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高一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试题预览
2020~2021高一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五单元、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跟旧版相比,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初心”“点赞”“粉丝”“刷屏”“截屏”“二维码”等100多个新词,还增补了“卖萌”“拼车”“拼购”“被会员”等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这些“网感”十足的新词新用法,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流行的未必都能成为经典,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人认为,《新华字典》应当保证收录信息的绝对权威性与严肃性,一些网络词汇实用性不高,很可能就是一阵风,过不了多久就不再使用了,将昙花一现的网络新词收录意义并不大。收录哪些网络词语,以何种标准收录,需要仔细甄别,审慎思考。对此,第12版《新华字典》责任编辑宿娟说,这次添加的是“点赞”“刷屏”“截屏”等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运用十分广泛,并且已经稳定,所以才收录进来。
不可回避的是,当下网络用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粗鄙、低俗、浮夸语言并不鲜见。在田立新看来,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特性,一些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甚至低俗的语言充斥网络,网络低俗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有专家表示,对于网络语言,既要宽容也不能纵容,语言规范要因势利导,分清语言使用的场合,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网络语言采取不同的措施:涉及社会公共和大众传播领域的,应严格规范;私人领域和有人际传播范围限制的可以顺其自然﹔互联网平台应履行净化语言传播环境的主体责任,对平台内容进行监管引导等。
值得关注的是,第12版《新华字典》顺应移动网络发展潮流,首次实现应用程序和纸质图书同步发行,正文每页都附有二维码,读者可以用手机扫码看书写笔画、听正确读音。业内人士指出,“纸书十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让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减少了阅读障碍,让纸书活起来了,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此外,新版字典还首次使用冷激光打码技术,通过一书一码,让每本字典都有电子“身份证”,为读者提供防伪查询、物流追溯、资源链接等增值服务。
(摘编自李雪钦《网络语言为汉语增添活力》)
材料二: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流变,最直观,最生动地体现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文化脉动。从风云激荡的国际社会到惠及民生的国家政策,从影响广泛的热点事件到人们身边的大事小事……年度流行语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每年社会的波澜壮阔,也折射出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年度流行语中隐藏着“民生密码”。
流行语中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痕迹。透过年度流行语,可以对过去一年中的民生百态进行解读。比如,作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孩子代称的“神兽”,标注了这段特殊时期师生“云上课”的历史,也记录了广大家长使出各种招数、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经历;“直播带货”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通过加入“直播带货”获得新的职业身份,也有不少人因此而频频“剁手”。
流行语还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一方面,越来越多传递正能量的流行语当选年度“热词”,体现出当今社会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逆行者”“飒”展现出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也寄托着普通群众对英雄的敬佩和赞美。另一方面,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包含着人们的期待、疑惑、自嘲等种种情绪,同时凸显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内卷”被用来指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这就需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因此,流行语可谓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读懂流行语中隐藏的“民生密码”,把握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方能准确体察舆情,更精准地服务大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在流行语的使用上,政府和群众的互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民生密码”正在被识别。可以看到,目前流行语已经呈现出双向流动的倾向,既有从政府话语体系进入民间的语言,也有从民间语汇向官方语汇的靠拢。如今年入选十大流行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双循环”,就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政府文件中出现,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全民“热词”;“任性”一词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官方与民间语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倾听民意,凝聚共识,激发改革动能,实现最大公约数。
