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150分)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150分)
(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正常状态下,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
试题预览
单元达标检测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正常状态下,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是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一般来说,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工作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理解自己作为正常人,有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自己的心理冲突,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你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包括对被感染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以及面对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在SARS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那些隔离和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一书的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问题。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到底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比如大家这两天会特别关心疫情相关信息,信息不够明确时会产生认知冲突、感到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和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节奏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节奏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于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而普通人群应激反应比较弱,并未达到临床标准,在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自己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等等;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等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要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可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材料三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在个体层面,这种应激状态持续时间太长,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在社会层面,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则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预防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当强化事实传播,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以及展现国家力量、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1日)
1.下列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长时间的心理恐慌会给人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B.奋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或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2.下列做法不能使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获得心理支持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听音乐、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的相关信息,关注疫情的相关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学习应对方法。
C.通过腹式呼吸、冥想、肌肉放松、积极想象等方式缓解压力,通过视频聊天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D.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相关人士或相关组织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支持。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我们应注重“预防性危机干预”,重建民众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要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公众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如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节奏的变化也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
D.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
4.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如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女孩与鼠
孙春平
前几年,我去辽西大山深处支教。那个村庄真是太僻远了。学校在村东坡岗上,教室倒是不少,但学生只有四五十人,包括一到六年级,所以实际上只占用了两间教室,一、三、级一间,二、四、六年级一间。我住村里,村主任说让年轻的女老师住村外,不放心。眼下的东北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新常态,不奇怪。
教室是几十年前盖的,虽然地面也铺过水泥,但啮齿类动物的牙齿可谓天下无敌,再加上当初用的水泥标号低,时间一久早成了豆腐渣。时常是,大白天的,半尺多长的老鼠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教室里,甚至蹿到讲台上去。我这人天生怕鼠,一看见鼠游脚下,难免大惊失色。每到这时,教室里就闹腾起来,胆小的孩子哇哇喊叫,胆大的男生则又是用扫帚打又是甩石块、土疙瘩。好不容易有学生抱来从亲友家借来的猫,可是那养尊处优惯了的猫见了老鼠非但不扑不咬,竟从窗口跳出远遁。为这事,我也曾几次找村主任,建议买鼠夹,买鼠药,没想到村主任摇头苦笑说:“可不敢再试,学生们都不大不小的,真要一眼没照应到,手脚被夹了,或者鼠药被孩子送进嘴巴,那毛病可就大了!”我说:“那就用水泥将教室地面重铺一次。”村主任仍是苦笑说:“钱呢?”
有一天放学后,级的小秋有意留在最后,小声对我说:“老师,我能打耗子。我家的耗子早被我打绝啦。”
我大惊。小秋不过十岁,瘦瘦弱弱的一个黄毛丫头,平时不爱说话,学习却努力,从来不耽误作业。我问:“你怎么打?”
小秋说:“反正我能打,你一看就知道了。但是,我要夜里打,天黑后我不敢一个人待在教室,老师能陪陪我吗?”
我说:“好,我陪你。但家长会让你夜里一个人出来吗?”
