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提分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提分卷(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单元提分小卷(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题(12分)1.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按
试题预览
第一单元  
提分小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一、基础知识题(12分)  
1.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所以这类诗歌属于古代诗歌。  
2.(2020•芜湖市沈巷中学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风吹落了多少春华秋实  
②当毛泽东临江作赋、踌躇满志的时候  
③物换星移,血雨腥风的史篇早已离我们远去  
④眼前只见欲一睹领袖风采的游人如织  
⑤谁会相信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书生意气的青年手中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①②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倍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铁凝《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基于近两年国内大城市过低的生育水平降低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中央调整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  
4.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三代(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题目: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由三个排比句构成,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形容,简洁到了极点,诗人直抒对土地的感慨,宣泄自己的感情。  
B.诗人以农民和泥土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作为自己构思的核心,表现了诗人对旧社会农民的深切同情。  
C.“孩子”“爸爸”“爷爷”这三个主语独立成行,把原本三行的排比句分拆成了六行;“在土里”在诗中连续出现了三次,不避重复之嫌,诗人这样安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饱含着他的一番苦心。  
D.诗人所强调的祖孙三代同泥土的关系,正是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缩影,农民牢牢维系在那巴掌大的土地上,尽管日月穿梭,四季更替,但他们对土地的执着追求和眷恋始终不变。  
二、阅读与鉴赏(2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回暖”和“升温”这两个关键词,是人们对于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当前的种种现象可以证实这种判定。  
B.在当代新诗文体形式一直在发展的同时,当代旧体诗词也在迅猛发展,由与之相关的活动不断开展即可见一斑。  
C.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在逐渐改变着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  
D.当下诗歌回暖升温,有诸多因素促成,如科技发展和新媒体,诗歌和诗人自身,社会大环境,人心变化等。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用新诗文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证明了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有关诗歌的关键词。  
B.文章中综合分析论述了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原因,但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  
C.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有机结合、联动,诗歌呈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D.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作者认为这种断言是非常有道理的。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将会持续。  
B.中国诗歌网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感,发展诗歌、繁荣诗歌创作,引领网络诗歌发展,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中国没有诗歌网站的历史。  
C.对羊羔体诗歌全盘否定的态度不可取,通过研读羊羔体诗歌会发现其中不少诗作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  
D.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是当下诗歌气候回暖的重要因素,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9分)  
秋雨叹(其三)①  
杜  甫  
长安布衣谁比数②,反锁衡门③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④,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①《秋雨叹》组诗共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②谁比数:没人关心。③衡门:贫者所居。④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布衣”是诗人的自称,“布衣”一词反映了诗人绝世独立的清高。  
B.“反锁”写出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环堵”写出了诗人家境的贫困。  
C.颈联借胡雁欲高飞而不能来比喻诗人自己身居困厄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处境。  
D.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雨中寥落的情景,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及国事的感慨。  
9.《杜诗详注》说此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请结合尾联加以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回答10-11题。(8分)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一九八五年,青海湖畔哈尔盖  
10.本诗朴素平实,但情感深挚强烈。比如写“风”的两句,“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从       的角度写出环境的特点;“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则极富有       的纵深感,不禁让人想起唐人张若虚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分)  
11.请你从“小与大”的角度解读这首现代诗。(6分)  
三、语段综合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模糊性是诗歌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这种语言具有两重性,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因而能构成诗歌作品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吸引鉴赏者去咀嚼、去品味。鉴赏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______和审美_____去揣度那一个个谜底,填充那一道道艺术留白,_____获得对诗歌作品的审美享受。如果不能发现诗歌文本的艺术留白,不能填充这些留白。那么阅读诗歌便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讲,(______)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和表达的意义之间形成了不少的“空白”点,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的沟通之间架起桥梁,深刻领会作品的寓意。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体验    经验    从而    味同嚼蜡  
B.经验    体会    从而    食不甘味  
C.体会    经历    因此    味同嚼蜡  
D.经历    体验    因此    食不甘味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是一种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的超级语言复合体。  
B.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  
C.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D.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的,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B.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C.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D.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四、语言表达题(3分)  
15.(2020•山东济南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三节保持连贯。(3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21学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测试』  下一个『2021-2022学年部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