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课前预习练(10分钟)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课前预习练(10分钟)(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兼爱一、选择题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
试题预览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兼爱 
  
一、选择题 
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    ) 
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三十辐,共一毂”。辐辏,是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也作“辐凑”。 
B.敬称用来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五石之瓠》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中的“子”和“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的“夫子”都是敬称,译为“您”。 
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两脚的距离。 
3.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察此何自起 
A.其斯之谓与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小子何莫学夫《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治乱者何独不然    非不呺然大也 
B.不知乱之所自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故亏父而自利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攻:治疗 
②故亏兄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③君之不慈臣    慈:慈爱 
④盗爱其室    室:家 
⑤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家:家庭 
⑥具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⑦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施:实行 
⑧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阻 
A.①④ B.③⑥ C.②⑦ D.⑤⑧ 
6.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亏父而自利 
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 
B.故亏臣而自利 
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C.虽父之不慈子 
慈:形容词用作动词,疼爱 
D.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攻:治疗 
B.君之不慈臣                  慈:慈爱 
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恶:怎么 
D.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劝:劝说 
8.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疾:病 
B.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C.盗爱其室                       室:家 
D.天下之乱物                     乱物:杂乱的物品 
9.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C.“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 
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二、其他 
10.《兼爱》中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是矛盾的吗? 
11.分析《兼爱》中这句话在论证中的作用。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 
12.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兼爱》 
13.《兼爱》请简要回答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4.“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兼爱》 
15.《兼爱》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运用熟语的能力。
题干句意为: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可以解读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A.意思为要懂得感恩;
B.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C.对待朋友要讲诚信;
D.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强调要勇于回击对方。
只有B项涉及双方关系。
故选B。
2.D
【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跬’是跨出两脚的距离”错误。古代“跬”指跨一脚。
故选D。
3.D
【详解】
本题考查特殊句式。
例句,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察此自何起”。
A项,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谓语动词“谓”应放在宾语“斯”之前。
B项,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
C项,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D项,一般疑问句。
故选D。
4.B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
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
D项,焉:连词,于是;疑问代词,哪里。
故选B。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⑤“犹有大夫之相乱家”翻译为“仍然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故“家”翻译为“卿大夫的封地”;
⑧“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为“又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故“劝”翻译为“鼓励”。
故选D。
6.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B项,“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错误,“利”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B错误。
故选B。

【点睛】
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7.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D项,本句意为“不能不鼓励爱别人”,“劝”意为鼓励。
故选D。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8.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词语的用法以及意思,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联系成语、所学的文言文来理解实词的意思;还可以借助字形结构进行推测。
D项,“天下之乱物”意思是“天下的混乱之事”,“乱物”指纷乱之事,混乱之事。
故选D。
9.C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借助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尤其要关注书下的注释,如年号、朝代、官职变迁、称谓等。
C项,“‘圣人’指的是孔子”错误,“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的“圣人”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
故选C。
10.观点一  矛盾。墨子在《兼爱》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都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而没有正面论述个人的“爱”与“利”。在论述盗贼和大夫诸侯时,也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对“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则要求其对天下的责任,丝毫没有阐述到个人的“自爱”与“自利”。
