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与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与训练(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与训练说明文的考点及答题思路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分为事物说明文(对象及特征)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考点一:整体感知题型1指出说明对象及特征(事物说明文)对象:标题特
试题预览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指导与训练
说明文的考点及答题思路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分为事物说明文(对象及特征)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
考点一:  整体感知
题型 1 指出说明对象及特征(事物说明文) 
对象:标题
特征:(1)标题(2)首尾(3)段首  【注】:形容词,主谓短语说特征。
题型 2概括内容(事理说明文) 
注意:标题 ;  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段落的中心句等。
考点二: 判断说明顺序
题型:指出句子所使用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 概念
时间顺序 多用于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建造及产品的生产过程。   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首先 其次等
空间顺序 按事物的位置、形状、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      有表方位的词语。如:上面 下面等
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及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说明的顺序。(通常包括:从整体到局部、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用途、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
【注】:科普说明文大都属于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应该整体把握、局部理解,文章的整体、主体、某段的顺序都不一样。
考点三:  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题型:指出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解释 答题思路
分类别 说明一些较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进行说明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下定义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事物本质特征。
语言形式是判断句。 科学地解释了         的本质特征
(下定义的方法:被定义的概念+是+本质特征+属概念)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使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了解。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用同类或相关的事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突出(强调)了……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具体准确地介绍了……
打比方 借助人们熟悉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人们不熟悉又不易说明的事物,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特征)
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通俗易懂的说明了……
画图表 运用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形象直观地说明了……
摹状貌 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生动形象的描摹了……
引资料 摘引有关名言、文献、典籍、科研成果等来说明事物的说明方法  引用     使说明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答题思路: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征
【注】:回答说明方法时一定要紧扣特征。
考点四 : 品析语言
1准确性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范围 还有数量(之一)和估计(大约、左右),或修饰,或限制,不能换,不能去。
题型: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或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
思路: 表态+结合上下文并指出作用(而不是……)+去掉后(换成某词)意思的变化
不符合事实(原文的意思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语言风格
题型 (1)比较     (2)根据生动说明写简介     (3)赏析生动形象的语句
思路:(1)比较时分清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即可
(2)把生动的语言写成平实的即可,简介要把说明的对象和特征交代清楚
 (3)常是运用了修辞的句子,结合修辞的作用及说明对象的特征作答
考点五 :标题的作用及拟定
作用  (1)点出说明对象;(2)概括特征;(3)引起阅读兴趣。
拟定  (1) 简洁   (2)点出说明对象  (3)概括特征 (4) 引起阅读兴趣
题型:文章的标题能否改换或重新为文章拟定标题
思路:紧扣三点作用和拟定的要求,拟定时点明说明对象及特征是最重要的。
考点六: 说明文中的故事、传说、或现象的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 (2)引起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3)举出    的例子,具体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题型:故事、传说能否去掉或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思路:根据语境,结合要点
考点七 : 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 总体来看:总——分  分——总   总——分——总
部分来看:并列式  递进式
题型:指出文章的结构形式 
思路: 说明文总的结构形式是总分式,要和局部的结构形式区分开。: 
考点八:  提出合理化建议
题型:针对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思路: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
考点九:  领悟科学精神
题型:问答题
思路:结合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启发、体会,关注科学,关注生活
真题演练
(一)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 ,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 ,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 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5分)
(1)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分)


(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分)



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文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2分)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3.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3分)



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 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分)





 
(二)湿地?失地!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中所描写的场景就是湿地。在人们眼中,湿地充满种种意象之美,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跟森林、海洋并行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人工湿地强调了社会和经济功能,弱化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
(3)中国是世界上湿地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从地理分布看,湿地分布较多的省区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西藏。总面积为17.7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湿地面积的55%。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从1990年到2008年的近20年间,我国湿地呈现出           的趋势(见图1)。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尤其是农业开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高产量的追求,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如今被大量开发为农田,或排水后成为牧草草原,或改造为鱼塘和盐田,成在河流上建坝拦水、修建水库等。
(5)由于开发过度,我国的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也逐步减弱。201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指出:遭到破坏的湿地遍布华夏大地,破坏面积已经涉及原有湿地的40%-5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350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玛湖已干枯沦为沙漠。曾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大草原的若尔盖,300多个湖泊中已有200多个干涸,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053平方千米,每年还在以11.65%的速度递增。
(6)可悲的是,这些教训还不能给现代人足够的警醒。在湿地边上建别墅,在滩涂里面打野鸭促旅游等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些饱受洪涝灾害之苦的地区,退耕还湖刚有成效,便又有人重新开垦。
(7)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湿地的兴亡只是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为了让湿地这个大自然的天然公园,不再成为永远的失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之肾”。
  【链接材料】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湿地面积13.6平方千米。据调查,区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严重超标,更可怕的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三垟湿地的现状已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按照政府规划,三垟湿地将建成桔浦芳洲、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网人家的生态园。
1.阅读全文,结合标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第(4)段,根据图1,用简明的语言补写画线句。(不超过35字)




