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5月)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5月)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试题预览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时代的审美表情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至少在表面上,“美”这个概念得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尊崇,而“美学”也似乎进入了全面开疆拓土的时期。放眼望去,“美”几乎无所不在,“美容”“美体”“美发”“美肤”等名词深入人心,“科技美学”“生活美学”“居室美学”“身体美学”“新闻美学”“消费美学”“使用美学”等新潮名词大量繁殖,也越来越具有一种炫惑的时尚感。医生、广告人、商家、房地产开发商等几乎都成半个美学家。“美”不再仅仅是令人心向往之而不能至的艺术的专有领域,“美学”也不复是拥有良好艺术感觉和理论思考能力的学者的专利了。“美”越来越平行、融合于生活的各个层面,“美学”则成为现实生活的一种阐释和装点,或者用韦尔施的话说:“美学走向了前台。”
然而,此种美学与生活的合流(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模糊)未必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它与其说是美学的扩张,还不如说是某种与美学精神背道而驰的现实意志的胜利,就像“人造美女”的火热恰恰表明了越来越多人对现实不合理性别秩序的认同一样。韦尔施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也就是说,“美学”已经沦为一个粉饰现实造就时尚的道具、一个被用以提高物质品质和身价的幌子、一种为某些值得向往的消费行为或生活方式提供合理性的理论话语、一种帮助某一类人确立心理优势从而调适其心态增加其快感指数的“意识形态”。
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存在两种美学。除了充斥于生活中的热气腾腾的时尚化“美学”外,还有一种相形之下显得寂寞而内敛的学院化“美学”。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美学正是属于后者。总体而言,它恪守着基本的学术规范、执着于既定的学科性质,关注文艺本身的审美特性,“从美学角度探讨表现和再现、写意和写真、形似和神似、情与理、虚与实、动与静、疏与密、奇与正、隐与秀、真与幻等等一系列关系,探讨如何通过上述关系的确切处理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审美魅力”,并且努力寻找着自身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可是,“人们太容易就美学定义来玩概念游戏,将它仅仅当作一种艺术观”。也许是日常生活在盗用“艺术”“美学”的名义吧,但如果文艺美学在面对此种泛美学主义的现实世界,只是采取无所作为的规避策略,龟缩于一般性的学科惯例、沉醉于不断加剧的思想惰性的话,其边缘化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剧,也就真的只能流于孤芳自赏了。深刻认识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冲击的韦尔施也相信:“作为审美的反思权威,美学必须在诸如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等领域里,来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
美学作为一门自足性学科的焦虑无疑加剧了,当代的美学研究者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反思。薛富兴在《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中提出:“美学应以当代大众现实审美活动为起点、为归宿。审美当是人生之艺、人生之情、人生之趣、人生之福。当代美学应当走出理论美学、艺术中心论与精英立场,关心当代大众心理健康,参与造就当代大众精神幸福的文化工程。”还有论者发表《美学的扩张:伦理生活的审美化》,主张“以对生活的审美观取代道德观,让审美成为生活的基础和目的。”不妨这么说,文艺美学在现在以至将来一段时间的一大聚焦点必定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美学的逻辑主语可能而且应该是“艺术化生活”或“生活化艺术”,美学的历史主体必须是“人”,它直接指向人的生存境遇。美学没有理由将自己与生活、人生隔离开来。但美学也绝不能对于融合日常生活的“美学”尤其是时尚化美学照单全收,跟在时尚或流行大众文化后面亦步亦趋,进行肤浅的跟进和阐释。
(摘编自陈望衡《“美学”的焦虑与价值基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越来越平行、融合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广告人、房地产开发商等都成了个美学家。
B.科技美学、生活美学、居室美学、身体美学、新闻美学等新潮名词大量涌现,“美”的概念至少在表面上得到尊崇。
C.美容、美体、美发、美肤等名词尽人皆知,美学走向了前台,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良好艺术感觉和理论思考能力。
