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年考试卷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围绕生态问题
试题预览
2021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年考试卷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围绕生态问题,翻阅中外经典著作,以之观照现实,得出一个结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此乃切实可行之议。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对此当念兹在兹。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我们的生路是存在的,这便是遵从自然法则,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理性的人类应当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视万物为友朋,引人类为同胞。此即张载《正蒙》又云:“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诚哉斯言。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结构问题。
B.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主张天人合一,人类必须顺从自然,反对逆天而行。
C.进入信息化时代,掌握尖端技术的人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对自然加以改造。
D.我们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灭绝的威胁是因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代哲人的话,既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又有力的支撑了论点。
C.文章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
D.文章引用卡普拉在《转折点》中的话,是为了论证地球上的生命终将被人类灭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人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办法,但三者应各行其职、和谐共处。
B.人类之所以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在大自然面前,不管物质文明多么发达、科技水平多么高,都不能违背规律为所欲为。
D.理性的人类应当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实现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独立书店作为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作为文化空间的书店,是文化聚落、创意集聚与产业集群等复合功能的空间叠加。
文化空间既要有博物馆、美术馆和演艺中心等文化功能的集聚,又要有创意研发、生产制作、交易体验等产业的集聚。而在这些文化空间的集聚中,历史文化、名人传说、文化遗迹、特色工艺等象征符号,构成了书店独特的文化资本。独立书店作为文化综合体的文化集聚,保证了书店的文化资本是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生长出来的;保证了书店的创新活力和孵化功能;保证了书店是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平衡兼具的共生组织。
作为文化综合体的独立书店,提供了特色各异的文创活动,是一个融合文化跨界、艺术流行和媒体互动的创新工场,是一个展现科技、产品、空间和创意的价值场域。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独立书店既应是一个文化综合体,也应是一个文化命运体,更应成为一个思想共生平台。独立书店的受众是知识的阅读者、社会的观察者和精神的朝圣者,独立书店要能为这些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不同内涵的特色服务。如今,现存的独立书店在形式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实质上都是对情怀、理想、价值和记忆的坚持,具有本土情怀和独特精神。通过这种始终如一的文化涵育、价值坚持和连绵不断的商业探索、市场运营,独立书店将被打造成为各个城市最温暖的人文阅读空间。
(摘自《独立书店的价值定位与营造策略》,《人民论坛》2019年23期)
材料二
杭城独立书店个案调查
书店名 芸台书舍 纯真年代 晓风书屋 南山书屋
经营理念 倡导阅读 文化交流 出售各类书籍 出售专业艺术书籍
经营方式 复合经营模式
功能分区 书籍区、阅读区、餐饮区、创意产品展示区
主要收入 咖啡与文化创意产品 餐饮、茶点等 书籍 书籍
推广情况 拥有自己的网页、微信、微博等账号 印刷纯真年代自己的书籍,还有自己的微博与博客推广 微信公众号、博客,将每年特色文化活动记录成册 网格媒体推广
受助情况 无(但凭借自身影响力与物业业主合作,由业主提供空间) 有,政府将其作为文化项目引进,提供现今的店面场地 有,获得文化扶持金 有,中国美院提供场地,不收房租

(摘自朱婷婷《杭州市独立书店的生存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调查》)
材料三
网络时代,受众注意力转移、选择购书的渠道增多,是独立书店生存面临的共性问题。一些书店在经营图书之余尝试引入新的业态,或开发相应文化产品。“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目前正设计装修方案,装修完后营业面积将达到 2000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层咖啡厅,会经营三联自己的咖啡品牌。近几年,三联开始注重开发自己的文创产品,笔记本、藏书票、书签之类的小物件受到了读书人的欢迎。”王玉介绍。
2016年7月,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实体书店经营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
“我们不能将实体书店简单视为经营性产业。书店是一个文化场所,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塑造一个城市的气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见》提出,要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为实体书店经营预留空间,要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对实体书店加大补助和支持力度。我认为,书店单纯靠图书经营生存,已难以为继。对于一个城市有标志意义的独立书店,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让它们坚持办下去。我们有责任,共同保护好城市的文化地标,让它们陪护读者潜心前行,把读书的精神传下去。”魏玉山呼吁。
(摘自韩寒《24小时书店:以文化情怀为阅读“燃灯”》)
4.下列对“独立书店”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书店是文化聚落等复合功能的空间叠加,这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赋予它的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
B.独立书店的形式不同,但实质一致,都是对情怀、理想、价值和记忆的坚持,都成为各个城市最温暖的人文阅读空间。
C.独立书店的发展面临许多困境,但在传播文化、为民众提供文化交流空间等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D.独立书店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是一个展现科技、产品、空间和创意的价值场域,因此为人们提供了特色各异的文创活动。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独立书店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本,使得独立书店不仅具有了文化价值,还具有了商业价值。
B.由于民众对于文化活动、特色产品和餐饮服务等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独立书店发展都趋向于复合经营模式。
C.由于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使得独立书店单纯靠图书经营难以生存。
D.由于独立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精神地标和所在区域的文化风景线,推动实体书店发展势在必行。
6.网络时代,独立书店面临“独而不立”的困境,根据文意,请概括突围对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了,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我从桔子树上捅下了许多鲜艳的桔子),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束,好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 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 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 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你常常对我说,娟啊,其实你不结婚也是可以的,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你不要受那些罪了。你妈妈不晓得这些,我晓得的……外婆,现在我才渐渐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团混沌,无可言说,无从解脱。但能想像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回忆外婆打碎鱼缸悄悄弥补过错的事,写出外婆不愿认错的极其自尊、特爱面子的形象,读来让人觉得外婆的可爱。
B. 文章善于撷取典型事件表现外婆性情,外婆揶揄女邻居一事表现外婆的乐观爽朗,给我送锅盔一事则是抒写外婆的慈爱。
C. 文章在叙事抒情间穿插的议论警句频出,有对生死的理解,有对人生的领悟,这些议论增添了文章的理性之美,使之更显厚重。
