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吕梁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试题预览
吕梁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现场从线下到线上,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艺术表达和创作的突破。用好技术和网络,让文艺更具生命力。
辛丑年伊始,各地“云春晚”“云村晚”“云贺岁”等“云上演出”纷纷亮相,内容丰富多彩。“云录制”“云互动”“云传播”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不断刷新观众对“云”魅力的认识。可以说,数字技术发展和媒
介迭代让“云文艺”势不可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尝试“触网”,加快线下线上融合,刷新观众观赏体验,创造更多的艺术可能性。
“云”技术正在“扩容”文艺生态,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引擎,值得思考。“云”不仅意味着技术赋能、形式更新,还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革。
技术推动艺术“破圈”。数字技术善于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观赏体验,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推动艺术走向更广大的群体。比如,综艺节目《舞蹈风暴》就是技术优势与艺术优势的融合。节目以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在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可以精准至1/24秒,让观众得以全方位地欣赏舞者之美和舞蹈的艺术魅力,弥补舞蹈艺术稍纵即逝的遗憾。云端的“破圈”同时反哺了线下。伴随近年来云端不断出现爆款舞蹈综艺,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让人们看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的可喜态势。
同时,媒介更新让线下文艺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过去通常是“我演你看,我说你听”模式,而“云直播”则通过双向传播、实时互动,拉近观演距离,改变观演关系。VR、AR及全息技术的运用,更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重塑艺术主客体关系。这种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让更多艺术依托“云”技术,拓展自身影响力。如国家大剧院“5G+8K”超高清直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迈进艺术殿堂;北方昆曲剧院浓缩剧目精华,改编成短视频,让传统戏曲之美广为传播。
“云文艺”时代,创作主体愈加多样,创作力量愈加蓬勃。“云文艺”正在引导用户不再仅仅做简单的内容输出者和被动消费者,而是争做内容的创意生产者和主动品鉴者。深圳某学生舞蹈团通过“云”技术隔空排练,短时间内创编完成原创手舞视频《破晓》,致敬抗疫医护工作者;戏剧《等待戈多》集合多地主创人员,从创作、排练到正式演出,全部在线上完成,突破戏剧创作方式和观演方式。类似的探索还有很多,无不启发文艺创作进一步探索“云”优势、发挥“云”特质。
技术达代更断,依然是内容为王。互联网时代,仿息和产品极大丰富,优质内容是任海量文艺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当下互联网场域中,妥恐真正留得下、走得远,离不开作品的价值表达。文艺作品扑面而来的科技感、现代感、未来感固然让人心动,科技手段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更让人动容,它将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向高处。
艺术走上“云”端,又依托移动智能终端落到每个人的手上。“云”技术加速了艺水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进程,将逐步成就人们更富艺术气息的关好生活。
(摘编自乔燕冰《让云端成为文艺新引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云”技术“扩容”文艺生态带米的技术赋能、形式更新使线上文艺更具生命力。
B.云端“破圈”反哺线下,使技术、形式、审美发生变革,放大了不同艺术门类之美。
C.实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大大提升了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上座率。
D.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传统模式无法做到双向传播、实时互动,不能拉近观演距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现象入笔解读“云”魅力,使读者对“云文艺”的势不可当获得了感性的认知。
B.第六段通过举例凸显“云文艺”时代创作主体的多样和创作力量的蓬勃带来的优势。
C.文章阐述了艺术走上“云”端背景之后,要以内容为王进行价值表达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论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观点丰富,逐步深入,论述客观、深入、周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VR、AR及全息技术的运用体现出数字技术发展和媒介迭代为艺术创造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B.国家大剧院“5G+8K”超高清直播依托“云”技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
C.离开了作品的价值表达,文艺作品只靠单纯的科技感无法引领人类精神世界走向高处。
D.“云”技术加速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进程,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艺术气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月上旬,澎湃新闻选取了17家网上药店和117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进行集中购买、测试、调查,发现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等不真实、不规范促销处方药等诸多处方药网售乱象。