D.当下美学与生活的合流虽说是美学的扩张,但是它与真正的美学精神背道而驰,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装点而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通过列举大量美学新潮名词,描述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揭示了今天的审美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的现实。
B.文章引用韦尔施的论断,来揭示当下美学与生活合流现象的背后,美学沦为了造就时尚的道具,提高身价的幌子。
C.第三段将时尚化美学和学院化美学对比,指出在泛美学主义盛行的现实世界里,学院化美学只能接受被边缘化的命运。
D.全文先从时尚化美学的兴起和本质谈起,接着剖析学院化美学的性质和遭遇的困境,最后写到当代美学研究者的反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时尚化美学和学院化美学,作者没有一味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进行理性分析,有思辨色彩。
B.当前学院化美学因为喜欢玩概念游戏,而拘泥于美学本身的学术规范、学科性质和审美特性。
C.面对学院化美学与时尚化美学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当代美学研究者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反思。
D.当代美学研究者的使命之一是让美学走出精英立场,为打造大众精神幸福的文化工程贡献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81年3月27日清晨5时55分,中国文坛陨落了一颗巨星。一代大师、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茅盾先生逝世了,然而,极具影响的茅盾文学奖却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纪念-这个来由正是茅盾先生在弥留之际所留下的两封信。其中一封信是致中国作家协会的: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当时茅盾先生的想法是,一部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容量大,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所以老先生倡导设立长篇小说奖。这就是现在由中国作协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而设立的以茅盾先生冠名的茅盾文学奖。这个奖项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对于我国长篇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周明《茅盾文学奖的由来》)
材料二
10月14日晚,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灯光璀璨,乐声悠扬,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五部佳作最终胜出。这注定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中国文学以其独特的光芒在这个勾连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时空里熠熠生辉。
从1981年设立至今,38载春秋,10届评奖,40余部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不断积累着一个文学奖项的历史厚度。这一遵照茅盾先生遗愿设立,以茅盾先生命名的奖项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体现着中国文学的崇高荣誉,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传统赓续,步履不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向文学致敬,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致敬,向伟大的人民致敬。这是对中国作家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所做的探索和创造的一次盛大展示,同时也昭示着茅盾文学奖的志向:检视、挑选、甄别,然后郑重地将之交付给时间和历史。
(摘编自《光明日报》《文艺报》相关报通,2019年10月15日)
材料三
成为老师以后的我,总在叩问自己-文学究竞有什么意义?
每每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大体梳理为如下阶段。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创作的时期,那是自己是知青的年代。既然自己喜欢并且具有些能力,为什么不呢?我的命运也确实由此发生改变,每年参加一至两次兵团创作学习班,还遇到好人上了大学-这是我应该感恩于文学的。
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后,特别是在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以后,我的创作进入了证明自己创作才华的时期。这一时期最长,往往以责任感、使命感为动力。与此同时自我证明的意识也还是存在的。
60多岁时,我做北京语言大学老师已快10年,在不断自我叩问下,终于猛醒-作家之创作,始于改变自己的命运绝不可耻,持续地自我证明当然也是一种动力,但万不可终于自我证明。六十几岁的人了,还要证明自己的什么给别人看吗?都是教授了,还想把自己的命运改变成怎样的呢?
