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A)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A)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语文(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
试题预览
2022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语  文  (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计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成纪教授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观念史》)作为一部研究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发展的力作,以观念史这一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
《观念史》选择观念史角度介入先秦两汉艺术史研究,不仅在于观念史研究更能体现作者“美学下去,艺术上来”的学术思路,而且还在于观念史作为哲学的前历史更易突破固化的理论概念对艺术史的束缚,重建艺术和理论的交互关系。该书意识到用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解释中国艺术史必然存在体用分离的弊端,所以强调回归中国历史、中国艺术观念本身。在作者看来,这种观念形成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美和艺术则构成了它的本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由美延伸出来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给予人类的智慧。在这种艺术观念的烛照下,中国古典美学绝不是仅关注文学艺术,而是有着心怀天下的广阔视野。中国文学艺术的价值也不仅在于愉悦性情,而且具有为政治注入诗意并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的双重功能。这一解读完全破除了中国美学界长期受西方现代美学影响的以“美的艺术”、以情感自由为核心的非功利的艺术观,是对中国艺术性质和边界的合理界定,而其中关于礼乐文明、家国情怀、天下意识与艺术关系的论述,更是彰显了自先秦两汉以来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与智慧。
作为一部断代史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史著作,作者选择先秦两汉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艺术极具原创性,很能彰显本土价值的时代。这种选择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它较好地解决了中国艺术观念的起点和奠基问题,充分展示了先秦两汉艺术的观念特征;二是作者摒弃了中国艺术史写作长期存在的以美的自律为中心的艺术观,形成了更为开放、多元的价值观念。以西周礼乐制度为背景,不仅形成了中国艺术与宗教、政治、道德等因素的多层次交融,而且彰显了美和艺术之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以这种眼光看待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雅俗、古今之争以及对艺术的肯定与否定,汉代对先秦主流艺术观念的集大成和体系化,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均可以充分的展示出来。即使是魏晋时期的“美的艺术”,其艺术形式发展的完备性以及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也能得到更好的说明。如果没有先秦两汉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中国礼乐文明传统的奠定,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中国文明的起点处,美和艺术不但强力参与了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而且为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理想指向。正因如此,《观念史》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艺术观念史建构,要求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就不仅是学术上的求真问题,而且是确立中国艺术的本体地位,并从中提炼出民族性的艺术精神的重要前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能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并能推进其当代研究的观念史是全新视角。
B.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是由传统礼乐文明本质之一的美延伸出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
C.为政治注入诗意以及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是中国文学艺术在政治方面具有的双重功能。
D.美和艺术参与了中国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为中国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及理想指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第二段主要介绍了《观念史》选择以观念史角度来研究先秦两汉艺术史的具体原因及意义。
B.文章论及用西方艺术观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弊端,更能突显《观念史》强调回归中国艺术观念本身的意义。
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观念史》选择先秦两汉的意义并运用了事实和类比论证。
D.对于《观念史》一书,文章先总体评价,然后分层论述,最后写其出版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
A.艺术史被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束缚着,从观念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容易取得突破。
B.《观念史》对中国艺术价值等的合理界定体现了其作者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深入思考。
C.只有先秦两汉时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础,才能有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
D.让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到中国历史本身就只能以礼乐文明为核心进行研究。
【答案】
1.A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能推进……是全新视角”错误,由第一段“刘成纪教授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观念史》)……以观念史这一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可知,推进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研究的是《艺术史》这本书。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第三段……事实和类比论证”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事理论证的方法。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艺术史被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束缚着”错误,由文章第二段“固化的理论概念对艺术史的束缚”可知,“艺术史是被固化的理论概念束缚着”,选项曲解文意;B.“《观念史》对中国艺术价值等的合理界定”错误,由第二段“是对中国艺术性质和边界的合理界定……”可知,是对艺术本质的界定,偷换概念;D.“就只能以礼乐文明为核心进行研究”错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最后一段只是说“《观念史》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艺术观念史建构,要求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只是要求,并非仅能如此。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桑斯坦认为当某一突发事件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时,一些较为激进、冒险的观点往往会更受网民的追捧,并集结为一种充满风险甚至叛逆的群体性话语。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话语的背后意味着权力,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舆情发展方向。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多例话语内容失真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在湖北省个别党政干部由于“失职”“脱离岗位”等原因被免职或给予相关纪律处分时,网络上针对党和政府的话语攻击或谣言层出不穷。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裹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
