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命题及校对人:郑淑清何春晓王晓羽注意事项:考生信息与试题答案均需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无“巧”不成《红楼梦》。不论是总体结构还是局部情节,《红楼梦》都充满种种令
试题预览
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命题及校对人:郑淑清  何春晓  王晓羽
注意事项:考生信息与试题答案均需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巧”不成《红楼梦》。不论是总体结构还是局部情节,《红楼梦》都充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巧”。它的“巧”既有明写也有暗写,小说写了巧人、巧物、巧事、巧遇等明白易晓的“巧”。也有很多的“巧”是暗藏在文字内部,非精读小说之人难以发现。小说中所有的“巧”都是作者故意安排的。根据“故意”的主体和“巧”字的言说主体,可细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人物自导自言”型,即小说中人物有主观故意,他(她)为了掩饰自己的言行,借“巧”字来开脱。如第八回末交代秦可卿身世之后,提到秦钟的父亲秦业“正思要和亲家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可知,秦家人早就瞄准了贾府义学,一心谋求秦钟入读,因此,宝玉会秦钟,是秦可卿有意安排,且筹谋已久,并非恰好撞上。
第二类“人物导—作者言”型,小说中人物虽有主观故意,作者代为之掩饰,信手拈个“巧”字来瞒读者,读者一般难以识破,只有认真阅读和思考后,方可悟出。如“可巧莺儿和喜儿都来了”,这个“巧”是薛氏母女故意制造的。
第三类“作者导—人物言”型,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和内容,借人物之口道出,不是出自小说人物的主观故意。第二十八回宝玉给黛玉配的药,虽然宝玉强调“当真的呢”,凤姐也为之作证,但王夫人、宝钗、黛玉皆以为宝玉撒谎,想必读者也完全不信。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表达读者的怀疑,读者的问题变成小说人物的问题,“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否定之否定成为肯定,一般读者也就不怀疑了。
第四类“作者自导自言”型,作者故意为之,以便合乎情理地安排作者早已预设好的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甄士隐“可巧”在街前遇到跛足道人,这个“巧”是为配合作者为甄士隐出世的安排而设置的。这是作者早就构思好了的,必然这么写。
《红楼梦》善于运用巧合来塑造人物形象,布置结构或发展情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妙的构思,因而小说的行文曲折变化、错综复杂,情节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读来引人入胜。
(摘编自赵雪梅《<红楼梦>的艺术“巧”构思分析》)
材料二: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梦>的构思艺术》)
材料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像,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1. 关于《红楼梦》的构思艺术,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在布置结构和发展情节时,都用到了“巧”的构思,使行文错综复杂,引人入胜。
B. 作者认为围绕贾宝玉和贾府盛衰进行人物叙事视角的转换,能从不同人眼中写出同一事件。
C. 《红楼梦》的每一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同一情节中多种视角转换自如且有序。
D. 《红楼梦》在如何组合人物、情节、线索等小说故事的元素方面,打破传统线性单一结构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所有的“巧”都是作者有意安排的,非精读小说之人难以发现。
B. 《红楼梦》叙事有成就主要是因为它实现了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转换。
C.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鲁迅先生肯定了他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D. 《红楼梦》叙事的特征表现为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时间艺术空间化。
3. 结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积累,选出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   )
A. 林黛玉的肖像描写需从贾宝玉的眼中看出,因为有木石前盟的情缘。
B. 王熙凤回王夫人的话,是从贾府实际掌权人的视角表现她逢迎和能干。
C.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从穷苦人兼世故老妪的视角来表现大观园的华贵。
D. 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薛宝钗的眼中叙出,因为有金玉良缘的姻缘。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根据材料三,请简要解释《红楼梦》的叙事“新变”。
【答案】1. C    2. A    3. B    
4. 先总写《红楼梦》的整体结构和局部情节中充满“巧”的构思,进而分述“巧“的构思的四种类型,最后总结概说《红楼梦》中善用“巧”的构思产生的效果。    
5. 《红楼梦》叙事“新变”是指它打破传统的线性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让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创造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马蜂(节选)①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晰。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顿)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
[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①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 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 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 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 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 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C. 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D. 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8. 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9.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C    
8. ①化解尴尬,使结尾出乎意料,既有喜剧效果又耐人寻味。②凸显了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③充满爱意的谎言表现了新青年争取婚姻的自由和对爱情自主的浪漫。④照应题目(点题);照应前文情节,再次印证了“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    
