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作业设计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石钟山记》作业设计
(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9《石钟山记》【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B.空中而多窍C.此世所以不传也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试题预览
19 《石钟山记》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咴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4.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是余有叹焉
C.至莫夜月明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5.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③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大石侧立千尺
⑤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⑧ D.⑤⑥⑦⑧
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7.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有三: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苏轼《石钟山记》中“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____________________,或曰此鹳鹤也”,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石钟山记》处处洋溢着苏轼的率真襟怀。对郦道元说的可“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况石乎!”的假设予以反诘。
(5)苏轼《石钟山记》揭开石钟山因似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苏轼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2.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B.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C.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D.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有主持,执掌意;知州,地方行政机构州之长官。元祐年间,苏轼知登州,写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词句。
B.古代多以右为上,为贵,为高。文中的“朝中无出公右者”与“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右”的意思是相同的。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称。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烽火扬州路”的意思是相同的。
D.牒,文书;度牒,官府发给出家僧道的凭证,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苏轼易米救饥,即卖度牒之利。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侍帝读经,冀有启悟。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治乱兴衰及朝政得失的时候,都反复开导,希望皇帝能有所启发。哲宗虽沉默不言,却常常赞成。
B.苏轼主掌贡举,关怀士子。苏轼主持礼部考试,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约束,使他们能展其能。
C.苏轼密疏进言,秉持忠诚。听到谏官对蔡确的处置,苏轼上疏密奏,提出自己的建议,太后接受了苏轼的建议,在他外任之时,给予优厚的慰劳。
D.苏轼担任知州,德泽生民。杭州饥疫并发,苏轼请求减免赋税,用度牒换米以救饥者;扬州船家因禁私载而生活困苦,苏轼请求恢复旧制得到允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既:已经
B.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任
C.过临皋之下 过:经过
D.道士顾笑,予亦惊悟 悟:醒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在古代,一个月中的某些日子有着特定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
B.木叶,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最早出现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中的“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代诗歌中多特指落叶,有暗示之意,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
C.赤壁,对于赤壁之战的地点,学界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而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地点。
D.冯夷,也叫河伯。河伯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游玩于赤壁之下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舍舟登山,游山后又返舟而游,过程曲折,景色优美。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而谋诸妇。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B.亲家,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对方为“亲家”,也泛称亲戚之家。
C.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道观。
D.“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语“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考据笔记,并非全是作者亲身经历考察之后的随笔记录。
B.作者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C.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D.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注),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选自《宋代散文选注》,有删改)
(注)卑庳迫隘:房屋矮小狭窄。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石梁,循两崖 循:沿着
B.独其西阁为胜 胜:优胜
C.前揖芦山 揖:拱手行礼,此处指对着
D.不可殚数 殚:尽,竭尽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B.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C.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D.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山优美的风景大概从登上山三里多路,再越过十多级台阶才开始。
B.百丈山幽美险峻,既有小桥流水,凉风习习,又有峭壁飞瀑,水石相击。
C.百丈山上虽然有座庵,但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狭窄,没有观赏的价值。
D.芦山独立挺拔,登上芦山,周围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2)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若涌若没,顷刻万变。
【片段写作】
“深思而慎取”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意思是对别人的说法要深入思考然后谨 慎采取。这种治学态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信息庞杂而真伪难辨,人们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应该具有“深思而慎取”的精神,不可轻信、盲从。
请根据以上的材料写一个作文片断,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句中的“以为”,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
C.“所以”,古义,“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表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结果。
D.“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一般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故选A。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并列。
故选D。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不是特殊句式;
B.是宾语前置句,“余”作“欺”的宾语,前置了,“余欺”即“欺余”;
C.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D.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今以钟磬置水中”即“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故选B。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乱石”。
B.代词,代“洞穴和裂缝”/语气助词,无实义。
C.通“暮”,夜晚/否定副词,没有。
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中“舟”,名词作状语,乘船。
②中“目”,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看;“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听。
④中“侧”,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⑦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⑧中“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③⑤⑥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①②④⑧都有名词作状语的活用现象,⑦句中有名词作动词现象。
故选C。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
故选C。
7.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了解识记能力。文学常识要靠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此题,
D项,“文起八代之衰”是苏东坡对韩愈的赞誉。
故选D。
8.[答案](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3)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5)古之人不余欺也
【文本阅读】
一.
1.C
2.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3.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A.句中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C.句中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D.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跻崖穿洞”“询诸水滨”等语句可知李渤写作时曾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了解其情况,以此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使论证更让人信服。由文中“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可知,李渤曾“穿洞”考察遇“双石”,而苏轼因无缘得见而没有深刻印象;李渤“询诸水滨”,而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作者将李渤的考察与苏轼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体现李渤的考察更严谨,说服力更强。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因为做事严谨,“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的答案。
二.
4.D
5.A
6.C
7.(1)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2)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
【分析】
4.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划线句的翻译是:苏轼从忧患中被起用,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向宰相蔡确推辞。蔡确说:“你徘徊不进已经很久了,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起于忧患”意思是从忧患中被起用,状中关系短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矣”句末语气词,“朝中”与“无出公右者”是主谓关系,应在“矣”后停顿,排除BC。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A项,“西北望,射天狼”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此词作于密州知州任上。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石钟山记》课时同步练习
』  下一个『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三)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