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舟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1届浙江省舟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舟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试题预览
舟山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 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 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 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 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 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 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 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生理 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 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 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 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般定义上,反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于智性、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并非人生价值的全部,还有其它的因素(如品性、勇气、见识、德行)在影响人的成败;另一种则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其极端表现就是中国“文革”期间、苏联李森科主义时期,以及美国麦卡锡主义时期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击与迫害。前一类反智,我们可以称之为理性的反智,后一类则只能说是片面甚至病态的反智。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研究发现,美国早在18世纪后期就已存在反智运动,杰斐逊和约翰•昆西•亚当斯这两位总统在竞选时,也曾深受反智主义的困扰。而在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抢先于美国上天后,美国社会的反智浪潮就开始退落,知识和科学成了时代的强音。可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又出现一波反智浪潮,其宗旨就如电影《阿甘正传》《雨人》所昭示的,每个人都应该提升内在的天赋自信感,而不是迷信那些所谓的精英;按照非世俗的标准,就连有些傻傻的阿甘、雨人其实都是有无限智慧的。
美国这一波反智浪潮,因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勃兴而一度归于沉寂,但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和美国遭到恐怖袭击的背景下,在政治领域又开始抬头,除了把智商一般的小布什两次送入了白宫外,还在2008年借麦凯恩之手挑选了学业不佳、知识贫乏,却富有情感魅力的阿拉斯加州女州长莎拉•佩林担任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如今方兴未艾的“茶党”运动,也有这股反智潮流的影子。因其政治效应发生在美国从电视辩论民主走向网络民主的时代,旅美学者薛涌甚至认为,美国社会的“反智主义”传统,与启蒙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政治生活的两极。薛涌指出,反智主义是一个充分民主社会的必然产物,“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无论从政治权利还是政治人格上,和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平起平坐,这种传统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挑战、制衡精英主义,突破知识阶层的既得利益所制造的文化霸权,保持社会的原创力和民主的草根性”。
与美国新一波反智浪潮富于文化和政治理性色彩不同,当下中国网络上颇为典型的暴民心态则体现了“病态反智”只负责恶搞与讥讽,不负责创造与建设的弊端。它表现在,见任何精英及其言论,都是条件反射地先说“不”“我不相信”“扯淡”,到最后教授干脆成了“叫兽”、专家成了“砖家”,商人富人统统“为富不仁”,官员则“天下乌鸦一般黑”,总之,理智与客观被各种偏见掩盖,主观的情感性冲动(体现为嘲讽、谩骂与攻击)却往往能得到喝彩与附和。由是观之,在反智的庞大公众队伍里,很明显地存在简单的二元逻辑思维,非此即彼,不能理性地宽容与共存。就在这样的“群体的狂欢”与“个体的迷失”之间,来去无踪的群体被一步步驱动着向“群氓”靠近,成了乌合之众。
这样的社会情绪与形态,很大程度上是源自精英对大众的背离乃至背叛——文化精英权奴化与商业化,政治精英利益集团化,商业精英权贵化——从而导致中国社会信任关系破裂。信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重建,而缺乏信任,病态反智就只会愈演愈烈。它不仅难以塑造出人格健全的个体,还瓦解和破坏了精英治理的平衡的可能性。当下中国的社会形态就是:神倒下了,人却没有站起来,诸神纷争,乱象丛生。而这种纷争越久,中国离真正现代文明国家就越远。
(选自《南风窗》2010年第22期,作者张天潘)
4. 根据原文,下列分别属于理性反智和病态反智的两项是
A. 电影《阿甘正传》《雨人》对阿甘、雨人的正面表现/笼统地把教授叫成“叫兽”、把专家叫成“砖家”
B. 把智商一般的小布什两次送入白宫/(认可)大字不识的人在政治上与诺贝尔奖得主平起平坐
C. 杰斐逊和约翰•昆西•亚当斯参加总统竞选/见任何精英及其言论,都是条件反射地先说“不”
D. 阿拉斯加州女州长莎拉•佩林被挑选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美国麦卡锡主义时期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击与迫害
E. 苏联人造卫星抢先于美国上天后,美国社会对于知识和科学的尊崇/中国网络对主观的情感性冲动的喝彩与附和
5.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理性反智认为,影响人的成败的不是智性或知识,而是品性、勇气等因素。
B. 片面 或者病态的反智指的就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击与迫害。
C. 美国的反智富于文化和政治理性色彩。
D. 中国目前的“病态反智”的原因与“个体迷失”有关。
6. 文中说美国新一波反智浪潮“富于文化和政治理性色彩”,请分别从“文化理性”和“政治理性”的角度简述这一波反智浪潮的基本主张。
7. 中国目前典型的“病态反智”的根源是什么?请作简述。
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节选)
赵建军
