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春季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  做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主持:您的枕边书多数是什么?能谈谈具体的阅读感受吗?唐博:我不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样不利于保护视力。要知道我到现在还没近
试题预览
2020-2021学年度春季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   做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主持:您的枕边书多数是什么?能谈谈具体的阅读感受吗?
唐博:我不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样不利于保护视力。要知道我到现在还没近视,不戴眼镜。因此,我没有真正意义的枕边书。
如果把旅途中的书、睡前在书房里看的书都视为“泛枕边书”的话,倒是以历史学、经济学的学术书和大众读物为主。最近刚读完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的新著《美国真相》。这本书讲述了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背后,前所未有的贫富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如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的那样。美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种族问题上的表现,更为这本新著提供了资料佐证。
主持:阅读在您的生活中占多大比重?
唐博:由于平时很忙,阅读只能见缝插针。反正只要有点时间,哪怕是零碎的,我都基本用在阅读上。
主持:让您感到“真正了不起”的是哪本书?
唐博:不得不佩服当年明月(石悦)的《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跟我同是80后,也是同行,他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创了一种别样的写史方式。他把自己的读史心得融入书中,真正形成了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在写书成名后放弃本职工作,而是恰当处理了本业和副业的关系。
主持:您最理想的阅读体验是怎样的?
唐博:夜深人静,毫无倦意,气温适宜,独自一人,耐心再读一遍《毛泽东选集》1-4卷。伟人终归是伟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革命情怀、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以及对重大哲学和历史问题的把握,对战争的宏大思考和微观策划,对经典的旁征博引,调查研究的方法论,都很值得认真钻研学习。同时,《毛泽东选集》1-4卷还是学习中国历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很好切入点。特别是其中的注释,字斟句酌,信息量很大。
我始终认为,历史学的功用有二:正本清源、以史为鉴。正本清源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以史为鉴则是所有人的使命。《毛泽东选集》1一4卷就是以史为鉴的很好标杆。
主持:哪些书对您的思维影响最深?
唐博:通过读书来改变思维习惯,这可能是个终身的事情。不过,仅就读史、写史来说,美国学者史景迁的专著《康熙自画像》,对我有点触动。我猛然发现,历史居然还能这么写:用第一人称,站在康熙的视角看历史,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尽管在写作上会有一定局限性,但还是有一种换位思考的亲切感。受他启发,我先后创作了《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亲历三百年:明朝皇帝回忆录》等四本书。
主持:什么书改变了您的人生,您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大,它改变了什么?
唐博:吴晗《中国历史小故事》,把时年9岁的我引入了历史学殿堂,让我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我后来选择读大学历史系,而且一直读到博士,不能不说跟这个系列的历史普及读物有关联。
主持:接下来计划读什么书?
唐博:最近有本畅销书,名叫《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作者是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我已经读了一部分了,准备把它继续读完。2020年,地球发生了很多灾害,人类正在经历着百年变局。在这样一个许多人都很迷茫的时候,结合我学过的历史知识,去读这样的书,有助于我们拨开云雾见天日,看清前面的路,扎扎实实走下去。
(摘编自《唐博:我的泛“枕边书”》)
[注]唐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
材料二:
欧阳修说,读书最佳处在枕上、马上、厕上。枕边读的书最私密,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旨趣和审美风尚,而对于作家们来说,他们的枕边书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夜晚是阅读历史、悲剧和传奇的时间。夜晚也是在阅读中放飞自我、享受与书中人物精神交会的时间。阿来的枕边书是《佛经》《圣经》《古兰经》。这些书他很早就读过,并且反复读。他并不是宗教信徒,读这些书是因为这些文本有吸引力。很多作家对自己写的东西是怀疑的,而这些经书的作者因为带着巨大的信念,所写的文字朴素却富有感染力。哈金的枕边书,一般总有契诃夫的小说选、托尔斯泰的小说,还有《新约》。他喜欢读着书入睡的感觉。那些经典多么纯粹,使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常感到文学的语感焕然一新。李佩甫睡不着觉的时候也要翻一翻《圣经》。
夜晚也是我们思考、反省的时间。周大新的枕边书有两种,一种是需要在精力好、不想睡的时候读的书,通常需要质疑、思考和与作者暗中对话。比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彼得•沃森的《思想史》等等。另一种是在精力不好可又不愿睡下时,用来放松精神的书,通常是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散文集或诗集。眼下周大新的枕边放着一本《哈佛百年经典24卷——英国和美国名家随笔》。这本书里收录了《大学的理想》《科学与文化》等文章,读过之后,周大新对这些智者的思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有的作家,枕边书看似随意,却是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我们能从中发现作家精神滋养的来源和智慧的沉淀。比如李敬泽的枕边书有《杜诗详注》《诗经原始》《西周的政体》,还有《漫长的告别》,常常是一段时间里的兴之所至。邵燕祥的枕边书多是旧体诗。一诗一世界,他认为诗不可一下读太多,一首诗,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一种情调。
从作家们所谈的枕边书,可领略到他们的真性情,也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经典。了解作家最亲近的书,跟着一位作家去了解另一位作家,曲径通幽,像爱丽斯梦游仙境,像步入小径分岔的花园,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摘编自舒晋瑜《作家们的枕边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博认为躺在床上看书会影响视力,他到现在还没近视,不戴眼镜,这也失去了阅读很多好书的机会。
B.唐博泛枕边书的阅读很丰富,既有学术著作,也有大众读物,其中《康熙自画像》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
C.唐博《毛泽东选集》1-4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认为《毛泽东选集》1-4卷是以史为鉴的很好标杆。
D.周大新认为,阅读篇小说、散文集等不能使人质疑、思考,而阅读《世界文明史》等可以使人质疑、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并不是专业作家,而跟唐博先生一样,是一位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
B.许多作家不相信自己的作品,因为写的往往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多多少少有点虚情假意。
