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
(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06课《论语》十二章【基础练习】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
试题预览
第06 课 《论语》十二章
【基础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 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请 事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 格物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 端:萌芽,发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 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 焉 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知 者不惑 温故而知新
B.任重而道 远 得道者多助
C.迩之事 父 不足以事父母
D.敏 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孔 子 曰 所 谓 圣 者 德 合 于 天 地 变 通 无 方 穷 万 事 之 终 始 协 庶 品 之 自 然 敷 其 大 道 而 遂 成 情 性 明 并 日 月 化 行 若 神 下 民 不 知 其 德 睹 者 不 识 其 邻 此 谓 圣 人 也。
6.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自勉。
【基础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也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孔子生于乱世,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渐渐没落, 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奉养母亲,( )。当时正值列国纷争、 、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孔子举起“拿人当人”的“仁”字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就自己所能来 自己的学说的。在孔子以前,学校 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于是,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一个具体体现。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流落 生灵涂炭 践行 把持
B.流浪 寸草不留 实行 陷落
C.流浪 生灵涂炭 实行 把持
D.流落 寸草不留 践行 陷落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从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
B.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因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
C.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
D.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B.从孔子才开始办私人学塾,围绕“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
C.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D.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二)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樊迟)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注释:①皋陶:舜时的贤臣,以正直闻名天下。②伊尹:商汤时的贤能辅相,为商朝的建立和富强做出了伟大贡献。
10.请结合第一则语段相关内容分析“举直”的含义(请简要写出分析过程)。
11.请根据上述两则语段的内容指出,“举直错诸枉”有哪些意义?
【提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 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不听。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奔。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石碏乃因桓公母家于陈,详为善州吁。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於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宣公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节选自《史记•卫康叔世家》)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B.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C.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D.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13.下列对文中加下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弟,古汉语中是一个词,妹妹的意思,文中陈女妹妹被庄公宠幸生子名完。
B.庶子,妾所生之子,地位低于嫡子,一般也能承奉祖庙祭祀和承袭父祖地位。
C.弑,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文中州吁聚集卫国逃亡的人袭击并杀死桓公。
D.旄,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公不听进谏。庄公不听石碏劝谏,派州吁做军队的将领,结果祸乱从此兴起。
B.州吁终得恶报。州吁弑君并自立为国君,最后却在濮地被石碏与陈侯谋划杀害。
C.兄弟争死相让。太子与子寿、子朔为异母兄弟,兄弟三人互相推让,争着去死。
D.太子谨遵父命。太子伋不愿“逆父命求生”,被宣公暗中命令的边界大盗所杀。
【片段写作】
(一)
15.请理解《论语》里的语句,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4分)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
(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 )
(4)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6.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义利观。(6分)
17.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三)微写作
18.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1)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你从孔子下面这些言论中读出了什么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⑤闵子侍侧,訚訚 (2)如也:子路,行行(3)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释:(1)束脩:十条干肉。脩为脯,即干肉。束脩算是微薄的拜见礼物。(2)訚訚:中和正直的样子。(3)行行:刚强的样子。
(2)《论语》中有很多语句宣扬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叩其两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中庸之道”的认识。180字左右。
①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②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③尧曰:“谘!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
④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1)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注释:(1)空空如:形容问者诚恳的样子。
(3)今人对“好学”的一般理解是“喜欢学习,专心追求学问”,而《论语》中有关“好学”的一些言论与今人的理解并不相同。请根据对《论语》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并联系现实,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开头,写一段演讲稿。要求:可任选一条,也可针对下面多条来谈。对所选内容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①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②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先进》)
⑤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注释:(1)武城:鲁国的公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当时子游为武城宰(县令)。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第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同步习题
』  下一个『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情景默写(无答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