年度流行语,难以涵盖所有的民生领域,但能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部分心声。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从中读懂民生诉求,破解“民生密码”,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摘编自乔彩《读懂流行语中的“民生密码”》)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心”“点赞”“粉丝”等词语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被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
B. 有人对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点赞”“刷屏”“截屏”等词提出质疑,认为这些词汇实用性不高,很可能就是一阵风。
C. 网络用语中存在一些粗鄙、低俗、浮夸的语言,这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特性有关。
D. 第12版《新华字典》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采用冷激光打码技术,一书一码,方便了读者进行防伪查询。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要了解“拼车”“拼购”等词语的意义,仅仅查看旧版《新华字典》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发展变化的。
B. 私人领域和有限制人际传播范围网络语言的发展前途有两种,一是消失,一是被接纳,这取决于网络语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 “任性”一词属于政府话语体系进入民间的语言,体现了政府对权力使用乱象的重视,有利于凝聚共识。
D. 年度流行语呈现出双向流动的倾向,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从中读懂民生诉求,民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有关政策方向。
3. 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流行语还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观点的一项是(    )
A. “打工人”入选年度流行语,反映了时代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认可。
B. “凡尔赛文学”更多是社交场合中的一种“伪精致”。
C.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了整个抗疫过程,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
D. “云监工”,无数人以这种方式见证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
4. 请你结合材料写一段话,建议《新华字典》下一版编委收录“逆行者”一词。要求:语句通顺,不超过90个字。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案】1. B    2. C    3. D    
4. ①“逆行者”展现出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逆流而上的优秀品质,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面貌;②它还适用广泛,可适用于其他一切生死考验时逆流而上的人们,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 ①文章提出年度流行语中隐藏着“民生密码” 观点,②然后分析了年度流行语中隐藏了怎样的“民生密码”及年度流行语的新动向,③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正视流行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扎灯的老方
刘立勤
老方是半个篾匠。
老方做的东西与竹篾有关,但他不会做篾器。
老方会做灯,花灯、云灯、宫灯什么的都会。老方还会扎狮子,会扎龙。他有一双生了魔法的手,用竹篾做好狮子、龙的骨架,然后蒙上纸,涂上色,狮子和龙就像着了魔,活灵活现随风腾舞惊煞人。
老方不会做篾器,平日靠手艺挣不来钱不说,还赔钱——他要买纸,买竹子,买构皮。老方买的纸是皮纸,那种手工作坊用春天的构皮酿造的纸,那种纸筋道,皮实。白皮纸用来做龙衣,糊花灯,蒙狮子头;黑皮纸用来做捻绳,捆扎竹篾的接头。老方买的竹子是清一色五年的竹子,老竹子的篾太刚,缺少弹性;嫩竹子的篾没韧性,容易折。只有五年的竹篾最好,不刚不折还有灵性。构皮要用熟皮子,好除粗皮好上色。
金竹刚柔并济,老方把竹子剖成一厘米左右,去芯,抛光,用来做狮子和龙的骨架。水竹节长,老方用来做花灯,做狮子舌头、耳朵和头上的九个包,做龙的角、眼睛。黑皮纸则裁成一厘米两厘米三厘米宽窄的纸条,再捻成捆扎竹篾的捻绳。白皮纸则和朱砂等颜料一起,等待腊月正月的到来。
腊月是老方的忙日子。
那年月人们喜欢热闹。丰收的年景需要庆贺,办场灯会;遭灾的年馑需要祈福,办场灯会﹔谁家生了儿子或是发了大财,也要办灯会。
灯会要有花灯。老方用竹篾做出十二生肖的骨架,再贴上白皮纸,用朱砂和五色颜料勾画羽毛皮色,那些可发的生肖就在寒冷的夜晚升到空中,高高兴兴给人照亮前程。灯会需要纸船,老方也会。他扎的纸船靓丽精巧经得起风浪,耍丑的老胡和唱旦角的小桃红唱船歌唱花鼓,给人们送来了喜庆和欢笑。
老方最见功夫的是扎金狮和龙。狮子是瑞兽,龙是神物,扎金狮和龙时,老方会提前三天沐浴吃斋,开工时还要祭天地神灵。做狮子头最费劲儿,耳鼻嘴舌繁杂多变不说,头上还有九个福包,麻烦得很。扎好骨架,又要贴上十八层皮纸,很是繁琐。龙头更为复杂,长嘴,利牙,还有一对雄鹿犄角一般的龙角和一节一片的龙鳞龙纹。老方极有耐心,一点儿懒都不躲。
贴上了纸,该用老方的绘画手艺了。老方手艺好,把金狮和龙画得纤毫毕现。老方心善,画龙画狮也喜欢用一点朱砂,避避邪气。所以,人们都说老方扎的金狮和龙威风八面不说,也有慈悲心肠,既能镇灾辟邪,也能给人间送来吉祥。所以,找他的人特别多,老方也特别忙,忙得脚打后脑勺。
忙完了腊月,正月接着忙。灯会要到正月十二才开始。舞狮舞龙要用赤花筒烧,狮子头和龙都是用纸糊的,难免有烧伤的地方,老方必须及时裱糊补色。小伤小疤倒也罢了,要是烧得太厉害,他夜以继日几天几夜不能睡觉。忙是忙,老方高兴,赤花筒烧得越是厉害,年景越是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是红红火火。这是玩灯的目的,也是老方的愿望。
老方一直要忙到正月十六或者十七的晚上。那是残灯的日子。忙乎一个多月扎的花船、金狮、龙,都要在那天晚上用一把火烧了。那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尤其是费时最多的金狮和龙,是必烧不可的东西,否则它们都会成精作怪兴风作浪。这时,也是老方最高兴的时刻。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一方百姓的日子将被熊熊的大火照耀得红红火火。
年景越来越好,老方没想到的是灯会被停办了。原因是别的地方办灯会死了人,县里的有关领导担心本县的灯会可能出事死人,勒令停办了。几百上千年的传统说停就停了,金狮神龙也没有办法,老方更没办法。老方的手艺挣不来钱不说,还弄得像疥疮一般,得空还痒痒得让他不自在。
