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卷(二)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卷(二)(高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污渍(zì) 嫉恨(jì) 蜕变(tuì) 大放厥词(jué)B.侈谈(chǐ) 估量(liáng) 束缚(shù) 断壁残垣(yuán)C.痉挛(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渍(zì)    嫉恨(jì)    蜕变(tuì)   大放厥词(jué)
B.侈谈(chǐ)    估量(liáng) 束缚(shù)   断壁残垣(yuán)
C.痉挛(luán)  纤细(xiān)  睥睨(pì)   义愤填膺(yīng)
D.邮戳(chuō)   镣铐(liào)   悼念(dào)  载歌载舞(zǎi)
答案:无答案。( A项,嫉恨jí;B项,估量liang;D项,载歌载舞z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决命书。
B.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C.所有看见这句话的人都会怦然心动——好的语言就是这样能出动读者的心。
D.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倍受压榨。
答案:无答案( A项,决命—绝命;B项,竟相—竞相;D项,倍受—备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辩论会上,同学们的发言充满激情,引经据典,老教授听了之后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B.爸爸因为小时候差点让爆竹把眼睛毁掉,所以对放鞭炮这事心无旁骛。直到今年,他才被大家怂恿点了一挂鞭炮,瞬间爆炸声把他吓得跑出老远。
C.今天的中国梦,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D.去广西红水河两岸的瑶族人家做客,首先要喝“进门酒”,如果客人无酒量,可浅尝辄止,表示谢意。
答案:选C。( A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对象误用。B心无旁骛:主要用于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 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用在此处不合适。D望文生义。句子的意思是若客人无酒量,只要尝一尝表示谢意就可以了,不必大量饮用。而“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此处使用“浅尝辄止”是不正确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只有透过现象的迷雾,避免主观臆断,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B.国家京剧院文武老生李阳鸣今年6月因病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令人惋惜。
C.从屈原、杜甫到鲁迅、巴金,他们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让人感佩不已。
D.站在泰山山峰顶俯瞰大地,无不使人感叹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工鬼力。
答案:选A。( B项,搭配不当,“消息令人惋惜”;C项,“体现了……爱国情怀让人感佩不已”句式杂糅;D项,“无不使人”否定不当。)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里若描写山川的秀美,星月的光辉,那必是应它们曾给人的灵魂以力量;文学里若描写华灯照夜的咖啡店,“为秋风所破的茅屋”,那必是因为人的灵魂曾为它们所骚扰;文学里若描写人的“健饭”“囚首垢面”,那必是因为那些事有关于他的灵魂的历史:总之,文学所要写的, 。
A.只是人的灵魂的小说,其余都是配角而已 B.只是人的灵魂的小说,其余都是背景而已
C.只是人的灵魂的戏剧,其余都是背景而已 D.只是人的灵魂的戏剧,其余都是配角而已
答案:选C 
6.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项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33.9%。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愿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
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 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显明。
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 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
答案:A 
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将《宪法》《独立宣言》和《解放黑奴宣言》作为自己的依据,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多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擅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客观评价的敬仰和悼念。
D.《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
答案:B(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孔子才是春秋时期的人 )
8.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固:本来  
C.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家: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
答案:无答案。解析:A.过:责备。B.固:坚固。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选D。 解析:A.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B.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D.古今意义相同,战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         既来之,则安之
C.是社稷之臣也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答案:选D。 解析: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A项,代词,用在时间词“今”“昔”后表“…的时候”/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也表句末判断语气,也表句末陈述语气 
11.下列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B.无乃尔是过与?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以伐为? 
答案:A 解析:B、C、D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判断句。
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颛臾,从前先代的国君把它封为祭祀蒙山的主管。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老虎和犀牛逃出木笼子,龟甲和玉器毁在木匣子中,这是谁的过错呢?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厌恶那种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答案:C  解析: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答案:选D。解析: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则移其民于河东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 D于:比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      河内:即黄河南岸的魏地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C.王无罪岁    不要归罪                  D.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答案:A河内:即黄河北岸的魏地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范增数目项王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填然鼓之
