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六)(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六)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试题预览
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
语文试题(六)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园,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典籍往往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
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室,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暗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丈化。
——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树料二
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农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人民网2021年04月06日07版评论员张凡《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材料三
《典籍里的中国》“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新的文化的表现。
节目第一期《尚书》一开播,即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惊喜。
《尚书》可以说是中国典籍中极为重要,但也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和当代人接触相对较少的典籍。一方面它是中国文化弥足珍贵的元典,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涵。另一方面。由于它和当下相隔久远,是上古流传的文书文献,不容易为一般公众所了解,和当代人有更多的“隔”,难以被电视文艺所呈现。但事实证明,这一期很好地让不可能化为了可能,让《尚书》活在了21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普通观众一窥这部中国文化元典的内涵和了解这部典籍的传承和流布历程,在得到关于《尚书》诸多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可以说,这是以“活”化“隔”的成功探索。
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也是以“今”入“古”,跨越历史时空,让古代的历史通过现场演绎的片段来得到呈现,知识的介绍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融汇于节目中。节目精心选择了在《尚书》传承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伏生作为节目的最关键人物,让他在汉朝时将今文《尚书》传承下来的历程作为这期节目的关键点。通过展现节目组的探究和排演的过程,让一个活的伏生在屏幕上得以呈现。国家话剧院演员的精心演绎,让历史场景得以再现。同时让主持人撒贝宁作为一个21世纪的当代人和伏生有了穿越古今的“对话”。观众仿佛被带入到历史情境之中,通过伏生,使中国文化那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文明延续和传承的力量得以展现。
同时,这个节目也做到了将《尚书》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生动具体的介绍,以“小”见“大”。一方面通过对于专家学者的访谈。呈现《尚书》的基本面貌和传承历史。介绍简明而不单调,让人们对于《尚书》的理解有了深化。同时,通过对武王伐纣的场景再现,将“天命”就是“民意”,以民为本才有国之强盛的思想内涵作出展现,让我们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于《尚书》一个方面的思想有所领悟,让传承守护经典的意义得到呈现。这也会吸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去更多地了解《尚书》的思想和精神内核。这些介绍不求将古籍的所有内容都里现给观众,而是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入手,让人获得感悟,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魅力。
《典籍里的中国》突破了电视文艺的传统形态,让中国的历史典籍的巨大精神魅力有了一个在屏幕上展现的空间。这种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也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2021年03月22日光明网张颐武《(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华夏儿女只有将典籍作为媒介代代相传,才能使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而文脉不绝。
B.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以期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C.《典籍里的中国》将那些具有当化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是其创新性表现所产生的。
D.《典籍里的中国》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入手,以“小”见“大”,将古籍的内容全面呈现给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于《尚书》一个方面的思想有所领悟,让传承守护经典的意义得到呈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籍里的中国》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的同时还将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文化精髓展示出来,让节目的精神内核更加具有感染力,更为动人。
B.《典籍里的中国》中《尚书》的成功演绎是难能可贵的,掌握《尚书》的演绎模式后,任何一本文化典籍根据模板都能在节目中展现典籍的价值和意涵。
C.“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满足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们追求更高文化品位的要求。
D.从典籍里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让年轻人爱上典籍,让五千年灿烂文化薪火相传,给中华民族以绵延不绝的滋养,是策划《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的初衷。
3.“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下列与《典籍里的中国》呈现形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家文物背后的传奇。
B.《上新了!故宫》用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带领观众去寻觅。
C.《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现象。
D.《开讲啦》让名师专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
4.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4分)
5.近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逐渐丰富,为了防止此类节目流于形式,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这一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最需要注重什么?(6分)

【答案】
1.D
2.B
3.D
4.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中间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材料三先提出“‘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的观点,接着以《尚书》为例,从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三个方面对《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收束全文。
5.①要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出发,挖掘其核心价值,汲取自信力量;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途径搭建平台;③恰当的呈现方式,如古今结合,以“今”入“古”,以“古”鉴“今”,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当今社会价值和时代发展所需的精华;④形式要不断创新发展,避免观众审美疲劳。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将古籍的内容全面呈现给观众”错误。从材料三中“《典籍里的中国》以‘小’见‘大’的魅力在于,不求将古籍的所有内容都呈现给观众,而是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入手,让人获得感悟”可知,是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并非“全面”。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掌握《尚书》的演绎模式后,任何一本文化典籍根据模板都能在节目中展现典籍的价值和意涵”错,说法过于绝对,不同的典籍有不同的特色,应该以自身特色为基础来进行演绎。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D.“《开讲啦》让名师专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错。《开讲啦》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形式不同,它没有以“今”入“古”、以“小”见“大”的创新,而是让讲述人直接现身说法,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三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中间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
第一段,根据“《典籍里的中国》“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新的文化的表现”可知,本材料的开篇就提出“‘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的观点。这是总说部分。
第二段说“节目第一期《尚书》一开播,即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惊喜”,这是以《尚书》为例来分析的。
第三段,根据“这是以‘活’化‘隔’的成功探索”分析,该段是从以“活”化“隔”方面分析《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的。
