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高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泰州中学高二下期初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
试题预览
泰州中学高二下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信仰习惯、神话传说,都是民俗涵盖的内容。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乡土民俗渐行渐远,如何活化乡土民俗,不仅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特别是乡土作家关注的焦点。
文学离不开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民俗。民俗文化在乡土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乡上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并成功运用民间语言。乡土作家通过文学叙事,在文本中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既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意趣横生,又有助于挖掘博大精深的民俗史化遺产,探寻民俗文化的当下价值。乡土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浩化大体有三重路径。
在作品中传达民俗趣味知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传统民俗文化看似是一种过时的、陈旧的存在,但通过乡土作家的书写,就可能产生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通过这种审美趣味又产生了审美意味。这种意味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有关,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汪曾祺对民冋把玩婿始、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刘庆邦、毕飞宇笔下的民间传奇人物等。他们大多都没有拘泥于逻辑安排,而是根据不同民俗特性,彰显民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和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渗透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遺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乡土民俗作为村民千百年生活中习焉不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转化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产业转化的方式实现经济上的振兴,也可以通过挖掘其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如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彩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彦。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科研人员的到来让楚王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将楚王庄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如相对原始的耕作方法、历史悠久的楚国文化遗存、古老的烹饪技巧等,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既让读者认识到了乡土民俗的非凡价值,也通过文本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
不仅如此,乡土作家也在思考,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价值在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上的重要作用。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文化“活”起来的深度思考。民俗除了与个体情感产生直接关联外,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中华传统根性文化的凝聚和再现。如果说乡土民俗中所体现的民族捋神大多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那么作家通过小说所展现出的中华文明糖神则大多是自觉的选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背后,实际上都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民俗成为乡土作家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渠道。
乡土小说民俗叙事为本土文化注入活力,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让民俗文化在民众的内在精神世界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摘选自田振华《乡土文学: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材料二:
民俗文化具有类型性特征,即民俗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彼此类似的性质。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结果。它是一种模式化的文化现象,是与上层文化的重视个性与独创性相对的。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篇伟大作家的作品不带有个性。从中国的古代诗人李白、杜甫到外国的诗人作家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莫不如此。上层社会的文学越个性化(尽管在某些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就越被认为有价值。民俗文学则不然。它一般是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如狼外婆、田螺娘、巧蛆妇、傻女婿四大传说,这些故事谁来讲、在哪儿讲,它们的基本情节,乃至于某些语言,都是大体相同的。即使不是相同类型的故事,它们的母题和情节也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民俗文化由于廷民众的自发创造,又为民众所享用和传播,因此它们一般駛乏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当然,讲类型不等于否认变异,类型文化在结构上是一种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文化。类型性降低了民众识别、传习与操作这种文化的难度,提高了它在人脑中的信息贮量和在信息传递中的关联程度。变异是对于类型文化的适应性调整。总的来说,类型性虽然标示着民俗文化在文化史上的早期状态,但是对于产生这种文化的社会,是起着相适应的作用的。
比起上层文化,民俗文化还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但它在时空中传承、扩大和演进时,也必然呈现出种种变形或变质以及消亡等现象,从而产生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变革性特点。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氏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淘汰了其中的陈腐成分;也有些在今天的现代化目标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必将被改革。移风易俗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民俗文化的稳定形态,这是文化进步的自然法则。
(摘选自《钟敬文谈中国民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化社会使乡土民俗失去价值,无论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还是文学家都应在活化乡土民俗方面贡献力量。
B.传统民俗文化固然有守旧、过时的特点,但在乡土作家的笔下,却能够产生富有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意味。
C.让民俗文化“活”起来,指让民间传统习俗在当下焕发活力,也指挖掘其中的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D.民俗文化在发展中不会一成不变,它们必将随着社会进程而呈现种种变形或变质乃至消亡现象,最终被淘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是评判乡土小说的重要标准之一。
B.乡土作品中对乡土民俗进行产业转化的文学叙述,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有益探索。
C.上层文化强调越个性化越有文学价值,民俗文化则强调越模式化越有文学价值。
D.稳定性和变革性对立统一,二者有机结合能使民俗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稳定形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在《边城》中记叙的端午节龙舟竞渡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小说的传播使这一传统在湘西地区得到更大的发扬和发展。
B.《荷花淀》着力于对白洋淀的风土人情和地域色彩的描绘,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追求也表达了孙犁对“真善美”的讴歌。
C•动漫作家根据“鲁班神工建楼”等黄鹤楼民间传说,制作出具有武汉文化特色的产品,在动漫民族化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和产业化。
D.赵德发在《经山海》中将地方传统曲目列入市级非遗目录,以海边民俗为基础创办海上高跷节目等,就有对传统民俗的改造及转化。
4.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取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民俗文化下一个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第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放下手机
周瑞芬
周六,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上小学的女儿吵吵着:“爸爸,明天带我堆雪人,好不好?”强东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女儿搂着他的脖子亲了一口说:“爸爸真好!”
