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成都三诊)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成都三诊)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
试题预览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30年代初,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走进乡间,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一关键问题,他们呼吁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智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智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
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在理论、目标和具体实践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基本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即认同中国的新生命在乡村而不在都市,呼吁知识分子克服困难,到乡村担负起为乡民服务的责任。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有四:知识分子在都市的出路多,乡村缺乏容纳知识分子谋生活的职业;乡村缺乏实验室、图书馆等研究学问的设备;乡村中的物质文化较低,难以满足知识分子生活的需要;家庭宗族、亲戚朋友不愿接受知识分子回乡工作。40年代后期,费孝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想留住人,需要造就能够应用现代知识的生产事业。可以说,吴景超提及的上述四个主客观因素在当前乡村中仍然存在。
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第一,知识分子在都市对市民与乡民有同样的贡献,如记者在都市中办的报纸乡民可以看,医生在都市中开设的医院乡民可以住等。第二,知识分子在都市从事单纯为乡民服务的工作,如大学农学院知识分子通过改良育种、提倡合作事业以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第三,在都市中从事工商业的知识分子努力发展实业,吸收乡村中的过剩人口,以解决就业问题。
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一个办理农业推广,把国立或省立农事试验场所得的知识推广于乡村;第三个尽全力于乡村组织,推动组织领袖团及各种委员会,使乡民一盘散沙的生活转变为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
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重读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城乡人才关系和乡村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同时要以城乡互联一体为出发点,看到城市人才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吸引人才下乡,需要以职业和产业作为支撑。吴景超在《英国乡村问题》书评中,设想在乡村发展工业吸引人才,进而建设工农合一的新社区。那种倡导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捐资捐物的做法,其作用是短期而有限的。三是人才下乡既要重视行政力量的推动,也要注重对乡村组织内生动力的培育。在吴景超的设想中,在农政局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幕后推动、监督和指导乡村领袖团的力量,但具体负责组织乡村中各种委员会的还是乡村领袖。
(摘编自葛飞坤《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从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出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
B.乡村物质生活比城市差、缺乏适合知识分子的职业等问题,目前还没得到彻底解决。
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提供文化和医疗服务、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
D.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人才问题,着重分析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及启示。
B.文章在概述吴景超对知识分子下乡难原因的认识后,引用费孝通的观点作了印证。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阐述了推进乡村工作的具体做法。
D.文章使用“主要原因有四”“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等表述,用语准确,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当年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呼吁知识分子下乡是有意义的。
B.我们不仅要积极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让知识分子能够安心工作,还要扭转轻视回乡工作的就业观。
C.吴景超认为城乡互联一体,知识分子在城市也可服务乡村,因此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
D.乡村建设应大力培育乡村组织内生动力,而不能一味依赖行政力量,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捐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1700余件。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目前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
如今的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这个装满各类设备的考古“发掘舱”可以控制温度、湿度,让人惊叹不已。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在现场忙碌的,是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正是这样的齐心聚力,大家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古丝绸的“身影”。
三星堆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利于中华文明的探源。之前出土的三星堆典型的鸟头把勺等陶器以及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玉琮、高柄豆等则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其他区域性文明的交流。“此次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摘编自惠小勇等《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新华社2021年3月20日)
材料二
考古正在成为“网红”,这反映出中国人文化兴趣和意识普遍提高,而三星堆将把这股考古热带向一个新高度。媒体连续多天的直播,让人们可以“参与进来”。
三星堆现已出土文物最亮眼的就是那个黄金面具。据专家推测,如果是完整的话,它会超过500克。它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剩下的一半哪里去了?这个黄金面具和成都金沙遗址的面具为什么那么像?三星堆的魅力,就在于它源源不断地提出问题。1986年三星堆的挖掘之所以震惊天下,就是因为人们没办法解释,三星堆里出土的青铜器,和中原地区(比如安阳)发掘出来的看上去是如此不同。专家表示,这次的发掘,很有可能把上次的很多结论全部推翻。比如,过去人们认为,成都的金沙遗址是三星堆的“延续”,但是这一次的发掘可能证明,三星堆文明此后还延续了很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持续发掘,足以说明这片土地上在殷商时代曾出现相当成熟的“城市文化”。这一次发现的碳化纺织品痕迹,也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李一凡《三星堆的魅力,在于它源源不断向当下提出问题》,成都商报社“红星新闻”)
材料三
