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语文试卷本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
试题预览
2021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伦理学虽然问世于西方,但已成为当今各国学界共同关注的“显学”。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既要吸收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又要吸收借鉴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与要义。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成为贯穿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条主线。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其他物种与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人类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势必造成人类的唯我独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无力;极端的自然中心论则意味着放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会导致人类发展的停滞。超越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之争,恰恰可以从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找到灵感、获得支撑。无论儒家的“参赞化育”、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摘编自朱耀洪《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天人关系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关系。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以自然界这个母体为认识对象,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古人认为,人类及其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皆本于天,人居天地之间,依天地资源而生存发展,故将天地自然泛称为“天”,从而确认了人与天地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天人矛盾关系。唐人刘禹锡在《天论》中概括:“世之言天者二道焉”。其一是“拘于昭昭者”持“阴骘之说”,认为天有意志,主宰人类的贫富、祸福;其二是“泥于冥冥者”持“自然之说”,认为天是自然之物,不能干预人类的命运。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亦形成于自然之气的阴阳大化。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故荀子说,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不可以“错人而思天”。刘禹锡则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升华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此即天生之,人成之,各有其致功,二者交相为用。
天人关系的本质是中和,亦即天人和谐共生。交相胜,是指矛盾对立的一面;还相用,则是指矛盾依存的一面。这种交胜和相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是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
(摘编自周学荣《常怀三心和谐天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儒家看来,自然的演化和发育应该有人的参与,因为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这符合“参赞化育”的主旨要求。
B.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道法自然”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涵是一致的。
C.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是基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坚持这个立场有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稳定运行。
D.因为天与人其实就是一对可以和谐共生的矛盾体,所以人可以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并且驾驭自然规律为人谋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经典中都有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表述,这些思想成为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B.生态伦理学这门学科是西方最先设立的,如今得到各国学界的关注。我国生态伦理学也要吸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
C.我国古人把天地自然泛称为“天”,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类居住所依托的外部环境都是来源于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天地资源。
D.刘禹锡把天人矛盾关系阐释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这是在荀子有关天人矛盾关系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材料一中说“人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而材料二中又说“人最为贵”,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蓬筚居印人  聂鑫森
章达君突然要搬家的消息,飞快地传进了“蓬筚居”这个小院子,把个金锲之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为什么搬家?金锲之想啊,想啊,猛地心一颤。
在梧桐街,他们的交情持续了几十年,和和睦睦,而且充满另外一种深长的韵味,这韵味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想不到,如今却要分离了。
达君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只有他知道……
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呢?仔细想来,似乎是年初一个春月淡淡的夜晚,在章达君家。
达君家陈设极为简单,除卧室外还有一间兼作客厅的书房,门檐上挂着块横匾,上有“不厌居”三字,是由达君书写、锲之镌刻的。达君退休前是语文老师,除嗜书外,还喜欢养兰草,置之案头,雅趣盎然。
那晚,两人喝着酒,忽然谈起金石治印来。金锲之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从秦玺汉印,论到皖、浙两派的风格,又扯到金石的质地,兴致特别地高。“离福州九十华里,有座寿山,出产的田黄石,为众石之冠,寸石寸金。最为珍贵者为田黄冻,通灵澄澈,价格昂贵!我这一辈子,我还没刻过这号石头,啧啧。”
达君满面通红,边听边点头,忽然,他站起来,“老兄,我让你看一件传家之宝,以助酒兴。”说完,用钥匙打开大柜,在里面竈竈宰宰掏了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绸布包,一层又一层的解开,金锲之眼直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脯急剧地起伏着。想不到达君家竟有这样一块稀世之宝:田黄冻。“好石!”金锲之惊呼了一声。田黄冻从他的右手转到左手,又从左手转到右手。他眉毛扑闪着,嘴唇抖动着。“可惜上面少几个字,要不,该可两得其美了。”
达君听了这句话,猛地接了过来,迅速用绸布一层一层裹好,说:“锲之兄,此是家宝,从不外示于人,请不要声张。”说完,将绸布包锁入大柜。
锲之怅然站起,几句淡语告了别,顿觉多了桩心事,多了一点追恋的东西,死命地折磨着他。
锲之自小苦练书法,楷、行、隶、草、篆,都有相当的工夫。他的篆刻,既有秦汉玺印的遗风,也有近代篆刻家吴昌硕、齐白石的痕迹,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从此,锲之除了有事没事往达君家走走,几乎闭门不出。那几把刻刀却响得分外勤,石头磨了又刻、刻了又磨。收藏的各种印谱,翻来翻去,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展眉溢笑;一会儿走出屋子,仰望天上的浮云。他简直魂不守舍了。
一天傍晚,他提着瓶“湘潭汾酒”,兴冲冲来到达君家。寒暄了几句,金锲之终于开口了:“达君,你这个名字,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布局,你看行不行?”说完,用指头往酒盅里点了点,然后在桌子上画起来,“你看如何?”
