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时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时作业(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课第三课时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时作业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ēn)B.棕色(cōng)黑魆魆(xū)喁喁私语(yú)C.渗出(shèn)随大溜(liù)诘屈聱牙(jí)D.揳入(xiē)挠痒痒(láo)抛头露面(l
试题预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课第三课时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时作业
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黑魆魆(xū)     喁喁私语(yú)
C.渗出(shèn)   随大溜(liù)     诘屈聱牙(jí)
D.揳入(xiē)    挠痒痒(láo)     抛头露面(l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铆钉 诀然 别出心裁 浮想联翩
B.石砾 安详 歪门邪道 不加思索
C.嚣鸣 锈蚀 萍水相逢 唇枪舌剑
D.罅隙 快慰 祸起萧墙 鞭辟入理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
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
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②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③对待触目惊心的“反右”运动,就像对待之前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昌耀有一种不去引人注意的淡漠。
④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⑤关闭核电站必然要遗留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⑥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高考升学率的不断攀升,使合肥市进一步巩固了作为教育大市的地位。
B.昌耀属于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开始出道的那代诗人,诗歌写作的年龄仅比共和国的年龄稍小一点点。
C.登革热是黄热病毒有关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的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D.不仅长江实施刀鲚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保护长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也有利于恢复刀鲚鱼类的自然栖息地。
二、能力素养提升(45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给读者一个攀登者的形象,这一形象是高大、勇敢、坚强的,他登上山顶,所以说是“征服”。
B.诗人描写的落日场景是与攀登者有“自知之明”的心境相吻合的,这也许是诗人没有选择更具力量感和积极意义的朝阳的原因。
C.“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这是一个攀登者的呼告,也是一个理想追求者的自白,他用高原上自然界的勇者和强者来鼓舞自己。
D.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登上了高山。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
7.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而不是“之顶”“之巅”,是因为诗人描写的景象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从山壁的一侧看过去。
B.“落日”“山海”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攀登时脚下的险情,也象征了一个人在生活的困境中身心的遭遇。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不管是动作的叙述,还是画面的描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D.小得可怜的蜘蛛,与落日、山海、滑坡、军旅、巨石、雄鹰、雪豹等,不管是形体、力量、风格,都相差巨大,形成鲜明对比。
8.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象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加以赏析。(4分)
9.诗人写到的蜘蛛有何深意?请结合诗歌赏析。(6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3题。
走向北方
邹荻帆
穿过了滴绿的树林
与淡墨水的远山,
赭石色的大路上,
我们以沉重的脚步
走向北方。

北方是广阔的,
那些线条模糊的地
我们走近了,
更想望着
那更远的
萦在白云下
爬上青苔的古城,
以及插上瓦松的黑色的屋脊。……

每天,
我们跋涉在
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
沙子与汗水填在耳根,
贴在背上的
是湿答答的汗衣,
沙子钻破了草履呵,
一天天
我们底脚掌磨得更粗粝了,
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
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底每一条路上,
吻合着祖先们底足迹。

晚间,
我们投落在
墙壁霉湿的屋子里,
围着跳跃的烛光,
用生水吞着那走了味的麦饼,
草席上我们脱下沾着泥土的鞋,
“记忆”数着大路上的脚印:
哦,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底风车,
那悬在木门上的锈绿的铜锁,
它们底主人走了,
只留着黄犬叫着寂寞。……

