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
试题预览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骨”一词出自《晋书》:“然其识器高爽、风骨魅奇。”其后,汉末魏晋的人物品评,也多采用“风骨”一说。在此类品评中,风骨大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物的“风神骨相”,一是指清俊疏朗的精神风貌。南朝文论家刘勰将人物品评中的“风骨”概念引入文学理论领域,风为“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是感化人的力量;与风相比,骨强调文章的艺术形式,“沉吟铺辞,莫先于骨”,需要反复推敲文辞。
中国古代散文有风骨的作品,可谓不胜枚举。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虽不务文采而文采自显,其风骨表现为治国之道的“载道”取向与作者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周敦颐的《爱莲说》虽只有短短的一百一十九个字,但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知识分子那种洁身自好的风骨。中国古代散文一方面重视教化的力量,一方面又具备动人的文采,这是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瑰宝的原因。
客观地说,“五四”以后的现当代散文,由于社会、时代等原因,有风骨的散文确实比古代少了很多,但少并不等于没有。比如鲁迅的《野草》,就是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学中最具“风骨”的代表。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除了他为人刚正不阿、意志坚定顽强外,还因为其作品风清骨峻、无务繁杂。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巴金、孙犁等可视为有风骨的老一辈散文家。年轻一些的有风骨者,当属高尔泰、邵燕祥、牧惠等人,他们秉承鲁迅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然而也应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有风骨的作家总体看还是太少了。纵观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阵容之大,类型之多,表现手法之先进,较之以往几十年的散文创作来说,应该是进步了,但受经济思潮的影响,这一阶段有风骨的作品真是太少了。就已出版的作品而论,它们中的大部分似乎都同时缺了钙——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探究作品的内蕴,却让人感觉到其文本刚健不足,缺少了散文作品应有的风骨。
重申散文的风骨,对于提振当前的散文创作,救治软骨之病适逢其时。而要使散文有风骨,必须强调几点:其一是人品与文品,一个人人品的高下、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他创作的精神高度与文字书写的宽度,因此,一个作者想要创作出有自己独立风骨的散文作品,就必须人文合一;其二既然写作是一种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精神活动,那么散文作者在创作时就必须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只写自己的故乡童年,写家中的生活琐事,缺乏对“具象”生活进行 “抽象”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散文,必然天地不宽,不可能有风骨;其三要加强写作的硬度,散文作者既要有“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识,也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发,有对现实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深层次挖掘和提纯,有个性的主体精神的张扬,惟此散文才有鲜活的灵魂与坚韧刚硬的骨相;其四是散文要有风骨,文风务必简洁精当,一个深通文风的人,他会反复锤炼字词,重视文章的声调韵味,因为一个负责任的、有写作追求的作者深知辞藻臃肿、杂乱无章,文字语言干涩枯燥、呆板生硬都是文章缺乏风骨的凭证。
(摘编自陈剑晖《中国散文的风骨与气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骨”自从被刘勰引入到文学理论领域以来,一直被视作散文创作和散文评价的标准。
B. 鲁迅的文章风清骨峻、不务词藻且文中常有质疑之声,所以毛主席称他“骨头是最硬的”。
C. 一个时期的散文创作是否值得肯定,不能只关注创作阵容与作品数量,更要关注质量。
D. 不负责任的散文创作者不会重视对字词的雕琢,因此其散文语言枯燥乏味、生涩难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列举有风骨的古代散文作品,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散文风骨的内涵。
B. “客观地说”“然而也应看到”等说法,体现了作者在陈述观点时客观严谨的态度。
C. 文章从散文创作者的人品、散文的立意、散文文风等方面回答如何使散文具有风骨。
D. 文章围绕风骨从不同维度展开论述,有历史厚重感,也为当代散文创作提供了参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能流传千古,是因为作者创作时兼顾了文采与思想教化。
B. 社会与时代会影响散文创作,如上世纪90年代有风骨的散文不多就与商品经济的兴起有关。
C. 《记念刘和珍君》敢于揭露当局罪行,体现了作者刚正不阿的精神,是一篇有风骨的佳作。
D. 散文如果缺少作者的个性和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就难以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刚硬的骨相。
