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清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清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高一语文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学经典是读者认知需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高一语文组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经典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那么读者究竟为什么需要文学经典呢?
首先,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文学经典作为超越世界的世界,超越生活的生活,将会以其仿佛完整的人生模式,给读者提供处境性和体验性的审视空间,来思考自己所遭遇的问题。文学之所以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是因为文学是一个形象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命题,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让读者去自我经历、自我体验、自我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这是人的一种深沉的自我实现,其审美愉悦当是不言自明的。
其次,文学经典能够帮助读者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支配感。人在文学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来自对自我认识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自我实现的关怀,通过精神阅历实现对世界的介入并从中获得某种支配感。读者在文学经典中徜徉,必然伴随的是艺术沉思。这就是说,审美沉思能够通过我们的想象介入生活,而这种介入实际上是自由地控制或支配生活,这时,我们的精神欲求会得到“绝对的满足”。为此,H•帕克区别了同样面对生活时人们的两种不同态度,他说:“对于精通世故和自我中心的人来说,生活只是在包含骄傲、野心或激情的时候,才是有趣的。但是,对于有宗教意识的人和有审美意识的人来说,生活的任何部分都是有趣的。”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我们不是以审美沉思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有时是桎梏,如果我们以审美沉思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的全部就都是有趣的,就能够允许我们借助自由的想象来参与和支配,能够让我们的各种感情得到宣泄和陶冶。
第三,文学经典是迷惘者必要的向导。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艺术沉思所实现的自由支配感既是学习和领悟的结果,同时自由支配感溢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的本质表现为某种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自我塑造总是朝着理想进行的,现实世界本身并不能提供理想的样本,只有在文学经典这样一种象征系统中,人们才能找到富有张力的答案。读者与文学经典的攀谈、体验经典的情境和生命气息、打榜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并把这―切都内化为自我的精神结构和外在气质,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践履,也是在确证着和被确证着人的某种身份。鲁迅又何尝不是借助他笔下的那些审美叙事为人们树立着正反两方面的样板呢,谁读了鲁迅的小说都会拒绝做阿Q、孔乙己、闰土式的人物。
文学经典对人的意义是多重的。阅读经典永远是一种探险,读者伴随着阅读探险历程而打捞到的深刻意义和体验到的愉悦或许只能在经典的阅读活动中才能体悟得到。人们自觉选择经典来阅读,其主要动机并不是为了消遣和快感,而是出于对文学的认知,正是在这样一种与经典的交往中,以往记忆、当下处境和未来向往才有可能构成一个必要的连贯过程。
(摘编自王确《文学经典的合法性和存在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学给读者提供一种想象性的人生情境,使读者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所以,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B. 如果我们以审美沉思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有时是桎梏,有时是有趣的,能够让我们的各种感情得到宣泄和陶冶。
C. 人的自我塑造总是朝着理想进行的,现实世界本身并不能提供理想的样本,读者只要阅读文学经典,就能找到答案。
D. 阅读经典永远是一种探险,其主要动机是为了消遣和快感。正是在与经典的交往中,以往记忆、当下处境和未来向往才会构成一个必要的连贯过程。
2.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引用帕克的话,是用来说明审美沉思的态度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
B. 文章认为,阅读经典伴随着艺术沉思,能够实现对生活的自由控制或支配。
C. 读者拒绝做阿Q、孔乙己、闰土式的人物,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践履。
D. 文章认为,读者选择经典来进行阅读,主要动机是出于对文学情境的向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4分)
A. 如果读者想要思考自己所遭遇的问题,文学经典将为其提供仿佛完整的人生模式和审视空间。
B. 文章从读者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实现对世界自由支配感、迷惘者必要的向导等方面谈了文学经典对人的意义。
C.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会把经典中的情境、价值、意义等内化为自我的精神结构和外在气质。
D. 文章从三个不同角度谈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经典,目的是让读者自觉选择经典,以便否定自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
传记文学古已有之,最初属于史学的领域,有“史传文学”之称。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很多人认为始于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篇章。20世纪30年代,我国传记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此,梁启超、胡适功勋卓著。前者推动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重视塑造民族性格,后者倡导传记文学的创作,“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作品讴歌工农兵英雄模范人物,反映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给人以震撼与激励。“文革”十年,传记文学发展缓慢,但仍有作家坚持写作,一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传记主题的开掘。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行进脚步,传记文学创作也开启新进程。社会思想解放,文化趋向多元,传记作家发扬现代传记文学的优秀传统,记录真实的生活,表现中国社会发展中典型人物个性的丰富与复杂,创作数量大增。据统计,1949年至1983年国内出版各类人物传记图书共计3400多部,而1984年至1990年则出版了3700多部。1990年,我国进入转轨换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传记文学创作热点不断,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多样化艺术格局。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传主都有作家写,一个作家写多部传记,一个传主拥有多部传记的现象屡见不鲜。传记文学在题材内容开掘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以及更早的现代传记文学30年。同时,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成立,促进传记文学研究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研究人才辈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丰硕喜人。
当代传记作家创作热情高涨,记录改革开放的步履,讴歌体现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时代立传、为国家立传、为人民立传,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
