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三)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三)(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河南省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
试题预览
河南省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  文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是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中。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国”即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大批士人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其实南朝人也如此。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涉及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从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上来看,淝水之战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大关键。江南文化中心与文化认同的产生,实为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的历史过程。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中国南方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战略时间。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得以从容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中,从而使新文化的成果生根开花。
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化,也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祖籍河南,是谢家的第三代侨民,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
文化认同的同时,可以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强势的政治认同。江南士人一方面高度欣赏与玩味文采、文章等新的创意;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内心深处的大汉情结,即对于中原故土或隐或显的深深怀想。江南认同是一种文化趣味、时代新潮,是对文明新意的认同;而大汉情结则是乡关之思、家国之痛,是对生命之根的认同。一方面崇尚新潮文化,一方面不忘本土故乡,正是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因而,江南认同虽强调突出的是文化,却必然具有文化的政治性,具有精神形态的话语权。
(摘编自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认同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历代相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底蕴实质是家国之爱。
B.中原认同和江南认同同属地域认同,产生时间虽有先后,却一样都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C.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在汉朝时达到顶峰,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有了江南意识。
D.在中国南方,随着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国早期的中原认同也逐渐转化为江南认同,为后来的江南意识所替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内涵、产生、特征等角度对江南认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B.文章先指出江南认同的底蕴是家国之爱,随后按时间顺序明确了这种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
C.作者举谢道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中,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
D.文章先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介绍中原意识,故后文分析江南意识兼有文化、政治特性便其来有自,合情合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最初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多以恢复中原为志,说明他们崇尚的是北方中原文化,江南还少有自己文化的自觉。
B.面对北方政治军事压力的不断侵迫,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推动了江南意识的产生。
C.南方人长期向南迁的北方人进行文化学习,逐渐生成了江南意识,使得江南文化免除了排他性。
D.流亡江南的士人身上,崇尚新潮文化和不忘本土故乡并行不悖,两者同存一体,这是他们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教育扶贫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贫困地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必要对教育扶贫“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前不久,18岁高中男生迎娶14岁初中女生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但这类新闻恰从侧面说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中的“控辍保学”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台账建立之初达20万人,仅四川省凉山州录入系统的失学辍学学生就达6万余名,这些失学辍学学生目前虽已“全部清零”,但仍可能存在“看不住就往外跑”的“意外”。
如何让适龄孩子如期入学,让这些劝返学生入校后“不再走”?首先,必须要坚持端口前移,前置提醒,夯实联控联保。各级地方政府和卫生、教育等部门特别是村两委要随时掌握本地孩子的出生情况,对新生儿童进行建档立卡,随时跟踪其去向,对入学情况进行督查。其次,建立失学辍学学生工作台账和监测报告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方式进行监测,将最容易出现失学辍学的初中阶段作为重点监测学段,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监测群体。
