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平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试题预览
南平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的关键应该是“批评”,也就是一种判断力。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建筑其上的审美判断力,那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因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现在,文学批评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就是缺乏判断力,或者不愿或不敢进行有价值的判断。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按照北京大学教授叶朗的说法,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曾说,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艺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作为真正的批评家,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维护高标准,果戈理是他高度评价的作家,但当果戈理写出《与友人书简选)》,他公开批评,毫不留情。当然,他也善于肯定伟大作家的伟大,如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的显赫声名,就来自于他的精准批评。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捏克拉索夫等新人的大力提携和天才的预见,也显示了他个人的才识、超人的艺术敏感和价值判断力。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
总之,没有评价和批评,就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文学艺术研究。作为一位文学艺术批评家,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应该说,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摘编自杨光祖《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一点亦可被提倡为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对评论者而言,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评论初心,如与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结合,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文学批评认知视域的“再文化化”。认知视域的“再文化化”是指一种将大小文化传统兼容并蓄的“视域融合”,持有民间立场的文学批评要求评论者能够将文化小传统的体系、视角与视野引入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之中,着力探讨文艺创作在反映民间文化方面的成效。
其次,文学批评审美意识的“在地化”。这里的“在地化”不仅指文学批评要贴近而非简单美化作品所反映的民间生活,熟悉土风、亲情和乡俗,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更是指一种“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一种真的秉持学者治学的实证主义精神,不立姿态、不掉书袋、不玩术语、不过度修饰,而是深入广阔丰富的民间生活之中,从切身的体验和批评实践出发,判断文艺作品的民众基础。
第三,文学批评价值观判断的集体主义向度。评论者所持有的民间立场使得评论者能够更敏锐地分辨出文艺作品创作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并能赋予具有群体活动模式、集体主义情感的作品人物更高的道德肯定,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文艺批评最可贵的伦理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理解、认同、尊崇新冠疫情席卷之下,那些秉持集体主义精神,辛苦服务社区的志愿者、跨省驰援者、驻村工作者和无数因公忘私、转身回护病人的普通医护人员的言行,以及反映他们言行的抗疫、驻村、支教的文艺作品,而不会简单将其抽象为一种单纯的人道主义精神。
最后,文学批评实践中的“烟火气息”。顾名思义,就是说文学批评一方面要能够品鉴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普通民众的俚俗之趣、世俗之乐来,另一方面文学批评语言自身也需要简白素朴,雅俗融汇,善于用老百姓感兴趣的言语形式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会打比方,会举例子。
总之,就像李梦阳说的“真诗乃在民间”一样,评论家只有持有民间立场,才能发现文艺作品中真正符合时代潮流、更值得被大力宏扬的人文精神,才能提醒自己时刻不忘“为人民而歌”的批评初心。
(摘编自王敏《把握好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文学批评的关键应是“批评”;进行文学批评,需具备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审美判断力。
B.敢于批评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要求美学素质和人文修养较高,并且审美能力优秀。
C.批评家欠缺价值判断能力,或困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之中无法自拔,导致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
D.深入民间生活,从切身体验和批评实践出发,判断文艺作品的民众基础,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批评家如果都能够维护高标准,毫不留情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公开批评,就能造就出果戈理那样声名显赫的作家。
B.敢于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并能严谨细致地分析作品,是一位批评家对作品做出精准批评的前提条件。
C.文学创作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宏扬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文精神,文学批评也应以此为初心,“为民而歌”。
