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下学期崇真中学高二月考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泥沙的历史河床。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着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试题预览
2020—2021下学期崇真中学高二月考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泥沙的历史河床。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着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回娘家探亲,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刚毅如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种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等。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科二:
     20世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编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増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程序依次展开,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1.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审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殷尧藩的“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是对节俗背后的平凡生活的热爱。
B.卢照邻的“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表达了对诗人屈原的怀念。
C.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中,传统的粽子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情趣和快乐。
D.苏轼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中,沐浴芳兰汤是为了除秽驱病。
4.请概括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产生冲击的具体表现。(4分)


5.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学校将举行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爱老活动。在班级动员会上,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6分)


参考答案:1.C “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错,原文说“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2.B A项,“无法”过于绝对,原文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C项,强加因果,物质生活的富足不是传统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的原因。D项,关系倒置,应是“为了使文化传统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3.B 卢照邻的这两句诗写的是重阳节。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鸿雁天,鸿雁飞翔的天空,这是秋天景象。这两句诗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相隔万里,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表达的是游子思归的情感。
4.①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②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
5. ①文化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品味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②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或“可以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与宁静”)。③国家层面的意义: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
张秀峰
父亲坐在阳光里,安静得像一尊佛。父亲那憨憨的笑融入阳光里,这个冬天便多了几分温暖。我就站在他的对面,看着父亲脸上的笑,一圈一圈地漾开,直到把沉睡的村庄给笑醒。于是便有了狗吠,有了鸡鸣,有了悠然升起的炊烟。叫醒了村庄,父亲便像完成了使命一般,拐拉着两条腿,一步一摇地回家去。
印象中,父亲一直都这样,冬天的阳光作为背景,演绎每天的安宁与舒缓。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父亲静坐的形象一直都在,醒着的时候在回忆里,睡着的时候在梦里。有时候,连我都觉得茫然,不知道是父亲那美好的形象感动了我,还是我因为感动才有了那臆想中的场景。
村里又一个人老去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难过。
消息是村里人传出来的,通过手机,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从耳朵里进去,直通通地就到了心底,揪着心,一把一把地捋,于是,开始还能感觉到那份尖锐的疼,后来就变成了钝钝的痛,感觉有些遥远。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坐在阳光里的情状。心里不由得害怕,害怕哪天的梦里突然空了,我会不会因为遽然失去而崩溃。于是,当风再过来的时候,我就会努力地闭紧双眼,试图将自己用力地摁进梦境中去,那样,我就会守着父亲,看他那憨憨的笑一点点地将眼睛里那淡漠的哀愁稀释掉,换上阳光的亮色。
一年四季,做梦无数,可唯独这样的梦却能够长久。作为主角的父亲和作为背景存在的古老村庄,在日渐迷失的生活当中,成了慰藉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想想,是不是觉得很悲哀?
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早已经忙活开了。打电话问母亲,果然。
退耕还林后,自家地里的农活并不是很多,于是,父亲便承揽了好多别的工作:栽树的时候就帮着别人栽树;盖房的时候就帮着别人运沙子、运水泥;村里要疏通河道了,要修路了,父亲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把自己当作壮劳力。
几天前,母亲打电话来,说,村里准备发展棚栽业,父亲明确表示想租赁一个。鉴于父亲年纪大了,我和哥哥都表示出明确的反对。为了增强说服力,我特意咨询过好几个大棚种植户,他们的说辞几乎一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一句话:这是个细致活儿,对于外面跑惯了的父亲显然不适合。
然而自恃找到充分能够说服父亲的理由却被父亲轻易地化解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受了一辈子的苦,还怕吃苦?再苦,又能苦到哪儿去?”