小秋的神色顿时黯然,但只一瞬,又咧嘴笑了:“我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呀。”唉,又一个留守儿童,且是一人独守。那晚,我把小秋拉到我的住处,煮挂面,还给她卧了两个鸡蛋。返回学校前,小秋说:“我回趟家,总得带上打耗子的武器呀。”
在村中路口,我再见小秋时,她仍是背着双肩书包,手上并没多出任何物件。我问:“武器带来了吗?拿出来给我看看。”
小秋仍是笑:“暗器不可轻易示人的,别急嘛。”那夜,天空高悬着圆圆的月亮,教室里铺满了清辉。小秋拉我坐在暗处,掰碎一块饼子撒在脚下,示意我不许出声。果然,耗子出现了。我刚要提醒,小秋突然出手,甩出去个什么东西,砰,一只耗子应声倒毙。小秋急忙将甩出的东西扯回,又将那只死耗子踢到墙角,重坐回我身边,小声说:“耗子鬼得很,不远点踢开,别的就不来了。”我去抓她放到课桌上的小物件看,小秋急拨开我的手,说:“老师别动,脏死了。”
果然是暗器。老式10斤盘秤的小秤砣,铁铸的。因拴了两米多长纤细而结实的尼龙绳,沉甸甸的小物件打出去便有了收放自如的快捷。我惊异的是这么小的女孩子竟有如此手段,稳准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呀。
那夜,小秋一共击毙五只老鼠。本来还可以更多,但夜半时分,第六只出现时,小秋突然发了慈悲。那是一只大老鼠,身材颀长,却显疲瘦,重要的是,它身后还跟着三只小老鼠,看来是刚出窝的,一只衔着一只的尾巴,形成长长的一串。我问怎么不打,小秋发出一声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叹息,说:“打死大的,三个孩子就都没有妈妈了。唉,够了,十天半月,耗子不敢出来了,这东西有记性。”
那夜,我和小秋同睡在我住处的土炕上。我问:“你怎么不跟你爸妈一起去外地呢?”小秋说:“我爸和我爷爷下矿,都死了。我妈又嫁了人……”我问:“那你怎么不跟你奶奶在一起?”小秋说:“我奶奶帮我叔、我姑照看孩子呢,他们都比我小。”我再问:“是谁教的你打秤砣呀?”小秋说:“村里的孙爷爷呀。孙爷爷说,女孩子一人在家,不能没有防身之术。所以,夜里我都是枕着秤砣睡觉的。孙爷爷还说,《水浒传》里有个好汉,叫没羽箭张清,专用这个办法制敌,老厉害了。老师,我打秤砣的事你可一定要替我保密呀。”
我在那个小山村只待了两年。时至今日,我在街上看到半大的女孩子,还不时发呆。小秋也长这么大了吧,她还好吗?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我”在辽西大山深处支教的故事,在那里老人和儿童留守是常态。
B.教室里常出现老鼠,村主任拒绝了“我”用水泥把教室地面重铺一下的请求,因为村里太穷了。
C.小秋要帮“我”打老鼠,“我”带她回住处给她做饭,“还给她卧了两个鸡蛋”表现了“我”对她的怜惜。
D.“我”在街上看到半大的女孩子“还不时发呆”,是因为没能帮助小秋,“我”感到愧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女孩与鼠”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主要人物,使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
C.小秋之所以选择放过第六只大老鼠,是因为可怜那三只小老鼠,这为后文写小秋的身世埋下了伏笔。
D.“我”是小说的讲述者,既能起到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又是小说中的价值判断的窗口。
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秋的性格特点。(4分)
9.这篇小说让人既感到沉重,又感到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沉重”“温馨”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幹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淆、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或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
会白骑攻东垣,高幹入濩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固等密调兵未至。畿单将数十骑,赴张辟拒守。会大兵至,幹、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B.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C.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D.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持节”含义基本相同。
B.郡县,我国古代的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县。西汉建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杜甫的《兵车行》就揭露了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D.尚书,官名。最早设于战国时期,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历代多有沿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畿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被派往河东时,杜畿对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没有“强攻”,而是采用“智取”,打算先用计谋困住卫固。
B.杜畿临危不惧,成功平定河东。杜畿不顾生命危险,只身前去河东;叛军叛乱时,他单独率领几十名骑兵赶到张辟拒守,与大军一起打败叛军。
C.杜畿为政有道,深得百姓爱戴。杜畿治理河东郡的时候,推崇宽厚仁惠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促生产、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D.杜畿才能出众,深受太祖赏识。杜畿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杰出的治理才能,以至太祖多次把他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张晟寇淆、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2)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14.杜畿在被派去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题梵隐院①方丈梅
晏敦复②
亚③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 ①梵隐院:位于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③亚:同“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清寒之中傲然绽放,是为了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然而这清香与芳姿只允许仙人和高士欣赏、品鉴。梅如人,人亦如梅,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凸显了梅花的神逸高洁。
D.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营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
16.诗的尾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2)《劝学》中,表明作者对“思”与“学”的看法的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阐述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极有可能让悲剧重演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至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 )着“场景”和“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文学作品问世,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青年中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 ),我国文坛 ① ,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连续几年的畅销书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者对 ② ;2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5G时代来临,将为全民阅读带来新机遇——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 )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 )的路上, ③ ,如技术、经济等,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变换 感染 数字化 百花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单元练习
上一个『
《复活(节选)》基础训练
』  下一个『
《复活(节选)》作业精选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