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学科试卷第Ⅰ卷(共55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现有的文字考据来看,我们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与“勇”对应的字,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
试题预览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第Ⅰ卷(共 55 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现有的文字考据来看,我们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与“勇”对应的字,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 
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由于上古社会人类生存条件恶劣,战争频繁,因而勇德尤为重要,上古圣王都因勇武受到称颂。因此,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占有很高的位置,勇是坚守“义”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宪问》则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因此,孔子似乎把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能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可见,在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孟子把勇德区分为“小勇”和“大勇”,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孟子》)“小勇”是基于个人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大勇”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荀子•荣辱》)“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孟子和荀子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和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虽然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道德化的重构,但他们总体上仍然承袭了孔子对勇的一个基本理解,即不惧危险,而且把勇德局限为一种政治生活中维护道义的德性。 至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同时又赋予勇德更加积极的意义,对勇有了全新的理解,勇德不仅是一种包含道义内涵的道德德性,更是一种成就道德自我的“为己之德”。在理学家这里,勇德被用于整个道德生活,是摆脱积习和不当私欲的束缚、坚守道德信仰、成就理想人格的刚强意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勇气。作为道德德性的勇德是国家和社会追求正义必不可少的德性,也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必不可少的德性。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勇”字在金文、篆文中的书写,都可以解读出人们对“勇”字的理解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 
还指意志强大。 
B.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被人们赞赏的行为特质,属于自然德性。 
C.孔子将勇与仁、智并举,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必备要素,与孟子、荀子一样对勇都有道德层面的关 注。
D.孟子承袭孔子“不惧”观点,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有了更新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从勇字写法引出话题,纵向深入论述,最后阐述了勇德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为了证明孔子对勇德的重视。 
C.文章分别从“小大”“贵贱”两个层面论述孟子和荀子对勇德的重构,论述翔实、充分。 
D.文章论述了宋明理学家与先秦儒家对勇德的理解的不同,体现了勇德思想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勇德的道德德性 
B.“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勇德的自然 德性
C.“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勇德的自然德性 
D.“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勇德的自然德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材料一: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要求各行各业力争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C 位”话题。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之所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目前各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限制碳排放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对我国这样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减排压力更加严峻。中国只有实现了“碳达峰”的目标,才能够实现“碳中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影响中国绿色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还将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以及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摘编自《科普刷屏热词“碳达峰”“碳中和”》,人民网 2021 年 3 月 15 日) 
