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 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
试题预览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 文 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 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
《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 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 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 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 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
 
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 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 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
《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 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
C. 《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 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 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C. 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D. 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
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 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B. 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 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 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
D. 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 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
 
码”和“解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不久前,中国记协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 指出,“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原来以新闻为核心的“媒体生活”,将全面进入以信息为导引的“媒介生活”。
有人读报,有人读屏,信息的载体虽然多样,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没有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手机不再是单向度传播的信息载体, 而是“ 个人移动终端”“人机互动的交互界面”乃至“身体的延伸”。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媒介生活”,意味着手机等媒介开始进入人和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发挥中介作用。更进一步说,媒介之“介”,在于它允许多元主体的共存,在于它可以跨越旧有的藩篱,融合各种手段,激发人们生活与想象的诸多可能。
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势必将“媒介生活”推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以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比如依靠智能算法的信息精准推送技术,腾讯、阿里巴巴和今日头条三家互联网公司,都开展了“寻人”公益项目。从 2012 年底至 2017 年初,腾讯发布走失人口信
息 1 444 例,成功寻回 437 人;阿里巴巴协助公安部于
2016 年 5 月上线“团圆”系统,一年中发布失踪儿童信
息 1 317 条,帮助找回 1 274 人;今日头条 2016 年 2 月启动“头条寻人”项目,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找到2 500 人,最快 1 分钟找到北京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找
到的走失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离家 57 年。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在寻找失踪人口方面有望做得更好。百度宣布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 99.7%的识别率, 如果智能机器人通过海量数据库的深度学习,掌握了跨越年龄的人脸识别技术,比如根据一个失踪孩子 3 岁时的照片推算他成人后的样子,精准寻人无疑会更上一层楼。而应用算法服务于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又一个例子, 是诸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正在开发应用的网络辟谣功能。 例如,今日头条于 2016 年底上线了辟谣功能,腾讯网在
2017 年上线较真事实查证平台,微信也在 2017 年 6 月推出辟谣助手小程序,用户可以主动搜索查证,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也能及时收到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推进后,这些新应用有望对互联网空间的清朗化、信息筛选的高效化产生作用。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当今社会媒介技术革新从未止步,媒体边界不断消
 
失,功能综合、多样的视听媒介接连出现,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比如,电脑控、手机控、游戏控等群体不断出现,人们每天被各种无用信息占据大量时间,网络中人的非理性冲动增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等。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早就指出,大量的信息媒介是“时间的窃贼”,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甘愿让这个窃贼盗走时间。如很多人痴迷于各种娱乐信息,他们关注各种娱乐动态,搜索明星八卦,如饥似渴地期待娱乐头条, 沉迷其中乐此不疲。在媒介生态越来越复杂、技术越来越精密的现代社会,信息沟通交流的便利不仅没有拉近人们的距离,反而使我们变得更孤独更隔离,更容易紧张和焦虑。因此,身处信息海洋之中,我们如何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有用的信息,避免被各种杂乱无用的信息占据宝贵的时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必须理性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变化, 在信息海洋中获得主动权、选择权,使新媒体更好地为人服务。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4. 下列关于媒体生活、媒介生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媒体生活以新闻为核心,而媒介生活则以信息为导引, 后者在某种意义上将全面取代前者而成为民众的新生活方式。
B. 智能手机是“媒介生活”的代表,它允许多元主体共存,把“媒介生活”推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
C. 腾讯、阿里巴巴和今日头条三家互联网公司开展的“寻人”公益项目,借助了智能算法的信息精准推送技术。D.视听媒介的功能综合而多样,满足了人们多方面需求, 但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5. 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 媒介生活的出现,信息的载体虽然多样,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没有改变。它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必然让人们生活得更加便捷。
B.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人工智能在寻找失踪人口方面已经给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还有潜力发展得更好。
C. 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正在开发应用的网络辟谣功能,已经对互联网空间的清朗化、信息筛选的高效化产生作用。 D.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新媒体带来的发展变化,不能让生命耗费在无边的信息海洋里。
6. 通读全文,面对新媒体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做?请结 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7-9 题。(15 分)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 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 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 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 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了。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④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 的来历。
⑤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 就像合上的书了。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
 
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 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鬈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子。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饱满的曲线没了,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个小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 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纯,失误就十分明显。 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 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 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 “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这些稚气又 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 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 快手刘这一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 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 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 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 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而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 了,不再会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
⑨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 ”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 ”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小说第三段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童年的“我” 与快手刘的一次较量,表现了“我”的率真,也说明了 快手刘的狡猾,理趣盎然。
 
B. 小说的主人公是快手刘,他不但拥有一双异常敏捷的 手,而且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变戏法的民间艺人,深受 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C. 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快手刘在人生不同阶段截 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及生活境况,充分展示了小人物生活 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
D. 小说的结尾处,“我”在目睹快手刘无助无奈的神情后,主动帮助他完成了戏法,是为了让快手刘再次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
8、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6 分)




9、小说是怎样表现快手刘“快手”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20 分)
文一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文二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
/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 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B.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C.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 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D.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列侯,古代爵位的一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最高为彻侯,后改称列侯。
B. 朕,第一人称代词,解释为“我”。自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 本纪,是古代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D. 太史公,是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为汉武帝所设,第一任太史公就是司马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刘邦在洛阳南宫安置酒席,请列侯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
B. 汉高祖认为高起、王陵“知其一,未知其二”,指出他们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C. 司马迁认为项羽作为舜的后代,虽有与舜一样的双瞳子,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
D. 司马迁辩证看待项羽,既肯定他灭秦的功业, 也指出他的行为过失和性格弱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5
分)


(2)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 矣。(5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 14-15 小题。(9 分)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荡秋千等风俗。
B. 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 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C. “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D. 尾联写令人伤心的故园想必又长出了新的柳条,也暗指人事的更替。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 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当 今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重 重 , 正 如 孟 子 所 说“  ,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会落后挨打。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冉有性格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 即可看出来。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他哂笑子路是因为“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 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国人中,即使有人不通文墨,甚至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其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  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
 
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 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别,然后择善而从,产生对高山景行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  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 的“君子”,肯定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目不识丁 依赖 建造 名不副实
B.不学无术 依赖 锻铸 名存实亡
C.不学无术 信赖 建造 名存实亡
D.目不识丁 信赖 锻铸 名不副实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C.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实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 B.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
C.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是“修身” D.“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

20. 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全 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 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5 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 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6 分)
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 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
 
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到 2020
年计划遴选 2 000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 年达到 5
000 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中国厦门,“金砖+”合作理念:扩大金砖合作的辐射和受益范围,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
②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③有人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 文 试卷答案详解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是“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当作”不是 “是”。
故选 B。
2.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 项,“……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说法错误,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只是引出话题,不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故选 C。
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条件与结果倒置,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