妻子周日加班,他吃完妻子准备好的早点就歪在床上看手机。仿佛最称职的语文老师,他给每一位微信朋友点赞,评论,感觉不错的还转发。尤其是这场雪,简直刷爆了微信朋友圏,大家各种晒:有晒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有自恋的打着晒雪的幌子晒自己的;也有转播路况的……
这时女儿站在她床边说:“爸爸,我们去堆雪人?”他眼睛都没有离开手机说;“一会儿啊!先去吃平点!
支走女儿,他继续浏览:一位朋友在晒她家的宠物狗狗,朋友的两只雪白的“博美'‘穿着盛装亮相,简直萌翻了,大家争相转发,好评如潮……这时女儿又跑来央求:“爸爸,可以去了吗?”他没好气地问:“作业写完了吗?不要总想着玩!女儿自知理亏,悻悻地离开To
他继续盯着手机,头条爆出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他赶快去给定居美国的大学同学们、孩子在美国读书的朋友们一一发去关心和问候,大家也很快回复,感谢他并说他们或他们的孩子们都平安。有位定居美国的朋友还说,其实美国真的没有报道,应该不是很严重。他在心里嘲笑了一番这个“洋包子,真是不识“危险”真面目,只缘身在“他乡”中……
女儿又来了,“爸爸,到底去不去?雪都化了?”
他抬腕看了一眼表,“啊!都中午了?!”再抬头望一眼窗外,果然,在冬日中午的暖阳下,到处是明晃晃的水漬,雪已经消失殆尽,他只好哄女儿:“下次再下雪,堆雪人!女儿懂事的点点头,眼睛里含着泪。
晩上临睡前,妻子说:“答应了孩子不兑现,孩子很伤心,总算睡着了,搭的!”强东抜衣下床,蹑手蹑脚步入女儿的卧室,望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孩子小小的,强东心里是满满的愧疚……他给女儿掖了掖被子,正准备离开,只听女儿说:“爸爸,快安鼻子!”强东很吃惊,孩子接着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爸爸,真好看!真好看!”强东发现女儿在说梦话,梦里还是堆雪人的事。他的心募然被针刺了一般!
自己仿佛不知不觉被手机绑架了似的,每天大把大把时间消耗在手机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了。
他套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赋诗一首《放下手机,休养生息》,发在微信朋友圈。大意是说他从明天开始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做一个幸福的人,放F手机,休养生息!他准备陪孩子堆雪人,打雪仗,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还信誓旦旦说,以后不和每一个亲友微信联系,无论他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他说这是他想要的幸福!总之,他决定“病改前非”,有点放下手机、立地成佛的凛然。
强东上班出门前,把手机调成静音,塞到公文包的最里层。微信上不是流传一句话: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这简直就在诠释现在的自己!想到这里,不免暗暗得意!“怎么还是微信?!”强东心里数落着自己,好在他已经下定决心,放下手机了!
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真多,等了15分钟居然没有车来,他忽然醒悟,因为刚刚下过雪,车不像平时那么准点。强东马上萌生“滴滴打车”的念头。但一想到需要动用手机,他就强迫自己把这个念头从心底掐死!
手都快挥断了,他才勉强和其他人拼上了辆出租车。在路上,他看到建设银行门口有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大额存单,利息4.125%,数额有限,先到先得!他和妻子等了许久的大额存款啊!这个可以用手机买!他把手伸进了公文包,碰到手机的一瞬,想起自己昨晚的誓言,手好像被蛇咬了似的,拈了回来。
快到了,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说:你们是拼车,先付一下钱吧。都按起步价给,扫我的二维码。强东拿出一张10元现金说:“我不会扫码,付现金。其他人急忙说:很简单的,我们教你!”强东摇摇头,坚持付现金。司机师傅很不时烦:“都什么年代了,哪儿还有付现金的?你自己准备零钱,8块,我没有零钱找你的!强东也有点生气说:“你不准备零钱还有理了,算了,不用找了!”摔门下了车。
强东到单位第一件事情就是赶领导的讲话稿。他忽然想起,这个稿已经写了提纲在手机备忘录里,于是他在电脑上点开微信链接,习惯性去连接手机,但想起自己昨晩等于在朋友圏许了诺,狠心命令自己:“重写吧!