达君没有作声,久久地盯着桌面上这个“印章”,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子。
“好。好。锲之兄于治印上,又有所进取,佩服佩服。今天的酒,味道纯正啊!”边说边端起酒盅喝酒,再也不说话了。
金锲之眼里溢出一层淡淡的忧郁,坐了一会,起身告辞。
回到家里,金锲之悄悄立在小院中。(1)月亮被一块云遮住了,院子里一片漆黑。风中,竹叶沙沙,单调而凄清。他解开衣扣,一股清爽的风灌入怀抱,烦恼顿消。他奔入那间刻印的屋子,扯亮灯,壁上自己手书的“金石之乐,乐在其中”的狂草赫然在目。他寻出块鸡血石,取出刻刀,运腕下刀。咔嚓、咔嚓,每一刀走得那么顺畅,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远处传来鸡叫的时候,印章已刻出。
他捧着印章,叩开了达君的门。
“达君,兄为你治印一方,请收下。”达君接过印章,细细观看,心中赞叹不止。正要致谢,抬头一看,金锲之已走远。目送着那微弯的苍老身影,达君眼眶有些润湿。
自此,金锲之三天一方,五天一方,刻好就往达君家送,也不多讲话,送了就走。
过了不久,达君便决定搬家了……
金锲之少了知音,整天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常常彻夜不眠,寄情于金石之上。一次喝了过量的酒后,在院子里不慎跌倒,经医治保全了性命,但右边手脚瘫痪了。
他几乎没有再出门,也很少有人来看他。
忽一日,达君的儿子来访。
“你父亲近来可好?我想他想得好苦。”
中年人垂下了头,说:“他……患心脏病亡故了。临终前,嘱咐我将这方石头交给金伯伯。”中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绸布包递给金锲之。
金锲之捧着绸布包,老泪纵横,放声恸哭。(2)院子里飘起了雨丝,带着初春的寒意,而且渐渐地密起来、大起来,天地间迷蒙一片,让人透不过气来。故人亡,而田黄冻在;田黄冻在,自己却不能亲手去镂刻它了!
