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舒城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就与自然灾害的频
试题预览
舒城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就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致、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敦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繁。
B. 中华民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与中国积淀下来的“韧”的精神不无关系。
C. 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
D.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但它否认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暴露了其局限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 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 文章具有辩证性:既肯定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严峻的战疫中的局限性。
D. 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等论证方法,丰富了文章内容,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C. 中国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它所强调的自然秩序高于社会秩序,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今天更显珍贵。
D. 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4.76%-10.9%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且青少年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专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医院,其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给出这样一组数字:2010年12月,该院儿童病房的住院病人中抑郁症比例是23%,平均年龄14.3岁;2015年12月,这两个数字分别是45.7%和13.8岁;2019年12月,这两个数字为66.7%和13.6岁。
(摘编自《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网易新闻2020年12月9日)
材料二: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在一片称赞声中,专家提出,不仅高中以上,初中甚至更小孩子的精神健康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我国抑郁症有低龄化趋势。
抑郁症发病原因很复杂,可能由生物学、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导致,其中压力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专家表示,抑郁往往会袭击那些有压力、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这种压力来自自身。青少年要学会适应压力,做好自我情绪照护,这样才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研究所发布的《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显示,家庭原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要因素。从近年来咨询者的情况看,导致青少年抑郁前三位的因素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情绪困扰。而这三方面是问题表象,追溯根源,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离才是根本原因。除原生家庭的极端教育环境外,校园霸凌事件也会引起青少年心理的极大波动。同时,网络上充斥的负面内容也会对青少年心理造成影响。
(摘编自《关注抑郁症低龄化》,《光明日报》2020年11月30日)
材料三: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级院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目前一些基层中学仍缺少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甚至形同虚设。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小事,要尽快补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
首先,中学应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部分学校缺少专业教师,只能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视为纪律问题或行为习惯问题,由班主任按照学生违纪来进行处理。专业的事情必须要专业的人来做,心理问题必须要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学校应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其意义不是只多了一个体检项目,而是将心理健康纳入到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后,中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生只有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才能使用相关知识调节情绪,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心理疾病不是难以启齿的疾病,要让学生相信科学,认识到心理健康疾病和普通的身体疾病一样,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摘编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补齐短板》,教育信息速报2020年12月10日)
材料四:
牛津大学近期发布最新的《学生幸福与心理健康战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增加实践活动以增强幸福感、缓解学习压力的理念,比如:努力改善学生参加社团、体育等活动的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以缓解学习压力;加强与社区、校外团体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志愿服务机会。
英博夏尔大学则推出了“平衡学习和生活”“睡个好觉”等主题冥想音频,学生可以免费下载收听。同时,学校还设计了“控制焦虑”等主题的在线课程。
同是开设课程,布里斯托大学推出一门名为“幸福科学”的选修课,选课学生要从“花时间享受快乐、对人和事表示感谢、随意行善、增加体育活动”等主题活动中选择一项进行周期性的实践练习,并记录实践心得,探究这些策略对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是否有效。
(摘编自《心理健康教育怎么做?世界顶尖大学经验了解一下》,腾讯网2020年3月3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呈现: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问题严重值得关注。
B.材料二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压力问题不容忽视,家庭因素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要因素。
C.材料三侧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基层中学问题,呼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补齐短板。
D.材料四侧重谈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做法: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介绍,又有对特色课程的例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曹庆久给出的一组数字,有力证明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
B.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情绪困扰这三方面只是问题表象,家庭亲子关系的疏离才是导致孩子情绪抑郁的根本原因。
C.在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中增加抑郁症筛查意义重大,因为心理健康疾病和普通身体疾病一样,都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D.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这两所大学都认为实践活动可能会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高中生如何预防心理疾患,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提琴
阿城
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
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
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
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
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
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
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
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
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
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
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
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
一九六六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
老侯在这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浆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
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勺子,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浆糊刷大字报。
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先写“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后面又写“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文字看似简单重复,突出老侯干活沉稳,功底扎实。
B.老侯一眼就认出干部模样的人拿来的那把提琴是神父的,这表明老侯之前修提琴时观察仔细,所以印象深刻;他没有吭声,可见他为人谨慎。
C.文章前半部分花了不少笔墨写老侯学木匠活,这既是对人物身份的初步交代,也为下文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D.本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意旨丰富,提琴最后被当勺盛着浆糊,暗示了提琴的主人——神父被迫害的结局。
8.作者多次写到老侯和提琴之间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9.阿城曾强调其写作风格是一种“平静的状态”,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这种“平静”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巡抚河南、山西。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乃复命谦巡抚。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及驾陷土木①,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埕言星转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谦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景泰八年正月上皇复位,即执谦下狱,坐以谋逆,处极刑。先谦自值也先之变,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素病痰,疾作,景帝遣使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吴瑾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弘治二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注】①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率军亲征,在土木堡被俘。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B. 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C. 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D. 通政使李锡阿振旨/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御史,自秦朝开始,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B. 京师,古代京城的统称,现在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C. 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 祠,即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古人为纪念伟人名士和祖先而修建的供舍。人们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于谦治理有方,恩威远播。他在巡抚晋豫时,兴修堤坝,设置亭长,种树凿井,盗贼避匿,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B. 于谦力主抗敌,谋划得当。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厉叱南迁主张,并建议积极备战,调动南北力量。经过一番谋划部署,人心逐渐安定。
C. 于谦为官清廉,家无余资。他衣食所用向来十分微薄,获罪之后被抄没家产,除了皇上所赐的蟒衣、剑器,家里没有多余物资。
D. 于谦蒙冤受祸,死后正名。英宗复位后,竟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于谦极刑。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赐“旌功”祠。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5分)
                                                                                
(2)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①。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②。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③。
【注】①翻:通“反”。②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掠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③“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开头以“沙漠”“塞垣”等特有景物勾勒了一幅塞外图画,又用白描手法刻画了“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之景。
B.“边城何萧条”一句中的“何”字和形容词“萧条”,强烈地暗示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与忧愁之重,为下文议论抒情做了铺垫。
C.“一到”引出由前面虚实结合的叙事写景到后面议论抒情的转折,又巧妙指出了“边城何萧条”的具体原因:“胡虏”的反叛。
D.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刻精警,跌宕起伏;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15.本诗所表达的诗人情感非常复杂,请简要分析并概括诗人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商隐《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结尾作者自抒心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乐天安命的决心。
(3)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而是有着详实的数据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     :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巳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       ,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
B. 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C.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D. 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__________,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那么,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 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科学家发现,_________。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________。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另一种是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
(1)                         
(2)                        
(3)                        
21.下面是一段介绍“可燃冰”的材料,请概括“可燃冰”这一新型能源的特点,不超过15个字。(5分)
天然气永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其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干倍。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以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避免了最让人头疼的污染问题。截至目前,全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发现的可燃冰矿点已超过200处,据测算,仅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就有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研究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可燃冰分解,造成环境灾害,开采时必须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不泄漏,同时还要攻克与泥沙分离等技术难题。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