自2001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被正式提出,已实施4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5800多年前,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流域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这一时期中华先民所创造出的农业技术、陶器、玉器、青铜器建筑等不仅工艺高超、规模宏大,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后来的中华文明与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脉相承。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已形成一个以中原为核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元一体格局。从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模式的群体之间,就已发生频繁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统一的趋势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蔚为大观,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实际的统一。
(摘编自张贺《从文明源头汲取复兴力量》,《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4.下列对“三星堆考古”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考古重大发现,此次发掘的6个“祭祀坑”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比30多年前首次发掘的价值更大。
B.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出多学科交叉、团队合作的特点,展现了目前我国在考古技术等方面的进步。
C.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同属古蜀文明,过去认为,金沙文明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而此次发掘证明二者也许曾经共存过。
D.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不仅可以丰富对三星堆文明的认识,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三星堆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关系的认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华社的报道重在呈现此次考古发掘的历史背景、现场情况、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
B.“红星新闻”重点抓住三星堆的未解之谜来进行报道,以此引发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C.金面具、青铜器、古丝绸是三星堆的重要文物,材料一、二都述及三者的文化意义。
D.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有助于从文明源头汲取复兴力量,提振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
6.中华文明源头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三星堆文明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长跪大别山(节选)
曾剑
奶奶要死了,我给干爹打电话。干爹叮嘱过我,说一旦奶奶“快不行了”,一定告诉他。
干爹是麻城人,早年闹革命来到红安(时称黄安)七里坪,结识了奶奶。据说革命时期,奶奶曾帮助过他,对他有恩,他认奶奶为干娘,叫她娘,干爹对我和奶奶好,总是给钱给物。关于他与奶奶的交情,我问过奶奶。奶奶说,没啥,没啥,然而,眼睛却潮润了。我知道这里面有秘密,不仅仅是奶奶帮过他那么简单,但奶奶不说,我也就不问。
埋葬奶奶那天,干爹没有回武汉,他留了下来,为奶奶守孝。干爹说,孩子,我跟你讲奶奶的故事吧,你奶奶是个大人物,她了不起……
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匪军三百余人,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
枪声在那个年轻人的头顶雨点般响起,那不是要命的枪声,子弹都打在他的头顶或脚下。同他们的喊话一样,他们要抓活的。
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在他的前方巷子,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娇小的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天台山脚下,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有藏身的夹墙。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她打开后门,门口是繁密的竹林,竹林连着山,山上全是树。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他们往北去了,一会儿他们没抓到人,还会回来。你进到林子,往南跑,一直往南。
年轻人一路向南,连夜跑到木兰山,与失散的战友会合。
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天他能逃脱敌人的追捕,并非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奶奶让我二伯装扮成这个年轻的红军,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他,他们发现抓错了人,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他。
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努力地控制情绪,想自己平缓下来。但他没能够,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在发生的一切。
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跑上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的。
那年,干爹带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的一支,在七里坪一带秘密行动,发动红军,为上级密谋的黄(安)麻(城)起义做准备。不久,干爹遭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他和他的部队,被国民党民团和红枪会匪徒数千人围堵追杀。他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分散突围。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引开敌人,以便更多红军突围,直至来七里坪,被奶奶救下。
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杀回七里坪时,是七天后的事。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几个白腿子大兵在尸首旁巡逻,等待红军“上钩”,干爹一声令下,杀死了他们。干爹抢回了我二伯的尸首——尸首分离,被砍成四截,在树上像悬挂的风干的腊肉,惨不忍睹。干爹把我二伯的尸首运回来,埋在我家后山坡。
那段时间,我大伯为了生计,从七里坪倒水河放排,直下汉口。大伯回来后,听说他二弟的死,拿起砍刀,要去城里同白军拼命,干爹拦住了他。干爹说,兄弟,现在给二子报仇,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时机不成熟,白送性命。我大伯低头不语,在那儿生闷气。干爹说,要不,你跟我干革命吧。我们的队伍人多,保准能给你兄弟报仇。大伯不敢做主,看一眼奶奶,奶奶说,去吧,跟着你大哥干革命。
这个晚上,我的大伯拥有了一套军装、一杆长枪。这年冬天,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大伯战死黄安城。
战争局势紧,从攻城到外围战斗,牺牲的战友多,可怜我大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干爹说,他的确是牺牲了,他的战友看见他牺牲了,战友当时顾不上他,后来,就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大伯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我家山后他坟里的几件衣物,还有红安烈士陵园烈士墙上,他的名字。
我忍不住哭出声来。奶奶太苦,奶奶太累,奶奶忍受着这么大的痛,却从来不说。她眼瞎了,可她不是哑巴。但多年来,她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偶尔,我听她自言自语:黑溪山那么大,二子那么熟悉,咋没逃了呢?