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禁止销售处方药。同时药品管理法律明确规定,我国网上售药必须要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然而,如今网上售药的商家有的不具备出售药品的资格,有的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再者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不同于其他日用品,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从药品安全角度来看,网络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保障性一旦缺失,消费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危害健康的风险可想而知。因此,网络购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摘编自《对网上药店失控乱象,监管应全程“布网”》,“东方网”2021年3月15日)
材料二:
《健康时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尝试购买处方药头孢呋辛酯片。在整个买药的过程中,平台并未要求记者必须上传线下医院就诊信息、实体医院医生处方等相关资料,也并未核实疾病信息,这种先有买药意愿再由医生开方的流程,更像是走形式。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常务顾问康震表示,在网上接单之后,再替消费者开处方,是颠倒了两者的次序,让医疗为药品服务的做法。药品原本应是为医疗服务的,先有处方再开药。网售处方药的很多乱象都与药品脱离了医疗、把药品当商品有关。比如,处方药在网上搞满减促销、搭配销售、以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都是眼里有药无医的体现。卖药成为一次性买卖。也是孤立地看待了药品,没有把药品当成医疗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网售处方药有望放开,专家表示能解开两大症结》。“澎湃新闻”2020年11月22日)
材料三:
应该看到,鉴于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要,网售药品的大方向是很难扭转的。一如专家表示,“网售处方药”不仅仅是一种销售意义上的松闸,也还包括处方的开具、审核、验证,以及处方药的存储、运输、售后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因此,在政策有限放开后,不仅要在处方药的销售环节上加强监管,在处方开具等方面,也还应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进而形成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的监管。
当然,在配套监管措施出台前,市场乱象其实不完全是“坏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有利于全社会更充分理解网售处方药的复杂性及其风险,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现实参考——放开网售处方药,到底哪些环节容易乱,哪些环节的风险高,哪些问题必须解决,这正是配套监管制度设计需要着重关注的。
另外,网售处方药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市场支持,其背后对应的传统诊疗制度的不足,比如慢性病患者到医院开药的麻烦和不便,同样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只有让患者对线上、线下购药的“利弊”有更多的权衡空间,线上购药的风险防范也才能够多一重保障。如果让患者只能牺牲用药安全去换取购药便利,这是不正常的。
(摘编自朱俊昌《网售处方药要尽快走出“一放就乱”之困》,“光明网”2021年3月15日)
4.下列对“网售处方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售处方药存在的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促销处方药和销售高风险处方药等乱象,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B.我国网上销售药品必须要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否则就没有销售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C.药品是医疗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商品,网售处方药先接单后开处方的做法,颠倒了二者的次序,违背了药品为医疗服务的宗旨。
D.网售处方药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要,只要加强规范处方开具、审验及处方药的存储、运输、售后等环节,便可全面放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平台对患者上传的就诊信息、实体医院的医生处方、疾病信息等相关资料进行严格核实后再售药,有助于促进网售处方药的规范。
B.搞满减促销、以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这些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网售处方药脱离了医疗,变成了商品。
C.规范网售处方药,配套监管制度设计需要着重关注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混乱、风险高的环节以及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D.只有让患者对线上、线下购药的“利弊”有更多权衡空间,避免让患者牺牲用药安全去换取购药便利,才能更大程度地防范线上购药风险。
6.从积极角度思考,网售处方药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赖床的男人
【英】戴维·洛奇
他的房子被风雨侵蚀,墙体也裂开了缝隙。当然,他无法对房子的情况视而不见。然而当他裹在毛毯里感到温暖舒适的时候,他紧闭双目,似乎一切都不那么令人压抑,也都与他个人无关了。
他像要儿一般蜷缩着,把整个脑袋都埋进被子里。被窝里黑漆漆的,暖和如春,犹如一个温暖黑暗的洞穴。他愉快地呼吸着温暖而带有霉味的空气,当他感到严重缺氧时,就在被褥里巧妙地弄出一个通风管,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而又不会透光。
“八点一刻了。你的早餐又糟蹋了……乔治,你打算起床了吗?”他觉察到她言语里的忧虑。突然间,被褥从他脸上被掀开。他又忙不迭地拉扯回来,很恼火他精心设计的通风管被弄坏了。
“乔治,你是病了吗?”
