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课《社会历史的确定性基础 》配套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课《社会历史的确定性基础 》配套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1课社会历史的确定性基础一、作家作品简介恩格斯(1820—1895),人。的创始人之一;的领袖。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次公开升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的诞生。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担。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
试题预览
第1课 社会历史的确定性基础
一、作家作品简介
恩格斯(1820—1895),          人。          的创始人之一;          的领袖。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第一次公开升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          的诞生。
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担。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骨灰罐由他的亲密战友遵照遗嘱投葬于英国伊斯特勃恩岩崖附近海中。
二、写作背景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大肆歪曲、攻击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们或鼓吹思想、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否定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性作用;或者宣扬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唯一积极的因素,否认上层建筑的作用,进而达到解除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这些谬论,在德国大学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乱。恩格斯于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就是为了澄清这些错误思想。
三、文学常识
书信体
书信是一种向             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            。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促进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还起到了报平安的作用。
书信有其固定的格式,一般要遵循以下要求:
①            。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            。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⑤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在下一行写日期。
四、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惰性(    )      虔诚(    )      编纂(    )      米涅(    )
(2)辨析多音字
①辟开辟(pì)复辟(bì) ②轴轴线(zhóu)压轴(zhòu)
(3)语境辨析法。
①这位演员装扮奇特,身穿豹皮衣,头戴犀牛角(jiǎo),正在《三国演义》拍摄现场扮演一名武士角(jué)色。
②这位音乐爱好者时常跑到曲(qū)径通幽的小树林旁、溪流潺潺的小河边高歌一曲(qǔ),借以表达自己乐观的情怀。
(4)写对字形
①zhuàn(撰)写酒zhuàn(馔)  ②纯cuì(粹)cuì(萃)取
③独cái(裁)装zài(载)   ④guàn(灌)输quán(颧)骨
2.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①贯穿•贯串
“贯穿”指穿过,连通,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如“这条公路贯穿全省各县”;“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这篇讲话贯串着民本思想”。
②考察•考查
“考察”多用于目的性不强的场合,①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考察了水利工程”。②细致深刻地观察,如“搞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察和思考”;“考查”用于目的性较强的场合,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人的行为、活动等,如“考查学业成绩”。
③必需•必须
必需:表示“一定要有,必不可少”的意思,说明事物的特别需要;“必需”是动词,在句中可作定语和谓语;另外,“必需”有构词能力,如“必需品”等。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性,说明一定要这样做。“必须”在句子中作状语,用在“为……所……”的格式里,“必须”还有加强、命令语气的作用。
(2)明确词义
①归根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奴颜婢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精疲力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编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字斟句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德国  马克思主义  国际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三、特定对象  应用文书  开头称呼  问候语  正文  祝颂语  署名和日期
四、1.(1)duò  qián  zuǎn  niè
(3)①jiǎo  jué  ②qū   qǔ
2.(2)①指到最后,事物会回到某种样子。②形容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③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④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⑤编写,撰写。⑥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重点知识突破]
1.如何理解“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这句话的含意?
在当时法国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需要有军事独裁者这样的历史人物出现,这种人物是迟早要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充当军事独裁者,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本人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个角色可以由拿破仑来扮演,也可以由别人来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扮演了当时法兰西社会发展的主要角色,又是个偶然现象。
2.在书信第九段,作者为什么要说“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
恩格斯在这里是提醒对方不要过度诠释,特别是不要陷入那种脱离整个宏观语境的“咬文嚼字”,因为这种“咬文嚼字”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求甚解”的表现。
3.在这封书信的第一段主要阐述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第一段主要阐述了经济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作者所说的经济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科学技术装备为标志的生产力,也包括“地理基础”“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以及“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为了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联合起决定作用。这其中,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地位是更加突出的。恩格斯的这一界定,更加深刻地说明了物质生产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在第四段恩格斯是如何认识上层建筑诸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的?
在信中,恩格斯反复地阐述了上层建筑诸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者认为,上层建筑诸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的。
5.恩格斯在信中,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什么?我们应如何理解?
恩格斯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他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经济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经济的必然性。
恩格斯强调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善于从大量纷纭复杂的偶然性中发现它的必然性。偶然有如曲线,如果把历史上这些偶然事件联系起来,从这一曲线中找出一条中轴线,那么就可以看出,这根中轴线归根到底是和经济发展规律平行的,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6.作者认为在德国,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很难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获得正确的途径?