9. ①从他对吉老太太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善解人意。②从他与吉小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敢于坚持自己的婚姻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新青年。③从他为吉老太太读信、与吉老太太的对话以及与余小姐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机智灵活,幽默风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出继从父孺。年十二,能属文。以父不得死①于隋,不肯仕。郡举秀才,不应。闻高祖兴,遁入首阳山,将应义举。通守尧君素觉之,迎置其母城中,收不得去。及君素东连王世充,遂挺身归国。房玄龄亟言之秦王,王召见,问方略。所对合旨,授府主簿,判陕东大行台金部郎中。是时方讨世充,军事繁综,收为书檄露布②,或马上占辞,该③敏如素构,初不窜定。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然。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④转粮,更相资哺,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不若勒诸将严兵缔垒,浚其沟防,戒毋出兵。大王亲督精锐据成皋,厉兵按甲,邀建德路。彼以疲老,当吾堂堂之锋,一战必举。不旬日,二贼可缚致麾下矣。”王曰:“善。”遂禽建德,降世充。王入观隋宫室,且叹炀帝无道,殚人力以事夸侈。收进曰:“始皇兴阿房而秦祸速,文帝罢露台⑤而汉祚永。后主曾不是察,奢虐是矜,死一夫之手,为后世笑,何此之能保哉?”王重其言,俄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男。尝上书谏王止畋猎,王答曰:“览所陈,知成我者,卿也。明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赐黄金四十铤。”武德七年,寝疾。王遗使临问,相望于道。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恸,因遣使吊祭,赠帛三百段。
(节选自《新唐书•薛收传》)
[注]①不得死:“不得其死”的省略,意思是不得善终。②露布:古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③该,同“赅”,完备。④毂(gǔ):本意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轮或车。⑤露台:露天台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
B. 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
C. 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
D. 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才,通称才之秀者。汉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唐初置秀才科。后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B. 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封号。著名人物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 檄,古代官方文书所用木简,长尺二寸,多作征召、晓谕、申讨、报捷等用。后泛称这类官方文书为檄。
D. 麾下,谓将旗之下,即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用于对将帅本人的敬称。如辛弃疾诗句“八百里分麾下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薛收有气节,以义为先。薛收因为父亲冤死在隋朝,所以拒绝在隋为官。听说高祖起兵,便起义响应,后被房玄龄推荐给秦王,得到秦王的信任和重用。
B. 薛收有才名,文思敏捷。薛收十二岁时就能写作文章,征讨王世充时的檄文等由薛收执笔写作,他有时在马背上口授文辞,敏捷得就像预先构思好的一样。
C. 薛收有胆略,见解独到。面对窦建德增援王世充,薛收建议整治军队,构筑壁垒,占据要地,养兵蓄锐,阻截窦建德的通道,最终活捉窦建德,收降王世充。
D. 薛收受器重,英年早逝。薛收的进谏多次得到秦王的重视和采纳。薛收病重,秦王不仅遣使问候,还亲自慰问,与他叙谈往事。薛收去世时年仅三十三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以疲老,当吾堂堂之锋,一战必举。
(2)明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赐黄金四十铤。
14. 薛收多次进谏秦王李世民,每每得到赞许和采纳。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薛收进谏成功的原因。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他们用疲惫老弱的兵士,抵挡我们威武精锐的部队,(我们)一交战必然取胜。
(2)明珠几车,比不上一句话,现在赐给(你)四十铤黄金。    
14. 薛收进谏成功的原因有两方面,主观方面,他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在讨伐王世充时,提出作战主张,赢得胜利;薛收进谏讲究艺术,善于借古讽今,他用秦始皇等说明大兴土木的弊病,委婉劝谏,得到器重。客观方面,秦王李世民善于纳谏,能够虚心听取薛收的意见和建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③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④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篠(xiǎo):细小 竹子。②裛(yì):滋润。③蕖(qú):荷花。④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之中涵纳“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B. 颔联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充分体现出用语之妙。
C.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这种倒装句式虽然不够对仗,但突出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
D. 尾联中,“狂”字出现了两次,重复使用表达出诗人疏放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强了。
16. 杜甫常在一首诗中融入优美的景物与潦倒的处境,抒写不屈的情怀。请以本诗为例,对这种融合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本诗前四句写草堂和浣花溪(百花潭)的美丽景色,心情舒展旷放。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而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忍饥挨饿的凄凉处境。尾联写出作者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磨难压倒的倔强的态度。诗人将赏心悦目之景、可悲可叹之事和不屈顽强之志在诗中融合统一起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的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哂笑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大雅•荡》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与之表述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船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舟不仅能载人们远游,也走进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出现在很多古诗文中。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彩舟云淡    ⑥. 着我扁舟一叶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心,熔铸成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        再添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