【答案】1. C    2. A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败的好处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J•K•罗琳
首先,请允许我说一声“谢谢”,哈佛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连日来因为一想到这个演讲,就带来的紧张与恐惧让我减肥成功,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发表毕业演说是一个巨大的责任,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自己的毕业典礼上。那天做演讲的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Baroness Mary Warnock,回忆她的演讲,对我写今天的演讲稿,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因为我不记得她说过的任何一句话了。这个发现让我释然,让我不再担心我可能会无意中影响你放弃在商业、法律或政治上的大好前途,转而醉心于成为一个快乐的魔法师。你们看,如果在若干年后你们还记得“快乐的魔法师”这个笑话,那就证明我已经超越了Baroness Mary Warnock。
实际上,我为今天应该给大家讲些什么绞尽了脑汁。我曾自问,在当初自己的毕业典礼上我想要知道些什么呢?从毕业典礼那天到现在的21年里我学到了什么,吸取了哪些重要的教训?我想到了两个答案。我决定跟你们谈谈失败的好处;同时,你们即将迈入“现实社会”,所以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想象力的重要性。
对于42岁的我来说,回忆刚刚毕业时的情景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21年前,我一直都在自己的雄心和身边至亲的人对我的期望之间寻求平衡。我一直深信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写小说。不过,我的父母都出身贫穷。他们都坚持认为我过度的想象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个人怪癖,绝不能支付按揭或领取保证安稳的退休金。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我不会因为父母的观点而责怪他们。当你长到自己可以掌握方向时,你就要自己承担责任了。尤其是,我不能因为父母想要我摆脱贫穷而责怪他们。他们经历了贫穷,我后来也一度很穷,所以我理解他们。
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最害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失败。你们是哈佛毕业生的这个事实,意味着你们并不是很了解失败。你们也许极其渴望成功,所以非常害怕失败。说实话,你们眼中的失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眼中的成功,毕竟你们在学业上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了。
最终,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自己决定什么算作失败,但如果你愿意,世界是相当渴望给你一套标准的。从任何传统的标准看,在我毕业仅仅七年后,我的失败达到了史诗般空前的规模:短暂的婚姻闪电般地破裂,我又失业成了一个艰难的单身母亲。除了流浪汉,我是当代英国最穷的人之一,真的一无所有。父母和我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在当时都变成了现实。按照惯常的标准来看,我也是我所知道的最失败的人。
现在,我不打算站在这里告诉你们,失败是有趣的。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的黑暗岁月,我不知道它是否代表童话故事里需要历经的磨难,更不知道自己还要在黑暗中走多久。失败意味着剥离掉你不需要的东西。我不再伪装自己,而是把所有精力放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我已经在其他领域成功了,我可能绝不会再有机会找到在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取得成功的决心。我重新获得了自由,因为最害怕的已经发生了,但我还活着,我仍然有一个我深爱的女儿,我还有一个旧打字机和一个很大的想法。所以,困境的谷底成为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你们可能从未像我这样如此失败,但是生命中的有些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教会我认识自己,让我发现我有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的意志。我也发现自己有比红宝石更宝贵的朋友。从挫折中得到知识将使你更加明智和坚强,从逆境中获得的友谊你才会知道有多牢固。至于为什么选择第二个主题——想象力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重建我生活的一部分。想象力不仅仅是人类特有的设想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还是所有发明和创新的源泉。毋庸置疑,想象力是最富转换性和启发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我们与有着不同经历的人们产生共鸣。
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为了付房租,我在伦敦国际特赦总部的调查部门工作,在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我看过那些由绝望的家人和朋友寄来的无迹可寻的人的照片;我读过被严刑拷打的受害者的证词并看了他们遍体鳞伤的图片;我打开过目击者的手记,里面描述了对于绑架和伤害案的审判和处决过程。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与这个星球上任何其他的动物不同,人类可以学习和理解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他们可以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去体会他人的感受。
