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B卷提升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B卷提升测试(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①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奧秘的事物。谜语由谜面,谜目,谜底构成,谜面为载体、线索,谜目为限定范围,谜底为答案。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
试题预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   ①   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奧秘的事物。谜语由谜面,谜目,谜底构成,谜面为载体、线索,谜目为限定范围,谜底为答案。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称为“事物谜”,事物谜的谜面多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   ②   ;选择合辙压韵的歌谣,语言通俗,琅琅上口,适合   ③   。另一种是“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灯谜,又叫“文虎”“灯虎”。它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宇多音、笔画组合、摩状象形等   ④   ,通过会意、别解、假借、用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谜语始于黄帝时代,历经数千年演变发展,清朝中期以后,进入成熟期,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普及。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拐弯抹(mò)角       摒(bǐng)弃     渊远流长
B.琅琅(láng)上口      载体(zài)      引申
C.冗(yǒng)长拖沓     隐晦(huì)      摩状
D.供(gòng)人猜测     曲(qū)折       压韵
2.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或  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传诵     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B.和  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传颂     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C.和  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传颂     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D.或  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传诵     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④①⑥②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4.对下列对联所涉及行业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餐馆
B.万里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钟表店
C.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浴室
D.虽云毫末小技艺,却是顶上真功夫——理发店
5.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两会”召开前,媒体上谈论改革的声音不绝如缕,这表明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④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席不暇暖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⑤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目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⑥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 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卫生组织称,截至7月10日,在巴西共有612981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511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之一。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发展并快速崛起。
C.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保障,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大约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二、语言表达(8分)
7.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这种推理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共同的词项。仿照下面的示例,进行“三段论”形式的推理。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示例)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的“老马识途”。
推理:老马是认识道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能认识道路的。
(题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演绎推理中最常见的是“三段式”推理,它由两个前提(一般性前提与特殊性前提)和一个结论(特殊性结论)组成。请参照以下例句,写出完整的“三段式”推理。(5分)
例:知识分子是劳动者,教师是知识分子,所以教师是劳动者。
①  商品是劳动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议论是人的理性思维,其基础是对具体的感性事物的抽象概括。这种能力,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后,还要从概念、判断、推理 、论证等方面进化为语言文字 ,还得从口头即兴交流升华为文体,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漫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跨越。
在孔子时代,人们交流主要是对话,连标题都没有。孔子的言论之精彩,在于大部分都是深刻的格言式警句。当然,光是形成独特而全面的观点,也还只是属于逻辑中最初步的概念、判断层次,要言之有理,必须进入更高层次:推理和论证。
到了孟子那里,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辩证格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用类比推理来说明观点,不但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而且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弈秋诲人”这样的寓言在逻辑上属于类比推理,多少具有论证的功能,这比孔子进了一步。用寓言与、做类比推理是当时的风气,也是汉人思维经过多年的积累,突破孔子时代局限于判断的表现,体现了国人推理能力、抽象能力、论证能力的发展。但类比推理和比喻一样,只是在某一点上相通,难以全面。而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故类比推理鲜能全面。