我还能说什么,唯有背着父亲,将眼泪洒进浓重的暗夜里。
村子越来越空,越来越荒凉。大家逃命似的往城里挤,哪怕混得再惨也不愿意再回到这里来,甚至都羞于提及那个曾经承载过他们生命的地方。这种在城市浮华中迷失的人生让我很是震惊,同时也为农村现如今的落寞而倍感难过,然而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抚那伤感的村庄。
故乡因为有父母在,那种重重叠叠的疼痛便永远也不会消失。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
父亲,真的是老了。尽管雄心依旧不减当年。然而衰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面山坡的地,已然一派杂草丛生的荒凉。
偌大的村庄里,每天能够有炊烟升起的窑洞还不足十处。因为人少,蓝天白云衬托下的村庄,荒草离离,孤寂就显得十分隆重。村子下面原本是有河的,现在居然被密密匝匝的芦苇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原先经常游泳的水塘还在,哪里还有昔日的丰韵呢?干涸如大张的嘴巴,对这一切都哑然失笑。
所幸的是,父亲的田地还在,虽然只是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沟台地,聊胜于无,有生活的底气在,希望便有所附丽。封山禁牧第一年,父亲第一个响应国家政策,将自家山里的地全部退耕还林。我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农民,父亲对土地有着近乎狂热的疼惜,可是,当他在自身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时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
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和、淡然。此时,他更愿意一个人独处,体味身心彻底放松之后的泰然与安宁。在父亲苍老的意识当中,绝不会因年华纷逝而做白首之叹,反倒可能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始终都以积极入世的形象而存在。纵使命运多舛,可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以最大的热情生活着,奋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在这个叫寺沟门的小村庄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一直到现在,父亲连同他的村庄,氤氲成我心头永远拂之不去的牵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父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温暖着我,让我梦魂牵绕。
父亲依旧坐在阳光里,安详得像一尊佛。于是我就想,太多的割裂,无处安放的灵魂,这种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伤痕,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文写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将山里所有的土地退耕还林,既刻画了父亲深明大义的形象,又与前文写父亲要参与发展棚栽业的情节呼应。
B. 文章写“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慰藉我灵魂的唯一鲜活的回忆”,“觉得很悲哀”,表现“我”对父亲的依赖,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
C. “我每次都是流着泪回去,然后又流着泪离开”,是因为“我”对年迈的父母有着深深的牵挂与担忧,也因为“我”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内心的沧桑感。
D. 文章写阳光里的父亲“安静得像一尊佛”,是因为父亲的内心始终如佛般安宁、平和、淡然与超脱,也是日渐迷失在生活中的“我”的精神皈依。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语言富有诗意,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氛围。
B. 文章写村里有人老去的消息“像雪后的风,细溜而阴冷”,运用比喻的手法,与前后的“阳光”形成反差,写出了“我”内心的担忧与痛苦。
C. 文章在描写中融入不少的抒情和议论,如“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伟大”“因尊重生命而超然脱尘”,使文章更加灵动,富有张力。
D. 文章结尾富有深意,既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凸显了父亲的形象,又透露出“我”的时代之殇和生命关怀;问句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
8. 文中多处描写了村庄的荒凉,这对塑造父亲的形象以及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章为何以“坐在阳光里的父亲”为题?请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 解析:“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说法有误,无中生有,过度解读。
7. A 解析:“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开头的场景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画面,而是作者臆想中的画面。
8. ①村庄的日渐衰败与落寞,与现实中的父亲日渐衰老与孤寂相似,写村庄的荒凉就是映衬父亲沧桑的形象,描写村庄的荒凉,暗含作者对父亲的担忧与深沉的爱。②村庄的荒凉、缺少生机与父亲始终积极热情、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出父亲形象的“阳光”,表达“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 ①结构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我”的精神慰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形象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父亲的典型形象:始终积极入世、对生活充满热情、给人以希望。③主题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包含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对生活、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迷失在浮华人生中的人们能重新找回灵魂的美好祝愿等丰富意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故事,必膝行前,道周独否,魏忠贤目摄之。未几,内艰归。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右中允。三疏救故相钱龙锡,降调,龙锡得减死。旋进右谕德,掌司经局,疏辞。因言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三罪、四耻,以自责。七不如者,谓“品行高峻,卓绝伦表,不如刘宗周;……至圜土累系之臣,朴心纯行,不如李汝璨、傅朝佑;文章意气,坎坷磊落,不如钱谦益、郑鄤。”鄤方被杖母大诟,帝得疏骇异,责以颠倒是非。道周疏辩,语复营护鄤。帝怒,严旨切责。道周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不谐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乃藉不如鄤语为口实。其冬,择东宫讲官。张至发当国,摈道周不与。其同官项煜、杨廷麟不平,上疏推让道周。至发言:“鄤杖母,明旨煌煌,道周自谓不如,安可为元良辅导。”道周遂移疾乞休,不许。六月,廷推阁臣。道周已充日讲官,迁少詹事,得与名。帝不用,用杨嗣昌等五人。道周乃草三疏,一劾嗣昌,一劾陈新甲,一劾辽抚方一藻,同日上之。帝疑道周以不用怨望,欲为郑鄤脱罪,下吏部行谴。居久之,福王监国,用道周吏部左侍郎。道周不欲出,马士英讽之曰:“人望在公,公不起,欲从史可法拥立潞王耶?”乃不得已趋朝。当是时,国势衰,政归郑氏,大帅恃恩观望,不肯一出关募兵。道周请自往江西图恢复。以七月启行,所至远近响应,得义旅九千余人、由广信出衢州。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