D.文学批评倘若缺乏民间立场,则极有可能将文艺作品所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简单地抽象为单纯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的反映,社会要受到文学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郭沫若)
B.真正的艺术品包含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歌德)
C.批评没有能力达到艺术的高度,除了艺术自己,其他表现形式都无法企及。(查普曼)
D.批评家的任务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精选和评估伟大作品,从而确立准则。(韦勒克)
4.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结构?请简要说明。(4分)
5.两则材料的论述重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被捆缚的人    [奧地利]伊尔斯•艾青格
他醒了,一群一群的苍蝇在他脑门上嗡嗡盘旋着。他想挥手把苍蝇赶开,这才发现自己被捆住了。他挣扎了一下,发现绳子缚得不算太紧,两腿还有些活动的余地。他的两只胳膊虽被缚在一起,却并没有绑在身上,也有一点活动的余地。
他打定主意站起来,尽可能地把两膝往上抬起,把手撑在青草上,一个鲤鱼打挺,猛地蹦起来。绳子紧紧地勒进他的肌肉,他摔倒在地,痛得几乎要昏过去。
逃脱的希望全寄托在绳子给予他的自由度上了。他把头向后仰,贴在草地上,就势滚翻,挣扎着两膝着地,脚趾扒地,身体向上一耸,这一来几乎没有费多大劲就站了起来。
他小心俯下身,打算把绳子松开点。可是尽管绳子好像不太紧,他却无法使它更松一些。
他试着走路,发现如果把脚稍微抬起一些,在绳子绷紧之前,赶紧放下,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他以同样的办法,居然也能稍微摆动胳膊了。
饥饿使他头晕目眩,他觉得好像走得很快,连摩托车也撵不上他;他一会儿感到仿佛伫立不动,一会儿又感到脚下土地急速向后飞驰,好像一个逆流而。上的游泳者,感到这条土地的河流向后疾速流逝。
马戏团老板和他的马戏团在城郊外田野里露宿,在晨光熹微中,发现了那个被捆缚的人。他缓慢地向前走,以免被绳子勒痛,然而在这马戏团老板眼里看来,他的动作,却好像是故意把大幅度的迅速的动作,控制为小的急促的动作,显得出奇地优美,老板看得着迷了。
“女士们,先生们,被捆缚的人!”他的最初几个动作就引起了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站在舞台边上的老板听到这阵掌声,激动得满腔热血都涌到脸上来了。被捆缚的人跪下,起立,蹦跳,把大车的轱辘推得骨碌碌满台转。绳索非但不能约束他的行动,反而使他插上了翅膀,就像夏季的候鸟展翅北飞前,在天空转着圈子翱翔盘旋。
被捆缚的人和其他演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每次演出后,别人都卸装,而他却从来不解开绳索。马戏团老板很清楚,演员们都嫉妒这个被捆缚的人。
走钢索的演员们在练习跳火的那个夜晚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开玩笑地抬着他在火上晃来晃去,被捆缚的人落到火焰边上,那根绳子已经烧焦了一点儿,要不是马戏团老板抓住他的胳膊,赶快把他拖开的话,他就要被灼伤了。
被捆缚的人觉得这些人想弄断他的绳索未免有些奇怪,因为他要是想使自己自由的话,随时都可以做到。可是说也奇怪,他在初夏以前对绳子不感兴趣,现在一想到要失去绳子却又感到心灰意懒。
收割庄稼的人的歌声使他心里充满不祥的预兆。他明白很快就要换衣服了,一旦解开绳子,肯定就不能再捆得和原来一模一样。
马戏团里的一只幼狼逃走了,大家纷纷责骂马戏团给邻近村庄带来危害,好多人都不来看马戏了。
一天晚上他在附近小树林看见两颗绿莹莹的磷光,他明白这是什么。
如果他没有被捆缚,也许就要试图逃走了,可是既然无法溜跑,他竟然毫不惧怕。他镇定地俯视着,狼倒竖的毛底下的肌肉,像他在绳子下面的肌肉一样绷得紧梆梆的。他以为他和狼之间还隔开一段距离,不料就在这时这野兽突然跃扑过来。被捆缚的人此时全神贯注,顺从绳索的约束而行动。
他运用了经过多次考验的审慎思考力,猛然抓住狼的喉咙。他做了个大鸟展翼般的动作,——他突然感到,只有当人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捆缚的时候,飞翔才是可能的——飞扑到这只野兽身上,把它摔到地上,他为失去了四肢的自由而感到欣喜,因为正是这种致命的自由使人败在野兽的爪牙之下。
正是由于四肢的每一动作,必须适应捆缚他的绳索,他在这场搏斗中才获得了自由——这是豹子的自由、狼的自由,或是在晚风中摇曳的花朵的自由。他用自己的赤脚夹住狼的两只后腿,用手抱住狼头,差不多没费多大力气就把狼头卡勒得紧紧的,他感到绳子一点也没有阻碍自己的动作。
马戏团的老板娘试图劝她的丈夫不要提起狼是被捆缚的人打死的。可是他不听劝告,想宣布被捆缚的人徒手毙狼的奇迹,借以恢复夏季座无虛席的盛况。
那天晚上观众要求他重演搏狼的一幕。狂暴的观众冲破了警戒圈,把他逼到兽笼跟前。他钻进笼子拍拍手吸引这只野兽的注意,就在这一瞬间,一把刀搁在他手腕上,像秋天的河水一样凉嗖嗖的。他想挣脱已经来不及了,绳子松开卷成一团纠缠在他身边,像蛇蜕皮一样。他顿时感到全身的血都流到脚上,他腿一软突然疲乏无力了。
像罗网一样落到他脚下的绳索比陌生人钻进笼子更使那只狼激怒,它向后一蹲伏准备腾跳飞扑过来。那人打了个踉跄,一转身抓住悬挂在笼旁以防万一的手枪,在谁也来不及阻拦之前,朝那条狼的两眼之间放了一枪,那只野兽前腿拱了起来,爪子刚碰到他,就倒了下去。
他向河畔奔跑,听到追赶的人杂沓的脚步声,他藏到一堆灌木丛里,听得他们匆匆跑过,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过来向马戏团的大帐篷涌去。月亮照在草地上,在月光里草地显露出生长与死亡的颜色。
他回到河边时,怒气平息了。在破晓时分他觉得河水里仿佛浮起了冰块,天仿佛飘起了霏霏的雪花,他记忆模糊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感到土地急速向后飞驰”“好像逆流而上的游泳者”,是被捆缚的人由于饥饿和疲劳而产生的怪异错觉。
B.马戏团老板欣赏被捆缚的人蹦跳动作,多从“票房价值”的角度考虑,观众则更出于猎奇心理来观看他的表演。
C.由于被捆缚的人抢了其他演员的风头,演员们都嫉妒他,走钢索的演员更是费尽心思要把他身上的绳索弄断。
D.被捆缚的人一直不愿意沦为马戏团表演的工具,身上绳索被割断后,他就迅速趁机逃离,并躲开众人的追赶。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将写实与虚幻怪诞相结合,二者相互交织,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朦胧气氛。
B.小说运用大量细致的动作描写,意在表现被捆缚的人有马戏演员的独特天赋。
C.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暗示“他”对自己此时的存在价值感到迷茫。
D.小说悬念不断,使读者介入叙事情境,参与想象,填充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
8.“被捆缚的人”这一形象,体现了现代派小说人物塑造抽象化、类型化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
