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何光明校审人:严婕文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
试题预览
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
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何光明  校审人:严婕文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 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抔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江水。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8.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                                                                            
9.“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6分)
答:                                                                            
二、古文、现代诗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
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
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
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私立下舍七所……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初,宁以《春秋·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B.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C.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D.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后泛指官员之死。
B.“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C.“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加《乐》为“六经”。
D.“入”“出”,指朝廷内外。在朝内做官为“入”;离开朝廷到地方做官为“出”。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宁热心教育,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积极兴办学校,卓有成效,他甚至还用官府费用来资助求学之人。
B.范宁崇尚儒学。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过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C.范宁正直无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他的外甥王国宝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害怕不为范宁所容,挑拨他和皇上的关系,使他被皇上疏远。
D.范宁勤于治学。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建[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15. 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诗经·氓》) 
(2)《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3)《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阮籍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为             乱世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铁腕政治的束缚,儒道两种人生理想的分裂,(  )。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显得那么             :在政治上,他可以委曲求全;在生活中,他可以佯狂;而唯独面对他自己,他不得不真实。多才多艺、志向高远与极度的自我压抑交织于一身,阮籍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且比常人更加丰富。 
  《咏怀诗》是阮籍思想感情和人生追求             的体现,是诗人放浪形骸的外在表现下的灵魂内核。阮籍除以极其放诞夸张的举止宣泄内心的矛盾痛苦之外,还把政治压迫的窒息、佯狂的孤独、理想分裂的矛盾都注入诗句,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以此来表达深沉的人生忧患,使诗歌呈现出抑郁悲凉的特征。 
  在艺术表现上,《咏怀诗》继承了《诗经》《庄子》的优良传统,采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显得含蓄委婉;也有一般性陈述,但做到了             。“阮旨遥深”正是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风格的最好概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苟全 不知所措 直观化 言近旨远
B.苟且 无所适从 形象化 微言大义
C.苟全 不知所措 形象化 言近旨远
D.苟且 无所适从 直观化 微言大义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使他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痛苦与进退维谷的苦闷
B.他的人生充斥着苦闷和痛苦
C.痛苦与苦闷充斥着他的人生
D.他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痛苦和进退维谷的苦闷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冷峻的气氛
B.他以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
C.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
D.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冷峻的气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花草是有记忆的,①                     。虽说花草的生命很短,从春到秋,但它们把春秋一世的记忆藏进了种子,一代又一代传下去。花草就这样记住了时间。树也是有记忆的,它能记住更长时间的变化。树的生命记忆不仅有春有秋,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岁月。春天发芽,秋天结果,然后脱下满树的黄叶,这记忆能让我们看到。可是,②                        ,植物学家看到这一圈圈的树纹,就知道,哪年③                             ,哪年遇涝逢旱。 

21.下面是关于嫦娥五号工作流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材料和示例概括出上升器、返回器的作用。(5分)

“嫦娥五号”探器由长征五号遥五运栽火箭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抵达环月轨道后,由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与由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分离,着上组合体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轨返组合体继续绕月飞行。着陆器在月面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采集约两公斤的月壤样品,将其装入上升器携带的样品容器中。完成采样和封装后,上升器将以着陆器为基座,从月面起飞。上升器到达环月轨道后,将与轨返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内。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后飞返地球。途中,返回器还将与轨道器分离,之后通过半弹道跳跃式再入的方式返回地球。

示例: 着陆器负责携带上升器着陆在月球表面,并采集月壤样品装入上升器中的样品容器中。
(1)上升器                                                       。(3分)

(2)返回器                                                       。(2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探寻着中国的方向,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他们在暗夜里点燃星星之火,指引中国前进的道路。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的歌曲《197653》:那是一个冬天/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来不及告别却从未彷徨/穿过白山黑水/跨过冰封的江……17岁的他/那是抱着枪的战士/枪林弹雨下的他/就没有提过一个怕字……
嫦娥五号成功升空,离不开“90后”的不懈努力、成功托举。昨天,他们还是“祖国的花朵”,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成长,在父母膝下承欢;今天,他们承担起时代的责任,成为国家的脊梁。
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不同的年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奋力拼搏着。读了以上材料,身为“00后”的你有何感想?假定你将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国旗下的演讲,请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想。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
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1.【解析】选B。A项,对应文章第一段,原文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B项,对应文章第二段,原文说“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深入撷取尽得其长”隐含的意思是“去其所短”,下面的论诗说的都是优点,但不能说明“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强加因果;C项,对应原文第二段,原文说“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D项,对应原文第三段,原文说“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
2.【解析】选A。A项,“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错误,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上一个『甘肃什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南充十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中学部“第一次月考”高2020级(高一)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