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22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
试题预览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22届)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进入礼乐制度中,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来。“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与楚歌关系密切。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关,《九歌》更是对民间祭词的改造,《九章》是行吟泽畔的悲歌,《天问》是愤懑时的呵问。
汉末以来,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现知最早是东汉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并用两个字相切而成音。三国时的李登,著有《声类》十卷,其书已佚,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不立诸部”,就是不用部首,“五尚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于是出现了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一类的著作。
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往往并世而出,且南北并峙:当苏州吴县的陆德明发愤著《经典释文》,“考名物之同异,显声读之轻重”的同时,河北临漳的陆法言等八人,专心讨论音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经过陆法言十多年的反复斟酌,终于完成了《切韵》五卷。《切韵》是我国历史上最科学的一部学术著作(曾运乾语)。该书是为了“广文路”和“赏知音”,因为“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切韵序》),使燕赵的“重浊”之音和吴越的“轻浅”之韵相得益彰。其后唐孙缅的《唐韵》、宋陈彭年的《广韵》等,都是在《切韵》的基础上有所增补而成。
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楚辞音》的作者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志》)。《楚辞音》就是为了诵读《楚辞》。同理,《毛诗音》是为了诵读《毛诗》,《史记音》是为了诵读《史记》。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文体就像人体,一篇成功的文体必须有抑扬顸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一样。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
在那个追远的写本时代,得一卷书真是不容易,一旦得到,爱不释手,反复吟诵自在情理之中。晋代文学家束哲有《读书赋》,今残缺不全,其中记载耽道先生读书的情景:“垂帷帐以隐几,被纨素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籍,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这种读书,灵魂与声音,都与古圣先贤相融会。读书到了激动处,可以长笑,可以傲啸,可以痛哭,可以吟唱,甚至于手舞足蹈。中古时期韵书的兴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读书人的状况。
(摘编自伏俊琏《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即汉字没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B.四声与“五声命字”密切相关,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C.《隋志》对释道骞评价很高,认为他编纂的《楚辞音》是人们诵读《楚辞》的范本。
D.刘勰认为,拥有抑扬顿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因为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举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证明中国文学随声而传、以声感人的观点。
B.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既准确又精当,既佐证了观点,又充实了内容。
C.文章主体部分大致按时间先后进行论述,这样安排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D.文章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古代音韵学的特征与规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深入研究古人探求音理的韵书,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
B.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是一部堪与陆法言的《切韵》相提并论的中古音学著作。
C.由第四段内容可知,《百赋音》《文选音》应分别是为了诵读《百赋》和《文选》。
D.根据束皙《读书赋》读书情景的描述可知,古人读书特别注重声音与情感的投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科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女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鹤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萤火虫在古代诗歌中受到关注,如《诗经》、杜牧写到萤火虫的诗。另外,还产生了家喻户晓的萤火虫故事,激励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B.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了荧光灯,这一发明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相差很远。
C.萤火虫的功用巨大,能防止血吸虫病的感染,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还可用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
D.萤火虫寿命不长,长的也就能活十几天,一些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绝不迁移到其他地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虽然现在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但萤火虫有研究价值,随时都有新的意外发现。
B.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多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C.美、日是目前两个没有人为保护萤火虫的国家,美国一些医药公司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日本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下降。
D.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为了便于萤火虫传宗接代,作者建议想办法解决萤火虫停止发光、飞行、求偶的问题。
6.请结合文本,说说现代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护萤火虫。(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报 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机,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了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二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有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⑧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⑩那第一朵花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会一朵一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标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分成“报秋”和“知秋”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层层铺垫,前后勾连,结构严谨。
B.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使用了6个“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C.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产生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D.作者描写玉簪花时,赞美它“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精神。
8.文章对玉簪花的描写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玉簪花”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清晰地显露出作者的心路历程。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玄龄明达吏事,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奏之。上怒,让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①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拜谢。魏征进曰:“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间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