他很想说,是的,我病了。然后他的妻子会踮起脚尖走出去,告诉孩子们保持安静,他们的父亲病了。随后,她会在卧室里生上火,端来一盘可口的食物。但那不过是懦夫的行径。这种欺骗只会让他从他最厌烦的生活中获得顶多一天的喘息而已。
“不,我没有生病。”他隔着被子说道。“好吧,那就起床,不然上班要迟到了。”他不作答,妻子走了出去。他听见她在洗手间里不耐烦地敲打着,叫孩子们来洗漱,还有马桶水箱的冲水声和哗啦哗啦的蓄水声,水管发出的呜呜声,孩子们的笑声和哭声。在早晨寒冷的空气中难以发动的汽车呼哧呼哧地喘着气,随后被启动,驶离了家门。他在被窝里静静躺着,全神贯注,若有所思。渐渐地,他开始能够从意识中消除这些杂音。
第一天是最为艰难的。他的妻子认为他仅仅是偷懒。她试着不给他端任何食物,这样可以让他起床。然而饿肚子并没有让他感到太多不适,除了几次蹑手蹑脚、悄没声地溜去洗手间,他整天都赖在床上。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回到卧室时感到气愤不已。然而由于他滴水未进,她也感到大惑不解,问心有愧。当她表示希望他第二天早晨不再有这些愚蠢的行为时,言语中流露出一丝恳求的语气。
第二天早晨就容易多了。闹铃一停,他很快又无忧无虑地睡着了。太幸福了!既然不打算起床,只要翻个身接着睡就是了。随后,妻子端来早餐,一声不吭地搁在他床边的地板上。他吃着早餐,孩子们来到卧室门口,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他露出了要他们放心的微笑。
下午,妻子请的医生赶来了。
医生对他做了简单的检查,并做出诊断:“贝克先生,没有理由不起床啊。”
“我知道没有理由不起床,”他答道,“但我就是不想起床。”
翌日,牧师到访。牧师恳求他想想作为丈夫及父亲,他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很多时候人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几乎无法忍受继续挣扎前行的痛苦,也几乎无法抗拒放弃的诱惑。但那不是真正的基督教精神。
“那些冥想的僧侣呢?”他问道,“那些隐士、修士呢?”