观点二  不矛盾。“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利”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与“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与“自利”,而是讲求“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父子、兄弟、君臣等的互利、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键。从而,“自爱”与“自利”不是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被任意贬低、排斥、批判的对象,而是可以被肯定、借助、拥有的现实利益,“自爱”与“自利”应该具有更为深厚的内涵与恢宏的气势。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分别理解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然后分析这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如认为矛盾,则要找出两个观念之间矛盾的地方,如不矛盾,则要找出这两个观念之间的联系。“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互相有爱,能够都得到利益”。墨子的思想宗旨是“贵兼”,他认为当时社会的“大害”、“巨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断定,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兼爱,不要发动战争,相互攻伐,这样不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从而可以共同取利。否则,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攻伐,便使大家共同取害。因此,墨子“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反对“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以行“天下之害”。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兼爱》一文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强调彼此之间的“兼爱”,如“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列举盗贼诸侯时候也依然强调“兼爱”,如“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自爱”“自利”则是指“爱自”“利自”,是针对自己。明确了这些之后再看是否矛盾。如果从矛盾的角度答题,可以重点分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他的这一观念中没有阐述个人的“自爱”和“自利”;如果从不矛盾的角度答题,则可以指出墨子在阐述“兼相爱,交相利”的时候并没有否定“自爱”“自利”,并且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分析作答。
11.紧承上文,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子、分析文言文论证结构的能力。
上文提出治天下者必须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人们相爱。紧承前文所举事例,进一步从正面叙述,倘若一旦以兼爱取代不相爱,人人爱人若己,那么,天下何乱之有。上文中,作者采用铺排的方式,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推出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紧承上文观点,总结了兼爱为是,不相爱为非;审察兼爱必能致治,不相爱必然致乱的道理,得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12.相同之处:(1)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仁呼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仁了。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做到仁。对于统治者,孔子鼓吹所谓的“使民”、“利民”、“安民”、“教民”等等,其实质是强调统治者只有这样全面驾驭人民,才可以稳定地长期地巩固贵族的统治秩序,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孔子将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的,所以他非常注重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孔子推崇仁爱的首要心理动因是“报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是指孝道,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其他一切感情的基础。因为人一出生就享受到父母的怀抱之爱,个人最基本的利益是父母给的,不孝就会心不安。个人的一部分利益又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只不过父母给我们的利益多,而他人给我们的利益少罢了。这样,如果能爱父母便能推广至爱其他人,如果不能爱父母,那又怎么去爱那些给我们利益少于父母的人呢?所以孝乃是仁的根本。关于为仁的方法,孔子推崇“忠恕”之道。即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孔子的同情心理论。孔子的仁爱是层层外推之爱,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是人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但是同样自然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爱总要少于父母对我们的爱,所以爱父母总要胜于爱其他人,爱是有差等的。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思想。墨子认为,人民穷困不堪,死亡相继,天下异常混乱。国之与过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这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争夺的政治局面又进一步造成人民的穷困和死亡。因此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在墨子看来,解决这个混乱局面的根本方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为天下相兼爱则治,相交恶则乱。他认为只有有力这疾以助人,有财这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才能真正实现兼相爱的原则。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成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孔子和墨子作为先秦时期的两位圣人,为救世而汲汲奔走于天下,去传播各自关于“爱”的思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说的就是这两位圣人的艰辛与忙碌,一个连席子都没坐暖,一个连烟囱才生起火就要匆匆到别处游说拯救世人去了。虽然传播的都是爱的思想,目的都是微利能让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但是一个仁爱一个兼爱却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从上面所述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孔子和墨子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孔子所代表的是统治者阶级的利益,他主张贵贱有序,目的在于维护周礼。而墨子所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要求,其兼爱思想强调功利动因。其次,两个“爱”其爱的方式有所不同,儒家的仁爱强调的是有差等的爱,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中点,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强调的是无差等的爱,要求做到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他认为博爱无私、没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是兼爱的保证。再次,墨家认为天有意志,人顺之得赏,违之得罚,天志是衡量人间善恶的唯一标准和最高依据。
据此,分别概括得出答案即可。
13.论证“兼爱”的重要作用,是对上文反问句的回应。
【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段作用的能力。
首先从内容上赏析,明确大体意思是“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之间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之间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从假设的角度来论证“兼爱”观点的作用、效果。
其次从结构上理解,照应上文“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并形成正反对比的关系,突出中心论点。
最后从手法上明确,使用假想法,以排比的方式展示美好画面,富有感染力。
14.受时代特征和阶级局限的影响,“兼爱”的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兼爱”的思想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15.与开篇的“必知乱之所自起”相呼应,点出混乱的根源是“起不相爱”。由“知”到“察”,论证逐步深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概括句子的内容,以及联系上下文把握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要以治理天下为自己的事情,就不能不考察混乱所起的根源。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认为就是起源于人和人的不相爱。所以从内容上来说,写出了混乱产生的根源是“起不相爱”。本文的题目是《兼爱》,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这里写到混乱的根源是“不相爱”,所以从结构上来说,为后文写“兼爱”做了铺垫。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作业精选』  下一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当堂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