C.从李敬泽枕边书《杜诗详注》等,以及邵燕祥的枕边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精神滋养的来源和智慧的沉淀。
D.作家的枕边书不尽相同,这与作家的不同性情有关。了解作家最亲近的书,同时也跟着一位作家去了解另一位作家。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类书籍的一项是(3分)
A.《美国真相》           B.《明朝那些事儿》
C.《康熙自画像》         D.《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解释一下“枕边书”(4分)
5.材料一中,主持人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道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说 树
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象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①、太庙②,依傍的是祖荫。
【注】 ①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②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久别的游子最珍惜老树,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
B.在作者的眼里,冬天的树呈现了线结构之美、抽象之美,夏天的树具有郁郁葱葱之美,二者平分秋色,各具其美。
C.文中引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植树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
D.文章最后一句发人深省,从中可以体会到植根于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浓郁的民族风格。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写童年的故乡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常爬上高枝去掏鸟窝,为下文写探寻树的神韵、树的精灵做铺垫。 
B.“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语言质朴,感情弥满,字里行间渗透的是作者对故乡、大树的拳拳之心与殷殷之情。
C.“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运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杨柳永葆婆娑风范的特点。
D.文章不受时空限制,写了故乡的老树、冬天的树、江南的树、美国的大松树等各种树,重在探寻树的气质、灵魂、风格等,形散而神聚。
8.文章的结尾部分写道:“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请对这几句话加以赏析。(4分)
9.本文的题目为“说树”,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任环字应干,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金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徳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昊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蒸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舍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改)
[注]倭,倭寇,文中指日本海盗。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B.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
/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C.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D.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
B.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俸,文中指俸禄,是古代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包括实物、钱币等。
D.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免罪、免劳役等权利,称为“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环有贤能名,抗击倭寇。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有贤能的名声;倭寇祸患初起,他在宝山洋抗击倭寇,与敌人相持几天后,敌人逃走。
B.任环抗敌得胜,拯救民众。他在阴沙等地与敌人的几次战斗都取得胜利;倭寇进犯苏州,他接纳众多百姓进城,保全了数万人的生命。
C.任环打败倭寇,立下战功。任环和俞大猷在莺脰湖、马迹山等地多次打败倭寇;另一支驻扎在嘉兴的明军也用火攻取得了抗倭战斗的胜利。
D.任环爱护士兵,获得殊荣。他常与士兵同吃同住,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他抗倭战功显赫,死后朝廷在苏州建立祠堂,春秋两季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4分)
(2)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4分)
14.文中说任环性格刚强,请简要说明其刚强的表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村居书喜
陆 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花气袭人”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初春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联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乐趣。
16.本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进行鲜明对比,其中阿房宫的钉子“            ”,宫内嘈杂的管弦音乐“            ”。
(2)《琵琶行》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                    ”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                    ”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3)《赤壁赋》中作者写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举酒劝客时所行的快意乐事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人称云南为“七彩云南”,①我看云南像一朵盛开的映山红。东边是曲靖、红河、罗平多依河;西边是腾冲、瑞丽、高黎贡山;南边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云南正如一朵盛开的映山红,昭通是朝向东北角的那一瓣,顶端高高地翘起,长卧着 ▲ 的乌蒙山脉,奇峰峻岭四季葱茏。昭通,是一个去了多次依然令我久久 ▲ 的地方。来昭通不能不到豆沙关。豆沙关两壁千仞石岩,形成 ▲ 关隘,古隋朝时期修得巨大的石门,厚一、②二尺,所谓锁滇扼蜀。通往关口的路狭窄难行,称为五尺道,史料上解释为“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③现在残存遗迹约有350米。五尺道始建于秦,由川入滇,是到缅甸、印度的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了川滇商贸文化往来。川滇两地的马帮长年累月载着布匹、盐、大米、药材、 茶叶、银、铜……④络绎不绝地往返于五尺道上,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来自中原、蜀地、夜郎和滇地的客商热闹了千百年。
我三次来昭通所住的酒店都是同一家,楼下的街道都走成了熟路。在人行道上几个妇女在绣十字绣,绣的是一幅一丈多长的大幅孔雀戏牡丹。我请她们打开绣品让我看看,她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卷卷放开,那孔雀就飞了起来,翅膀抖落的是满地的花,一瞬间,花儿在这昭通的大街上都开遍了。