                                                       (选自《明史•黄道周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B.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C.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D.十二月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指遭遇母丧。古时朝廷官员遭逢父母的丧事要辞官守丧,称“丁艰”“丁忧”。
B.圜土,是监狱的通称。秦汉以前监狱多为圆形土牢,故名。古人也用“缧绁”称监狱。
C.元良,意思是大善至德,一般指大贤之士;也是太子的代称。文中指郑鄤这一大贤之士。
D.移疾,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乞休”“告老”“乞骸骨”义相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道周敢于上疏直言,多次触怒皇帝。在营救故相钱龙锡、维护郑鄤以及皇帝任用杨嗣昌等事件上,黄道周一再进谏,乃至遭到贬官调任。
B.黄道周能够自我省察,善于总结不足。他坦承自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在“七不如”中,从多个方面和别人相比,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C.黄道周节高不谐流俗,一直难得重用。张至发掌权,不用黄道周,同僚为黄道周鸣不平,但皇上下诏责备他;朝廷推荐阁臣,他虽在候选之列,最终未被选用。
D.黄道周挽救民族危亡,毅然挺身而出。国势衰微,朝廷大权掌握在郑氏手中,大帅恃恩观望,黄道周主动请缨,募集军队,所到之处,远近响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事,必膝行前,道周独否,魏忠贤目摄之。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4.黄道周说自己“不如郑鄤”为何会遭群臣指责?(3分)
参考答案:10、B
          11、C(“文中指郑鄤这一大贤之士”错,应指太子)
          12、C(“但皇上下诏责备他”错,应为“(同僚)上书推荐并要让位给黄道周)
13(1)按照旧例,必须用膝盖跪行向前,唯独黄道周不这样,魏忠贤用眼睛盯着威吓他。(“故事”“膝行”“独否”“目慑”各1分)
(2)略
14、表象上:郑鄤杖打母亲为人诟病(1分);皇帝圣旨已经讲的明明白白,黄道周还要颠倒是非(1分);实质上:黄道周不随流俗,被人畏忌(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写意,不露痕迹,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B. 首联“参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
C. 本诗的抒情很有特色,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D. 尾联作者说九死不恨,意为无恨也无希望,表达遭贬蛮荒的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
16.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5. D.“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错,“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本诗表现了诗人遇赦的喜悦心情和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16.注释中说“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表面上些黑夜即将过去,天也即将放晴,实则是在说那些苦难挫折终将过去,表现出诗人面对挫折时的一种乐观,对未来满怀信心与希望。颔联“天容海色本澄清”则表现出诗人经历磨难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清明高洁的品质,尾联诗人说被贬这样的蛮荒之地,虽然九死一生,几经艰难,但他心中一点也不悔恨,把它当做人生最奇绝的经历,诗人乐观豁达,超然豪迈。
答案:
15  D
16   ①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面对厄运和挫折,不消极不屈服,充满信心和希望。②品性清明高洁,受尽磨难,依旧保持。③乐观豁达,超然豪迈,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当做一次奇妙的远游。
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赏析:
“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天,终于看见了“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
       三、四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就客观景物说,雨止风息,云散月明,写景如绘。就主观情怀说,始而说“欲三更”,继而说“也解晴”;然后又发一问:“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又意味深长地说:“天容海色”,本来是“澄清”的。而这些抒情或评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仅就这一点说,已经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好诗了。
       然而上乘之作,还应有言外之意。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语言明净,不会让读者直接觉得得用了典故。但仔细寻味,又“字字有来历”。《晋书•谢重传》载: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参看《世说新语•言语》)“云散月明谁点缀”一句中的“点缀”一词,即来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语,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与“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契合。这两句诗,境界开阔,意蕴深远,已经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启迪;再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五、六两句,转入写“海”。三、四句上下交错,合用一个典故;这两句则显得有变化。诗人使用这个典故,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4月)语文』  下一个『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