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一中北校区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仁寿一中北校区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四校联考2023届高一下四月月考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
试题预览
四校联考2023届高一下四月月考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青年强则中国强,对于所有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是保护修复古建筑的宗旨。文物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保护古建筑就是要承认其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和真实的历史文物,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因此,我们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就要认真分析其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深刻总结古建筑修复和维护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古建筑的特点进行修复,核心就是坚持原状修缮,尽最大能力让它保持原状,才能显示出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摘编自祁伟成《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修缮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古建筑。木结构是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文物保护和维修工程的性质与难度。如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安全措施;一般性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重点维修工程,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操作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受材料来源和筑造、维修技艺传承等因素制约,这些技术规范难以贯彻,文物建筑在维修中大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就可能使修缮后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
摘编自王可《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
材料三
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损失严重难以估算,其重建势必是个漫长且耗资巨大的艰巨任务。据悉,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乐观估计需要10年,总经费预计需1.5亿欧元,仅中间塔尖部分就高达600万欧元。
对于任何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而言,古建筑维护和修复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比如因《罗马假日》而广为人知的罗马许愿池,修复金额就达到218万欧元。这笔钱是由著名奢侈名牌芬迪提供的。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更大。如天守阁姬路城修缮工程(2009-2015),花费28亿日元;东本愿寺本堂修缮(04-08年)花费约98亿日元;著名的大阪城天守是30年代全大阪人捐款复建的混凝土建筑,其造价大概折合今天的700亿日元。
                                        摘编自新浪网《古建筑修复,“钱路”漫漫》
材料四
颜料配方,只是古建筑彩绘修复的一个难题。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古建筑彩画讲究手法。尽管吴书瑞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但在纸上画和在建筑上画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何况古建彩画还要遵循传统的绘画规制和手法,刚入行的吴书瑞一点也找不到感觉。为了练习好基本功,吴书瑞这一刷就是3年。沥粉是中国彩画特有的技术,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用矿物质勾勒出凸起的线条,再将金粉等矿物质粉末撒到上面,将平面的图案变得立体,使得图案更加生动。在这一行,要练习五六年才能掌握基础操作的要领,才算入了门,要想独立操作,至少得10年之后。“十年磨一剑,这种说法一点都不为过。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有这种耐心了。”吴书瑞感慨地说。
摘编自《新京报》《恢复古韵就是最好的文保》
4.下列做法中符合古建筑修复原则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筑破损处,采用嵌玻璃纤维杆和环氧树脂等高科技材料原位补强,确保修复强度。
B.在古建筑彩绘修复过程中,尽可能遵循传统的绘画规则和手法,使图案立体、生动。
C.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为缩短工期、节约资金,不使用自然干燥的木材,使用湿木材。
D.需要勘察古建筑柱子等部件是否糟朽时,遇到砖石包砌,都拆开检查,保证维修效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建筑是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对其保护是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
B.修复古建筑,要靠巧手,更要像吴书瑞一样具有追求卓越的匠心,这是中国古建筑能够传承不断的重要前提。
C.古建筑最宝贵的是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因此保护古建筑要尽可能保存其历史信息,尽最大能力让它保持原状。
D.相较于欧洲,日本人在修复古建筑方面投入更多资金,这说明日本人更加重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6.我国古建筑修复方面遇到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条案之痛
阎连科
一张条案告诉我:有的人一见他,你就会自卑;有的人一见他,你就会自傲。陈乐民叔叔和
他夫人资中筠阿姨,每每见到,都让我局促不安,宛若侏儒到了巨者面前。