(摘编自张筠《教育扶贫“扶上马”还需“送一程”》,《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0日)
材料二:
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北京和内蒙古扶贫协作中,北京市西城区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展开全领域合作,两地科教文卫部门紧紧围绕扶贫总目标,精准设计,精准施策,特别是在教育扶贫上,立足长远、精准培训,努力让贫困地区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无从谈起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领域的帮扶和协作,主要是扶志,帮助贫困地区树立自信、培育先进理念。自两地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构建和设计。北京和内蒙古教育领域的各类师资和校长的培训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办学理念,通过培训、观摩等方式带回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促进贫困地区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如西城区与鄂伦春自治旗对接学校达9所,选派教育干部、教师开展支教活动,为部分中小学校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提供帮助,惠及骨干教师2300余人次。
(摘编自扬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光明日报》2020年12月8日)
材料三:
宣传扶贫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宣讲养殖经验,教授家电修理枝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全国各地活跃着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把课堂搬到村头巷尾,把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将科教技能运用到扶贫当中。近年来,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扶贫事业,教师承担起教育扶贫的重任,书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诗篇。
当下,精准脱贫到了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临时间繁、任务重的形势,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却患上“急躁症”,在“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上,出现了“动作变形”甚至跑偏。日前,一位农村老师给媒体写信,反映当地教师扶贫的困惑。信中提到,当地要求老师“利用周末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扫扫地、洗洗衣服等”“即使学校的课不上也要完成任务”……弃课扶贫是否合理,引来关于农村教师该如何扶贫的思考。
古人说,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有的地方因为基层干部人手有限,就找农村教师当“替补”,以行政命令督促他们去完成力有不逮的物质扶贫。让老师离开讲台,包户驻村,把精力放在填写扶贫表格、走访拍照,甚至帮贫困户洗衣扫地、放牛养猪,这是用非所长。错把教育扶贫当做教师扶贫,张冠李戴的效果只会与初衷南辕北辙。
(摘编自张志锋《扶志治愚,教师扶贫主战场》,《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仅教育扶贫要落到实处,还要关注受教育主体,防止18 岁高中男生迎娶 14 岁初中女生之类的辍学事件的发生。
B.不可否认,教育扶贫不仅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且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要把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C.北京市西城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区的扶贫协作经验值得借鉴,他们两地通过教育领域的各类师资培训和校长培训来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D.近年来,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在我国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宣传扶贫策,普及法律知识,宜讲养殖经验,教授家电修理技术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川省凉山州失学辍学学生高达6万余名,可见适龄孩子如期入学,劝返学生入校后不再辍学,是当下教育扶贫的一个着力点。
B.扶贫首先扶志,为此北京西城区在教育扶贫行动中,与鄂伦春自治旗对接学校达9所,对其实施支教活动,惠及很多骨干教师。
C.材料三反映了地方教师参与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出把教育扶贫当成教师扶贫的做法是张冠李戴,结果只会南辕北辙。
D.在扶贫主战场上,我们要扶志也要治愚;面临时间繁、任务重的形势,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却患上“急躁症”,出现“动作变形”。
6.如何才能使教育扶贫真正落实到位?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太阳香
宋晴
一切妥当后,中年妇女对老谢说,我叫许艳红,是这里的院长。你先休息一下,中午到食堂吃饭。
老谢绷着脸不作声,开始打量这间屋子。屋子不大,摆设也简单,但装了空调,还有单独的厕所,这是其他几家幸福院不具备的。
盯着“敬老院”三个红色大字,老谢心里阵阵刺痛。他不明白为何自己要走到这一步。他本住在另一小街上,房子宽敞,环境舒适,整日西装革履,一个茶杯不离手,街头街尾东游西荡,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逍遥日子。
谁知年初,老伴忽然撒手尘寰。他们唯一的儿子回来料理好丧事,要忙着回去工作。儿子全家住在西藏,高寒地带,老谢没法过去生活。小街三六九逢场,平时馆子不营业,老谢不会煮饭,加上年岁大了,手脚迟钝,吃饭是第一大难题。儿子给老谢请了几次保姆,都说他脾气刁钻古怪很难侍候,几天就辞职不干。儿子又联系了几家幸福院,老谢进去后,稍不顺心就拌碗筷,大吵大闹。这也难怪,老谢平时爱面子,会享受啊。
坐一会儿,老谢闲不住了,捧着茶杯,沿着过道依次向每间屋子里面张望。看见一些老人歪嘴巴流口水的邋遢相,他的眉头又紧皱起来……
中午到食堂吃饭,老谢要了两个荤莱,远远避开那群老人,单独选了位置,从兜里摸出一个小陶罐,咂起小酒。
许艳红走过来,拿起酒罐说,我们这里不准喝酒。
老谢脖子一梗,瞪眼道,我喝自己的酒,关你啥事?
是到这里的人,我们都要对他们负责。你血压偏高,应该戒酒。许艳红慢声细语。
老谢倔脾气上来,把酒罐在桌上重重地碰出声响;我这是泡的药酒,花了很多钱的,对身体有益。
你一天喝多少酒?