好在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活着时铺张,死了更是气派。不说气派的墓地,高级的棺木,还要楼房大瓦屋的灵屋,外带小车电器。甚至有的人家还要扎上几个丫鬟仆人,让享惯清福的父母继续作威作福。最不济的穷人家,也要做一座三层别墅,配上豪车和电视,让亲人在那边过上阳间未曾享受过的好日子。
这是老方的长项,有人找老方。怎么说老方都不答应,自己的手艺是给活人做的,那是高雅的艺术,咋能去扎灵屋骗死人呢?可惜,老方的老婆是个病壳壳,她离不开药罐,药罐离不开钱。老方的儿子要娶媳妇,娶媳妇离不开钱。老方的女儿读大学,读大学也离不开钱。老方开始扎灵屋了。
灵屋极其简单,只求艳俗不求手艺,老方觉得很不过瘾。老方就把自己的技艺融进灵屋的制作——他把灵屋扎成古代宫殿的模样,然后把十二生肖扎成极小的灯笼挂在宫殿飞檐斗拱之上,再在门口扎上两只石狮子。一座豪华的灵屋就建好了。
可是,老方还是不尽兴,老方又开发了一种新项目,做了一个龙头船身的棺材罩子,预示后人一帆风顺飞龙腾飞。
老方手艺好,做工精致,这东西很受欢迎,人们抢着买老方做的灵屋和棺罩。老方咬牙喊了一个天价,依然供不应求,甚至还有活人交钱预订这样的灵屋和棺材罩子。
可是,老方依然不高兴,依然看不到他的笑脸。每逢道士做法事交包袱烧灵屋的时候,老方还会痛哭流涕,哭得比孝子还要伤心,让人不明就里。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扎金狮和龙时,老方会提前三天沐浴吃斋,开工时还要祭天地神灵”反映了老方内心对扎金狮和龙的虔诚之心。
B. 小说不厌其烦地描述了老方对扎灯材料的要求,既可看出老方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也展现了传统工艺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
C. “他扎的纸船靓丽精巧经得起风浪”“把金狮和龙画得纤毫毕现”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方的手艺高超。
D. 老方在灵屋的制作中增加了棺罩的制作,使得他的灵屋和棺罩供不应求,这是因为老方妻子生病,求钱心切。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方是半个篾匠,因为他做的东西与竹篾有关,但不会做篾器,这就为灯会停办后老方不得不做灵屋埋下伏笔。
B. “还弄得像疥疮一般,得空还痒痒得让他不自在”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老方因灯会停办却仍然渴望扎灯的心理。
C. 小说反映了社会习俗,如“赤花筒烧得越是厉害,年景越是风调雨顺”“否则它们都会成精作怪兴风作浪”就反映了花灯习俗中的糟粕成分。
D. 小说以小见大,以擅长扎灯的老方的遭遇和经历,展现了部分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衰落的现状,引人深思。
8. 小说结尾处说,“每逢道士做法事交包袱烧灵屋的时候,老方还会痛哭流涕,哭得比孝子还要伤心,让人不明就里”,请简要分析老方为什么会痛哭流涕。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灵屋”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6. D    7. C    
8. ①几百上千年的传统说停就停了。②自己的手艺是给活人做的,那是高雅的艺术。③人们对待“灵屋”的态度让老方对世道变化充满了不解与无奈。    
9. ①“灵屋”的兴起与“花灯”的没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某种现状。②哭“灵屋”体现了老方对传统手艺的态度,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形象。③通过文中老方对“灵屋”的态度,传达了老方对“花灯”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没落的内心痛苦,深化了小说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刘崇,以骁勇闻。宋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年节度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护车土优沮具议,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益时月未利,徙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逐为契丹所擒。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间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选自《宋史•杨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 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B. 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C. 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 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D. 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 中使,帝王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充任。
C. 君侯,秦汉时对列侯而为丞相者的尊称,后用于对达官贵人的尊称。
D. 寅、巳,古人用来纪时的十二地支,其中“寅”排在地支的第一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业为保百姓、劝主投降。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孤城,杨业为了保全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向宋太宗投降。
B. 杨业戍边有功,遭人妒忌。杨业将侵入雁门关的契丹军队打得大败,让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逃走,引起了束手边关主将的妒忌,有人偷偷上书诽谤他。
C. 杨业受人责难,愤然出战。杨业被护军王侁讥讽,愤然出战,并让潘美、王侁等人在谷口做好接应,结果潘美、王侁等人为了争功,离开了谷口,杨业战败被擒。
D. 杨业敢于吃苦,爱护部下。代州北部地区寒冷,而杨业在露天处理军务时旁边不生火,而且神情愉快,毫无寒冷的样子;他对部下有恩德,士兵都乐意为他所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2)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14. 皇帝是如何对待边关主将诽谤杨业的奏疏的?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大军驻扎在桑乾河,适逢曹彬的军队失利,各路军队收兵返回,潘美等回到代州。
