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家国感情《陈情表》《项脊轩志》同步课时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家国感情《陈情表》《项脊轩志》同步课时练(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9课 家国感情(陈情表 项脊轩志)第1课时 陈情表(一)一、基础夯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慈父见背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②舅夺母志 夺:强行改变③终鲜兄弟 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④期功强近之亲 强:强大,强盛⑤夙婴疾病 婴:缠绕⑥诏书切峻 峻:严厉,严峻⑦实为狼狈 狼狈:困苦
试题预览
第9课 家国感情(陈情表 项脊轩志)
第1课时 陈情表(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慈父见背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②舅夺母志 夺:强行改变
③终鲜兄弟 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
④期功强近之亲 强:强大,强盛
⑤夙婴疾病 婴:缠绕
⑥诏书切峻 峻:严厉,严峻
⑦实为狼狈 狼狈:困苦、受窘的样子
⑧则刘病日笃 笃:忠厚
A.①②④⑤ B.③⑤⑥⑧
C.②③⑤⑥ D.①④⑦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辞不赴命 ②不辞辛苦
B.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曾不若孀妻弱子
C.①至微至陋 ②三尺微命
D.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②驴不胜怒,蹄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①臣以险衅(因为) ②猥以微贱(凭着)
B.亲:①躬亲抚养(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
C.日:①日薄西山(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日子)
D.薄:①门衰祚薄(浅薄) ②日薄西山(落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5.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陛下矜愍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意、衷情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使动用法,使……远离
C.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D.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荐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
B.“诏书”是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从周代开始用诏书,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C.“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
D.“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位置,后来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就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一事,陈说他不能立即应诏赴职的原因。在陈述中委婉尽情,感人至深。
B.文中李密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自己与祖母的深厚感情,旨在以此作为请求暂缓赴任的理由,希望得到晋武帝的同情和谅解。
C.文中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至“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叙写李密欲奉诏就职,而祖母病情日笃,实为进退两难的情形。
D.从全文看,李密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孝”字做文章,但又不离一个“忠”字,他对“孝”与“忠”的陈述是层层深入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第2课时 陈情表(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    。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是“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更重要的是立身为范,以自己    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则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诸侯之孝在于    、循规守法。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贵且富,皇帝很难约束到,其他人又无权约束,如果诸侯缺乏自我约束力,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社稷不保。对普通百姓来说,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    。(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层次分明  事必躬亲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
B.条分缕析 身体力行 临深履薄 挺身而出
C.层次分明 身体力行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
D.条分缕析 事必躬亲 临深履薄 挺身而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B.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而且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C.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是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而是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D.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但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也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
B.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
C.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
D.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
4.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也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恰切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还被人们至今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
答: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B.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C.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D.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始,年号。年号是汉武帝首创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的“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
B.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古代任职授官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
C.洗马,官名,本作“先马”。汉沿秦置,为东宫官署,职如谒者,太子出则为前导。晋时改掌图籍。
D.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小时候境遇凄苦,他父亲很早就死了,几岁大的时候母亲改嫁了,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后来他曾拜谯周为师。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到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为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级告发,但司吏没有弹劾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译文: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译文: 
 


第3课时 项脊轩志(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项脊轩(xuān)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垣墙(huàn)
B.万籁有声(lài) 偃仰啸歌(yǎn)
珊珊(shān)  奴婢(bì)
C.先妣(bǐ) 余泣(lǐ)
大类(lèi) 迨(dài)
D.阖门(kè) 象笏(hù)
扃牖(jiōnɡ yǒu) 不自禁(jī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B.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其制稍异于前
3.下列句子中的“之”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妣抚之甚厚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他日汝当用之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4.下列句子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妪,先大母婢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乳二世 喂奶、哺育,名词作动词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名词作状语
C.垣墙周庭 砌上垣墙,名词作动词
D.东犬西吠 在西边,名词作状语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胜:美
B.一日,大母过余曰 过:探望
C.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回来
D.其制稍异于前 制:形制,规制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B.先大母:敬称自己已去世的祖母。
C.束发: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D.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古代杂记类文体,主要是叙事写人、写景状物,内容庞杂,一般要求围绕所记对象特点写其形,传其神。
B.本文善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C.本文文眼是“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文末有“何谓阁子也”等句子与之相呼应。
D.本文最后用写景语结束全篇,把悠悠不尽的感情轻轻收住,引发读者凄婉惆怅的情感共鸣。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 
 
(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译文: 
 