3.第(5)段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据,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三垟湿地是城市之肾,为城市增添了灵性,凸显了温州山水城市的特色。
B.三垟湿地能够在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C.为了充分利用三垟湿地,我们应该把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改造为农田、鱼塘。
D.三垟湿地水质严重受损,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由此,三垟湿地亟待保护。
(三)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 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 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 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 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 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 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成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 ”,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 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 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3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四) “北斗”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①在去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式上,来自32个装备方队的580台车辆,以整齐划一的行进速度,前后左右一致的车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背后的“秘密武器”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保障32个方队整体车速控制在10千米/小时,骑线偏差不超过1厘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作为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建设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完成星座部署,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④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广泛用于农场规划、田间测图、土壤取样以及肥料、杀虫剂的使用等方面,助力精细农业增产。例如,它能够提升农药、肥料使用的精度,同时更好地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新农场。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
⑤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⑥它也是工程建设的利器。盖高楼时,用“北斗”终端可随时测量楼房歪不歪;在挖山洞或地铁隧道时,用“北斗”终端就不用担心掘进时出现错位。它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⑦此外,它还在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源于它功能强大。
⑨北斗系统采用3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给出精准的定位。与世界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更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基本分布在单一高度轨道上。
⑩北斗系统的定位能力从以前的10米到5米,进一步提高到厘米级。例如将美国GPS定位终端升级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轨道交通车辆的定位误差会大幅度降低。
⑪北斗系统还独创了短报文通信服务。在应急情况下或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区域,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更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能力,其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从50万用户提高到500万用户。
⑫由于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快了与“北斗”融合的步伐,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⑬过去,虽然我国厂商生产的产品集成了北斗系统,但产品被卖往的有些地方不能享用北斗服务,产品服务和能力被降级。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服务范围首次扩展至全球。对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产品来说,将有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两套系统同时为其提供服务,稳定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布局北斗产业。
⑭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成,“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了“世界的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选文开头从国庆阅兵写起,有什么好处?
 


2.第④段中加点的“据估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



3.第⑪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有人问,有了GPS,我国为何还要研发“北斗”?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印度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1999年,印度、巴基斯坦“卡吉尔战争”期间,美国直接关闭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印度损失巨大。
 















答案
(一)1.(5分)(1)(2分)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功效。(2)(3分)不能调换。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④段和⑤⑥段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2.(2分)可以。应该放在第④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选文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的连接功用。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的作用,而选文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
3.(3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答出作用的,给1分;分析合理,给2分。
4.(4分)(1)(2分)“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2分)“迄今为止” 说明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3分)一榫一卯总关情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效果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就是榫入卯眼。
(二)1.我国湿地遭受严重破坏,很多湿地成为失地。(我国湿地保护面临巨大压力,若不重视,会有更多的湿地成为失地。)
  2.自然湿地持续减少而人工湿地持续增加
  3.准确说明了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逐步减弱。
  4.C
(三)1.(2分)D
2.(3分)示例一:举例子(1分),举宋代治疗“天花”的例子(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1分)。(共3分)
示例二:引用(1分),引用晋代葛洪记载的一次天花暴发的语句(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1分),具有权威性。(共3分)
示例三:列数据(1分),列举“3000年”“30%”“40万”等数据(1分),准确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1分)。(共3分)
3.(2分)示例:“也许”表猜测,表明人体制造和使用杀敌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1分);若去掉,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意对即可,共2分)
(四)1.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
2.不能,“据估计”是表推测,说明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和平均成本只是一个推断的数据,去掉后过于绝对,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示例:北斗系统与GPS相比,有几大优点:其一,它是由三种轨道卫星混合组成的,与美国的GPS系统相比,抗遮挡能力更强,即使是在低纬度地区,也能保证有稳定的信号;其二,北斗系统的定位能力与美国GPS相比更精准;其三,北斗系统还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在功能上更加全面,可以发展多种用途。因此,在性能方面,我国的北斗系统不逊于美国的GPS,未来还可能超过美国。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出自己的导航系统,就能摆脱对GPS系统的依赖,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怕美国的制约和压迫。在未来,北斗系统还将在军事、民用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为我国和全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检测: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下一个『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议论文阅读专练(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