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六)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六)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阜阳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六)语文一、选择题(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酌酒(zhuó)歧路(qǐ)   冰塞川(sài)B.鲍照(Bào)踯躅(zhízhú)应届(yìnɡ)C.珍馐(xiǔ)迂讷(nè)膝盖(xī)D.投箸(zhù)尽管(jǐn)比拟(nǐ)答案:D解析:A.歧qí,塞sè;B.应yīnɡ;C
试题预览
阜阳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六)
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ɡ)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答案:D 解析:A.歧qí,塞sè;B.应yīnɡ;  C.馐xiū。
2.下列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倾泻 劲健 寄寓    B.斟酌 悲愤 徘徊
C.自宽 精练 华丽       D.慷概 歌谣 风骨           
答案: D  解析: D.概—慨。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抒发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答案: C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答案: D 乐府杂曲,非五言体
5、对杜甫的《蜀相》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
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分析:答案为B。“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凄清、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
 
《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两首诗表现的重点和风格上的差异。完成下面题目:
6、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与表现形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      
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     
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征尘叹”,既是自砺——绝不会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    
D、陆游的《书愤》与杜甫的《蜀相》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诗人均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
分析: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本项中有的评价陷入了误区——《书愤》颔联寄寓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是曲折地显现的,并非直接蕴藉其中。
  
7、对陆游的这两首律诗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书》诗首联抒写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眼和灵魂。不仅总挈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情郁积如山。   
B、《书》诗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本联写现在,首联写暮年。“空自许”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气如山”相对应。二联不仅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出诗人的整体形象。       
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似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的环境中为官,会有什么作为?       
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人心迹的剖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
答案:对陆游的这两首律诗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B
本项犯了理解错位的毛病——“已先斑”与“气如山”无论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审视,均形不成对应关系。
 
二、思考探究题:(共22分)
1、《拟行路难》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答: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拟行路难》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4分)
答:“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拟行路难》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呢?(4分)
答:《拟行路难》表达了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本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明确:
答: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
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难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5、《书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塑造了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的人物形象。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