D. 外婆带给我的种种“安静感”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但主要是外婆人格所起的作用,引我思索与成长,让我更为勇敢。
8.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9.文章围绕外婆“吐舌头”这一习惯性小动作展开,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气魄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B.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C.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D.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宾客,古代官职名,从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侍从规谏等。
B. 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凡应试者亦谓之举进士。
C. 侍郎,古代官名,宋朝时在中央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侍郎是各部的副部长。
D. 权,指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领、署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薛居正才华显著。清泰初年,薛居正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便写了一篇寓意洒脱的《遣愁文》来自我宽解,了解的人都认为他有公卿宰辅的器量。
B. 薛居正明辨是非。监军使怀疑朗州城中千余名僧人皆为盗贼同党,想要将他们全部逮捕杀掉,薛居正设法了解真相,保全了全部僧人的性命。
C. 薛居正治理有方。皇上将要亲征太原,需征调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百姓大量逃亡,薛居正主动请缨,十日内便让百姓全部返回务农。
D. 薛居正品性高洁。薛居正性情孝顺,行为纯正,虽位居宰相的高位,但处事宽厚仁慈,生活俭朴,士人君子因此都称赞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2)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别林景思
尤袤
二年无德及斯民,独喜从游得此君。
囊乏一钱穷到骨,胸蟠千古气凌云。
论交却恨相逢晚,别袂真成不忍分。
后夜相思眇①空阔,尺书应许雁知闻。
注:①眇,同“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说自己为官一任没有什么政绩,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林景思。
B.颔联先写林的穷困再写其胸襟,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C.颈联诗人感慨与林景思相见恨晚,充分表达了对林景思人格和才学的赞美。
D.“尺书”—句诗人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林景思的留恋与不舍。
15.“后夜相思眇空阔”一句在表达惜别深情时,与柳永的《雨霖铃》中某些诗句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作者以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并以此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当下,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诗句犹如狂风暴雨之后一道夏日的阳光,温暖人心!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无情的病毒面前,人类跨越国家和种族差异,        ,以博爱之心携手共同        病毒。基督教读“博爱”,佛教倡“慈悲”,儒家言“仁爱”。        各种哲学与文化形态存在宗教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但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方面,却是        。“爱人类”是儒家“仁爱”思想底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儒家思想的现代性价值不可低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建立在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上,而且奠基于一个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基础和道德精神依托之上。方其如此,“为万世开太平”才具有一个牢固的道德理性根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        抵制        不管        异曲同工
B.同病相怜        抵御        不管        殊途同归
C.同舟共济        抵御        尽管        殊途同归
D.同病相怜        抵制        尽管        异曲同工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对偶、夸张、借代 B.引用、比喻、排比
C.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反复、比喻
19.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建立在利益的满足和欲望的追求上,但是奠基于一个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基础和道德精神依托之上。
B.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上,而是奠基一个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基础和道德精神依托之上。
C.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建立在利益的满足和欲望的追求上,而是奠基于一个全人类共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性基础依托之上。
D.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上,而是奠基于一个全人类共有的人性基础和道德精神依托之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行处不超过15字。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①______。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②______,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③______,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各建设主体负责的主要工程项目如期顺利竣工。大兴国际机场工作重心将从工程建设转向投运准备阶段。此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及其北线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未来,从南五环驾车前往大兴国际机场只需20分钟。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启用,中国联合航空将在“一夜之间”完成60多架飞机、4000多名员工从南苑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的转场,旧的南苑机场也要随即关闭。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青年人是时代的希望,祖国崛起强大会伴随无数青年人的前仆后继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与梦想。
——梁启超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习近平
青春就是要见山见水,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了诗与远方,还有家国天下。
——网友
  你所在的学校组织“学子论坛”,主题为“点亮青春,领航未来”,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①提升服务质量;②改变经营模式;③政府大力支持;④注重自身宣传。
7.A
8.①对去世外婆的深切怀念;②对没能与外婆见上最后一面以及没能让外婆回到故乡安葬的遗憾;③对外婆慈爱待己的感激;④对人生领悟的释然与安静。
9.①“吐舌头”是出外婆的可爱与达观,给予我人生启示,散文的立意从此中来;②“吐舌头”作为线索,是作者怀念外婆的情感触发点,也是展开回忆和思索的起点,便于统率材料;③“吐舌头”是体现外婆形象的典型意象,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10.C
11.D
12.C
13.(1)你们应当共同思考对万物有益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整治,来实现我的志向。(关键词“或”“阙”“振举”)
(2)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感觉疾病发作,立即出来。(关键词“方”“作”“遽”)
14.B
15.(1)“眇空阔”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都用天地的阔大反衬自己离开对方后的渺小孤独,借此表达不舍之情;(2)“后夜相思”与“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都用虚写的方式,还没有和对方分开就开始思念,借此表达了不舍之情。

1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7.C
18.B
19.D
20.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温暖期气候较稳定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21.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陕西省宝鸡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西玉林市、柳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