《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进行了准确回溯,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十分深刻地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进行了讲述。导演张永新说:“中国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与侵略?只有一条路——觉醒。”该剧堪称经典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场景的完美        ,既有愚昧的晚清遗老、残暴的北洋军阀、守旧的儒学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响下率先觉醒的青年英才、寻求救国良方的知识分子领袖,还有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        的诸多人物。除了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物的精雕细琢外,其他人物虽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黄侃等人物均演绎得十分生动传神,就连跟随辜鸿铭的两个封建忠仆也刻画得        。
18. 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 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诞辰     呈现     雪泥鸿爪     栩栩如生
B. 华诞     再现     雪泥鸿爪     惟妙惟肖
C. 诞辰     再现     吉光片羽     惟妙惟肖
D. 华诞     呈现     吉光片羽     栩栩如生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20.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一组整句,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B    19. D    
20. 示例(1)《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进行了准确回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进行了生动再现,对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进行了深刻讲述。
(2)《觉醒年代》准确回溯了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
(3)《觉醒年代》将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回溯得很准确,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再现得很深刻,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讲述得十分深刻。
2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传统节庆与文学艺术关系密切,如________……都与传统节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节庆这一民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给中国的文学艺术以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另一方面,各种文学艺术与传统节庆文化结缘之后,又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社会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_________。总的说来,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并行,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对联、歌谣、诗词、剪纸、泥塑、年画、民间工艺    ②. 有节庆而无文学艺术的点缀则俗不可耐。    ③. 示例①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示例②而且与文学艺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2. 阅读下面漫画,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根据画面,联系个人实际,写出漫画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40字)。
 
(选自2017年10月6日《人民日报》,作者:白士林)
【答案】(1)标题示例①空话难扶贫;②精准扶贫靠实干;③空话扶贫要不得;④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2)启示示例①做学问,要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示例②帮助他人,真心付出才能赢得尊重;空话连篇,只会失信于人,众叛亲离。示例③承担任务,需认真完成,尽职尽责;空话欺瞒,敷衍塞责,将会损人不利己。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以上话语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汗水浇灌,硕果累累
雏鹰矫健地翱翔于天际,却不知它曾多少次起飞失败过;蜗牛爬向金字塔的顶峰,却不知它曾多少次坠落过;耕牛犁出一亩整齐的田畦,却不知它曾流过多少汗水;曾羡慕那些成功者,却不曾想过这背后流过的泪水与血汗。任何光鲜人物的背后都曾经历一番寒彻骨,都是艰辛的付出与奋斗。由此观之,只有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浇灌出成功的嫩芽。
付出汗水,播撒成功种子。农民要收获,必须先播种;人们要成功,也必须先播下希望的种子,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老舍先生曾说过,“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我们所熟悉的方仲永,虽五岁便能作诗,最后却落个“泯然众人”,令人不禁为之惋惜。世上天才本就不多,而最终能够成才的,必然是那些有付出艰苦劳动的人。新东方“教父”俞敏洪曾三次参加高考,正是由于他当初的不懈努力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由此可见,付出汗水,才能浇灌出成功种子。
付出汗水,浇灌成功嫩芽。任何成功的取得并不是表面那么容易,他们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当记者问他的球技为何如此精湛时,他只简单的回答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吗?”他就是科比,就是我们崇拜的飞人偶像。像这样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上一个『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