9.小说两次写“被捆缚的人”与狼搏斗的场景,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也。少以聪敏见称,闭户读书,十年不出。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刺史李绘署礼曹从事,以吏干知名。岁余,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俄直门下省,以待顾问。又与诸术者修天文律历,兼于内史省考定群言,内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礼之。炫虽遍直三省,竟不得官,为县司责其赋役。开皇二十年,废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唯置太学博士二人,学生七十二人。炫上表言学校不宜废,情理甚切,高祖不纳。开皇之末,国家殷盛,朝野皆以辽东为意。炫以为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讽焉,当时莫有悟者。及大业之季,三征不克,炫言方验。诸郡置学官,及流外给廩,皆发自于炫。纳言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岁余,以品卑去任,还至长平,奉敕追诣行在所。或言其无行,帝遂罢之,归于河间。于时群盗蜂起,谷食踊贵,经籍道息,教授不行。炫郁郁不得志。乃自为赞曰:“余从绾发以来,迄于白首,从学为明师所矜,榎楚弗之及。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内省生平,顾循终始,其大幸有四,其深恨有一。”时在郡城,粮饷断绝,其门人多随盗贼,哀炫穷乏,诣郡城下索炫,郡官乃出炫与之。炫为贼所将。未几,贼为官军所破,炫饥饿无所依,复投县城。长吏意炫与贼相知,恐为后变,遂闭门不纳。是时夜冰寒,因此冻馁而死,时年六十八。炫性躁竞,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为执政所丑,由是官途不遂。著《论语述议》《春秋攻昧》《五经正名》《孝经述议》《春秋述议》《尚书述议》《毛诗述议》《注诗序》《算术》,并行于世。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B.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C.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D.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门下省,古代中央官署之一,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
B.太学,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其名称始于西周,历朝称谓各有不同,如成均、东序等。
C.流外,隋唐未入九品的官员的通称,多充任京师官署吏员,经考铨,可递升九品内。
D.射策,古代选士法。主试者书问题于策;受试人取其一,称作“射”,按策上题作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炫苦读强记,且著述丰富。他年少时闭户读书,十年不出,强记默识,无人能与之比肩;他学识渊博,有多部著述流传于世。
B.刘炫吏干出众,却仕途不遂。他担任礼曹从事时,就以吏干知名,曾在中央多个部门当值,但官途不顺,官阶较低,未被重用。
C.刘炫识见高远,而勇于讽谏。他上表反对朝廷废校之举,最终被采纳;他反对朝廷内外看好的征辽,其后战况应验了他的观点。
D.刘炫为生所爱,亦为生所累。他穷乏之际,追随盗贼的门生救助了他;他又因与盗贼有来往,回城被拒,结果在城外冻馁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时群盗蜂起,谷食踊贵,经籍道息,教授不行。
(2)余从绾发以来,迄于白首,从学为明师所矜,榎楚弗之及。
14.刘炫仕途不顺的自身原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梦山中故人①   朱熹
风雨萧萧已送愁,不堪怀抱更离忧。
故人只在千岩里,桂树无端一夜秋。
把袖追欢劳梦寐,举杯相属暂绸缪②。
觉来却是天涯客,檐响潺潺泻未休。
[注]①此诗作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作者23岁,在同安县主簿任上;山中故人:某位隐居山中读书的朋友。②绸缪:缠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萧萧”描摹风雨的声响,风雨声增添了诗人的忧愁,令他难以承受。
B.诗人以“千岩里”点出故人隐居处所,流露出两地相隔、不得相见的惆怅。
C.“桂树无端一夜秋”营造出感伤凄凉的情感氛围;“无端”一词,无理而妙。
D.全诗音韵和谐,表意率真奔放,层层深入,结句“檐响”呼应首句“风雨”。
16.颈联和尾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泊秦淮》中“          ,          ”两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引发思古之幽情。
(2)韩愈《师说》中“          ,          ”两句写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顾虑对方身份高低的心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驰骋疆场、威武勇猛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各式各样的方言,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普通话的普及,许多方言在传承方面受到严重断档的风险。
方言或许不会彻底消失,但作为交流的语言工具,如果使用范围逐渐窄化,变成少数人掌握的语言,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方言的式微还会直接影响地方文化的传承。我国各地的戏曲都是以方言为基础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讲、听不懂方言,这些戏曲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
事实上,(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二者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在不同的维度发挥各自作用。普通话可以吸收方言中的词汇,丰富表达;方言可以借鉴普通话的注音方式,方便传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不仅并行不悖,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B.使用传承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不仅并行不悖,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C.使用传承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不仅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促进。