啊,但是那些宗教修行者,尽管或许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具有精神感召力的,却与现代宗教格格不入。
“你知道,生活不尽如人意。”他告诉牧师。生活的确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周后,他身上开始长褥疮。两周后,他已孱弱到需要人扶着上洗手间。一个月后,他已瘫痪在床,需要护工来照料他的身体需求。
此时,妻子的不满愤恨已消了大半。实际上,他认为她比以前更敬重他了。他猜想他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明星。有一天,他的卧室里推进来一台摄像机,他靠坐在枕头上,牵着妻子的手,对着电视机前数百万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是如何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突然意识到他已不再热爱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赖在床上,以及他如何做出这合乎情理的决定——在床上度过余生。
节目播出后,信箱中的邮件由涓涓细流变成了滔滔洪水。他已经变得眼力不济,只能依靠教区的志愿者施以援手,处理信函。
大多数来信都请求他再给生活一次机会,并随函附上现金或是提供待遇颇丰的工作机会。他对这些工作机会都一一婉拒,并以妻子的名义把钱存进银行。
如今,尽管有人给他洗澡、喂食,对他呵护备至,但他仍感到生命力正在缓慢消逝。他默默地等得着,但是一切如常。他浑身发冷。他试着把毛毯拽回床上,可扔出毛毯已使他筋疲力尽。他打着冷战。屋外天色渐晚。“护士。”他虚弱地叫着,但无人应答。他又呼唤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然而整间屋子悄无声息。呼出的气在寒冷的空气里瞬间变成了白雾。
只有石膏天花板上的吊灯底座与房门之间的裂缝,仿佛在对他发出冷笑。
“玛格丽特!护士!”他嘶哑地喊叫着,“我想起床!快扶我起来!”但是没有一个人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描写了男人居住环境的糟糕,房子被风雨侵蚀,墙体开裂,和他裹在毛毯里感到的温暖舒适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B.小说第二段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男人蜷缩着的样子,同时以要儿为喻体,突出床上暖和如春的夸张感受,暗示了男人的不成熟和没有责任感。
C.小说中第五段“他很想说,是的,我病了”“但那不过是懦夫的行径”“顶多一天的喘息而已”等描写凸显了赖床男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D.小说中主人公最后因为赖床而成为全国的明星,而他的妻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气愤不已到更加尊重,批判了人性的贪婪和冷漠。
8.小说记叙了主人公乔治的赖床,可结尾他却嘶哑地喊叫着“我想起床!”,最终没有一个人来扶他。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9.有评论说,《赖床的男人》讲述了一个有趣、严肃却不乏违背生活的正向秩序的“微反叛”故事,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桑维翰,洛阳人。身短面广,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试进士,有司嫌其姓,黜之。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唐同光中,登进士第。高祖领河阳,辟为掌书记,历数镇皆从,及建义太原,首预其谋。复遣为书求援于契丹,果应之。及高祖建号,知枢密院事。幸夷门,范延光据邺叛,人心恟恟。翰从容谈论,怡怡如也,时皆服其度量。杨光远平邺,朝廷虑兵骄难制,翰请速散其众,寻移光远镇洛阳。因授翰检校司空,兼侍中,出为相州节度使。吐浑都督白承福为契丹所迫,举众内附,高祖方通好于契丹,拒而不纳。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患契丹之强,密与吐浑结,是时,荣有飞扬跋扈之志。荣抗表请讨契丹,且言吐浑之请。高祖览表,犹豫未决。翰知荣畜奸谋,乃密上疏。高祖传密旨于翰:“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间言稍入,翰渐见疏忌。寻以冯玉为枢密使,以分翰之权。后因帝微有不豫,翰曾密遣中使达意于太后,请为皇弟重睿择师以教道之,帝疑之。俄玉作相,与翰同在中书。会舍人卢价秩满,玉乃下笔除价为工部侍郎,翰不暑名,玉竟除之,自此翰与玉不相协。帝以重睿择师傅言于玉,玉遂以词激帝。寻出翰为开封府尹。开运三年,王师降契丹。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
(节选自《旧五代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B.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C.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D.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南而得名,又称洛邑、雒阳、洛京等,历史上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契丹,发源于我国东北的游牧民族。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后称帝,国号契丹。
D.节度使,古代官名,在唐时可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北宋以后职能逐渐弱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桑维翰相貌奇特,胸怀大志。他长相不同于一般人,身材短小面部宽长,在科举道路上虽遇挫折却矢志不渝,最终高中。
B.桑维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范延光占据邺城造反时,众人都心神不定,人心浮动,而桑维翰却面不改色,淡然处之。
C.桑维翰追随高祖,深得信任。他做掌书记时就在高祖阵营,首先参与谋划高祖登基,后秘密上书助高祖决断安重荣一事。
D.桑维翰被人陷害,遭到猜忌。少帝时,因受宵小之辈离间而被少帝疏远,又因少帝生病时为皇弟出谋划策而被少帝怀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