答案: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A、B、D都是名词作动词:种植,用眼睛示意,击鼓)
1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洎牧以谗诛     B.是亦走也 C.句读之不知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答案:C宾语前置句。A、被动句B、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
1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谁像我这样为老百姓尽心的。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者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或者跑了五十步停下。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道上有饿死的人却不会打发。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保养身体,葬送死者而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
答案:A
1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困惑,引出孟子的治国之策。
B.第二部分(第2、3 段),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打比方,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本质的区别。
C.第三部分(第4 段),孟子反面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陈述“民加多”的措施、道理与应持的态度。
D.孔子的主要说理特点是层层递增,步步紧逼,先驳后立,使用了比喻、类比、反诘等修辞手法,强化了论辩力量与说服力量。
答案:C正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何以说义气便是克难精神呢?这里便应该先明白“义”字的界说与内涵。要明白义字的界说和内涵,先该明白“义、利”之辨和“义、命”之辨。本来人的本性,全都是希望舍害趋利、舍失趋得、舍危趋安、舍死趋生的。但有时外面环境却不许我们有利、有得、有安、有生,四面八方、满眼满身,所遭所遇,只有害、有失、有危、有死。这一种局面,正是我们之所谓难。最难的在于只见害不见利,只见失不见得,只见危不见安,只见死不见生,使人无可趋避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叫你转身不得,无路可走。我们一旦遇此环境,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计较与打算,全用不上,那时则只有另作计较,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因为在这方面用心也全成白费,于是我们只有另辟一道起,另作别一种的打算,只问我对这事该不该如此做,却再不去问如此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这该不该如此做,便是一个“义”的问題,我该如何做即如何做,至于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那是外面环境的力量,现在则此种力量压迫得太紧缩太严重了,使我无从努力,无可用心,则只有诿之于命,说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命”,根本容不到我去考虑,这里便是所谓义、命之辨。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列子》书中曾有一篇題名“力命”。命是外在的,我一时奈他不得,力量在我的,我只问这番力该如何使便如何使。所以中国传统教训,特别看重“知命”。《论语》二十篇的最后一句,便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命,便可不顾外面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把一切打算,一切计较,搁置一旁,专问此事该不该,义不义,如此心归一线,更没有多打算,多计较,自然气壮气足,外面一切困难,也不觉是困难了。困难的在于谋利而不得利,转反得害;喜得而不易得,转反易失;求安而不得安,转反得危;贪生而不见生,转反见死,那才是为难的局面。若我能把这一局面根本推在一边,不去多理会,专一反身来问这刻的我究该如何,这便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
(节选自钱穆《中国民族之克难精神》,有删改)
20.下列对文中“‘义、命’之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其在我,反身内求,至于外面影响,只有置之不问。
B.转身外求,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
C义无反顾.,转而不谋利而自得利,不惜死而自有生。
D.外面环境的力量压迫太重,使人无从努力,无可用心。
答案:A  
21.下列诗句内容,不能体现文中“克难精神”的一项是   (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易水歌》)
C.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垓下歌》)
D.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答案:C

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2.⑴             ,和无寡,           。
⑵夫如是,               ,                 。既来之,则安之。
⑶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⑷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
①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②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③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 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23.联系选文,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由讲述马克思在科学领域的贡献,过渡到讲述对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
24.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案:概括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包括在宣传、组织等方面的斗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5-26题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的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过不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25.“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这句中的“流沙”和“ 磐石”分别指什么?(2分)
“流沙”:                                                       
“磐石”:                                                       
答案:“流沙”指种族不平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不稳定的现实。
     “磐石”指各种族之间像兄弟一样的平等所带来的稳固的社会基础。
26.《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热情洋溢,从这两段文字也可以体现出来,你认为这两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达到鼓舞人心的效果?请举例说明这些手法运用的好处?
                 
       
       
答案:主要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1分)。如六个“现在是……”采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容易感染读者。(1分)语段中的“秋风”“酷暑”“旋风”等都使用了比喻修辞,表达更加生动形象。(1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也有人觉得,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强化训练试题(二)』  下一个『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强化训练试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