他让老伴把他安顿在平素治印的屋子里,整天地捧着田黄冻,翻来覆去地观赏。田黄冻天天在他的手里翻动、摩挲,变得更加光亮了。他凝神地看着,随着全身一种莫名其妙的筋肉运动,上面竟渐渐地显现出红色的字体来。那是在一刀刀刻过之后,显现出来的“达君”的朱文,刀刃触石的声音,久久回旋不绝于耳。这几刀走得多妙,曲则委转而有筋络,直则刚劲而有精神。平生再没有走刀走得这样好的了,平生再没有比这更快意的事了!他嗬嗬地笑了,笑得流出了眼泪。待他揩去泪水,定睛一看,石头上居然没有一个字。
梧桐街还是那么忙碌。不远处豆腐作坊石磨子的呼隆声,胶轮板车碾过路面的嘶嘶声,铁匠铺大锤的当当声……不时地会传到院子里来,他听见了,又似乎没有听见。
(有删改)
文本二:
短篇小说是应该有一个好故事的,当然也要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但我关注的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加强和丰富他(她)的文化品格。我在描写被传统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时,琴、棋、诗、画、茶、酒、民俗、风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生活的形式,或曰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我着力从中去开掘他们身上的文化特质,多侧面地展示他们的逼人才气、磊落胸怀、高贵操守和审美趋向。
同时,短篇小说还可以写一种情境,一种充满着强烈情绪色彩的境界,这种情绪是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形成了一个与人物息息相关的氛围,两者融乎一体,难分难解,正如老作家汪曾祺所说的:“气氛即人物”。
我喜欢在有限的文字中,腾挪出一定的空间,来安排与情节、人物有着观照作用的“闲笔”,以显示密集的文化信息。“闲笔”并非赘言,运用得当,既可增添情节的韵律感,又可揭示人物的多重性,使整个小说笼罩在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之中。
(摘自聂鑫森《我喜欢的短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毫无预示的前提下,以章达君突然决定搬家开篇,接着写金锲之连续三次自问自省,既设置悬念,又顺势展开情节。
B.小说围绕“田黄冻”,讲述了金锲之、章达君由知己变为陌路的故事,起笔于友情,落笔在人性,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C.小说叙事有详有略。章达君亡故、金锲之生病,仅几笔带过;金锲之独自把玩“田黄冻”的复杂心境却细细写来,情真意切。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如写金锲之在章达君家看到“田黄冻”之后的表现,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激动和难以置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描写达君家的陈设时,重点突出了门檐上挂着的横匾和案头的兰草,表现出主人附庸风雅的特点,并暗示达君和锲之关系密切。
B.锲之细数金石质地的情景,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闲笔”,既表现出人物对金石治印的挚爱,又让我们感受到石刻文化博大精深。
C.小说结尾段,作者创设了忙碌喧闹的俗世境界,以此反衬经历了自身重病和老友去世的金锲之内心超越凡俗、超越自我的平静。
D.小说展示出作者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语言文白相间,含蓄蕴藉,句式长短结合,舒展自如,创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韵律之美。
8.作家汪曾祺曾说:“气氛即人物”,请以文本中两处划线句为例,进行分析。(4分)
9.请结合两个文本,分析小说人物身上具有的文化特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上郡属国归义降胡万余人反去,奉世辄持节将兵追击。数岁,为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旁种反,诏召群臣入议。是时,岁比不登,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丞相韦玄成等漠然莫有对者。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上问用兵之数,对曰:“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今反虏无虑三万人,法当倍用六万人。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诸臣皆以为民方收敛时,未可多发;万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天下被饥馑,士马羸秏,守战之备久废不简。夷狄轻边,而羌首难。今以万人分屯数外,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战则挫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见,羌人乘利,诸种并和,臣恐中国之役不得止于四万。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固争之,不能得。有诏益二千人。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击羌。先遣校尉在前与羌争地利,又别遣校尉救民于广阳谷。羌虏盛多,杀两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因陈转运之费。上即以玺书让之曰:“上书言部署已定,势不可复置大将,闻之。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且大将军出必有裨将,所以扬威武,参计策,将军折冲宿将,又何疑焉?”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B.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C.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D.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表意直接明了,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B.持节,拿着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持节”即为此意。
C.中国,今多指中华;文中意思是中央之国、中原之国,也可视为特指汉朝。夷狄常用以泛指除华夏族以外各族。
D.折冲,意为击退敌军,战胜敌人。冲,战车;折还敌方的战车,即制敌取胜。文中指冯奉世杀敌卫国,作战勇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奉世出身良家,早年仕途不顺。武帝末年被选作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县的长官,在三十多岁时失去了官职。
B.冯奉世明晓兵法,熟悉战事。年过三十才研读兵法,被推荐为军司空令。战争中能正确分析双方情势,表现颇佳。
C.冯奉世主动请战,忠于职守。面对羌族叛变,他主动请缨,敢于坚持,虽有曲折,但最终率领数万军队成功平叛。
D.冯奉世拒绝皇帝派将,遭到责备。朝廷派奋武将军率军增援,冯奉世却因虑及费用予以拒绝,皇帝立即发玺书责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4分)
(2)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4分)
14.冯奉世率兵进攻反叛的羌人面临哪些困难?(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9分)
崖门①谒三忠祠②
陈恭尹③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注]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南海中。南宋与蒙古最后一次大决战——崖山海战发生在此。此战后,南宋灭亡,中原王朝第一次沦为北方游牧民族统治。②三忠祠: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祠堂。③陈恭尹:其父陈邦彦为明末抗清志士,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他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登上崖门山,凭吊宋末三位英烈。听到萧萧的风声,看见两崖的波浪,用“至今悲”点明诗人不仅在吊古,更是在伤今。