材料二: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到 2019 年 10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再到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此刻,中国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但也将迎来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碳中和”不只是环保、减排,而且是整体经济根本的结构性变化。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再造中国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一个以煤为基础的、能耗效率很低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一个以电为基础、能耗效率极高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碳中和”目标激励下,一大批亟待产业化的新兴低碳能源技术,在未来十年可能加速发展。如高效光伏组件、固态电化学电池等处于产业化初期的技术,燃料电池、微型堆供暖等还在产业化准备阶段的技术,以及处于孵化之中绿氢及衍生技术等,预计都会获得加速发展机会。 
(摘编自《“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能源网 2020 年 11 月 10 日) 
材料三:
北京日报:在国际气候议题的博弈中,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呼吁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碳责任,这与我们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怎样的关系?应该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 
李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环境问题关乎全球人民的命运,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我国愿意与发达国家一样承担减排责任,而且不断提出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 
二者关系并不相悖,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发达国家率先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恰恰体现了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各自能力原则”。 
北京日报:中国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全球处在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李强:在向“碳达峰”和“碳中和”努力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019 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了 48.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都高居世界首位;“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蓄积量已达 175 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速最高的国家。 
尽管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依然面临重重困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碳排放仍处于上升阶段。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占比高达 85%,能源消费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用的是煤炭,多年来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一。同时,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了50年到 70 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 30 年,这意味着我国达峰之后平台期缓冲时间短。但是在实现“碳达峰”的道路上,中国不能“掉链子”。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1 年 3 月 16 日) 
材料四: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 CEO 张雷表示:“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 20--30 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建筑、钢铁、化工等产业体系,将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则是以倒逼机制推进制造业零碳转型,加快构建中国零碳新工业体系。 
以汽车生产为例,如果要实现“碳中和”,负责汽车整车制造的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企业,汽车生产涉及的钢铁、冶金、塑料等原材料行业,以及电子、电器等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大力减排之路上已经走了很远,但是低碳、零碳之路走得并不轻松。我国气候资金缺口较大,若想兑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的国际承诺,每年资金需求约为 3.1-3.6万亿元,而政府财政资金只是杯水车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制造摆脱碳约束“扼喉”命运的重要节点,背后彰显的是中国对于未来发展模式“不破不立”的决心,中国制造唯有自强才能不息。 
(摘编自《“碳达峰”“碳中和”火爆背后:“世界工厂”的不破不立》,澎湃网2021年3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 2021 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引发热议,做好这两项工作将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B.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还是“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的明确,都是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有力的证明。 
C.虽然在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努力进程中,中国尚未取得重大成就,但凭借我们“不破不立”的决心,定能实现美好愿景。 
D.对中国而言,“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以倒逼机制推进制造业零碳转型,而与此相关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减排压力十分严峻。但中国不会“掉链子”,只要实现了“碳达峰”的目标,就能够实现“碳中和”。 