每天,太阳落山那一刻,奶奶打开后门,朝着后山坡儿子们的坟地张望,是她必有的举动。
她是在唤儿回家。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奶奶与干爹的交情展开情节,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对革命的支持与付出,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
B.小说注重语言的锤炼。如文中加点的“探”“拽”“推”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奶奶救助干爹时的谨慎与果断。
C.小说叙写了二伯被害的惨状和大伯牺牲的情形,分别表现了敌人的残忍和战争的惨烈,也为小说增添了悲壮色彩。
D.失去孩子的奶奶“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既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也突出了她强忍痛苦保守革命秘密的伟大。
8.小说中的“干爹”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奶奶”的一生是怎样被完整地叙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郢字公楚,九岁通《春秋》,工属文,著《语默赋》,诸儒称之。父伯祥为好時尉,安禄山陷京师,将诛之,郢尚幼,解衣请代,贼义,并贷之。以茂才异行高第,累擢咸阳尉。郭子仪取为朔方掌书记。子仪怒判官张昙,奏抵死,郢引救甚力,忤子仪意,下徙猗氏丞。李怀光引佐邠宁府。怀光将还河中,郢劝不如西迎乘舆,怀光反方锐,不听。时浑瑊提孤军抗贼,群将未集,郢恐为怀光所乘,固止之。会怀光子琟候郢,郢因胁说曰:“君视天宝以来称兵者,今尚谁在?且国家固有天命,人力不豫焉,今若恃众而动,自绝于天。十室之小,必得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而助顺者乎?” 琟大惧,流汗不能语。郢因与其将谋间道归国事泄怀光先斩二将然后引郢诘诮郢抗词无所愧隐观者为泣下怀光惭赦之怀光已诛,李晟表其忠,马燧奏管书记。召拜主客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时四方士务朋比,更相誉荐,以动有司,徇名亡实,郢疾之,乃谢绝请谒,颛行艺。司贡部凡三岁,甄幽独,抑浮华,流竞之俗为衰。迁太常卿。贞元末,擢中书侍郎。顺宗立,病不能事,王叔文党根据朝廷,帝始诏皇太子监国,而郢以刑部尚书罢。明年,为华州刺史,政尚仁静。初,骆元光自华引军戍良原。元光卒,军入神策,而州仍岁饷其粮,民困输入,累刺史惮不敢白,郢奏罢之。复召为太常卿,除御史大夫。数月,改兵部尚书,固乞骸骨,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郢恭慎不与人交。常掌制诰,家无留稿,或劝盍如前人传制集者,答曰:“王言不可藏私家。”生平不治产,有劝营之者,答曰:“禄禀虽薄,在我则有余,田庄何所取乎?”
