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课前预习练(10分钟)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练(10分钟)(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大学之道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先正其心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就有道而正焉 B.策之不以其道 C.任重而道远 D.朝闻道,夕死可矣3.下列各
试题预览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大学之道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就有道而正焉 B.策之不以其道 C.任重而道远 D.朝闻道,夕死可矣 
3.下列各项中,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B.物有本末 C.欲治其国者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4.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在明明德 B.先齐其家 C.事有始终 D.则近道矣 
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之:结构助词,的 
B.在止于至善    在:介词,在于 
C.定而后能静    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连词,来,表目的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道:宗旨、原则 
B.知止而后有定  定:志向坚定不移 
C.安而后能虑  虑:思虑精详 
D.虑而后能得  得:心得、收获 
  
  
二、其他 
7.“修身”在“八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吗?《大学之道》 
8.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大学之道》 
9.《大学之道》中“三纲”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 
10.《大学之道》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11.谈谈你对《礼记•大学之道》中“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理解。 
12.《礼记•大学之道》表达了什么观点?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3.请赏析下面两句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大学之道》 
14.《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段连用五个“后”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实词词语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结合语境分析该字的词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结合词性的变化判断该字属于哪种类型的活用,常见的活用情况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例句“先正其心”中“正”是使动用法,使……正;
A项,“见贤思齐焉”中“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B项,“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彰显;
C项,“自贼者也”中“贼”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
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
故选D。
2.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结合所给句子具体分析。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道”用在动词“传”后面,在这里是名词,解释为“道理”,
A项,“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的意思是“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在这句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道德”;
B项,“策之不以其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 鞭策它(指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在这句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方法、途径”;
C项,“任重而道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 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在这句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路程”; 
D项,“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道”是名词,解释为“道理”。
故选D。
3.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大学”,古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B项、C项、D项,都没有古今异义词。
故选A。
4.C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
A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B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C项,事,意思为事情,取其本意无活用。
D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故选C。
5.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礼记•大学之道》中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以”理解为“连词,来,表目的”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介词,把,表方式、手段”。译文: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故选D。
6.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D项,“得”,应译作“处事合宜”。
故选D。
7.观点一  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的“修身”是根本,也是连接前四目与后三目的中间环节。前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的途径;后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用,是实现“外王”的目标。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八目”中。
观点二  不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侧重于个人修养的提升的,从层次上来说,局限于个人。“齐家”是为“治国”服务的,而“平天下”应该在“八目”中处于终极目标的位置,所以应该处于“八目”中的核心地位。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修身’在‘八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吗”,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认为处于核心地位。结合“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分析,《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分析,这两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文中连用五个“先”,体现逐步推导的过程,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如认为不处于核心地位。“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是侧重于个人修养的提升的,局限于个人。“齐家”是为“治国”服务的,而“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理学的基本纲领的最后一条。“平天下”即来源于此。一般可解释为“平定天下”。“平天下”指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应该在“八目”中处于终极目标的位置,所以应该处于“八目”中的核心地位。
8.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通过逐步推导,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他们之间的关系阐述得非常透彻,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这是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要求。“亲民”,有一种解释就是要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美好的品德得以弘扬。“止于至善”,就是要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告诉人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把握行文思路的能力。
首先找到文中的“三纲”的具体内容,然后理解这些内容,最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层递进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弃旧图新,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动用法,“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一纲就是要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品德;“亲民”,即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个人推及他人;“在止于至善”,“至善”是指最善,也就是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以看出,这三纲之间是递进关系。
10.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大学之道》第一段的翻译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这一段文字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论述了“知止”的重要意义,“知止”即“知道目标所在”,所以这一段告诉我们确定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人如果不知其所止,就会随波逐流,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同时,这一段也告诉我们,我们的最终目标应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11.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翻译文句,准确把握文段内涵,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容。
文段意思是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前文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其他的方面都要以修养德行为根本。
12.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对观点的把握能力。
这段话的意思是: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研究便可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段话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13.这两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为下文论证做铺垫。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这两句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将治理国家和修身明德练习起来,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同时,引出了下文的关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意诚、知至等几个方面关系的论证。
14.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从“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词语作用的能力。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形象地展现了大学的宗旨对人修身养性逐步影响的过程。“知止而后定”,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也就是志向、目标,知道了目标所在才能坚定不移。“定而后有静”,静,谓心不妄动。有了志向并且坚定不移,就会镇静不烦躁。“静而后能安”,能不动其心则随其所处而安。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不会有杂念、不会焦躁,没有杂念、不焦躁,人就会安,安静、安逸、安和。“安而后能虑”,能安则事物之来从容审处而能虑矣。我们都知道,越是焦躁不安越无法把事情做好,在忙乱之中还能做好事的人,一般会被评价为冷静从容。不安是无法虑的。“虑而后能得”,得,得其所止。虑是什么?从容审处、处事精详。从“知止”到“能得”,层层推进,各方面的因素关系紧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习题』  下一个『《人皆有不忍之心 》课前预习练(10分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