B.三忠祠荒凉的大殿上,传来杜鹃啼叫,令诗人想起典故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
C.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表现了诗人对清统治者的极大义愤。
D.诗人借凭吊抗元忠烈,抒写亡国之痛,实际上是对抗清英烈的深切悼念,并自明志节。诗中情景交融,风格沉郁豪宕。
16.诗人为什么在结尾说“畏向苍苔读旧碑”?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写文章追求德神兼备,即内容和形式要配合得当,一旦顾此失彼,就如《<论语>十二章》所言:“             ,             ”。
(2)文学创作讲究见微知著、言近旨远,《屈原列传》(节选)对此有经典阐述:“             ,             ”。
(3)古诗文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苏轼《前赤壁赋》中的“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纪念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全球增绿四分之一来自于中国。随着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祖国大地绿色越来越多,绿色发展的种子也播撒进亿万人民心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种下一片绿,厚植绿色发展的精气神。在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人绿色接力,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如今的塞罕坝已从沙海变成绿海;在海南三沙,几代人数十年“漂洋过海来种树”,让岛礁的沙石荒地焕发勃勃生机;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众多林业,工人从“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守护绿水青山……是只争朝夕的奋斗,是持之以恒的坚守,是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      )。
山水如画绿生金。让我们共赴这场“绿色之约”,种下绿色希望,共筑美丽中国。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川大地的葱茏绿意孕育出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B.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孕育出葱茏绿意的山川大地
C.山川大地孕育出葱花绿意,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D.孕育出山川大地的葱茏绿意,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19.下列各项中,包含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全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现实中,科技创新备受重视,重大成果不断涌现,(1)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呢?
要让更多科技工作者意识到,科普也是科技工作的应尽之责,让科普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科学家是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和新技术的创造者,他们对本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而高质量的科普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入了解之.上的。
现代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很多规律已经超出了人们生活经验的范畴,既难以理解,(2)        。例如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们用数学语言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可因为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一致,也就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将这些知识“翻译”成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通俗的表达出来,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3)        ,需要既有科研背景,又能掌握科普规律的专业人士来完成。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一个好的科普作品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来完成。
21.在上文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概括出创造高质量科普作品的三个条件,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中生亮亮时常会想起自己曾祖父的样子。亮亮小时候对曾祖父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当老人家给他讲起那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时,亮亮就会觉得自己的曾祖父是那么了不起,让他崇敬不已;可当亮亮纠缠父母买各种玩具和小食品的时候,曾祖父总是要“忆苦思甜”一番,加以阻挠,这又让亮亮非常不高兴,甚至觉得这老头讨厌。这时父母就会跟他说:老人家那一代老党员、老八路就是这个样。如今即将上大学的亮亮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似乎越来越理解曾祖父临终前对家人们反复叮嘱的“不要忘本啊”这句话的内涵了。
如果你是亮亮,准备为同学做一篇主题为“不要忘本”的演讲,你准备为同学讲出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请将你的演讲稿写出来。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强加因果。儒家认为人应该参与自然演化与发育,是因为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自然所生。B牵强附会。“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规律,而“道生一……”是说万物来源。D曲解文意。)
2.A 材料一最后表述为“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3.B(A、C、D三项都涉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而B项没有涉及天人和谐共生)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总括文章两方面内容。②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及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③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介绍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的观念认识。④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部分又采用总分结构,阐明了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的具体表现。(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 ①不矛盾。(1分)②前者说的是天生万物,强调世界上人和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1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