(2)身上负伤几十处,士兵们几乎战死,杨业还亲手杀了几十上百个敌人。    
14. 皇帝看见这些奏章都不问,把这些奏章封好交给杨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⒉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京口
陆龟蒙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注]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伤离情”三字表明诗人来到江干古渡口是来送别朋友的。
B. 颔联“东风、客帆、落叶、夕阳”等意象营造出凄美的氛围。
C. 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春日送别的图景,抒写了惜别和怅惘之情。
D. “可怜宋帝筹帷处”中“可怜”一词是指诗人同情宋武帝的遭遇。
16. 诗的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颈联“昔、今”二字,构成鲜明对比,表明作者对古渡口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②尾联运用了用典、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以茂盛生长的野草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气象。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问孔子为何以“哂”对待子路,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江水清澈灵动、山苍翠高耸的形态。
【答案】    (1). 吴楚东南坼    (2). 乾坤日夜浮    (3). 为国以礼    (4). 其言不让    (5). 千里澄江似练    (6). 翠峰如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留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作为扇子中的精髓——苏扇,被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苏扇具有特定的文化收藏价值。
首先,苏扇制作精良、品种繁多,尤其是繁杂的制扇工艺程序,是纯手工制作,技艺更难以仿制。其次,扇子与文学创作、书画艺术、戏曲文化和舞蹈、园林等艺术紧密结合,无处不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都有关于扇子的描述。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喜欢在扇面上绘画赋诗。折扇,在苏州评弹艺人手中除了运用扇子表演角色外,还用来当作各种兵器道具,使表演更为逼真动人;在中国民间舞蹈中,一般常用折扇式彩扇,《扇子舞》是现代舞坛的一朵小花,一把把扇子将江南的采茶风情表现得栩栩如生。还有在苏州园林内、江南民宅等建筑也能常常领略到扇形图案、扇形花窗、扇形亭子等造型的艺术之美,显示了深厚的吴地文化魅力。
18.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留传 B. 记载 C. 演变 D. 领略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A    19. B    
20. 作为扇子中的精髓─—苏扇,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费孝通先生书写《乡土中国》的年代,  ①  ;而如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城市更加能表征现代化中国。而孩童教育作为一条纽带,串起了城市家庭与学校选择、学区房购买,辅导班消费等之间的关联,并且重构了城市家庭角色分工和制造了新的冲突。多数家庭的教育焦虑与冲突都在于过于放大了教育的功用,教育也因此被赋予了不可承受之重。几乎每个教育阶段都是盯着孩子的将来和家庭的目标,而教育的当下意义被严重忽略了。多数的城市父母,都希望孩子的理想路径是在接受四个“一流”教育——一流幼儿园、一流小学、一流中学、一流大学,然后再换来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无论是英国版还是日本版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中,都发现:即使早期都普遍重视教育投入,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还是都成了普通人。荷兰教育家比斯塔写过一本书,叫《教育的美丽风险》。他认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②  。但是这样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100%安全无风险的教育,可能再也没有什么教育可言。  ③  _,正是受教育者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过程中发现和体会到的。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其构成排比句式,保持文段语意完整。
【答案】21. ①农村是中国的缩影  ②都急于让教育变得更没有风险  ③教育真正美丽的风景    
22. ①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②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市浦江电表厂有一个小工,这个小工总是在其他小工抽烟喝酒的时候学英语、背单词。因为不合群他遭到同事们的群嘲:你一个小工,学英语有什么用?学到什么程度一辈子也只能是个电工。对于同事们的冷嘲热讽,他无动于衷,依然坚持学习英语。
后来电表厂收到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厂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下班后苦学英语的小工。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那个小工轻轻松松翻译完了所有材料,成为厂里轰动一时的新闻。过了一段时间,有个政府机关需要一名翻译,就把他调走了。谁知道小工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了,这名小工的名字是杨洁篪。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学校拟举办以“如何看待合群”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在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离合自如,智慧抉择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离合自如,智慧抉择”。
“安然度过生命的秘诀,就是与孤独签订了体面的协议。”这是马尔克斯对人生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