(节选自《新唐书•高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郢因与其将谋间道归国/事泄/怀光先斩二将/然后引郢/诘诮郢/抗词无所愧/观者为泣下/怀光惭/赦之/
B.郢因与其将谋间道归/国事泄/怀光先斩二将/然后引郢诘诮/郢抗词无所愧/观者为泣下/怀光惭/赦之/
C.郢因与其将谋间道归国/事泄/怀光先斩二将/然后引郢诘诮/郢抗词无所愧/观者为泣下/怀光惭/赦之/
D.郢因与其将谋间道归/国事泄/怀光先斩二将/然后引郢/诘诮郢/抗词无所愧/观者为泣下/怀光惭/赦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兼具韵文和散文的特点。
B.乘舆,在中国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文中此处借指君王。
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从汉武帝起,历代皇帝都只有一个固定的年号。
D.监国,古代君主因故不能亲政时,由太子或其他近亲代为处理国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郢早慧有才,孝义感人。他九岁时通晓《春秋》,擅写文章,得到时人赏识;父亲被叛贼抓住,他主动请求代父受刑,感动了叛贼。
B.高郢敢于直言,深明大义。他的长官郭子仪对张昙不满,上奏杀掉张昙,高郢极力制止;后来李怀光想叛乱,高郢坚决反对,成功规劝。
C.高郢为政清白,不结朋党。他反对官场拉帮结派,谢绝他人请托拜谒,在掌管贡部的三年期间,压制浮华无才之徒,不良风气有所改变。
D.高郢为人恭慎,做官清廉。他长期掌管制诰,有人劝他制作文集,他认为君王言论不能藏在私家;他不经营家产,认为俸禄已经足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国家固有天命,人力不豫焉,今若恃众而动,自绝于天。
(2)而州仍岁饷其粮,民困输入,累刺史惮不敢白,郢奏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北征①
陈与义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②。
注:①靖康元年,陈与义避金兵南迁,复遭父丧北归。②阆风观、扶桑池:道家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四句叙写个人行程,有力”挽”“驰等词表现了诗人身不由己、行色匆忙。
B.五至八句以议论为主,以百卉有四时、华实有盛衰,安慰自己对生死不必介怀。
C.“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由物及己,表现诗人年华已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D.最后四句写诗人希望学得飞仙之术,在仙境中“被襟”“濯发”,获得肉身的长生。
15.“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二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            ,            ”两句,女主人公回忆了少年时愉快玩耍的情景。
(2)韩愈《师说》指出童子之师“            ,            ”,强调教学不能仅停留于字句,而要寻求大义。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赞颂了边关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随着非现金支付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            。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有国家信用保障的法定货币,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在可            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币将长期共存。
数字人民币比目前移动支付工具的先进之处在于它具有“离线”支付功能。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进行交易时不            后台系统,而是在数字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这能大大提升用户的支付体验。
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进行试点测试,今年2月,成都举行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抽奖活动,约有20万幸运儿分得4000万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这只是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的            ,但也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开始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  预见  连接  冰山一角     B.水到渠成  预见  链接  九牛一毛
C.水到渠成  预料  连接  冰山一角     D.应运而生  预料  链接  九牛一毛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B.目前我国约有10%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C.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D.目前我国约有10%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离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B.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有时候也可以“做减法”。
C.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D.2021年2月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开启火星探测新篇章。
(二)阅读下面的图示和文字,完成20~21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圈子之中:关注圈、影响圈以及控制圈。其中,关注圈要比影响圈大,①        。关注圈是每个人关注东西的总和,包含着可以评论但无法改变的部分。影响圈是可以通过影响他人而改变的部分,而控制圈是②        的部分,所以控制圈也叫行动圈。人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过多花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上,就意味着影响圈和控制圈变小。
人生的好坏在于对这三个圈子的区分与经营。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影响圈特别是放在控制圈当中,让影响圈和控制圈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讲的“君子求诸己”,其实质也就是③        。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意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在谈判中不要轻易说“不”,因为“不”意味着你关.上了达成协议的所有可能的大门;也不要轻易说“是”,因为只要尚未做出承诺,每个人就都愿意谈判,甚至愿意被说服。
在生活中,如何说“不”,如何说“是”是一种人生智慧。对此,你有何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东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语文』  下一个『备战武汉202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1(无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