很多人不愿去运用他们的想象力。他们选择舒适地生活在自己经验所及的范围内,从来不愿费心去想想如果生在别处会怎样。他们会拒绝去听别人的尖叫,不愿看一眼囚禁的笼子;对于与自身无关的苦难,他们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他们会拒绝了解这一切。
毕业生们,如果你不仅去帮助强者,而且还会同情并帮扶弱者;如果你会设身处地为不如你的人着想,那么,你的存在将不仅是你家族的骄傲,也是无数因你帮助而过上幸福生活的人的骄傲。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世界,我们自身已经拥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想象。
我的演讲即将结束。我希望,即使明天你们不记得我说过的任何一个字,你们还能记得塞内加,他是我在罗马文学著作中结识的另一位哲学家,帮助我在失去工作之时,寻找到古老的生活智慧:生活就像故事一样,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品质。这才是最重要的。
祝愿你们拥有美好的生活。非常感谢大家。
【注】J•K•罗琳,英国女作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者。2008年她受邀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做演讲。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并不是很愿意回忆过往,因为自毕业以来,她一直都艰难地在自己的雄心和身边至亲之人的期望之间寻求平衡。
B. 婚姻失败、失去工作等挫折以及单身母亲的处境、父母的责备,并未让作者失去信心,反而奠定了其走向成功的基础。
C. 作者认为,想象力不仅能够帮助人类去设想并不存在的事物,还能让我们设身处地去体会他人在经历痛苦时的感受。
D. 在作者看来,那些选择在自己经验所及的范围内生活、拒绝外界的人,将很难拥有想象力,也难以成为家人的骄傲。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演讲之初,说自己因紧张而“减肥成功”、回忆BaronessMaryWarnock的演讲,目的是活跃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B. 作为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作者特别注重引导性,比如希望大家在对待父母时要学会理解与包容,在遭遇挫折时应正确面对。
C. 作者在演讲中多次提到“魔法”,一是为凸显想象力是能改变命运的“魔法”,二是为强调自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
D. 作者在演讲过程中从自身出发,无论是在谈论失败还是想象力时,都结合自身的经历,这有利于让毕业生更容易接受其观点。
6. J•K•罗琳为什么认为经历失败是有好处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C    
6. ①经历失败后,能更好地理解父母和他人;
②可以让自己剥离伪装,重获自由,让精力更为集中;
③能重新认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④能获得更为牢固的友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香
若荷
不等麦子上场,人们就开始想念麦饭了,走在乡间的路上,总有热辣辣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有大片大片的麦田。在这小麦收获的季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昔日弯腰割麦的景象是看不到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田里往返穿梭。从收割到脱粒,新兴的现代化工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搞定。人们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得以解脱,再也不用顶着火辣的太阳持镰上阵,挥汗如雨,也省去了麦芒与肌肤的亲密接触。
麦饭,是土地为人们在这个时节准备的礼物。将刚打下来的麦粒拿簸箕簸了,用清水洗净蒸煮而食,煮熟后的麦粒有着晶莹剔透的外观。五月的沂河,岸边的芦苇已茂密长成,碧绿的苇叶蔚然壮观,静若仙子的荷叶也已舒展罗裙,将粉红的骨朵托出水面,安静地等候着蜻蜓的亲吻。采一把荷叶和一把苇叶铺在淘洗好的麦粒上面,注入的清水没过麦粒二三指深,然后点火蒸煮二十分钟,有了荷叶、苇叶两种植物元素的融合与渗透,煮熟后的麦饭格外香甜。
打麦饭需要趁早,最好的麦饭是在麦子刚打下场的时候。时光进入农历的四月,饱满的麦子已成熟在望,笔挺的麦秆在四月的柔风中摇曳浅笑。望着农人们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童年的记忆被眼前的麦田一次次唤醒,掐几束颗粒饱满的麦穗下来,带着麦芒用手轻轻地揉搓,不一会儿就将尚且柔软的麦粒从薄薄的壳衣中脱离出来,低头顺风对着它们轻轻一吹,纷乱的杂屑就清除殆尽,这时的麦田在你的眼里便不再是麦田,而是随着季风吹动的方向波涛起伏的大海,是绿野蓝天之下漾起的金色的希望。
青绿相间的麦穗是孩子们的一大诱惑。许多年前,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诱惑在五月的季风里等待着农人的收割,把打下的麦穗掐下扎成新鲜绽放的花束,找个僻静的地点点起一堆麦穗,小小的火苗如同展开翅膀的小鸟在燃烧的麦穗上无声地翻转,麦子的针芒在火苗的舔舐下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烧去了包裹在外面的麦壳,剩下的就是散发着麦香的光秃秃的麦穗了,随着一颗颗麦粒的熟透膨胀,一股携带着烟火气息的麦香也飘然而出,漆黑的麦穗下是一颗颗温暖的心,弥补着单调生活中贪婪的味蕾。