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要找到合适而恰切的概念维度,这个概念要具备如下条件:作为单词它必须是多音节的,以单字为词,不便于进行现代阐释和学术的理解、交流;作为该概念组合词的构成词素,必须是源自中国本土且能够作为独立词语表达意涵的;最好在世界上能够寻到对应性的词语,其涵意可以各表所指,但所指却具有相通性,这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中国美学史的阐释逻辑进行考量。综此几点,我们认为,“幻象”一词很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逻辑。“幻”和“象”均植根于本土文化,在原始巫文化中便用到它们,以后都纳入美学史的阐释系统。其中的“幻”字,在巫文化中“巫师”便被称为“幻人”。《说文解字》解释“幻”为“不肖”,指通过“变化”、“变幻”性操作实现造生和化成(教化)之意。至于“象”字,渊源甚古,原始图腾和巫术皆为对“象”的文化操作。由物象而生图象、意象,最早的成果就是《周易》中的“卦象”。“卦象”可以理解为综合“天象”(天文)、地象(地文)而成的人化之象(人文)。美学是人文造化的产物,中国美学应当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诠释系统,而最初形成的“卦象”,蕴含有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理论模型。“幻象”作为组合词,其构成“词素”的逻辑蕴涵却异常丰富,形成系统,这就为开掘该词的美学蕴涵,基于现代视野赋予逻辑蕴值提供了可能空间。西方美学和佛教美学中也有对应于“幻象”的相应词语,英语的“幻象”写作illusion,梵语的幻象写为māyā,它们与中国传统美学对“幻象”的“不肖”、“恍惚变幻”有某种相通,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国美学史的幻象逻辑所表达的独特蕴涵,可以通过中西语境中的差异比照,得到更深入的发现和揭示。
就根本方面来说,幻象逻辑是揭示中国美学史深层本质的一个十分合适的维度。从词面上说,中国传统美学对“象”的理解都是“幻”的。这个“幻”在三个层面上离开了实然物象:一是仰观俯察,以意取象,所谓“散点透视”即指对外在物象的主观化意念截取;二是“象”是操作对象,也是意念表达的载体,意念性的“象”,表面上看似乎感性色彩充分,其实已然“形而上”了,理智化了;三是舍象求意,意为象外的审美韵致,这一点使“象”更进一步远离了实物物象。反过来,从“象”这一面来理解,则“象”包含了一切美的感性存在。在主体意念化的操作过程中,对“象”的感受和认知,自始至终保持着“象”的感性特质,在主体直觉的统摄下,它呈现为感性特质、内在品性的意念双向性展开,让动与静、大而小、逝与返、曲与直、刚与柔等对立性涵义,借助“象”的互训互成得以确立。基于此,中国美学以意念对外在的数、景、象、境的感遇为先导,通过意念上的扩张性发散,形成强烈的主体感悟氛围,进而生成对“象”的感悟性立意,所谓直觉性质的幻象生成便由此得以成立。依此轨迹,美的幻象似乎无所不在,不仅主体精神的外化,由意念性的目标扩散至无垠的宇宙,而且宇宙万象也借助主体意念内化为心性直觉和审美意象,生成跳脱于境遇或景象外的审美感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与“幻觉”始终是现时性的在场,美始终是因感而悟,因悟及意。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美学概念,不宜是单音节的词语,而必须是多音节的单词,因为多音节的单词才便于进行现代阐释和学术的理解与交流。
B. 美学是人文造化的产物,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诠释系统,“卦象”即蕴含有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理论模型。
C. 西方美学和佛教美学中有与“幻象”相应的词语,运用“幻象”概念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中国美学史的阐释逻辑进行考量。
D.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象”,是人们对外在物象的主观化意念截取,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然物象的具体内容,只是形式上的“象”。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阐述“幻象”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发展逻辑的理由,先提出理论依据,再以此为前提对“幻象”进行具体分析。
B. 第一段说到巫文化中的“幻人”,意在说明“幻”字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象”字组合成一个多音词才能充当美学概念。
C. 第二段着重剖析幻象逻辑便于揭示中国美学史深层本质的道理,进一步阐述“幻象”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发展逻辑的意义。
D. 第二段采用“总——分——总”的思路展开阐述,先提出本段分论点,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归纳“幻象”的美学意义。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幻象”一词源自中国本土,并且能够作为独立词语表达意涵,这是它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逻辑的重要原因。
B. “幻”和“象”的逻辑蕴涵丰富,合成词“幻象”便于开掘其美学蕴涵,为基于现代视野赋予逻辑蕴值提供了可能空间。
C. “象”是具有感性特质和内在品性的意念,其双向性展开让美学概念中诸多对立性涵义借助“象”的互训互成而得以确立。
D. “幻象”具有直觉性质,它以意念对外在事物的感遇为先导,通过意念上的扩张性发散,从而生成对“象”的感悟性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断    桥
蒋  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
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
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
 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
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
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
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选自《金山》2015年)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
B. 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借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
C. 古桥冲垮后,作者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