孟子晚孔子一百多年,中国人在交流中最明显的进步,是表达观点时正反结合转化的模式普及了。孟子对于与自己论点不符合的例子不但不回避,而且加以分析,用“他说圆己说”,这就是把正例和反例、论证和驳论结合起来,达到了雄辩的境界。这与20世纪西方科学学者波普尔的“证伪比证明更有理论”的突破性学说不谋而合。
光有这样的自觉,还只限于思维方式,并不等于文。从思维方式到形成文章,除了语言、逻辑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文体。
与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传播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文体的发展。有了做文章的意识,文体就随之而丰富起来。“说”在最开始有现场即兴、口头交际的性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虽不像“论”那样强调全面和严密,但是具有言说的智慧、机敏,特别是比喻的巧妙。其一:不直接正面说理,而是从侧面以比喻引出论点。其二:不是单层次宣告,而是多层次的逐步深入。而“论”作为一种文体,论证上显然比“说”要复杂的多。“论”是直接推理,从肯定、否定两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全面资源,深思熟虑,把所有的可能加以权衡,严密到没有任何漏洞,让论敌反驳无门。总的来说,“论”的要求就是全面、反思、系统,《过秦论》《六国论》就是这样的典范。
(选自孙绍振《古代散文的解读观念和方法》,有删改)
9.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概念和判断是逻辑思维中的低层次思维,而推理和论证属于更高层次,可以让人做到言之有理。
B.孟子运用寓言来说明观点,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强调了论证的功能,这是当时的风气使然。
C.用寓言做类比推理虽然突破了判断思维层次,但它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很难全面地说明观点。
D.“说”具有侧面引题和多层次逐步深入推理的特点,但全面性和严密性不足,论证还是较为简单。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总起部分提出观点,即人的议论能力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复杂的、多阶段跨越的过程。
B.在论述孔子和孟子的议论能力时,作者既阐明了两者的不同,也剖析了两者之间的所具有的内在联系。
C.文中列举孟子三则寓言的事例是为了阐明:类比和比喻一样,只是在某一点上相通,难以做到全面。
D.文章论述孟子能用“他说圆几说”论证的特色,是想强调孟子的论证有了新高度,已经达到了雄辩的境界。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话是孔子时代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所有孔子的言论非常精彩,出现了大量的格言式警句。
B.相较于孔子,孟子既有所继承,同时又在类比推理上有所突破,这体现了国人思维能力的进步。
C.从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到形成文章,需要具备多个要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论说性文体。
D.“论”这种文体着眼于全面,严密没有任何漏洞,让论敌反驳无门,是一种典范的议论性文体。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并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13.用“/”为乙文画线句断句。(3分)
争 一 言 以 相 杀 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故 曰 万 事 莫 贵 于 义 也。
14.下面对甲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先把“生命”和“义”类比为“鱼”和“熊掌”,引出自己的主张。
B.其次运用假设推理,指出“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者”。
C.随后进一步明确,贤者与愚者的差别即在于是否能保有“义”而勿丧。
D.从整体思路看,孟子的论证采用了“归纳”的方式,逐层推导出结论。
15.乙文的论证层层推进,首先论证了        ,其次论证了       ,最后由比较而直指论点。其所提倡的与甲文如出一辙,即           。(3分)
五、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嗅梅
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诗中“尽日”交代了寻春心情的急切和行动的持久,“踏遍陇头云”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寻春的艰辛。
B.第一首诗“笑”字意味丰厚,既有对自己艰苦寻春而不见春的暗笑,也有对归来后感受到春就在身边的自得。
C.第二首诗情感富有变化:诗人因寻春不得而惋惜和遗憾,因看到大林寺桃花盛开而惊异,因发现春景尚在而欣喜。
D.两首诗语言华丽,构思精巧,立意新颖,既富有情趣,又包含深刻哲理,读来耐人寻味,感觉耳目一新。
17.两首诗蕴含的哲理有何异同之处?请简要说明。(6分)
六、句子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四句任选三句作答。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3)《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致品。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路虽远,行则将至。”这说明行动的重要性。《劝学》也有用行路设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40分)
19.《劝学》一文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启发人们思考,让人们切实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交流,需要将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劝学》一文的比喻、对比论证堪称典范,请你以“谈学习”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语言生动简洁,语意明确;250字左右。(1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30分)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让我们于慌乱中感到了一种危机。其实,危机何尝不是一种契机呢?生活,无论顺逆,都是功课,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习。在这一场灾难中,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是生命。面对疫情,著名作家池莉说:“这是一场生命教育。我希望孩子们面对此情此景,应该去学会观察和思考。对生命的敬畏是第一要义!”
那么,关于生命,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你将用什么行动来诠释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A卷基础测试』  下一个『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语文1卷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