飞鸟从广漠的麦田上飞过,留下它们清脆的呢喃,欢庆五月的来临。歌声在麦梢上穿过,就像农人预见丰收的喜悦,收获的田野是它们偌大的宾馆和餐桌。所有的庄稼都可能为它们提供一顿味道可口的美餐,所有的灌木都可能成为它们栖身的场所。五月的风比人们的目光更加热辣,它使劲地刮着致使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波浪翻涌,这是天地间唯一与海浪产生联想的庄稼,每一次麦浪的漾动都与生命和温饱有关。风平浪静的麦田是雕刻在田野上的金黄色浮雕,它的金碧辉煌来自于阳光照射下的清晨和傍晚,朝霞和夕阳为它们涂上一层神圣的光芒。
五月来临,忙夏就开始了,抢收抢种的日子,开始如期收割麦子。在庞大收割机的转动下,与小麦一并被割倒的还有混杂在中间的杂草,田野里弥漫着浅浅的青草气息,汁液流淌出淡淡的馨香,悠悠地渗入心房。鸟儿也在这时追风逐浪,在麦田的浪涛和收割机的隆隆声音里欢快地鸣啼。树木列队在青草覆盖的地头齐齐站立,胭红的牵牛花攀爬在灌木低矮的枝上,为成熟的麦田撑开朵朵娇美的花伞,形成牵牛花的庞大的仪仗。在那方阵般的麦田旁边,花也变得具有灵性,它似乎穿透时光,化作生灵和你点头致意,你甚至能看到它发自内心的微笑,听见它与你和婉地交谈。
忍不住就会伸出手去抚摸,弯下腰,看野花在青藤与麦秆上的交缠,这是植物与植物的一场不以语言释解的爱恋,是发生在田野间的一份默许的缠绵,是“唰唰”的声音之后麦芒与叶梢间的耳鬓厮磨。忍不住就伸出手去,指尖在麦子青涩的芒剌上快速划过,就像琴键在手指下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弹奏,给心灵带来享受,带来庄稼成熟的快感。那动作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那些带着音符的麦浪在指尖不断拨划的弹奏中散发出清香,这清香在小麦强烈的摇动中愈来愈浓,我们把这种迷人的香气统称为麦香。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农人用现代化机械劳动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暗含对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的欣慰,也有对传统农业文明衰落的遗憾。
B. 文中“静若仙子的荷叶也已舒展罗裙”同《荷塘月色》中“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荷叶的动人姿态。
C. “青绿相间的麦穗是孩子们的一大诱惑”,“诱惑”指对烤麦粒的期待,烤麦粒既让孩子们品尝到美味,也让生活充满童趣。
D. 作者之所以认为“田野”是飞鸟的“宾馆”与“餐桌”,是因为田野中的灌木能让它们栖息,田野中的麦穗能为其提供食物。
8.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9. “不等麦子上场,人们就开始想念麦饭了”,请结合全文,谈谈人们“想念麦饭”的原因。
【答案】7. A    8. ①善用叠词。“浅浅”“淡淡”“悠悠”等富有音韵美,写出了麦田沁人心脾的气息和作者惬意的感受。
②善用动词。“弥漫”“流淌”“鸣啼”“攀爬”等使画面具有动态美,侧面写出农人收割时的喜悦。
③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田间鸟儿和树拟人化、将繁多的牵牛花比作仪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丰收时的欢愉与喜悦。
④语言灵活生动,整散句相结合,富有感染力和文学性。    
9. ①麦饭是一种美味。煮熟后的麦饭显得格外香甜,美味会让人满足。
②麦饭是劳动成果。丰收的麦子能养育生命,人们对丰收充满期待。
③麦饭能带来喜悦。田间劳作、收获麦子、享用麦饭……都能让人欢愉、喜悦。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制宜小字纳怀,性聪敏,庄重有器局,通习国语。至元十四年,袭父职太原、平阳万户,仍戍鄂州。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造楼船何家洲洲地狭众欲徙旁居民制宜不从改授宽地居民德之城中屡灾,或言于制宜曰:“恐奸人乘间为变,宜捕其疑似者,痛治之。”制宜曰:“吾但严守备而已,奈何滥及无辜!”灾遂息。二十四年,扈驾东征乃颜,请赴敌自效。帝顾左右曰:“而父殁王事,惟有一子,毋使在行阵。”制宜请愈力,乃命从月儿吕那颜别为一军,以战功授怀远大将军、枢密院判官。明年,车驾幸上都。旧制:枢府官从行,岁留一员司本院事,汉人不得与。至是,以属制宜。制宜逊辞,帝曰:“汝岂汉人比耶!”竟留之。二十八年,迁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陛辞,帝曰:“汝父死王事,赏未汝及。近者,要束木伏诛,已籍没其财产,汝可择其佳者取之。”制宜对曰:“彼以赃败,臣复取之,宁无污乎!”帝贤其所守,赐白金五千两。未几,征拜内台侍御史。安西旧有牧地,圉人恃势,冒夺民田十万余顷,讼于有司,积年不能理,制宜奉诏而往,按图籍以正之,讼由是息。三十年,除湖广行枢密副使。湖南地阔远,群寇依险出没,昭、贺二州及庐陵境,民常被害。制宜率偏师徇二州,道经庐陵永新,获首贼及其党,皆杀之。大德八年,晋地大震,平阳尤甚,压死者众,制宜承命存恤,惧缓不及事,昼夜倍道兼行,至则亲入里巷,抚疮残,给粟帛,存者赖之。成宗素知其名,眷遇殊厚,每侍宴,辄不敢饮。终日无惰容,帝察其忠勤,屡赐内酝,辄持以奉母,帝闻之,特封其母苏氏为潞国太夫人。十年,制宜以疾终,年四十有七。赠推忠赞治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泽国公,谥忠宣。
(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四》,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造楼船何家洲/洲地狭众/欲徙旁居民/制宜不从/改授宽地/居民德之/
B. 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造楼船何家洲/洲地狭/众欲徙旁居民/制宜不从/改授宽地/居民德之/
C. 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造楼船/何家洲洲地狭/众欲徙/旁居民/制宜不从改授/宽地居民德之/
D. 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造楼船何家洲/洲地狭众/欲徙旁居民/制宜不从/改授宽地居民/德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字,在这里指小名或者乳名,与成年之后所取的字不同,例如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B. 至元,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年号。