一日三餐,每餐一两。
许艳红让步了,要喝也行,减量,一天一两,早上不喝。
老谢满脸不屑,忽然话锋一转,我儿子每月给你们不少钱吧?
许艳红哈哈大笑,慢慢你会知道的。
这是由镇政府开办的敬老院,目前总共不足二十人,都是些无法自理的五保孤寡老人,性情乖戾,不好沟通。许艳红给每人单独分一房间,年纪小一点的住楼上,年长的住楼下。生活统一安排,许艳红既当采购又兼厨师。这女人五十来岁,细皮嫩肉,干活时捞衣挽袖,灵巧麻利。早上稀饭包子馒头,中午晚上荤素汤合理搭配,不节俭不铺张,吃好就行。老谢觉得许艳红的厨艺真不错,比他以前吃过的几家幸福院饭菜更合胃口。价格应该不便宜吧?问几个老头,支吾不清,白问。
平时,老谢单独玩耍,不与那些老头相处。他看不惯他们。偶尔,他故意挑刺,生一些事端,争强好胜,发泄一通情绪。许艳红找他谈话,问他有啥不满意的,他高高地昂着头,满脸不屑。
敬老院大门外是小街,老人们有时想逛街了,必须向院里管理人员请假,然后结伴而行,按时回来。
老谢在草坪上散了步,也想出去逛逛,却没人与他做伴。许艳红把他领上小街,开导他,你目空一切,谁敢跟你做朋友?在这里要互相帮助,你把架子放下,主动与他们亲近试试。老谢不语。
许艳红还规定,夏天要天天洗澡,衣服被子勤换勤洗;寝室一天打扫两次,保持整洁;公共场地严禁乱扔垃圾乱吐痰……老谢爱干净,却不愿出力做事,抱着茶杯指手画脚,老人们狠狠瞪眼,他只得掉头离开。
眨眼间半月有余。这天,许艳红把老人们聚到一起,排队到街上的信用社。
许艳红拿着一把钱和一沓存折本,大声说,你们上次每人交三百元,我们食堂统一安排伙食,大家吃好没有?
老人们齐声说,吃好了。
许艳红又说,需要改进的地方,欢迎大家提意见。食堂有专门财会,每笔费用都作详细记录。这月你们的钱没用完,请输入自己的密码存进银行吧。顺便核对下,政府汇给你们的补助款是否对数,然后再交给我保管,避免乱花。有需要添置用品的,到我这里预借。
老谢望着许艳红,喉头上下滑动,欲言又止。许艳红告诉他,儿子替他预交了半年费用,余下的你可以自己存入银行。老谢说,我相信你。
天气渐冷,老谢每天除了锻炼,也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人扫地,打开水,自愿融入老人堆里。
他的脸上有了笑意,话也多起来。
儿子给他打电话,问他习惯不。老谢回答,暂时不会离开。
一日阳光明媚,老人们都坐在院里晒太阳。许艳红把他们的被单枕头全部拆完,放进洗衣机里面清洗后,挂在树上的绳子上晾晒,老谢赶过去帮手。傍晚帮忙收叠时,老谢摸着干酥酥的被单,凑鼻孔嗅嗅,眉开眼笑,小孩子般天真地说,嗯,有股太阳香呢 ……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善于绘形见神,例如写老谢在敬老院“捧着茶杯”,两次面对许艳红都“满脸不屑”,就刻画出老谢的性格特征。
B.小说中老谢问伙食费用,许艳红“哈哈大笑”,几个老头则“支吾不清”,既是悬念,也为下文信用社存款做了铺垫。
C.小说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活泼生动,叙述语言通俗平实,简洁精炼,二者巧妙融合,行文针脚绵密,表达耐人寻味。
D.小说结尾“太阳香”的出现,既暗示了人物心理状态的积极变化,又与小说的标题相互照应,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
8.小说第三、四段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的主人公是老谢还是许艳红?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房馆,字次律,河南人。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荫补弘文生。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郎。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贬睦州司户参军。复为县,所至上德化,兴长利,以治最显。
天宝五载,试给事中,封漳南县男。时玄宗有逸志,数巡幸,广温泉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以琯资机算,诏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观。未毕,坐善李适之、韦坚,斥为宜春太守。十五载,帝狩蜀,琯驰至普安上谒,帝喜甚,即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俄与韦见素、崔涣奉册灵武,见肃宗,具言上皇所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病,辞吐华畅,帝为改容。馆既有重名。帝倾意待之,机务一二与琯参决,诸将相莫敢望。
会琯请自将平贼,帝犹倚以成功,乃诏琯持节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得自择参佐。十月庚子,次便桥。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馆还走行在,见帝,肉袒请罪,帝宥之,使裒夷散,复图进取。琯雅自负,以天下为已任,然用兵本非所长。帝虽恨琯丧师,而眷任未衰。
乾元元年,出琯为邪州刺史。始,邡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譾。馆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召拜太子宾客,迁礼部尚书,为晋、汉二州刺史。宝应二年,召拜刑部尚书,道病卒,赠太尉。
琯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高谈有余,而不切事。时天下多故,急于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馆为相,遽欲从容镇静以辅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败挠,故功名隳损云。
(节选自《新唐书•房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与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B.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C.既战/贼乘风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D.既哉贼/乘凤噪牛/惑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焚烧/杀卒四万/血丹野/残众才数千/不能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封禅,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夏商周时已有封禅的传说。
B.庚子,干支之一,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时,文中“庚子”用来纪日。