资阿姨的学识与气度,常常对我有一种震慑之功,每次和她相处——尽管她总是和善地微笑,
都让我觉得在她的善良与笑容中,有着正气之凛然,反倒比那种被权势支撑的威严,更有某种力量和征服感。而对于陈乐民叔叔,并未那么具体熟悉,只知他原是中国社科院的欧洲专家,英语法语都极为练精,关于欧洲政治、外交、文化的著作,洋洋洒洒,有十几卷。多年前他所演讲集成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至今还是研欧学子的必备教材。
第一次见他时,他在他家狭窄的客厅里,坐在轮椅上,瘦削、洁净、沉稳。他的病已经相当严
重,必须每周两次往复于医院透析。有一次,我陪陈叔叔去医院透析,扶他上车、下车间,他望着北
京崇文门那儿的楼厦变化,脸上平静淡然,仿佛望着一隅失落的世界,说了一句悠长平静的话:“变化这么快,难说是好事坏事。”他的语调轻缓,近于自语,但他的语句,让人体会到他对世事和世界绵长的担忧。也就是那次透析时,我与资阿姨约好,一道去通州的高碑店一趟,为陈叔叔买一张他满意的条案书桌。
因为,他们终于搬了家。去年夏天,他们的女儿从法国回来,快刀斩乱麻地用半个月的时间,
把她家两三处的碎房换成了一套大舍。所谓的大舍,只是那些小套的集中,然无论如何,这对中国最为硬骨气节的知识分子,终于有了相对宽敞的住处,有了他们各自的书房。书房对于普通的读书人,似与土地之于农民一样。而书房对于他们夫妇,则似危急中的空气和水。他们一生研究、著述、翻译,家里却从来没有过宽敞高大的书架;一生思考这个世界的境遇,却永远都在拥挤屈身的斗室之间。
大家为这一处新居高兴,为可以满足各自一生并未显得不可或缺,却一生都挂在心上的某种基
本的愿念而感谢世界。陈叔叔希望能有一张宽敞的写字台,让他摆上同生命一样珍贵的笔墨纸砚。而对这写字台的要求,不是老板桌的现代式样,而是那种带有传统古旧气息的书桌。
我们去了趟高碑店的仿旧家具街。时候是去年十月,阳光和静温煦,一家挨一家仿旧的家具店
铺,似乎把时光拉回到了明清时期。我知道,陈叔叔是非常“西化”的学者,对欧洲文化之通达,
宛若一个人熟悉自己的指纹条理。可那天在明清古旧家具街上走转时,他的神情一直兴奋光彩,步履轻便,仿佛一个完全健康的老人。我们看书架,看书桌,最后终因他卧室的空间有限,没有买到恰如其分的书桌,但把理想压缩之后,还是看上了几张可以取而代之的条案。
那一天,我在陈叔叔的身后,体会了一个西学甚好的老人,为什么又那么热爱传统,通达国
学;为什么爱喝咖啡又酷爱书法、绘画,可以把自己的余生,放到国学及书法和国画上去。“治西学者不谙国学,则飘浮无根;治国学而不懂西学,则眼界不开。”这样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怕是只有他这样东西通达的人,才能感悟和体味得到,才能写出那些以西见认识中国,以国学感悟世界的真正厚重的书籍。而如我这样号称作家,有一大堆故事、文字的人,在他和他的学识面前,也只有羞愧和沉默则更为得当。
然而,就是那次陪他去了高碑店的旧街之后,他的双腿很快变得软弱无力,似乎连呼吸的力气
也都耗尽去了。慌慌地住进医院,让体力、心力得到了一些恢复。为了让他从医院出来,在新居家里看到他心仪的那张条案,我们特意地再次去了高碑店的那条旧街,把反复看过的那张棕色栗木条案,不由贵贱地买将回去,让它在陈叔叔的卧室一侧,得体安静地立着等待最需要它的人从医院回来,在它光滑暗亮的案面上写字、绘画,记下他对中 国和世界的比较与思考。
然而,条案如期所愿地摆在了那儿,它的主人——那位最需要它的学者,却再也没有从医院走
出来。现在,在终于拥有的那张可以书写、绘画的条案上,摆了他的遗像、骨灰和笔墨。一个少有的西学的专家,永远地和中国传统的条案相厮相守在了一起。他们每天都在以他们的清寂交流、对谈着各自的命运和对西方、东方的认识与理解,思考着一个民族在世界中的扩展与扭曲,舒展与未来。而留在条案上和条案周围空白、清寂的疼痛,则每天每时都在言说、记录着一代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表达的渴望和无奈。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多次写到自己面对陈乐民夫妇时的感受,以“局促不安”“羞愧”等词语表达对他们的敬仰。
B.陈乐民叔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担心其会在城市发展变化中衰退,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并不认同。
C.书房是读书人的必需品,将书房比作“危急中的空气和水”突出了陈乐民夫妇对拥有书房的渴望。
D.结尾将条案拟人化,作者想象它在与陈乐民叔叔终日交流对谈,字里行间寄托了自己绵长的哀思。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大家为这一处新居高兴,为可以满足各自一生并未显得不可或缺,却一生都挂在心上的某种基
本的愿念而感谢世界。
答:                                                                                 
9.“条案之痛”是文章的题目,作者为什么“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勉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宗于虚玄。以近属陪位,累授开封尉。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勉与联尉卢成轨等,并有擒奸搪伏之名。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十一年,诏加勉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盗为名,悉众来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谓其将曰:“希烈凶逆残酷,若与较力,必多杀无辜,吾不忍也。”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诏以司徒平章事征。既至朝廷,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勉引过备位而已。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累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李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
B.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
C.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
D.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字,又称表字。如《鸿门宴》中“籍何以至此”,“籍”即项羽的字。
B.曾孙,亲属称谓,指孙子的儿子。口语中多将“曾孙”说成“重孙”。
C.监察御史,官职名,官阶不高而权限广,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官员。
D.素服,本色或白色的衣服,遭遇凶丧事时所穿,也指日常穿的便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勉善良仁厚,眼光长远。他同情俘虏,认为那些反叛者都是受人胁迫,应该给他们洗心归顺的机会,否则只会助长敌人势力。