恩格斯认为,最大的障碍在于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这种忽视主要体现在很难抛掉学校里灌输的那种历史观,而且更难搜集为此所必需的材料。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就要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7.学习恩格斯这封书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在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时,要善于以唯物史观做指导,在大量的偶然现象中,找出必然的发展规律来。②恩格斯在这封信中阐明了伟大人物是历史的产物这一著名原理,并结合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做了精辟的分析。
[配套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_________ 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
②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_________,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③因为一次_________的机缘,他俩一见如故,结为至交。
A.贯串  考察  偶然 B.贯穿  考察  偶尔
C.贯穿  考查  偶然 D.贯串  考查  偶尔
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本次座谈会上,大部分专家认为,对现代诗歌的欣赏不要过分地字斟句酌,否则就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而使文学欣赏变得像动物解剖。
B.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
C.从以往考古文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
D.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徒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品是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B.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C.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D.晚会上,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量子互联网利用量子纠缠作为资源和经典通信的辅助,不用移动承载量子信息的物质实体(比如说光子),就能实现相距遥远的两点之间的量子信息的传递。
B.果戈理作《按察使》,使演员直接对着客人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有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
C.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
D.出版社在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5.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__(考察/考查),一天内攀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__(偶然/偶尔)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五四运动后,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广泛接触国外的新思潮,在进行了反复的分析、比较和________(推敲/推求)后,最终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④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__(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
⑤农历九月中旬应该是钱塘江秋潮的余威了,但昨天在杭州萧山美女坝,钱塘江潮突然冲上江堤,20多名观潮的游客__________(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被水冲倒。
6.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高三一轮复习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不假思索,所以成绩提高很慢。(________)
②或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鞠躬尽瘁 推动科技创新……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中国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________)
③上海的东方明珠有着独特的漂亮外形,整座建筑规模雄伟,纵横捭阖,高耸入云。(________)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运动健身受到热捧。教练提醒,健身塑形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放弃,会导致髀肉复生,很快反弹。(________)
⑤毋庸置疑,任何急功近利的创作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登高自卑。(________)
⑥指导人生的书不可谓不多,但是其中真正有用的却如凤毛麟角,像这种既有价值、可读性也出类拔萃的作品,实在难得。(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种历史现象的诞生看似偶然,其实充满着必然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经济在发挥作用。
B.法兰西共和国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需要一个军事独裁者,这是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
C.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必然性在于,发现唯物史观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D.人们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就越能发现规律,进而取得卓越的成就。
2.文段中的“正因为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内容?请加以概括。
3.文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三、迁移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社会哲学,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误识,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对于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存有怀疑。其实,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
我们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两个不同的维度。历史哲学注重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哲学则直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它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这一区别构成了社会哲学存在的基础。
社会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总体有着多种可能的存在样态,因为体现社会整体性的社会结构是多重的,即有多种构成类型。这就是说,社会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研究社会哲学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法展开。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归根到底是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迫切需要从哲学层面提供一种总体性观念,以实现对这一社会转型的观念引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整体性或结构性变迁,社会运动的整体性特征能更为鲜明地呈现出来,这就为具有总体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客观基础。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无疑是社会哲学研究最好的切入点。
考诸思想史,近代西方社会哲学的兴起就是与西方国家由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世界范围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西方社会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我们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但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处在现代化的后发阶段。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即先发国家相比,它有着不同的制度前提和历史起点,并且面临完全不同的世界格局。因此,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便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依据这样的理解,在过去20年间,我们选择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哲学研究,推出了一套“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共10种),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结构由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变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社会转型的文化约束、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效率与公平、社会转型的代价、转型社会的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等。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起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研究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这个观念框架的确立尽管是初步的,却是十分必要的。