C.行在,即“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相近的词语还有“行宫”。
D.礼部,古代官署,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科举学校、宗教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房琯文采出众,闻名当时。开元中作《封禅书》受到宰相张说的重视;天宝十五年,投奔肃宗,奏事深得肃宗赏识。
B.房珀颇富才华,深受器重,他精于设计安排,被任命总管郦山规划;他参决机务,虽有较大失误,仍深受信任。
C.房珀为政有方,政绩显著。作县令时,崇尚德化,做事考虑长远,政绩突出;做刺史时,革除弊端,声名远播。
D.房琯气度远大,而不切事。当时天下多故,急于攻取,他却要从容镇静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加之知人不明,故功名毁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玄宗有逸志,数巡幸,广温泉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
(2)具言上皇所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病,辞吐华畅,帝为改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和秦太虚梅花①(节选)
苏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②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官黄州时期。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旁,苏轼曾任杭州通判③畀:给予;昊:广漠的天宇,苍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多情立马待黄昏”交代了赏梅的时间,表现出即便黄昏时分,诗人也要赶往江边驻马欣赏梅花的兴致。
B.“竹外一枝斜更好”用语平易却极富意趣,既勾画出梅花斜倚修竹幽独娴雅的神韵,又暗合诗人落寞的情怀。
C.“万里”强调距离之远,暗示诗人迁谪辗转之愁;“十年”突出与佳人分离时间之长,抒发诗人的相思之苦。
D.最后两句感慨不如让风雨送春归去,将残留的梅香交还给苍天,本诗以此作结,曲尽意致,耐人寻味。
15.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咏梅花,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
(2)《离骚》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新中国成立71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唱响在历史的天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或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      推动科技创新……
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新中国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               )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      ,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      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功勋模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扬起信念风帆,树立模范标杆,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      、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择善而从
B.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择善而从
C.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见贤思齐
D.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见贤思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B.作为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家最高荣誉。
C.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也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
D.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B.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
C.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
D.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20.下面是某班长在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词句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感到十分高兴!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务必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1.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超过10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路遥
②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海伦•凯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在高中毕业典礼上面向本校(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浙江省绍兴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  下一个『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二)(全国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