第四段,根据“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也是以‘今’入‘古’,跨越历史时空,让古代的历史通过现场演绎的片段来得到呈现,知识的介绍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融汇于节目中”分析,该段是从以“今”入“古”方面分析《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的。
第五段,根据“同时,这个节目也做到了将《尚书》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生动具体的介绍,以‘小’见‘大’”分析,该段是从以“小”见“大”方面分析《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的。
以上四段文字是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合并概括为:以《尚书》为例,从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三个方面对《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进行分析。
第六段,以“这种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也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收束全文。
综上分析,材料三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中间分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材料先提出“‘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的观点,接着以《尚书》为例,从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三个方面对《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的演绎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收束全文。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概括为:这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出发,挖掘其核心价值,汲取自信力量。
“节目第一期《尚书》一开播,即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惊喜”“《典籍里的中国》‘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新的文化的表现”分析,《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给我们启示:这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观众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途径搭建平台。
“让《尚书》活在了21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普通观众一窥这部中国文化元典的内涵和了解这部典籍的传承和流布历程,在得到关于《尚书》诸多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可以说,这是以‘活’化‘隔’的成功探索”概括为:这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恰当的呈现方式,如古今结合,以“今”入“古”,以“古”鉴“今”,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当今社会价值和时代发展所需的精华。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概括为:这类节目的形式要不断创新发展,避免观众审美疲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桃花源记
汪曾祺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高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代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棱。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鸟龟昂着头,空空地趴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注)之民的风度。
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
红桃曾照秦时月,
黄菊重开陶令花。
大乱十年成一梦,
与君安坐吃擂茶。
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注)一作“亡怀氏”,传说中我国远古时期部落名。相传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文本二: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摘自张延国《古今(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之比较——兼及《汪曾祺散文的意义和限度》)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同题散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虚幻的,而本文所写的桃花源则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B.文中写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C.文末的诗既写出了桃花源的历史文化意蕴,也写出了作者历经“大乱十年”后对今天生活的满足。
D.文章结尾说“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桃花为线索,但行文又不受这一线索的束缚,而是挥洒自如,纵横驰骋。
B.作者时而着眼生活的实景,时而倾吐内心的感受,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表达灵活多变,内容紧凑自然。
C.文中写擂茶的配碟时,列举出将近十种食物的名称,不避繁复,表现了作者对擂茶的兴趣之浓。
D.本文语言雅俗共赏,以平实质朴为主,也不乏典雅之语,如“闻擂茶之名久矣”“砍尽则不复长”等。
8.文本一用了较多笔墨写吃擂茶,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9.结合文本二,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D
7.A
8.①擂茶是当地名饮,作者久闻擂茶之名,对擂茶颇有兴趣,此次来目的之一就是吃擂茶;②擂茶做法讲究,别具风味,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文化内涵。
9.选材:选取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如“吃擂茶”和“磨石碑”,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吃擂茶,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写小伙子磨石碑,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
叙述:平淡、含蓄节制。如文中叙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石碑的遭遇,表达了对“文革”这场灾难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以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出来,并非“金刚怒目”式的叙述。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D.“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可知,写小伙子磨石碑一事,主要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A.“全文以桃花为线索”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可知,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游踪(或行踪)。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笔墨来描写“擂茶”,其中既写了擂茶的制作过程、所用主辅料、吃擂茶的体验,如“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高头……连喝几碗,浑身舒服”;还引经据典,表达了对擂茶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如“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有二:一是擂茶是当地名饮,作者久闻擂茶之名,对擂茶颇有兴趣,此次来目的之一就是吃擂茶;二是擂茶做法讲究,别具风味,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文化内涵。虽然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切合游记散文的特点。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选材的角度看:本文所选均是“吃擂茶”“磨石碑”“竹林”等事情或景物,题材细小而琐屑,因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发生或出现在现实的桃花源里,所以作者这样写,其目的在于借此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比如写吃擂茶,表现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色彩;写磨石碑,表现了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求功利的生活状态。细细读来,让人领略到武陵人极富文化内涵的生活情态。
从叙述的角度看:文章语言质朴,文风轻逸,平淡、含蓄而富有节制。如文中叙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石碑的遭遇,表达了对“文革”这场灾难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以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出来,并非“金刚怒目”式的叙述;再如写小伙子对我“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这个问题的回答,又显得舒缓、淡定,表现了武陵人的淳朴自由、随意自适。这些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避免了僵硬、滥情和夸饰,让人领略到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十岁不得调。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言秦汉之间事,文帝称善。
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乃止。
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
其后拜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