进而要求自己-既然感恩于文学,那么是不是该回报文学了呢?由该不该回报文学,进而想到该不该回报时代;想到该不该回报各个时代的好人,我有幸在各个时代都遇到他们,使我感受到人世间不同温度;该不该回报我来自的阶层呢?表面看它给予我的不多,但往深处一想,不对了,我从它的肌理中吸取过大量的创作营养啊,而它总是默默地任我吸取,从没有索取什么。回报它,实际上也即是回报生活。
我创作《人世间》,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恩式的写作、回报式的写作。所秉持的理念,使我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看中国,使我更愿在心性上向自己笔下可敬可爱的人物靠拢。
(摘编自《梁晓声:用写作来感恩回报》,《人民日报》2019年8月20日)
4.下列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茅盾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茅盾先生冠名的长篇小说奖。
B.茅盾文学奖的基金是茅盾先生在弥留之际捐献给作协的25万元稿费。
C.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貌。
D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愈来愈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茅盾文学奖历经10届,共评选出了40余部获奖作品,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不断积累着一个文学奖项的历史厚度。
B.第十届获奖的五部作品是五位获奖作家的探索和创造,这些作品是作家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献礼之作。
C.茅盾文学奖的志向在于对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进行检视、挑选、甄别,然后将获奖的作品郑重地交付给时间和历史去检验。
D.获奖作家梁晓声认为,他创作获奖作品《人世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生活给予他馈赠的一种感恩、回报。
6.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以梁晓声为代表的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春蚕(节选)
茅盾
老通宝看见老陈老爷的时候,不过八九岁,可是他想起了“铜钿都被洋鬼子骗去了”这句话,就仿佛看见了老陈老爷捋着胡子摇头的神气。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了债。然而更使老通宝去年几乎气成病的,是茧子也是洋种的卖得好价钱,洋种的茧子,一担要贵上十多块钱。儿媳四大娘去年就要养洋种的蚕。小儿子跟他嫂嫂是一路,那阿四虽然嘴里不多说,心里也是要洋种的。老通宝拗不过他们,末了只好让步。“世界真是越变越坏!过几年他们连桑叶都要洋种了!我活得厌了!”老通宝看着那些桑树,心里说。
第二天早上,老通宝就到镇里去想法借钱来买叶。临走前,他和四大娘商量好,决定把他家那块出产十五担叶的桑地去抵押。这是他家最后的产业。
……
“宝宝”都上山了。“上山”后三天,四大娘再也忍不住,也偷偷地挑开芦帘角看了一眼,她的心立刻卜卜地跳了。那是一片雪白,那是四大娘有生以来从没有见过的“好蚕花”呀!老通宝全家立刻充满了欢笑。现在他们一颗心定下来了!“宝宝”们有良心,四洋一担的叶不是白吃的;他们全家一个月的忍饿失眠总算不冤枉,天老爷有眼睛!
同样的欢笑声在村里到处都起来了。今年蚕花娘娘保佑这小小的村子。小溪边和稻场上现在又充满了女人和孩子们。她们嘈嘈地谈论那一个月内的“奋斗”时,她们的眼前便时时现出一堆堆雪白的洋钱,她们那快乐的心里便时时闪过了这样的盘算:夹衣和夏衣都在当铺里,这可先得赎出来;过端阳节也许可以吃一条黄鱼。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各家的至亲好友都来“望山头”。老通宝的亲家张财发带了小儿子阿九特地从镇上来到村里。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自然卖茧子。”
张老头子拍着大腿叹一口气,忽然他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村外那一片秃头桑林后面耸露出来的茧厂的风火墙说道:
“通宝,茧子是采了,那些茧厂的大门还关得紧洞洞呢!今年茧厂不开秤!--十八路反王早已下凡,李世民还没出世;世界不太平!今年茧厂关门,不做生意!”老通宝忍不住笑了,他不肯相信。他怎么能够相信呢?张老头子也换了话,东拉西扯讲镇里的“新闻”,夹着许多“说书场”上听来的什么秦叔宝,程咬金。最后,他代他的东家催那三十块钱的债,为的他是“中人”。然而老通宝到底有点不放心。他赶快跑出村去,看看“塘路”上最近的两个茧厂,果然大门紧闭,不见半个人;照往年说,此时应该早已摆开了柜台,挂起了一排乌亮亮的大秤。
老通宝心里也着慌了,但是回家去看见了那些雪白发光很厚实硬古古的茧子,他又忍不住嘻开了嘴。上好的茧子!会没有人要,他不相信。
可是村里的空气一天一天不同了。各处茧厂都没开门的消息陆续从镇上传来。往年这时候,“收茧人”像走马灯似的在村里巡回,今年没见半个“收茧人”,却换替着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请债主们就收了茧子罢,债主们板起面孔不理。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年“蚕花”好了,他们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加困难。——“真正世界变了!”老通宝捶胸跺脚地没有办法。然而茧子是不能搁久了的,总得赶快想法:不是卖出去,就是自家做丝。
终于一线希望忽又来了。同村的黄道士不知从哪里得的消息,说是无锡脚下的茧厂还是照常收茧。