(2)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清明二首(其一)①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②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③为寒食,实藉严君④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注】①大历四年(769),杜甫漂泊流落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正赶上过清明节。第二年客死他乡。②结束:服装。③焦举:也作“周举”,《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周举为并州刺史时,言盛冬去火,非贤者之意。作者借用这个传闻说寒食有赖周举之福,开了火禁。④严君:严君平,西汉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在成都卖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紧扣清明时令入题,描绘一幅清明节令图:晨起新火燃起缕缕新烟,春光明媚,“净”字写尽天宇的明静,湖水的澄澈。
B.“胡童结束”“楚女腰肢”,紧承前四句写本地风物人情,使全诗更具楚地清明的独特情调,也为作者抒怀营造浓郁的气氛。
C.诗歌七至十句连续运用四个典故,借古喻今,写定王、贾谊的古迹令人伤感,而自己有与周举、严君平相似的遭遇。
D.作者将描写、抒情相结合,既精心描绘了长沙清明时节的一些活动,也联想古人,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感想。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以“假舟楫者”为喻,说明善于利用外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两句是:                     ,
                     。
(2)《锦瑟》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以直抒的千般情怀。
(3)《醉翁亭记》中,在指出醉翁亭所处方位的前提下,又点出醉翁亭的建造者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空侯”。汉代以后,(        )。箜篌原为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创制,后陆续传入中亚和印度,并从三弦竖箜篌逐渐发展为11~15根弦的弓形卧箜篌。汉武帝征服南越后,箜篌自南亚传入中国。在辞典《释名》解释“箜篌”之名时,称由于这种乐器是印度西南部的一个小国空国的贵族所常用的原因,所以又叫“空侯”。
在汉代,箜篌被列为“华夏正声”,在西汉时已经和钟、磬等中国传统乐器并列,至隋唐已成为传统燕乐调中常用的弦乐器。箜篌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空灵,泠泠似雪山清泉之声,表现力强。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人仿照笙、竽等表示乐器的字,创制出“箜篌”二字,唐代之后“箜篌”便成为这种乐器的定名
B.创制“箜篌”二字并使其在唐代之后成为乐器的定名者是中国人,他们是仿照笙、竽等表示乐器的字进行创制的
C.中国人把“箜篌”二字创制出,仿照笙、竽等表示乐器的字,唐代之后“箜篌”便成为这种乐器的定名
D.中国人仿照笙竽等表示乐器的字,“箜篌”二字被创造出来,唐代之后便使其成为这种乐器的定名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考试焦虑是因为考试来临而产生的一种极度担心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面对考试焦虑,首先,①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焦虑不是完全负性的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可以使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在应激状态下可以保护个体。
其次,要改善对待考试不合理的认知。考试是对学习成果阶段性的检验,成绩不好需要客观地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最后,②                        ,如肌肉放松、正念减压等,还可以借助网上的一些指导语来进行练习。研究表明,③                        。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21.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情绪价值是情商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在哪一种关系里,懂得了如何提供和传递情绪价值,就能够更好地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常有人说,你要懂得控制情绪,管理情绪,情商高,才不会被人讨厌。但也经常有老师说,情绪不能控制,而是要表达、释放、疏导。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并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吕梁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答案详解
1.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云端‘破圈’……放大了不同艺术门类之美”错,根据原文“数字技术善于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可知,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的是“数字技术”。不是“云端‘破圈’;根据原文‘云’不仅意味着技术赋能、形式更新,还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革”可知,“使技术,形式,审美发生变革”的是“云”技术,而非“云端‘破圈’反哺线下”。C.“大大提升了”错,原文是“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且条件关系颠倒,原文是“线下舞蹈和舞刷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让人们看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的可喜态势”。D.“无法做到双向传播、实时互动,不能拉近观演距离”于文无据。
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以内容为王进行价值表达”是观点,不是中心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用好技术和网络,让文艺更具生命力。
3.B   【解题思路】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