“你怎么搞的?微信工作群都通知三遍了,这个月的月报表,10点之前必须上报,你没有看到吗?主任怒气冲冲地闯到强东的办公室!他只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填报表。
这时候,单位的电话铃声忽然大作。不知道多久了,这个固定电话'就成了摆设,很少用,几乎忘记居然这么大动静,强东被吓了一跳。电话是妻子打来的,妻子连珠炮似地对他讲:“你的手机怎么了?怎么不接电话?女儿发烧,在医院……”
(《第四届金麻雀作家班作品选》)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由强东写到朋友,写到他们各种“晒”,可以看出“晒”成了一种风气。
B.强东看到女儿可爱的样子时,忽生歉疚之情,说明这个“手机控”未失爱心。
C.强东用不用手机,他妻子都会抱怨,可见他与妻子间的分歧不纯是手机问题。
D.“女儿”的事情贯穿始终,用她“发烧”暗示了手机依赖也是病,需要救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面女儿说的那句“爸爸真好!”,随着情节的展开,其语意变得更加丰富。
B.开头写“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既衬托了人物的心理,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C.小说前面写强东“玩手机”落埋怨,与后面“不用手机”落抱怨构成明显反差。
D.妻子、主任是次要人物,写他们是为推进情节发展、塑造强东这一形象服务。
8.小说结尾停留在主人公听到的电话内容,没有再写他的行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9.小说中反映的手机问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进行探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卜而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姓吴氏,名一鹏,字南夫。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座,蚤有令誉。弘治癸丑,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学士李公东阳、程公敏政皆负文章重名,慎许可。每群试必在甲乙,亟加称赏。
乙卯,除编修,户部尚书周公经被谗去位,上疏请留之,人韪其直。己未,同考礼闱,阅春秋卷。正德丁卯,进侍讲,充经筵讲官,音吐洪亮,辞旨清切,左右耸听。时逆瑾盗政,朝士见者多屈膝。公遇之,长揖而已。瑾衔之,未有以发也。已已,修《孝皇宝录》成,吏部奏,例当进秩。瑾遂以未习吏事,令别用。公得南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司事最剧,而公详敏仁恕,因皆感服。僚友取狱词读之,惊曰∶老吏笔也!庚午,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盗禀略无崖异。瑾伏诛,复公侍讲经筵如故。
嘉靖壬午,升礼部右侍郎,寻转左,署掌部事,累辞不允,仍赐手敕,驰诣湖南,改题恭穆献皇帝神主,奉迎来京,公念与中贵勋咸同事,恐其下不戢,乃上疏曰∶今岁涿州抵安陆,灾伤重大,民不聊生,所宜节省以苏民力。随行兼从,或挟声势凌轿有司,请预禁约。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乙酉,进礼部尚书。
己丑,上疏乞休。公既归,乃于所居之西创崇正书院,聚里中髦士,肄习其中;割田百亩,供膏火之费。尝言于有司,修拓尹和靖旧祠,并祀胡安定、范文正二公,名三贤书院。约诸乡衮月一会,为文字之饮,隐然有洛社之风焉。
(节选自明代焦竑《国朝献征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B.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C.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D.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礼闱,指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文中指昊一鹏作为考生同他人一起参加会试。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
C.神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文中指已死的君主的牌位,用以供奉祭祀。
D.洛社指欧阳修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文中指昊一鹏归乡后与乡绅每月一聚,饮酒赋诗,有洛社遗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吴一鹏才能卓异,深受名流赏识。他年少成名,科考顺利,凭借自己的才华,多次受到当时大学士李东阳、程敏政的称赞。
B.吴一鹏为人正直,不惧宵小权贵。他为因谗被罢的周公经发言;面对刘瑾他不卑不亢,因此刘瑾借机下令不准再任他为官。
C.吴一鹏精于职事,善理繁杂事务。他做广东司员外郎时,缜密敏捷,仁爱宽容,令囚徒敬服; 所写决狱之辞也令同僚赞叹。
D.吴一鹏仁心爱民,富有先见之明。在前往奉迎恭穆献皇帝神主时,他预先向皇帝建议约束勋贵随从,避免增加当地的负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庠,蚤有令誉。(4分)

(2)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4分)

14.吴一鹏在退休归乡之后,又在家乡做了哪些贡献?请依据原文,进行归纳。(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驗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气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
②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及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綴成片。
B.“五色曜朝日”有双关意,既指瓜有五色,也喻指萧何煩赫一时的情形。
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16.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中,既强调了贤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又强调见到不贤之人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____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
(3)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信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外婆家的伙房设在偏厦里,沿墙摆着的木椅不知有多少年月,中透出亮来。还没坐停当,外婆就从厨房里端出荷包蛋,黑色的豆豉__________在煎得金黄的蛋体上,褐色汤汁里油花不多不少,香气__________。我满屋子端详起来,看墙上贴的年画,去年是一只花孔雀,(①)。
还未出阁的姨妈逗我,明明,把这只白鹤给你做女子好不好?我脸当下羞红,女子在老家是妻子之意,找只鸟做女子,亏姨妈她想得出。墙角的老式茶几上,茶叶是用竹筒装着的,开水瓶外壳是用竹蔑做的。姨妈听到厨房里铜壶被烧开,赶忙提过来上水,我看到开水从铮亮壶嘴流到开水瓶里,轰轰的声音有着微妙变化。上完一瓶,姨妈把木塞塞住,砰的一声,又被热气__________出来,反复多次。边上的木质面巾架子上,白毛巾很__________地悬挂着,搪瓷脸盆上绘着一条硕大的红鲤。
