他用力握紧了这只手,然后松开了。
⑮望着这只手渐渐消失在人海中,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曾经,他也有这么一只手。
(选自《2019中国年度微型小说》,作者王世虎,有删改)
19.这篇小说,作者从“他”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3分)
这只手轻轻一拉,慢慢打开了一个黑洞。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0段画线句。(3分)
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
21.“他”的内心由最初的“咯噬”到后来的“如释重负”,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2.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5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走过中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绝密★启用前
济南市2021年高一年级学情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8分)
1.B评分意见:本题3分。
2.D评分意见:本题3分。
3.D评分意见:本题3分。
4.C评分意见:本题3分。
5.B评分意见:本题3分。
6.A评分意见:本题3分。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
7.B评分意见:本题3分。
8.C评分意见:本题3分。
9.B评分意见:本题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10.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
评分意见:本题2分。对一处得1分。
11.因此不言说的治理方法,广大而深远啊!
评分意见:本题3分。关键词“是故”“道”,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2.示例:种田的人把肥沃土地让给别人,打渔的人把利于捕鱼的深潭让给别人的风气,是因为效仿舜谦和礼让行为,舜用实际行动感化别人,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谦让别人,社会便形成谦和礼让的风气。
评分意见:本题3分。概括1分,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诗歌阅读(共7分)
13.(1)C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滚滚的江水,冲破了重峦叠嶂,奔腾向前。它象征抗金而正义事业,必将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里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信心。
评分意见:本题4分。内容占2分,主题思想2。意思对即可。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
14.(1)贫贱不能移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老骥伏枥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评分意见:本题9分。每空1分。
三、(7分)
15.(1)①王冕        ②王玉辉(王秀才)        ③范进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
(2)示例1:选A:严监生弥留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咽了气.这些细节用夸张手法讽刺了严监生吝啬到极致的性格特点,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揭示出了当时人性泯灭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示例2:选B:周进中举前撞号板,悲伤得要寻死,这一细节讽刺了周进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作者通过周进发迹前后士人群体对他的态度变化,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评分意见:本题4分。情节占2分,理解占2分。情节选准、理解到位即可。
四、(32分)
16.B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7.①社区居民对多种日常药食同源物品辨识度较高,但对有些非药食同源物品和有毒药物存在着错误认知。
②约有半数的社区居民对药膳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条2分。
18.①加大药食同源物品和有毒中药的宣传。
②普及药膳知识。如药膳如何配伍更有效果,怎么减少药材毒性作用,药物用量和频率如何控制等。
③培养居民科学正确的药膳养生观念。如按照三因原则、适量有节制地使用药膳、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等。
④建立社区专门的药膳食疗咨询门诊。
评分意见:本题4分。答出3条即可满分。
19.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他”是故事讲述者,见证者和参与者。
①小说以“他”的眼光来观察“这只手”,进而联想到过去“他”的“那只手”,现实和回忆交织穿插。“他”视角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自由灵活地呈现了故事内容。
②以“他”为叙述视角,可以更好地放大“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后半部分“他”挽救“这只手”的行为和动机,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2分。
20.(1)黑洞,有多重意蕴。在这里既指“这只手”打开了被盗者的包,又指他在金钱漩涡的诱惑下,误入歧途,走上偷窃之路,堕入黑暗之中。
评分意见:本题4分。表层、深层涵义各2分。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出“这只手”被发现时惊慌害怕的样子。“清澈”写出其涉世未深,暗示其应该是第一次扒窃。
评分意见:本题4分。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分析3分。
21.最初的“咯噔”是“他”看到“这只手”正在行窃时,触动内心,想起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担心“这只手”会重蹈“他”覆辙的担忧;后来果断并机智地制止了“这只手”误入歧途,及时挽救了失足青年的轻松;也是“他”在对他人人生的修正中完成自我救赎后的释然。
评分意见:本题6分。心情前后变化、自我救赎分析各2分。
22.①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的布局技巧。一条是“这只手”的行窃过程。一条是“他”的人生回忆。
②小说借对“这只手”特征和动作的观察,展开“他”误入歧途,又改过自新的人生回忆。两条主线并行展开,使现实和回忆交错重叠,相互对照,串联起了时空交叉的八个片段,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小说情节紧凑,内容丰满。
③小说后半部分,“他”机智地制止了“这只手”误入歧途,两线汇合,既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也集中鲜明地传达了小说的意蕴。
评分意见:本题5分。双线并行结构1分,结合作品分析4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评分意见: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上一个『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