(摘编自朱佳欣、李云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话语失序及其治理》)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的吊诡之处在于,数字信息海量增长的现象之下是受众往往无法获取有用信息的窘境。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被认为是解决这一悖论行之有效的方案。算法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用户在数字空间中的各类浏览痕迹,从中挖掘出用户对媒介内容的偏好,并实现定制信息的精准推送,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准化”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信息孤岛”中的群体在内部交流中固化了既有的偏执价值,并形成了网络“偏见共同体”。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摘编自方正、叶海涛《智媒时代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三点思索》)
材料三: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就目前来看,弥散在网络空间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不下十余种,如: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等。它们以看似中立的态度发表看法,凭借似是而非的言论宣扬其主张,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虚假主体的混杂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辨识度。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介的一个突出特点,多元社会思潮以不必呈现全貌的方式潜藏其中。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我们难以准确判断信息源,也无法做到对所有信息逐一审查。这无疑为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基于上述原因,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
(摘编自王永贵、路嫒《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其路径创新》)
4.下列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并不能真正解决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难题。
B.异见者为了主导舆论的话语导向,在网络上生产和传播信息,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C.网络同质化的信息会固化受众既有的偏执价值,使受众群体形成网络“偏见共同体”。
D.网络空间会助长多元社会思潮传播,加大人们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性话语的网络空间话语,具有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的特点。
B.网络媒介容易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一些掩盖真实意图的信息,众多混杂的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辨识度。
C.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利用算法技术虽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却也将用户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不利于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D.网络空间上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会影响到人们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6.针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请提出相应的建议。(6分)

【答案】
4.B
5.B
6.(1)公众:①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网络媒体的利与弊;②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执。(2)政府:①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②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③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3)媒体:①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②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项,“异见者”范围扩大,对照原文部分以“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可见存在范围的差异和真假的不同;另外“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错,原文是“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真正的“异见者”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不一定会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材料一的原文是“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只是说部分网络空间话语具有上述特点,从“一些群体”可以看出;选项中“具有”表示已然时态,而文中“渴求”表示未然时态,两者不同。C项,“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错,原文“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可看出实际上并未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D项,“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并没有说到政府应该怎么做。故选B。
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可从公众、政府、媒体三方面来谈。首先,从公众角度来看,“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从中概括出“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执”;然后从政府角度看,“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政府应当“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政府应当“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政府应当“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而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媒体,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准化’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媒体应当“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穷人的专利权
狄更斯
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已经五十六岁了。
要是我说自己向来有创造发明的癖好,这话也不算是自吹自擂。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
我有一位名叫威廉・布彻的朋友,经常听他说,工人之所以到处碰壁,就是因为要奉养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多如牛毛的衙门,就是因为咱们得遵从官场的那些敝习陋规,还得缴付一些根本就不应当缴付的费用去养活那些衙门的人。
回头再来说说我的机器模型。那是在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碰上时运不济,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我还把它统统拆卸开来,加以改进,再重新做好,这样不知道弄过多少回,最后才成了上面所说的模型的样子。