他们去借了一条赤膊船,买了几张芦席,赶那几天正是好晴,又带了阿多。他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五天以后,他们果然回来了;但不是空船,船里还有一筐茧子没有卖出。原来那三十多九水路远的茧厂挑剔得非常苛刻,老通宝他们的茧子虽然是上好的货色,却也被茧厂里挑剩了那么一筐,不肯收买。老通宝他们实卖得一百十一块钱,除去路上盘川,就剩了整整的一百元,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宝路上气得生病了,两个儿子扶他到家。
打回来的八九斤茧子,四大娘只好自家做丝了。叫阿四拿那丝上镇里去卖,没有人要;上当铺当铺也不收。说了多少好话,总算把清明前当在那里的一石米换了出来。
就是这么着,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的养了五张布子的蚕,又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
(有删改)
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里人幻想着丰收以后赎出当铺里的夹衣、夏衣,端午节时吃上一条黄鱼,然而春蚕丰收了,蚕农却愈加贫困,这正是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的写照。
B.选文不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主要是通过老通宝一家在蚕事劳动中与不可知的命运进行搏斗的过程,成功塑造了老通宝这一代农民的悲剧形象。
C.老通宝的亲家张财发带了小儿子阿九来老通宝家,名义上是“望山头”,真实用意是代他的东家催那三十块钱的债,以便了却自己“中人”的职责。
D.小说大量采用流行江浙一带的农民口头语言,“讲拢”“紧洞洞”“乌亮亮”等词语符合人物身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朴素、清新,特色鲜明。
8.小说塑造老通宝这个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勤劳不能致富”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奇怪的经济现象,导致这一奇怪经济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做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慎从吉字庆之,钱俶之婿也。为元帅府长史。归宋,历将作少监。从吉自归朝,居散秩几三十年,颇以文酒自娱,士大夫多与之游。景德初,上言求领事务,判刑部。颇留意法律,条上便宜,天下所奏成案率多纠驳。大中祥符初,改授卫尉卿,纠察在京刑狱,拜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初,选人试判多藉地而坐,从吉以公钱市莞席给之。临事敏速,勤心公家,所至务皦察,多请对陈事,上谓其无隐。
八年,改给事中,权知开封府。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成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张素豪族,质本养子,而证左明白,质贿于吏。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从吉命户曹参军吕楷就县推问。卢兄文质又纳钱七十万于从吉长子大理寺丞钧,钧以其事白从吉,而隐其所受。即诏御史王奇、直史馆梁国鞠之。狱成,从吉坐削给事勒停。
又高清者,库部郎中士宏之子,景德中举进士,宰相寇准以弟之女妻之。寇氏卒,故相李沆家复婿之。历官以贿闻,颇恃姻援骄纵,被服如公侯家,以是欺囊小民。知太康县,民有诣府诉家产者,清纳其贿,时已罢任,即逃居他所。锐尝就清贷白金七十两,清以多纳贿赂,事将败,求以为助。时方鞠卢氏狱,从吉请对,发其事,欲以自解。逮清等系狱,命比部员外郎刘宗吉、御史江仲甫劾之。清枉法当死,特杖脊黥面,配沙门岛。从吉坐首露在已发,当赎铜,特削谏议大夫。天禧三年,起为卫尉卿。明年,判登闻鼓院。坐与寇准善,以光禄卿致仕。未几卒,年七十。
(节选自《宋史·慎从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B.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C.既受命/召戒之日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D.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部,隋以后官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在不同的朝代职责范围相差甚大。
B.进士,唐宋时期沿袭隋朝设置进士科,通过礼部考试的人均可称为进士。
C.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本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后用为对犯人的刑罚。
D.致仕,原意是辞去官职、后用以指退休;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六十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慎从吉官场失意,常以文酒自娱。他曾当过元帅府长史,归附宋朝后,担任闲官将近三十年,常以诗文饮酒自娱,与许多士大夫多有交往。
B.慎从吉为官务实,公事尽心尽力。他任职吏部时,买来草席让候选官员坐着考试;公事勤勉,务求明察,经常请求奏陈事情,受到皇上肯定。
C.慎从吉受到牵连,遭受勒令停职。卢氏诉侄一案中,他的两个儿子因各自接受一方贿赂使案件久拖不决,朝廷查明真相,他因此被勒令停职。