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上遽召出之。顷之,玄龄复避位还家。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有顷,上果幸其第,因载玄龄还宫。
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 
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乃上表谏,以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玄龄之遗爱②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忱我国家。”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癸卯,薨。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南牙,即“南衙”,指宰相。②遗爱,房玄龄次子,名俊,字遗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
B.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
C.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
D.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致仕,也称致事,古代指官员因罪罢免官职而归家;源于周代,汉代以后形成制度。
B.乘舆,旧指皇帝和诸侯所用的车舆,也用为帝王的代称;泛指车马及皇帝所用器物。
C.华夷,汉族与少数民族,亦指中国和外国;夷,古称东方各族,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D.尚,文中指匹配,多用于匹配皇家女儿;尊帝王之女而不敢言娶,有仰攀婚姻之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行事谨慎,尽心政务。他昼夜操劳,惟恐有丝毫失误;执法公平,宽以待人,选取人才不求全责备,竭力引荐提拔后进。
B.房玄龄忠心辅主,勤勉国事。他冒死决策,选用贤才,辅佐李唐建业立政:他官居宰相,事无巨细,北门修缮小事也亲自过问。
C.房玄龄处事得体,颇受倚重。皇帝在听到房玄龄对李纬的赞美与肯定后,一改对李纬户部尚书的任命,转而提拔他为洛州刺史。
D.房玄龄抱病上表,竭诚奉国。面对皇上出兵征讨高丽、众臣不敢进谏的局面,房玄龄毅然上表进谏,为李唐奉献最后一份才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6分)

(2)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①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值得之意。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被春风着意勾染过的海棠花让人怎么都看不够,连蝴蝶都对其恋恋不舍,值得携酒对赏、赋诗称赞。
B.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风姿神采,着意刻画,表现出了花的形态和神韵,极具诗情画意。
C.诗人咏叹含苞欲放的海棠就像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虽“不着一字”,但“尽得风流”。
D.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海棠的魅力,语言清新自然,词意婉约细腻,不愧是咏海棠的佳作。
15.李清照代表词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海棠与郑谷笔下的海棠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定的诗句是“                ,                。”
(2)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                 ?”
(3)在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行为方面去分析,动物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       。但动物为什么又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对此,研究者们各执己见,         。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与动物将来的生存         。而有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          )美国科学家则认为,游戏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因而对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来说,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象力、         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动物的游戏行为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触目皆是  莫衷一是  休戚相关  多姿多彩
B.比比皆是  莫衷一是  息息相关  丰富多彩
C.触目皆是  述而不作  息息相关  多姿多彩
D.比比皆是  述而不作  休戚相关  丰富多彩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其天性的表现就是“自我娱乐”,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B.正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其天性的表现是“自我娱乐”。
C.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D.正像“自我娱乐”是其天性的表现一样,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也是动物的天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戏为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巧妙地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结合起来
B.游戏给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把它们自身各种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C.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用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D.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①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那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②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        ③         ,但是它们的“记忆”只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993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惨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
2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航天技术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从无到有,中国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2022年前后,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而且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C   2.D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在齐梁时期的周顺、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可知,汉字的四声之前是存在的,是周顺、沈约发现了四声。属于曲解文意。
B.“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五尚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可知,五声是就发音部位而言,四声是就音阶高低而言,二者不属于同一分类体系,四声并不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来的。属于强加关系,
D.“刘勰认为,拥有抑扬顿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文体就像人体,一篇成功的文体必须有抑扬顸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一样。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可知,刘勰只是强调抑扬顿挫在文中的作用,拥有抑扬顿挫是成功文章的条件之一。属于夸大其词。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错误。通读全文,根据“《声类》十卷”“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切韵》”“”“六朝以来学者重视‘音’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可知是立足于大量古代文献资料,以诵读为基础来进行研究的。属于文无据。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东汉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节单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贵州省安顺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西藏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