18.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雄伟   回味   天然   沟通    B.宏伟   品味   天然   连通
C.雄伟   回味   自然   连通    D.宏伟   品味   自然   沟通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露出孔雀图像,孔雀周围满是牡丹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孩子玩具弄乱了一屋子,不用反复念叨,但要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①          。也许孩子收拾起来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而不是袖手旁观。要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我们作为家庭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②          ,做“小公主”“小皇帝”。幼儿园,小学,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的社会。他要明白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需排队等待,要学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看似最简单的社交礼仪,却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学习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③           ,成绩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
(5分)
《环球时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
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个“太空之吻”的成功,意味着继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的起飞之后,嫦娥五号实现了又ー个“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这次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轨道进行航天器的无人交会对接。这项技术将成为我国探索深空的一项利器,并具备重大的国防和战略价值。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央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老王说,科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寂静的林荫道间,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A项这也失去了阅读很 多好书的机会”无中生有。B项其中《康熙自画像》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与原文不符,《康熙自画像》对唐 博的思维影响最深,而《中国历史小故事》对唐博人生影响最大。D项,“阅读长篇小说、散文集等不能使人质 疑、思考”于文无据。
2.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因为写的往往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多 多少少有点虚情假意”错,根据原文中“很多作家对自己写的东西是怀疑的,而这些经书的作者因为带着巨大 的信念,所写的文字朴素却富有感染力”,可推断是因为很多作家对自己的作品的艺术感染有些怀疑。
3.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这本书讲述了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背后,前所未有的贫富 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可知这是一本讲述现实问题的书。
4.枕边书是临睡之前或睡不着觉时个人喜欢读书的或随意读的书,(2分)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旨趣和 审美风尚。(2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筛选出“躺在床上看书”,从材料二中筛选出“李佩 甫睡不着觉的时候也要翻一翻枕边读的书最私密,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旨趣和审美风尚”,然后进行 整合,形成答案。
5.主持人从现在追溯到过去再到将来,把话题引向深入。先从现在枕边书多数是什么、阅读在被访谈者的生活 中占多大比重等话题开始,(2分)然后重点引向谈阅读的感受、体验和影响;再用“什么书改变了您的人生” 提问,引发被访谈者追溯过去什么书影响自己的人生;(2分)最后以“接下来计划读什么书”将话题引向将 来,引发被访谈者谈自己的读书计划。(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论述类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先按主持人提问的时间线索将材料一划分层次。前五问 是就现在读书提问,第六问是追溯过去,第七问是就将来提问。然后逐层就提问和回答的内容进行简要分 析。答题可采用“总一分”的结构。
6. B [“二者平分秋色”不合文意,根据原文“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可知,作者更倾向于冬天的树的美。]
7. C [“永葆婆娑风范”错,应是妩媚多姿。
8.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需要从句式、修辞、用词、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语句所在位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题干中要求赏析的三句话,第一句说的是作品,第二句说的是作者,第三句是对上述现象的评价。第三句中“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的喻体“杂草”所对应的本体为第二句中的“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则为反问句兼比喻句。从整体上来说,这三句语言风格比较幽默,在内容上,则与前文构成对比,使文章更具哲理和讽刺意味。
[答案] ①运用了比喻、反问等手法,如把“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比作“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为比喻,亦为反问,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家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②语言幽默,耐人寻味,如“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等,与前文的“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构成对比,颇有讽刺意味,引人深思。
9.[解析] 标题的主要作用:①交代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②贯穿全文的线索;③运用象征或比喻有多层含义;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⑤表明或暗示文章主旨;⑥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本题要求分析题目的作用,本文通篇围绕“树”展开论述“树”既是本文线索,又是文章的描写对象。文章的后半部分由“树”写到“人”和艺术,“说树”即“说人”,既点明文章主要内容,也有利于揭示、凸显文章主旨。
[答案] ①交代写作对象——树,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树”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将树、人、艺术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③“树”是人的象征,是人精神的对应物,是抒情议论的载体。④以“说树”为题,与表达主旨紧密相关,揭示了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的主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