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1届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甘肃省2021届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甘肃省2021届高三4月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高度认同和未来发展责任担当的体现。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受到无数贤者仁人的推崇。探讨节俭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
试题预览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甘肃省2021届高三4月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高度认同和未来发展责任担当的体现。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受到无数贤者仁人的推崇。探讨节俭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节俭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和保证。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进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要求人们不能把上一生产过程的劳动成果全部用于消费,也就是要求人们必须有节制地消费。这样,这部分留存的物质财富就可以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储备和资金支持。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的财富是一个有限的确定的量,这个有限的确定的量,被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和消费在社会财富总量中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节俭是合理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观念和行为。节俭强调根据社会条件和个人状况,进行有节制的消费。这种有节制的消费,为再生产的进行积累了物质和资金。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节俭看作“社会的恩人”,北宋苏轼赋诗强调“富国由崇俭”,都是就节俭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而言的。
节俭是自主人格形成的动力。“节俭”意为“节约俭省”,从词源学意义上讲,节俭本身为一种克己文化,是人们对自身的约束和限制。虽然今天人们对节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生活消费领域,认为节俭是进行日常生活消费时根据消费需要和收入水平进行的必需消费和可支付能力消费,但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消费理念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节俭以人的判断力和意志力为支撑,依靠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对消费什么、怎样消费进行选择,这种对消费欲望的控制,逐渐形成一种自制力。这种自制力是对自身情况和社会要求合理分析后进行的行为选择,能使自身情况和社会要求形成最佳互动的便去实践,反之则放弃。这种自制力的培养,会逐渐折射到包括消费的各种行为上,使人有约束自身心性的勇气和毅力。可以说,节俭精神的传承,使人们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欲望、抵制外界的干扰,使人能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思想。这种自由意志的实现,不能不说是节俭最深刻的价值所在。
节俭使社会和谐有了最基本的保证。节俭的人,能很好地谋划自己的生活,不会为了满足自身的口腹之欲行偷盗抢劫之事,社会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社会和谐便有了最基本的保证。家庭中,如果每一个成员都按照节俭的要求,勤于劳作,控制自己的私欲,不贪不占劳动成果,在利益面前不争不抢,在收入范围内合理开支,和谐的家庭关系便由此而生。社会生活中,人们如果以节俭的姿态,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选择消费品,不因个人经济状况优越而过多占有物质资源,就有可能避免剥夺他人拥有相应消费品的机会。这实际是节俭对过程公平理念的体现。至于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爱物惜物”“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是提倡人们以自然界的规律为依据,控制自身的消费行为,这岂不是节俭美德让生态良好的消费理念?
节俭从微观层面看是一个人在可支付能力范围内的精打细算,从宏观层面看则是一个国家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从表层看是对消费欲望的克制,从深层讲则是对人性的锤炼;从短期看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润滑剂,从长远看则是人类获得与自然友好相处的资本。节俭是一种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重新审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继承与创新节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和文化传承的必然。
(摘编自褚海萍《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的价值解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探讨节俭美德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求。
B. “节俭”既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支持,又能积累社会财富,可见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C. 只有传承节俭美德,才能使人在进行日常消费时独立自主地作出合理的消费选择。
D. 重新审视传统节俭美德的价值,是为了创新发展节俭文化,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作者反对无节制地消费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重点分析了节俭美德传承的价值。
B. 文章第三段,从文化意蕴的角度,由表及里地讨论节俭与自主人格形成之间的关系。
C. 文章末段,以对举方式阐明节俭对个人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D. 文章论述脉络清晰,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递进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待节俭精神的传承,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节俭传统的高度认同。
B. 作为经济概念,有节制的消费是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和保证,北宋苏轼已认识到这点。
C. 古人反对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其实是节俭美德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生动体现。
D. 节俭是尽量控制人的消费欲望的有节制消费,这会严重束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探讨节俭美德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求”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说“探讨节俭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C.“只有……才”过于绝对,第三段说“这种自制力是对自身情况和社会要求合理分析后进行的行为选择,能使自身情况和社会要求形成最佳互动的便去实践,反之则放弃”,这不是必要条件,选项过于绝对。
D.“重新审视传统节俭美德的价值,是为了创新发展节俭文化”错误,第五段说“节俭是一种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重新审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继承与创新节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和文化传承的必然”可见,“创新发展节俭文化”是条件,而不是目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最后补充论述”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节俭是一种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重新审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继承与创新节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和文化传承的必然”可见,这不是补充论述,而是总结。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浙江省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05』  下一个『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考前冲刺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