(取材于全展、李炳银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传记发展到当代,早已突破“生者不立传”的传统,涌现出大量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同时,传记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除了具有杰出成就的伟人、名人为书写对象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与风尚的寻常百姓也进入传记作品,立传成为普通人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传记文学内涵和外延扩展,可以立传的人物对象越来越宽泛,可以立传的对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当今的传记文学已从为人物立传扩展到为城市、江河湖海、大桥道路、沙漠绿洲立传,为一切自然有机体、建设工程项目和所有具有“生命”发展历程、有自身来龙去脉的事物立传。如《我的天堂》描写苏州改革开放历史,《大江魂》为长江立传,《大国重器》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的传主是城市、江河、部队等“泛生命体”,细致深入地展现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考据考证详尽准确,具有鲜明的传记作品特色。
传记文学繁荣发展,学者们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上世纪初我国现代传记的发展,与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记家们多为学者,大都心怀社会责任意识来推动传记事业。当前,学者传记是当代传记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形式之一。学者写传聚焦传主的生平故事与思想人格,彰显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叙述笔墨又常带感情与温度,具有精神厚度与智性品质。
当下,传记文学发展处于黄金时代,但在传记日益走向通俗化的趋势下,一些传记作品有“隐恶”“虚美”的表现。维护传记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家们应在守正基础上创新,“不虚美,不隐恶”,努力挖掘探究,艺术地塑造传主形象,创作优秀的传记作品。
(取材于李朝全等人的相关文章)
4.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传记文学发展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 传记文学古已有之,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篇章一定是它的源头。
B. 梁启超和胡适推动了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对传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 “文革”十年,传记文学发展缓慢,阻碍了后来传记主题的开掘。
D. 改革开放后,传记作家发扬现代传记文学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5. 根据材料二,下列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4分)
A. 传统传记不为生者立传。当代传记突破了这一传统。
B. 当代传记文学作品内涵和外延扩展了,“泛生命体”也可以成为传主。
C. 当代学者传记家数量多、影响大,他们大都心怀社会责任意识来推动传记事业。
D. 传记文学在繁荣发展,但也要防止“隐恶”“虚美”倾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小说自然朴实的语言,风趣活泼的方言俚语,与小说人物身份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读罢忍俊不禁。
B. 在描写何爹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时,作者三言两语,就将一位传统老剃匠形神俱备地勾画出来,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C. 小说最后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心理、神态和语言,体现了何爹高超的剃头手艺和重情重义。
D.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家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了解,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忧虑。
7. 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①,飞应募。从刘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飞布阵十五里,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帝答曰:“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②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敢战士:是民间招募的武者,非正规军。②背嵬(bèi wéi):亦作“背峞”,古代大将的亲随军。背嵬军是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B.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联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C.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D.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古人的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古人称呼别人时一般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B. 《左氏春秋》即《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C. “射”与礼、乐、御、书、数并称“六艺”,是始于周王朝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亦指此意。
D. “绍兴元年”和《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使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法;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岳飞学习刻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捡柴点燃当做蜡烛照明,通宵达旦的读书学习:学射箭,学会了教者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射箭。
B. 岳飞英勇善战。在与马进的战斗中,他先是派部下攻入敌阵,大败敌军。后又在追击中设下伏兵,再次大败敌军。
C. 岳飞志在报国。他多次朝见皇帝,谈论恢复中原的策略,后来又进军朱仙镇,与兀术对峙布阵,最终重创敌军,使兀术逃回汴京。
D. 岳飞惨遭陷害。秦桧主持议和,金人把杀死岳飞作为议和的条件,秦桧也担心岳飞会阻止议和,祸及自身,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3. 请结合划线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9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赤壁赋》中,“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赤壁赋》中,从侧面描写其他事物听到箫声的反应来表现箫声凄切、委婉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队雄大盛况的句子是:               ,               。
(4) 《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          ,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攣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          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          。贵族王室对猎鹰情有独钟,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          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凝结
B.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凝聚
C.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凝结
D.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凝聚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四、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子曰:“为国以礼”。事实上,在国际交往中,“尔以礼待,吾当报之以礼,尔若无礼,则当悍吾威严。”
3月18日-19日,中美两国高层在美国极北之地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进行高层会谈。外交部翻译司高级翻译张京意外爆红网络,当美方代表严重超时,还率先“发难”、挑起争端后中方负责人杨洁篪也临场作出反应严正阐明我方立场一一驳斥美方的无理指责,当为时16分钟的不间断发言结束后,张京准备翻译时,杨洁篪直言:“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这对翻译是个挑战),但张京流畅准确地完成了任务。在这样重大的场合下,张京的翻译沉稳大气、完整准确,充分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广大网友被张京的表现“圈粉”,真当可谓年轻意气、挥斥方遒!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