烛火跳跃着,
灼热的心也随着烛光跳跃着呀!
祖国呵,
我们为着争求您底自由与光明,
灼热的心无时不是在追逐着遥远的风沙,
而不辞万里的行程啦。

烛火以微弱的光
剪破了黑暗,
我们微弱的力量
将也能如一星燎原的火
而递燃着四万万五千万支灯芯焰吗?
烛火跳跃着,
我们以红色的笔
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
在明天啊,
我们更将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
1938年7月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是对行军状况的描写,从前两节诗可以看出,在诗人眼里北方大地的景色是萧条荒凉的。
B.“我们跋涉在/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写前进时“我们”遇到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我们”对走向北方的态度坚决。
C.诗歌三、四两节概括地叙述行军的过程,写白天时侧重描写细节,写夜晚时则侧重描写村中景象。
D.“我们以红色的笔/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用笔的颜色与勾写的内容暗示“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1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底风车”,运用拟人手法,营造了寂寥落寞、毫无生气的氛围。
B.诗歌抒情多用象征,如烛火象征跳跃的心,烛光代表光明;黑暗象征沦陷,星火燎原代表全民抗战。
C.“在明天啊/我们更将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直抒胸臆,余韵悠长,表达了走向抗战最前线的决心。
D.整首诗的格调是先抑后扬,上半段是冷色调,下半段转向了暖色调,正暗合了抗战必胜的光明前景。
12.“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底每一条路上/吻合着祖先们底足迹”中的“吻合”如何理解?(4分)
13.诗歌用“走向北方”作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语言表达(13分)
14.为下面这段话添写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使语段完整严密。(不超过20个字)(3分)
大凡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人格和个性抒写作品,用作品表现人格和个性。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涌动和闪耀;当我们捧读鲁迅、闻一多作品的时候,自然要为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所征服。究竟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还是他们的作品魅力使他们名垂千古,成为永恒?我想:答案是                                      。
1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6分)
一泓春水是清亮的,虽然没有花,我们却看到了美丽;
材料:
秋叶 夏花 冬雪
鲜嫩 果 洁白 香 舞动 风
希望 纯洁 成熟
1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4分)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各奔(bèn)东西;B项,棕(zōng)色;D项,挠(náo)痒痒。
2.答案:C
解析:A项,“诀然”应为“决然”;B项,“不加思索”应为“不假思索”;D项,“鞭辟入理”应为“鞭辟入里”。
3.答案:D
解析:A项,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B项,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项,把“心”比作“窗扉”;D项,无比喻手法。
4.答案:C
解析:①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使用正确。②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不合语境。③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使用正确。④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望文生义。⑤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使用正确。⑥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与句中的“心情”语义重复。
5.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随着”,造成主语残缺;C项,成分残缺,“是”后加“与”;D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到“长江实施刀鲚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后。
6.答案:A
解析:A项,不是绝对高大的,他并未登上山顶,所以说是“仅能征服”。
7.答案:C
解析:C项,“拟人”手法错误。
8.答案:诗人描写了“落日山海”“石砾滑坡”“深渊嚣鸣”等景象,意境阔大苍凉,这不仅是攀登者当下即时的场景,也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态的写照,更是诗人精神生活的写照。“落日”“山海”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攀登时脚下的险情,更是一个人在生活的困境中身心的遭遇。
9.答案:小得可怜的蜘蛛,也登上了高山,而且它并不宣示什么,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说明奋斗固然重要,高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奋斗和高度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难以企及的但又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高度,诗人几乎在刹那间改变了自己,了无痕迹地与小蜘蛛取得了认同和默契,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10.答案:A
解析:A项,“在诗人眼里北方大地的景色是萧条荒凉的”错,由“滴绿的树林”“淡墨水的远山”“赭石色的大路”“线条模糊的地”等可知,在诗人笔下,北方的大地美丽如画,富有层次感。
11.答案:C
解析:C项,“余韵悠长”错,诗歌结尾干脆有力,表达了诗人的决心。
12.答案:我们要走遍祖先开辟的每一寸土地,这每一寸土地我们都不会放弃;表达了诗人保卫祖国河山的信心和决心。
解析:“吻合”的意思是完全符合,结合题干所提及的诗句可知,诗人通过“吻合”一词体现了要照着祖先的足迹,走遍他们开辟的疆土的想法,表达了每一寸疆土都不会放弃的信念与保卫祖国河山的信心和决心 。
13.答案:①统领全诗。全诗紧紧围绕“走向北方”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展开。②“北方”指代抗战前线,“走向北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斗志。③用四字短语作标题,短促有力,有利于抒发情感。
解析:分析诗歌标题的好处,可从标题与诗歌内容的关系、情感主旨以及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全诗围绕“走向北方”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展开,标题统领全诗;“走向北方”实际上是指走向抗战最前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斗志;“走向北方”是四字短语,短促有力,用其作标题能更强烈地抒发情感。
14.答案:人融于文,文表现人,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解析:这个语段是讲作品跟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密切关系。第一句谈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第二句列举李白、杜甫、鲁迅、闻一多的作品和人格的双重魅力来证实第一句话,而第三句则是提出一个问题:人格魅力还是艺术魅力?
15.答案:一朵夏花是鲜嫩的,虽然没有果,我们却看到了希望;一枚秋叶是舞动的,虽然没有风,我们却看到了成熟;一片冬雪是洁白的,虽然没有香,我们却看到了纯洁。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分组,从内容上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语段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所以分组时以此为标准;句式是:……是……,虽然没有……,我们却看到了……。
16.答案: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指出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
解析:所给新闻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是最关键的信息,可以压缩为“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第二、三、四句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祝贺的情况,属于关键信息,可以压缩为“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指出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将压缩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致云雀》同步练习』  下一个『《哦,香雪》课时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