C.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它是直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始于元朝,影响深远。
D. 谥,即谥号,谥号是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在去世后,朝廷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制宜行事有方。城中屡发灾祸时,他强化防备措施,于是灾祸不再发生;安西发生土地纠纷,他按图纠正疆界,纠纷得以解决。
B. 郑制宜骁勇善战。东征乃颜时,他主动请战,并率领月儿吕那颜一军获得战功;任职湖广时,他率军队剿匪,尽诛贼首及其党羽。
C. 郑制宜品行高洁。查抄要束木家产后,皇帝让郑制宜从中挑选物品作为奖赏,他认为那样会玷污名声,没有接受,受到皇帝赞赏。
D. 郑制宜心怀百姓。他奉旨前往晋地赈灾,因担忧来不及救援,于是昼夜兼程赶赴灾区,到后亲自深入里巷,安抚并救济受灾的百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顾左右曰:“而父殁王事,惟有一子,毋使在行阵。”
(2)成宗素知其名,眷遇殊厚,每侍宴,辄不敢饮。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皇帝看向左右随从说:“你父亲  国事而死,(他)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不能让你待在军队里。”
(2)成宗向来知道制宜的名声,对他的宠遇格外优厚,(制宜)每次逢侍奉宴会时,总是不敢饮酒。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谷旅夜
贾岛
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
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
月到寒窗空皓晶,风翻落叶更飕飗。
此心不向常人说,倚识平津万户侯【注】。
【注】平津万户侯,《汉书•公孙弘传》:“元朔中,(公孙弘)代薛泽为丞相。先 ,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其以高城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既点明诗人所处的时节,也交代了世道的艰难,同时“旅游”二字照应了标题。
B. 诗人远离故园,听到邻家一边捣衣一边感叹生活的不易,不禁感慨万千,彻夜难眠。
C. 颈联视听结合,“皓晶”表现了月亮的明亮洁白,“飕飗”摹写了风吹落叶的声音。
D. “此心”句写诗人认为常人难以理解自己的想法,“倚识”句借典表露自己的心迹。
15.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年华逝去,功业未建之悲。首联点出自己奔波多年,却老大无成。
②思念故园,羁旅他乡之愁。身居旅舍,作者想到自己的家乡,听到邻家杵衣声,备感凄凉。
③满怀信心,憧憬未来之情。作者借“平津万户侯”的典故表达对未来仍怀有建功的期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在少年时代,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明了只要尽力去做,即使不能达成目标,自己也不会后悔。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总角之宴    ②. 言笑晏晏    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④. 可以无悔矣    ⑤. 诵明月之诗    ⑥. 歌窈窕之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画诗,顾名思义,是在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的诗。它是艺术殿堂中的奇葩,星空中耀眼的明珠。阅读这些优美隽永的题画诗,领略其诗意,可以平息烦躁的心情,陶冶性情,给人以精神的慰籍,让人能在繁杂的世间得到短暂的休憩。唐宋是我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绘画艺术渐趋繁荣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诗与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有融合的趋势,题画诗的兴盛便表现了这一特点。沈德潜谓“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虽然学者已推翻杜甫为题画诗最早创造者的说法,但杜甫无疑是题画文学史上________的作家。宋代题画诗在继承唐代题画诗的基础上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审美风格,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诗歌史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倩影。
宋代题画诗_______,其数量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朝代的总和。据统计显示,宋代题画诗超过5000多首,涵盖题材主要有山水题画诗、花鸟题画诗以及人物题画诗三大类构成。宋朝题画诗发展异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北宋初年,朝廷便大力改革科举制度,让更多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并给予文官丰厚的俸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宋代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二是宋代画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