D.慎从吉自首延后,终被削职赎罪。高清受贿之事将败露时,曾请求慎锐帮助;而他在审理卢氏一案中才坦白这件事,因此被削去谏议大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素豪族,质本养子,而证左明白,质贿于吏。(5分)
(2)历官以贿闻,颇恃姻援骄纵,被服如公侯家,以是欺蠹小民。(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金陵①
汪元量
只见空城不见台②,客行搔首自徘徊。
风云旧日龙南渡③,宇宙新秋雁北来。
三国衣冠同草莽,六朝宫殿总尘埃。
交游相见休相问,把酒江头且一杯。
【注】①诗人因目睹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本诗为诗人被俘北上过南京时作。②台:指凤凰台,南京名胜。③龙南渡:指宋高南渡建立南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扣题点明经行地点,突出废城荒芜;下句“搔首”“徘徊”表现诗人的惆怅。
B.颈联中“衣冠”与“草莽”,“宫殿”与“尘埃”,对比鲜明,饱含兴亡无常的痛感。
C.尾联写实,“休相问”含有难言之悲痛,“且一杯”抒发不堪回首、以酒浇愁的抑郁。
D诗中“台”“徊”“来”“埃”“杯”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15.颔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说》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            ,            ”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            ”两句写出了送别的自然场景,渲染了离别
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进行“祀与戎”所需要的工具,却唯独倚重于铜与锡或铅的合金——青铜。谁        了铜资源,谁就有了成为强大势力的资本。由于北方铜矿资源已不足以支撑商王朝的需要,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铜矿山资源便吸引了商王的注意,盘龙城应运而生,商的势力范围于是向南方               。大概在春秋早期晚段,楚文王因为领军占据了铜绿山,所以使得楚国国力倍增,跻身“七雄”。
楚国占据铜绿山之后又将铜料的采冶铸技术逐渐发挥到了极致,生产出一大批         的青铜器。据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中国青铜时代,中央王朝创造了大一统的中原青铜器文化体系外,楚国创造出          的楚系青铜器文化,在中国青铜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管控   扩散   巧夺天工  别出机杼
B.掌控   扩张   巧夺天工   独树一帜
C.掌控   扩散   富丽堂皇   独树一帜
D.管控   扩张   富丽堂皇   别出机杼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没有铜绿山,就没有楚国的青铜器文化
B.占领铜绿山,带来了楚国的空前强盛
C.楚国国力的空前强盛,推动了文化的高速发展
D.楚国的青铜器完全可以和中央王朝的青铜器相媲美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楚文王因为领军占据了铜绿山,而使楚国国力倍增,跻身“七雄”。
B.因为领军占据了铜绿山,楚文王使得楚国国力倍增,跻身“七雄”。
C.楚国因为楚文王领军占据了铜绿山,所以使得国力倍增,跻身“七雄”
D.楚文王领军占据了铜绿山,楚国因有铜绿山而国力倍增,跻身“七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理论上,①           :患者的癌细胞能够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以及癌细胞能够在健康人体内存活和生长。但是,癌细胞体积很大,很难通过日常传播途径比如呼吸、饮食和接触等途径进入正常健康人体内;并且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消灭外来的侵入者,即使癌细胞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健康人体内,②         。因此癌症不会传染。但癌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简单的理解,就是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20日在成都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透露,过去考古专家虽然对三星堆已出土文物进行了初步复原,但青铜树尖什么样,青铜面具下是否有木质身躯并不清楚,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的发掘,将对人类完整认识三星堆提供新契机。
据了解,三星堆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过去三星堆发掘出那么多青铜头像,但它的身躯是什么?”孙华介绍,之前有专家推测青铜头像下可能是木质身躯,但目前尚无准确结果,要进一步理解三星堆文化,还有待6个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精细化发掘的继续进行和全部信息的披露。
四、写作(6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东莞市东华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质检(三模)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