开饭了,外公用那花险盆和白毛巾给我洗脸。他老人家方法特别,让我闭眼,憋气,低头,脸浸入装满水的花脸盆里,手轻抚,抬头,最后,(②)。上桌,满眼鸡鸭鱼肉,外婆早把两只表皮黄澄澄的鸡腿夹到我和弟弟碗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洒满 扑鼻 顶 整齐 B.点缀 扑鼻 冲 舒服 
C.洒满 四溢 冲 整齐 D.点缀 四溢 顶 舒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装在竹筒里的茶叶和用竹篾做的开水瓶外壳放在墙角的茶几上。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4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5分)
11 月19日10时 09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这是继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万米级海试后,奋斗者号再探万米洋底。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海沟,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海沟最深处挑战者深渊测得最大深度为11034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最深处。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 3 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4 分)
下面的语句中暗含一个三段论推理,请仔细研读,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上相应的语句。
改革是新事物,当然避免不了要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大前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是∶改革是新事物
结论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楚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璞,进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左脚。到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武王也认为他是行骗,砍掉了他的右脚。后来文王登基,卞和就抱着玉璞在荆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干了,流出了血。文王派人问道∶天下受断足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得到了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壁。
《史记》中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给卞和或厉(武)王写一封信,发表你的看法,或提出规劝、建议。
(2)写一篇读后感,参加学校举行的故事今读座谈会。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下期初考试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C(A项错在“失去价值”,B项错在“固然”“能够”,D项错在“必将”“被淘汰”)
2.C(“民俗文化则强调……无中生有)
3.B(体现作者思想对作品影响,不能体现题干中观点)
4.民俗文化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涵盖了民众现实和精神生活全方面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极具相似性、在发展中具有稳定性与变革性的各种习俗风尚的总称。【主干句正确1分,民俗文化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答“民间文化”亦可);涵盖了1分;相似性(类型性)1分;稳定性和变革性1分。】
5.首先提出论题,阐释民俗文化的类型性特征是什么;(2分)然后将其与上层文化的重视个性与独创性作对比,突出论述民俗文化的类型化特征的表现及缘由;(2分)接着补充论述类型性不等于否认变异;(1分)最后总结类型性特征的积极性作用。(1分)
6.D(“她的'发烧’暗示了手机依赖也是病”,是过度解读)
7.B(“衬托了人物心理”错,此处没有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8.①情节上,接听电话这一情节是前文作者下定决心远离手机的一个拐点,在小说结尾处陡生波澜,震撼人心。(2分)②结构上,文章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也让读者警醒、思索,文尽意远。(2分)③主旨上,电话内容足以让主人公震惊,把对手机作用的思考推进一层,深化主旨。(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9.①手机会干扰生活,损害亲情。沉醉在手机的各种群、圈等旋涡中,难以自拔,会使生活和亲情受到不良影响。(2分)②生活离不开手机。它作为一种工具,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时代,片面地拒绝使用手机,又会给工作带来被动,给亲人带来伤害。(2分)③要辩证地看待手机的作用。负面效应的出现,不是手机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应当恰当合理地使用手机,使工作、生活,亲情、友情都不受影响。(2分)(6分,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D
11.A(由上文可知,吴一鹏早就考中进士,在本处,“同考礼闱”是指他作为同考官主持会试)
12.B(结合上下文可知,原文中的“令别用”,意思是下令调他去任别的官位,不是“不准再任他为官”)
13.(1)(他家)世世代代都住在苏州的山塘里,(他)从小就端庄稳重,优异聪明,在郡府的学校里游学,很早就有了美好的声誉。(4分。家、游、蚤、令,各1分)
(2)皇帝认为吴一鹏说的正确,就告诫那些同行人员。事情完成后,他从湖南回来,朝廷赏赐给他白银。(4分。善、戒饬、竣,各1分,句子完整通顺1分)
14.①创设书院,教习英才。②建议修祠,表彰先贤。③召聚乡绅,饮酒作文,扬斯文之风。(3分。每点1分)
15.D(“追慕古人之情”错)
16.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答出一点即可)
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2分)
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悅之情。(2分)
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月照花林皆似霰落月摇情满江树(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D(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统招班)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