B.李勉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他做官多年都没有增加自己的车服用具;在离任时,他将家人贮藏的贵重财物尽数搜出,投进江中。
C.李勉尽忠职守,勇于担责。他曾派遣将领平定了五岭之乱;在李希烈造反时,他守城数月,最后不得已突围,回朝后主动请罪。
D.李勉直言进谏,不恋官位。他向皇帝指出卢杞让皇帝看不出他的奸邪正是其奸邪之处,在被皇帝疏远后,他屡次上表辞去职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难理。
译文:                                                                              
(2)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硕鼠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②女③,莫我肯顾。
逝④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⑤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⑥。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⑧。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选自《诗经·国风·魏风》。②贯:“宦”的假借字,侍奉、养活。③女:通“汝”,你。④逝:通“誓”,发誓。⑤爰:乃,就。⑥德:感激。⑦直:通“值”,报酬。⑧劳:慰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中的黍、麦、苗分别指黍子、麦子和未成熟的苗,“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等句表现出剥削者无所不贪的特点。
B.“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都是倒装句,“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表明劳动者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
C.“乐土”“乐国”“乐郊”是劳动者所向往的,“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表现出劳动者在理想实现后悲痛全消的狂喜之情。
D.这是首四言诗,在反复咏唱中深刻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对立现象,表现出劳动者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15.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请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王风》中《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氓》也有两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草嫩的诗句是:            
       ,                    。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写,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服饰和人类文化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关于服饰的起源,________,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________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________。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B.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D.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18.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治手段的保障,①____________。法治观念侧重于人们对法治的理
性认知,而法治精神则浓缩了法治思想和感情的精华。因此,②_____________,必须大力加强法治精神培育。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③____________,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依照法治精神处理问题,真正使法治精神得到弘扬。
21.阅读下面这组漫画,联系第一、二幅画面的内容。给第三幅画面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形式一致,逻辑严密,能够完整描述画面内容。并请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寓意要求20个字以内)。(5分)

第三幅画面:                                                                     
寓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又是     飘香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空格处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 (3)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4)用规范汉字书写; (5)字数不少于800字。




四校联考2023届高一下四月月考
语文答案
1.(3分) A (A项,“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错误,原文第二段“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可知是“只有……才……”关系。故选A。)
2.(3分) B (B项,“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错误,原文第三段“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可知例子证明“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
故选B。)
3.(3分) D  ( A项,“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错误,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