D. 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12. 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3. 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仲鸿,字子正,果之南充人。淳熙二年进士第。李昌图总蜀赋,辟籴买官,奇其才,曰:“吾董饷积年,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之,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犯犍为境,宪将合兵讨之。仲鸿请行。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蛮听命,仲鸿受其降而归。知中江县,总领杨辅檄置幕下。时关外营田凡万四千顷,亩仅输七升。仲鸿建议,请以兵之当汰者授之田,存赤籍,迟以数年,汰者众,耕者多,则横敛一切之赋可次第以减。辅然之。赵汝愚在枢密,谓仲鸿直谅多闻,访以蜀中利病。光宗以疾久不朝重华宫,仲鸿遗汝愚书,曰:“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汝愚既拜右丞相,以仲鸿久游其门,辟嫌不用。初,汝愚之定策也,知阁 韩侂冑颇有劳,望节钺,汝愚不与。
侂冑方居中用事,恚甚。汝愚迹已危。汝愚以淮东、西总赋积弊,奏遣仲鸿核实。仲鸿曰:“丞相之势 已孤,不忧此而顾忧彼耶?”改监登闻鼓院以行。监察御史胡纮希侂胄意,诬汝愚久蓄邪心,谓朝士中有推其宗派,指仲鸿也。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吴曦叛,宣抚司幕官薛绂访仲鸿于果山,仲鸿对之泣,指案上一编书示绂曰:“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谓家人曰:“曦逼吾死,即填其日。”宣抚使程松巳大弃其师遁。松至,仲鸿谓绂 曰:“宣威[注]肯留,则吾以积奉二万缗犒兵,护宣威之成都。”松不顾而去。未几,曦诛。乞休致。卒,年七十八。
[注]宣威:指程松。
(选自《宋史•游仲鸿传》,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B.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C.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D. 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15.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征召。
B. 辟嫌:指官场回避。在不同朝代内容也有所不同,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科场回避等。
C. 节钺:符节和斧钺。古代将节钺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D. 登闻鼓:为畅通言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专供官员击鼓上闻,到朝堂陈述谏言。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仲鸿被人赏识,获得信任。他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李昌图征召他任职,认为他是个人才,并推 荐给朝廷。赵汝愚赞赏他,后来还向他咨询政事。
B. 游仲鸿恪尽职守,富有才智。董蛮进扰犍为,他请求前往,使董蛮投降;他在杨辅手下任职,就营 田问题向杨辅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到杨辅认同。
C. 游仲鸿担忧别人,遭到打压。他与赵汝愚长期交往, 赵汝愚危急之时予以提醒;赵汝愚曾经得罪 韩侂胄,韩侂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和游仲鸿搞宗派。
D. 游仲鸿忠于朝廷,痛恨叛贼。吴曦反叛,他对前来拜访他的薛绂以及家人表示要誓死效忠朝廷,并 对薛绂说,如果程松留下抗击叛贼,他要用积蓄犒赏士兵。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
(2)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②,十八滩③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④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⑤。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变法新党重被起用,元祐旧臣遭受打压。苏轼劝诫哲宗变法中亲贤远佞,遭忌恨而一再被贬,远至惠州。此诗写于赴惠州途中。②二毛人:黑白头发兼杂的老年人③十八滩:在赣江险处,惶恐滩即其中之一。④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此处代指故乡山水。⑤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1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通过比兴、对比等手法,极言被贬的路程之遥及处境之艰,而“二毛”又刻画了年岁之老。
B. 颔联写心境,其中“惶恐”谐音双关,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令读者产生无穷的兴味。
C. 颈联写途中行舟所见,格调发生变化,由凄苦转为雄放,一“添”一“减”尽显行舟 “快意”。
D. 尾联承颈联格调,放开一笔,自我解嘲中作达观语,有幽默诙谐之效,其中“知津”暗用“子路问津”典故。
19. 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20. 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密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与一般废弃物不同,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①________还可能传播疾病。但是,依然有丧失医德之人,将使用过的输液器、塑料便盆等医疗垃圾卖给塑料加工厂,用来生产日用品;还有无良药贩廉价收购人们手中的过期药品,修改批号、重新包装后,再次出手牟利。②________,废弃医疗用品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因此,有关行政部门、监管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安排专门机构,③________,避免其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2.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则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③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些同学总认为,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管着,生活太没有自由了。而西方一位教育家说过:“盲目地让孩子自由,实际上是亵渎文明,提倡野蛮。”
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1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下一个『浙江省2021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01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