B.“碳达峰”“碳中和”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限制碳排放很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C.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因为全球环境治理中有“各自能力原则”, 
所以发达国家率先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D.综合四则材料可以看出,2030 年前“碳达峰”和 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对中国来说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反映了我国国力之强大,更让读者感受到了大国之担当。 
6.中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机遇与挑战并存,请结合材料对此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 7~9 题。(15 分) 
哨兵北舞
曾剑
“我叫韩泽中。” 
“哪个大学的?” 
“北舞。” 
“‘北舞’是哪?” 
“北京舞蹈学院。”他的声音极轻极细,好像来自北京舞蹈学院,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跳舞的?” 
“是。” 
“啊!”老兵们发出感叹。他们恍然大悟,难怪这么瘦弱,这么白净,像电影明星。
第一学年专业课考核,同学说他秀气,建议他男扮女装,跳一段“贵妃醉酒”。他当时没想太多,只是想挑战一下。他成功了,然而喜悦太短暂,同学们随后喊他“韩媚娘”“韩贵妃”。他们并无恶意,但他听着刺耳。那个夜晚,敏感而脆弱的他,一夜未眠。他去食堂吃饭,看见路旁挂满了征兵宣传标语,攫住了他的心:“想成为男子汉吗?到军营去!”就是在那一刻,他萌发了从军的想法,那么强烈。 
寂寞伴随着单调和重复袭来,尤其在站岗的时候。白天,秋日的阳光直射下来,晒得他脖颈生疼。他站得没有刚开始那么笔直,腰有些松懈。哨长发现了这个问题。腰的松懈,归根结底是精神的松懈。
接下来的双休日,韩泽中请假去镇上。 
哨长说,找宋春光,坐他的小吉普去。 
宋春光正在院子里擦车。他说,你进屋等一会儿,马上就走。他家房子并不宽敞,但整个屋子散发着温暖和谐的气息。宋春光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应该不到三十岁吧。春光嫂子,不施脂粉,素面朝天,脸上是用清莹莹的江水洗过的那种洁净。 
哨长开始对他进行新兵教育。他们上了山,在快到山顶的平地上有“夫妻哨所”旧址。 
他们走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路陡且窄,稍不留神,脚下一滑,会有细石滚落下去,人随时也有滚落的危险。韩泽中虚汗直冒。他想象雨雪天该是怎样的艰难。 
哨长给他们讲起一个叫沈海洋的兵。沈海洋当兵后,初中同学余香对他挺好,他们书来信往,寄衣寄物,就处上了,后结婚成家。沈海洋给哨长申请,让余香过来义务当“哨兵”,上级批准了, 余香来了,接近山顶的瞭望哨,就成了有名的“夫妻哨所”。 
哨长说,他的精神,像一座灯塔,一直在这里闪亮着呢。 
回来后,韩泽中开始按合格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阳刚、沉稳。他开始主动工作,从细小工作开始。他在雕刻自己。 
还有三个多月就要退伍了。越临近退伍,越渴望经历点什么。他一直在站岗,是战士,却又不太像。虽然学会了射击,但总觉得那是在表演,从未真正地干一回。 
“战斗随时会打响。”哨长总是“警钟长鸣”。哨长说,有了非法行为,我们就要去拦截,去抓捕,不能手软。 
哨长讲,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勇的人尸体浮在江面。村民们议论说,应该是与他国换物时,没有达到对方的要求,惹恼了他们,被打死扔在了界江里。“一个家庭,就这么毁了。所以说,制止老百姓换物,是为他们好。”哨长声音低沉,却是一道命令。 
他渴望一场战斗。 
那个夜晚巡逻时,他们发现一辆吉普车停在界江边。远远地看见两个他国的人,已撤离到他国的地界上。在我国境地,一个人影冲上车,飞驰而去。他们在黑夜里追赶。前车灯照着那辆吉普车,韩泽中觉得它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在哪见过。车遮挡了号牌。 
哨长就在车上,同行的还有四个荷枪实弹的兵。他加大马力,“勇士”像船在浪里一样颠簸得快飞起来。在转弯处,他看见那辆旧吉普直接飞了起来,以极快的速度,坠入界江。 
战友停下车,跳入江水救人。然而,毕竟是夜晚,毕竟是江湾深水区。他们第二次潜入水里,才把那个人拽上来。 
竟然是宋春光。那张亲切的脸,现在,那么惨白。怎么是他?为什么会是他?屯子里谁都可能去以物易物,绝不会是他,却偏偏是他。 
韩泽中,这个似乎已经成熟了、坚强了,似乎再也不会落泪的小伙子,泪如雨下。 
第二天,车打捞起来,他们在后座垫下发现了一块铜,足有三四十斤,形状不规则,像一座假山。 
韩泽中事后问哨长,你认出是春光大哥的车吗?他其实是想问自己,如果他事先知道那是宋春光的车,他会全力追赶吗? 
哨长回答他,在我们眼里,只有合法和非法,没有认识不认识。你没有错,那只是个意外。哨长说着也哽咽了。 
每次来到界碑前,韩泽中心中总会升腾起去触摸界碑的愿望。界碑在雪的映照下,散发出庄严与神圣的光辉。他举起手,向界碑敬礼。他那双细嫩的、有着女性光洁柔软的手粗粝了,骨节变大,他觉得用这样的手,向国旗和界碑敬礼,更有意义,更神圣。 
一切都在改变,就像哨所的四季:晚春的花朵,盛夏的绿荫,仲秋的山林,冬日的白雪。不变的是哨所的橄榄绿,那是老百姓眼里永恒的风景。 
他决心已定,申请转士官。哪怕只干一期,也得三年,这意味着,他放弃了他的“北舞”,那是无数舞者梦寐以求的学府。北方边境线才是他要选择的舞台。 
“你真的确定要留下?”哨长问。 
“是的,我确定!” 
“同你爸妈商量一下吧。” 
“不用,我二十岁了,我的青春我做主。”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哨兵北舞”为题,一语双关,内涵蕴藉,既指出韩泽中出身“北舞”选择从军当一名边防战士,又暗示其将以北方边境为舞台展现热血青春。 
B.小说前半部分对宋春光家的场景描写与后文发现宋春光违法易物的情节构成反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边防哨兵责任之重大。 
C.在哨长眼中,沈海洋的“精神”“像一座灯塔”“闪亮着”,沈海洋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质一直指引鼓舞着哨所的士兵。 
D.在宋春光被追赶坠河身亡后,韩泽中询问哨长,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体现出其作为年轻士兵在是非问题上没有准确的认识。 
8.在军营中“雕刻”自己后,韩泽中有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曾剑的军事题材作品往往充满了生命的柔情和诗意的气息,请结合文本分析具体表现。(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明帝即位,有司奏请追谥,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以太牢告祠于陵,又别立寝庙。太和元年三月,以中山魏昌之安城乡户千,追封逸,谥曰敬侯。適孙像袭爵。四月,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告庙。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 。以像为虎贲中郎将。是月,后母薨,帝制缌服临丧,百僚陪位。
景初元年夏,有司议定七庙。冬,又奏曰:“盖帝王之兴,既有受命之君,又有圣妃协于神灵,然后克昌厥世,以成王业焉。今武宣皇后、文德皇后各配无穷之祚,至於文昭皇后膺天灵符,诞育明圣,功济生民,德盈宇宙,开诸后嗣,乃道化之所兴也。文昭庙宜世世享祀奏乐,与祖庙同,永著不毁之典,以播圣善之风。”於是与七庙议并勒金策,藏之金匮。 