(摘编自陈晏清《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并非可有可无,历史唯物论主张建构与之有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哲学。
B.因为社会哲学提供了许多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观念,所以它们能够深入人心。
C.中国当前国情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D.人们可以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中观察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了建立独立的社会哲学的必要性,社会哲学和历史唯物论可以区别开来是其立论基础。
B.文章第二段紧承上段,结合马克思的重要哲学专著具体阐释了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区别。
C.第三段先阐释合适的切人点对研究社会哲学的重要性,再指出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D.结尾两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立中国社会哲学的任务和社会哲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哲学等同起来,导致了一些人对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B.社会哲学若不能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它就不能存在。
C.社会哲学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研究它的先决条件。
D.中国社会转型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支配西方社会近几百年的观念也深入中国人的心。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先把“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一个概念,并做了解释。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几个时代”,其中的“亚细亚的”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它与西方社会中的“古代的”“封建的”是并存的经济发展类型。但与此不同的是,1938年,斯大林明确提出:“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这种观点成为关于这个问题的官方权威话语。在这种划分中,马克思说的“亚细亚的”被去掉了,东方与西方完全被合为一谈。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证承接于苏联。由于相关著作整理翻译的不足,人们无法全面了解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的”的看法,许多人都相信“五阶段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所以就一定要在“五阶段”的概念序列中来解释“亚细亚的”的性质及东方社会。在一些人的意识里,中国若没有经过西方式的前四个阶段而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有“缺陷”,就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1920年代后期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理论界关于“东方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流理解,基本上是在苏联人的思路的延长线上进行的。例如,郭沫若在1936年说,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奴隶制以前的一个阶段的命名”。他把“亚细亚的”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形态,并把它放在了人类社会单线发展的链条上。胡秋原则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就是东方封建社会。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与“五阶段论”的头三段加以对位的思路与观点,长期以来都是学界的主流。其中的争论,大多围绕“亚细亚的”到底属于哪个阶段而展开,本质上都没有跳出“五阶段论”的固定思路。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马克思译著的面世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相关讨论基本摆脱了此前的束缚。阅读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并结合史实便可发现,马克思的“亚细亚的”社会,不符合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的严格定义:它存在阶级划分,因而不原始;奴隶数量少且不主要从事生产,因而非奴隶制;它在政治上是相互分散、割据的,而非东方式的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因而不封建。我们终于得以澄清一个观念:“亚细亚的”是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社会之前的东方国家专门提出的一个与西方社会发展诸类型并列共存的概念。“亚细亚的”或“亚细亚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就含有对社会性质、类型的判断,不必也不能再用“原始社会”等概念对位解释。
我国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探讨,不仅是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理论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时代局限,以往的论争者自觉“东方学”的理论不足,未能从东方学、东方社会理论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论述。“东方学”的特点,是将世界分为“东方—西方”二元,从而认识到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对照性。否则,就只能把“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社会”共同演进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从“理论东方学”及“东方学”学术理论史的层面检视这段历史,将有助于启发我国今后如何调整研究思路,从人类社会“共通规律”论转向马克思“亚细亚的”特色论,去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亚细亚的”、东方的特性,并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为中心,实事求是地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王向远《中国“理论东方学”与“亚细亚生产方式”七十年定位定性之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沫若与胡秋原的观点是片面的,辩证地综合二者的观点,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有了完整而严谨的翻译著作,我国学者就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C.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以澄清马克思的“亚细亚的”概念,澄清后的观念与普列汉诺夫的相关阐释相近。
D.从“共通规律”论转向“亚细亚的”特色论,证明人类社会不存在共通规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完成了一次严谨的驳论,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据简洁多样,既有外国人物的不同观点,也有我国学界的代表声音。
C.文章观点前后照应,比如后文对“亚细亚的”相关观念的澄清在首段便有铺垫。
D.文章末段意在总结前文论证所得到的观点,并对其加以确认和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联人的观念催生了郭沫若等学者的片面认识,使我国在对马克思“亚细亚的”这一概念的认识上走了一些弯路。
B.根据马克思对“亚细亚的”这一概念的阐释可以推断出“亚细亚的”是列于“五阶段”之外的第六种社会形态。
C.有学者提倡治学要直面原始文献,其言论的合理性在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也有所体现。
D.中国作为东方国家,若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便应吸取历史教训,培养“东方学”的理论自觉。

[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组,“贯穿”除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语境形容党章的总纲应选“贯串”。第二组,“考察”指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也指深人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以弄清真相或本质。“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以作出判断。从“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推知,应选“考察”。第三组,“偶然”指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表示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侧重于出现次数少。语境形容意想不到的“机缘”, 应选“偶然”。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字斟句酌”侧重形容推敲字词,常用来称赞人慎重。此处应用“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侧重形容挑剔,含讽刺意味。B项,“欲盖弥彰”指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指坏事),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贬义,符合语境。C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句意是从事考古的人数少,不合语境。D项,“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句中说的是这种措施没有效用,反而有不好的结果,此处应改为“抱薪救火”。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附答案)』  下一个『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中册第一单元《改造我们的学习》课时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