第4课时 项脊轩志(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脱发成为人们    的话题。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的困扰;超7成大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6成大学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这些信息的确令人    。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    ,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饮食健康而且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谈虎色变 叹为观止 盖棺论定 对症下药
B.岌岌可危 唏嘘不已 盖棺论定 对号入座
C.岌岌可危 叹为观止 木已成舟 对号入座
D.谈虎色变 唏嘘不已 木已成舟 对症下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B.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C.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的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D.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3.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语段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荷塘月色》)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少人以为蔬菜的营养不如水果。事实上,从整体上讲,  ①  。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只有鲜枣、猕猴桃等少数水果中的维生素C较丰富。而且,  ②  ,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内积蓄的有毒物质等作用;而水果中所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纤维——果胶,它不易被吸收,也会让胃的排空速度减慢。不仅如此,蔬菜的热量普遍比水果低,即便蔬菜吃得再多,  ③  ,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①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②,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悴③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④,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节选自《明史》卷二八七)
  【注】①刺刺:形容尖细的声音。②击断:争执。③迁悴:晋升副职。④制举义:特种经学研究。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
B.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
C.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
D.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人成人后,自己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以供长辈之外的人称呼。
B.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乡试”指科举时期,朝廷每三年选派考官,在各省(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明、清各府置通判,辅助知府处理政务,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九岁能写文章,二十岁通晓“五经”“三史”,但连续八年都没有考中进士,于是看破功名富贵,一心读书谈道。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常不顾上司的看法,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很讨厌他,就给他来了一个明升暗降。
C.归有光的古文以经术为本,并深得太史公的“神理”,连他曾极力抵排的王世贞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D.归有光在各种经学研究上均有极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把他与胡友信并称为“归胡”。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
译文: 
 
 
(2)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
译文: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陈情表(一)
1.C(①“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④“强”解释为“勉强”。⑦“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⑧“笃”解释为“病重”)
2.C(A①辞谢;②躲避,推脱。B①曾经;②竟。C卑微、卑贱。D①尽;②经得住,能承担)
3.D(“日薄西山”的“薄”意为“迫近”)
4.C(C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孤单凄苦”的意思。A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B古义:申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D古义:承受恩泽。今义:洗澡)
5.B(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6.B(在周代,君对臣、上对下都可以用诏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7.C(“文中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至‘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概括错误,应为“文中从‘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至‘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8.(1)而刘氏早已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喝水吃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2)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了也应当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第2课时 陈情表(二)
1.C(层次分明:形容事物的排列次序清楚。条分缕析:一条一条进行分析。形容分析得有条有理,很细致。根据语境,“层次分明”合适。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事必躬亲:凡事一定亲自去做。根据语境,“身体力行”合适。谨言慎行:说话和做事都小心谨慎。临深履薄:形容做事谨慎小心,提心吊胆。根据语境,“谨言慎行”合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挺身而出:指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危难或担当重任。根据语境,“以身作则”合适)
2.A(由“国家、家庭和个人”与“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前后不照应,可以排除B、D;由两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可以排除C)
3.D(A“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关联词使用不当;B句式杂糅,且“以致”关联词使用不当;C“实现……方向”搭配不当)
4.①“简捷”应改为“简洁”;②“陈情表”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③“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应改为“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④“都异常生动形象”前的分号应改为逗号;⑤在“通过”前面加上“文章”或“作者”;⑥“表达了恰切的思想感情”应改为“恰切地表达了思想感情”;⑦“提高”应改为“增强”;⑧“还被人们至今引用”应改为“至今还被人们引用”。
5.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6.B(参考原文标点: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7.B(“‘黜、罢、除’是降官”错误。“除”是任命,授官,“左除”是降职)
8.D(“讨厌下属官吏……而被上级告发”错误。根据文意,是他憎恨的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告发的)
9.(1)(李密)有空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子夏。
(2)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抗衡,任用黄皓而丧国,可知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又名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感伤眷恋备至,笃深的孝道之情,于是积郁成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睡,饮食汤药必定先尝过后才端上去。有空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子夏。
(李密)年轻时在蜀做官,当郎。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灭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征入任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高,家中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说: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晋武帝看了他的奏疏说:“士人有名节,不是平白无故的!”于是就暂停征召。
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又以洗马之职征召他到洛阳。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信用竖刁而尸身长蛆。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抗衡,任用黄皓而丧国,可知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张华)又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谈论,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是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孔明没有与自己相当的人谈论,因此孔明的言教细碎具体。”张华认为他说得很好。
(李密)外任温令,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写信给人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憎恨的那个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项脊轩志》同步作业』  下一个『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张家口一中、唐山一中、保定一中、邯郸一中、邢台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