(节选自《三国志•文昭甄皇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B.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C.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D.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饥馑,灾荒之年,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B.司空,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和成语“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意思相近。 
C.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诸侯祭祀用“少牢”,只有牛羊。 
D.七庙,本指四亲庙、二祧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可作为王朝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甄皇后出身官宦世家,明理早慧。她早年遭遇乱世荒年,自家衣食无忧,她劝家人广施恩惠、赈济亲族邻里,得到全家的认同。 
B.甄皇后初嫁袁熙,再嫁文帝。袁熙任职幽州时,她与丈夫分开,奉养姑嫂。刚嫁给文帝时受到宠爱,生下一对儿女,后来失宠被赐死。 
C.甄皇后去世,令明帝感念追思,优待其族。明帝提拔甄皇后的嫡出之孙,并穿细麻布孝服出席甄皇后母亲的丧礼,由百官陪同。 
D.甄皇后德满天地,为有司称赞。有司认为因为甄皇后诞育皇帝,救济百姓,能够为后世起到表率作用,应该让文昭庙世代享有祭祀奏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5 分) 
(2)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5 分) 
第Ⅱ卷( 共 9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王禹偁
孟郊①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②,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③得高科,不足唯坟④素。
二年佐棠阴⑤,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⑥。
注:①孟郊:中唐诗人,与卢仝交好。他曾写到:“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闾。”②玉川子:卢仝。③汉公:孙何。④坟:坟典,三坟五典,古书通称。⑤棠阴:棠树树荫,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⑥妬:同“妒”,嫉妒。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孟郊生活贫苦,因喜卢仝载满书籍返回洛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 
B.孙何虽中科第高名,但古籍素养还很欠缺,为政能力不足,内心不乐。 
C.孙何二年佐地方政务,眼黑怕读公文,与入三馆,眼亮可读四库古籍形成对比。 
D.这首古体诗语言质朴,毫不矫饰,在戏谑玩笑中流露出诗人的爱才之心。 
15.诗题中“暴富”二字很有吸引力,如何理解?结合全诗分析其中寄寓作者哪些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6 分) 
(1)“月”这一意象自古以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钟爱,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这一意象写出了琵琶女的生活现状以及凄伤心境的诗句是“          ,          。”(《琵琶行》白居易)
(2)一曲箫声凄凉婉转、幽怨动人,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实可“          ,          ,”在场听众无不潸然泪下。(《赤壁赋》苏轼) 
(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始终怀着“          ,          ”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行路难》李白)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20 年 12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甲】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我们的祖先,通过耕耘,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他们从刀耕火种开始,踏过冰川草原,历尽千难万险从远古一路走来。【乙】耕耘使荒凉的世界变得多彩,耕耘将不毛的沙漠变成绿洲,耕耘将中华文明的美轮美奂传唱千古…… 
苍天下,厚土上,一代代吾国吾民,日复一日劳作,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回顾一代代劳动模范的事迹,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傻”、对得失的“狂”,成为“三牛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这种定力和韧劲,谱写了一代代耕耘者的生命底色。 
【丙】无论是 “嫦娥五号”上天,还是“蛟龙号”入海;无论是穿山跨江的高铁,还是矗立在都市里的楼宇;无论是飞速旋转的机器,还是千家万户的佳肴……特别是全体医护工作者为抗击疫情、挽救生命所做出的牺牲——这一切,都是不同行业耕耘者 “三牛精神”的体现。
【丁】千言万语融为四个字——美在耕耘。 
17.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刀耕火种 B. 美轮美奂 C. 薪火相传 D.千言万语 
18.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回顾一代代劳动模范的事迹,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成为“三牛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这种韧劲和定力,谱写了一代代耕耘者的生命底色。 
B. 回顾一代代劳动模范的事迹,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成为“三牛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这种定力和韧劲,铺陈了一代代耕耘者的生命底色。 
C. 回顾一代代劳动模范的事迹,他们对事业的“傻”、对工作的“痴”、对得失的“狂”,成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鞍山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普通高中统一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