关于这个模型,威廉和我作了一次长谈。他说:“你打算拿它怎么办?”我说:“想弄个专利。”威廉这才说给我听,有关专利的法律简直是坑死人的玩意儿。他说:“要是在取得专利之前你就把发明的东西公之于众,那么,别人随时都会窃走你艰苦劳动的成果。约翰,你要么干一桩亏本买卖,事先就请好一批合伙人出来承担申请专利的大量费用,要么你就让人给弄得晕头转向,到处碰壁,夹在好几批合伙人中间又是讨价还价,又是摆弄你发明的玩意儿。这么一来,你的发明很可能就一个不当心让人给弄走。”我对威廉・布彻说,你想的挺怪的,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
我的妻兄,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一百二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们甚至都打算用掉这笔钱去申请专利。威廉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汤姆斯是个木匠,他住在伦敦。我在汤姆斯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
汤姆斯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威廉也是这么说,而且还帮我起了草稿。申请书上还要附上一份给大法官助理的陈述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六便士。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
我临时住在汤姆斯那里,租期已经展延了一个礼拜。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做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我到部里去拜访的时候,里面的一位绅士先生把执照往我面前一掷,说:“现在你拿着它到设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去。”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
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汉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一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呆在汤姆斯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
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注重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
B.小说运用形象描绘、幽默讽刺的笔法突出主题,使读者在体会作品的同时,也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
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道来,读者仿佛在听一个老熟人絮絮叨叨地讲着他的专利梦,当事人平缓的语调,却在读者心中掀起了不平的波澜。
D.小说显示了狄更斯创作中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辛辣尖刻艺术风格。有人说把狄更斯的《穷人的专利权》换上当下的人名和官职发表,不会有人把它当讽刺小说来读。
8.作家常常凭借小说形式,用形象、用感觉去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通过艺术形象提出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提出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


9.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高超的幽默艺术,结合小说分析《穷人的专利权》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6分)


【答案】
7.D
8.艺术形象:(1)饶舌、啰嗦、又诙谐的小人物;(2)卑微、贫困、本分的劳动者;(3)勤劳、富有创造力的发明者;(4)申请完专利对官僚政府有了一定认识的清醒者。(答出三点即可)    社会问题:(1)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2)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3)普通劳动者的创造才能遭到扼杀,因为创造发明,劳动者反而受到更残酷的剥削。
9.(1)严肃的主题采用轻松的笔调,亦庄亦谐,笑中含泪。(2)卑微、纯朴、善良的铁匠约翰和庞大腐朽、鱼肉百姓的官僚机构构成一种令人啼笑皆非戏剧化对比。(3)深刻的批判蕴含在形象生动的情节描绘中,形象说明了有关专利的法律是坑死人的玩意儿,而制定这法律的机构是腐朽堕落的。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此篇小说语言不辛辣尖刻,而是含蓄温厚。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艺术形象: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是主人公“我”,即约翰。结合“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已经五十六岁了”“我”是一个铁匠,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小说描写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我”是一个“小人物 ”,在叙述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表现出饶舌、啰嗦、又诙谐的特点;结合“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我还把它统统拆卸开来,加以改进,再重新做好,这样不知道弄过多少回,最后才成了上面所说的模型的样子”可知,“我”是一个发明者,在发明上勤劳、富有创造力;结合“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碰上时运不济,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我在汤姆斯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可知,“我”是一位普通劳动者,卑微、贫困、本分;结合“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可知,“我”是清醒者,申请完专利对官僚政府有了一定认识。    社会问题:小说描写英国宪章运动期间,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他停下自己的工作,花费六个多星期的时间,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和从高高在上的女王,到内务大臣、法官、财务助理……一直到所谓“封烫火漆助理”等等诸色人等打交道,经历三十六道手续,交纳近百英镑(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字)。最后专利权总算办了下来,但“只在联合王国内部有用,要是带出英国的话,还得再交三百英镑”……可知,普通劳动者的创造才能遭到扼杀,因为创造发明,劳动者反而受到更残酷的剥削。从“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专利局又……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可知,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了十八便士”“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六便士”“缴付了四镑四先令”“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可知,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盘剥,概括出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小说描写英国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工人之所以到处碰壁,就是因为要奉养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多如牛毛的衙门,就是因为咱们得遵从官场的那些敝习陋规,还得缴付一些根本就不应当缴付的费用去养活那些衙门的人”揭露了英国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的社会问题。主题严肃、深刻,而笔调轻松、幽默,如“你想的挺怪的,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我们甚至都打算用掉这笔钱去申请专利”“汤姆斯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威廉也是这么说,而且还帮我起了草稿”……叙述申请专利的过程用了一种轻松的笔调,产生更加戏剧化的效果。“我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辽宁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B)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