D.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不仅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促进。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实践证明,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谐发展。但惩戒手段需慎重,①       ,不能超越“红线”,不能将其等同于允许针对学生的暴力。②       ,要讲究艺术、技巧,要因人施惩,不能方式简单、单一,不加区别地“一刀切”。在教育惩戒态度上,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就不惩戒,③       ,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偏心眼”“厚此薄彼”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上文关于实施教育惩戒的三点要求。(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01年,英美法等国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19年,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无视中国的战胜国身份,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严正宣布不承认之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2021年,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学校组织“勿忘国耻,奋发自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平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35分)
(一)(19分)
1.(3分)B(曲解文意)
2.(3分)A(条件不一定产生结果)
3.(3分)D(A项强调的是创作而非评论;B项强调“真正的艺术品包含自己的美学理论”;C项强调“批评没有能力达到艺术的高度”;D项强调艺术批评的准则。故选D)
4.(4分)
①总体是总分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观点。
②主体采用并列结构。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6分) 
同:都讨论“文学批评”的话题。
异:①材料一侧重讨论价值判断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性;②材料二强调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及其意义。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16分)
6.(3分)D(“一直就不愿意沦为马戏团表演的工具”理解有误)
7.(3分)B(“意在表现被捆缚的人有马戏演员的独特天赋”赏析有误)
8.(4分)
①象征意味丰富;②哲理思考深刻;③想象空间广阔、自由;④有普遍的价值意义。
(答对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6分)
①第一次写未解除捆缚却能徒手杀狼,寓示顺从约束反倒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甚至可以创造奇迹;②第二次写解除捆缚后却要借助手枪杀狼,暗示有形的束缚解开后,新的无形束缚又捆缚了他。
(答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35分)
(一)(20分)
10.(3分)D(昔在幼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11.(3分)A(张冠李戴,与尚书省混淆)
12.(3分)C(刘炫反对朝廷废校的建议并未被采纳)
13.(8分)
(1)(4分)在这时,群盗蜂起,粮食价格暴涨,经书中的大道理无法传播,教化传授无法进行。(译出大意2分;“踊贵”“教授”各1分)
(2)(4分)我自从年少以来,直到年迈,上学时受到明师的怜惜,不曾受过责罚。(译出大意2分;“迄”“矜”各1分)
14.(3分)
①急躁好胜;②常自大自夸;③喜欢轻慢当世之士。
(答对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9分)
15.(3分)D(“率真奔放”赏析有误)
16.(6 分)
①颈联虚写与故人把袖言欢、举杯劝饮的梦境;②尾联实写自己身处异乡、凄雨不绝的现实;③梦境之乐与现实之悲虚实相生,强化了思苦真情。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6分)
17.(6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答对一处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字迹潦草,辨认不清,不给分)
三、(20分)
(一)(9分)
18.(3分)D(补写句为段落中心句,根据文段的话题与后文的语境,选项表达内容和顺序最为恰当)
19.(3分)A(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些戏曲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方言”,喻体为“土壤”。 B.夸张; C.引用,用典; C.对偶)
20.(3分)
示例1: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普通话的普及,许多方言在传承方面存在严重断档的风险。
示例2: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普通话的普及,使许多方言在传承方面存在严重断档的风险。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二)(11分)
21.(6分)
示例:
①要把握好惩戒尺度   ②在教育惩戒方法上   ③学生成绩差就多惩戒
(答对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每处超过1字及以上,该处扣1分)
22.(5分)
示例:
(1)适可而止   (2)因人而异   (3)一视同仁
(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4分;答对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一)』  下一个『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